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创面愈合的辨证用药规律。方法:72只SD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后,剪去背部全层皮肤造成糖尿病皮肤溃疡,将其随机分成生肌化瘀方1(生肌方:化瘀方=1:2)组、生肌化瘀方2(生肌方:化瘀方=1:1)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干创伤后第3天、第7天和第11天取创面新生肉芽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新生肉芽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生肌化瘀方1组创面愈合时间较生肌化瘀方2组和生理盐水组短(P<0.05)。创面修复第3天,各组均未检测到Bax和Bcl-2表达。创面修复第7天和第11天,与生理盐水组和生肌化瘀方2组比较,生肌化瘀方1组新生肉芽组织中Bax和Bcl-2呈阳性表达(P<0.05)。结论:祛瘀生肌中药可调节糖尿病大鼠模型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是祛瘀生肌法促进创面愈合的原因之一。重用化瘀药物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红景天苷低剂量组(25 mg/kg)、红景天苷中剂量组(50 mg/kg)、红景天苷高剂量组(100 mg/kg)。灌胃给药12周,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脏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jun、c-f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HE染色光镜检查心脏组织病理切片。结果研究发现DCM大鼠心脏组织c-fosmRNA、c-jun mRNA、JNK、ERK及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红景天苷可显著抑制上述指标表达上调,并减轻DCM大鼠心脏组织病变。结论红景天苷通过抑制DCM大鼠MAPK信号通路而减轻其心肌纤维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创面肉芽组织不同时段(3、11d)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中TGF-β1 mRNA和TGF-β3mRNA表达水平影响,为"祛瘀利于生肌"的愈创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6只SD大鼠分别造成糖尿病溃疡模型和正常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活血化瘀组和糖尿病创面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创面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创面修复3、11d取材,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新生肉芽组织中TGF-β1 mRNA和TGF-β3mRNA水平变化。结果创伤后3d和11d,中药活血化瘀组TGF-β1mRNA和TGF-β3 mRNA拷贝数均高于糖尿病创面生理盐水组(P<0.05),但低于正常创面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能在创伤后明显上调糖尿病大鼠模型新生肉芽组织中TGF-β1 mRNA和TGF-β3 mRNA表达,有利于创面愈合,证实了"祛瘀利于生肌"的愈创理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所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凋亡率,以Western blot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c-Jun N末端激酶(JNK)等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α-毒素作用时间的延长,磷酸化-p38 MAPK和JNK1/2等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而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不变。用SB203580和SP600125阻断p38 MAPK和JNK1/2后,单核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分别为(17.7±1.8)%和(15.3±1.6)%,与感染60 min时(35.7±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PK信号通路的成员p38 MAPK和JNK1/2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肾炎宁对IgA肾病大鼠TGF-β_1/p38 MAPK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炎宁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_1/p38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贝那普利+氯沙坦)、中药组(肾炎宁),应用脂多糖+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方法复制IgA肾病模型,按各组相应药物剂量灌胃。于第15周末行IgA免疫荧光检测,并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mRNA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IgA免疫荧光强度、TGF-β_1、p38MAPK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肾炎宁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_1/p38MAPK信号通路,发挥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及其拆方(益气方和化瘀方)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化瘀组、贝复济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外科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给予不同中药煎剂口服及贝复济外用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的技术手段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后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溃疡模型组TGF-β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TGF-β1表达水平高于糖尿病溃疡模型组(P<0.01);益气化瘀组TGF-β1表达水平高于拆方组和贝复济组(P<0.05)。结论:TGF-β1表达水平下降可能是糖尿病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之一,益气化瘀中药可能是通过提高创面TGF-β1的表达水平,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表型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中的作用。方法TGF-β1(10μg/L)刺激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14o,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刺激5min,15min,30min,1h和24h后细胞内磷酸化p38、Erk1/2和JNK的表达。分别预先加入p38MAPK、ERK1/2和JNK的特异性抑制剂孵育1h,再加入TGF-β1刺激16HBE-14o48h,免疫荧光方法检测E-cadherin、α-SMA和F-actin的表达。结果TGF-β1刺激5min后磷酸化p38、Erk1/2表达量较未予TGF-β1刺激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刺激15min,30min和1h后表达量稍有下降但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刺激24h后表达量恢复至基础水平。正常对照组与TGF-β1刺激组均有极微弱的磷酸化JNK表达,表达量无显著差别。加入p38MAPK和ERK1/2特异性抑制剂组,绝大多数细胞F-actin和E-cadherin仍定位在细胞边缘,表达α-SMA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加入JNK特异性抑制剂组E-cadherin、α-SMA和F-actin的表达与单纯TGF-β1刺激组相似。结论TGF-β1活化了16HBE-14o细胞内MAPKs信号通路,MAPKs(p38MAPK和ERK1/2)信号通路参与了TGF-β1诱导的16HBE-14o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7,(7):983-98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慢性肾衰的主要病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是MAPK信号通路中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是细胞信号传递的交汇点或共同通路,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活化环腺苷酸反应原件结合蛋白等转录因子,加重肾脏的炎症和纤维化进程,从而加速糖尿病肾病进程,以p38MAPK为治疗靶点研制出来的p38 MAPK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DN的新型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体内普遍地存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其简称为MAPK,属于丝/苏氨酸激酶类物质。它可以被物理应激、炎性细胞因子等多种细胞外信号的刺激而激活,通过各级磷酸化从而参与各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调节的多种生理反应。MAPK通路包含ERK1/2、JNK、p38MAPK以及ERK5通路,而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SAPK)信号通路属于其中的一种,它参与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免疫功能以及气道重塑等病理环节,且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过程中可以抑制各蛋白、各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缓解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油酸(OA)对小鼠c2c12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的影响,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油酸及p38抑制剂SB203580(SB)分别处理c2c12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GC-1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蛋白表达.结果油酸处理组PGC-1α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OA+SB组PGC-1α表达减低(P<0.05).结论油酸能促进c2c12细胞PGC-1α mRNA转录和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可能与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简称复黄膏)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创面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复黄膏治疗组。制备糖尿病合并皮肤创面模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纱布外敷,治疗组给予复黄膏外敷,1次/d。造模后分别于第3天和第11天分批处死动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不同时段创面中TGF-β1与smad3、smad7 mRNA含量变化。结果:在创面修复的第3天,治疗组TGF—β1、smad3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第11天,治疗组TGF-β1、smad3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第3天时,smad7含量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第11天时,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虽然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药物干预组smad7 mRNA含量高于正常组。结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在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动态调节smad3、smad7及TGF—β1 mRNA的表达,从而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同时可一定程度上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测糖尿病足部溃疡渗出液中白介素1β(IL-1β)动态变化,探讨用黄芪提取液外敷促进溃疡愈合的可能机理。方法:收集急慢性糖尿病伤口渗出液,用ELISA法检测IL-1β的变化,用酶标仪测定不同剂量IL-1β的变化对成纤维细胞(Fb)增殖能力的影响,观测外敷黄芪提取液治疗过程中IL-1β量的改变,同时观测足部溃疡肉芽开始出现时间(GT)、溃疡愈合时间(HT)、截肢率、病死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足溃疡病人创面渗出液中IL-1β含量为(89.16±38.14)ng/mL,糖尿病急性损伤病人创面渗出液中IL-1β含量为(8.84±7.06)n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在0.5~5 ng/mL浓度范围可明显促进Fb增殖,随着其浓度增加,这种作用逐渐减弱,当IL-1β为50 ng/mL对Fb增殖没有影响,IL-1β再继续增加时对Fb增殖表现为抑制作用;黄芪外敷组与生理盐水外敷组在治疗前伤口渗出液中IL-1β的浓度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周末黄芪组IL-1β量低于生理盐水组,但两组间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第2周末开始黄芪治疗组伤口渗出液中的IL-1β量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并且黄芪治疗组GT和HT亦显著短于生理盐水组(P均〈0.01)。黄芪治疗组患者溃疡愈合过程中的GT、HT均与伤口渗出液中IL-1β浓度有显著正相关(P分别为0.7123,0.6866,P均〈0.01)。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难以治愈的原因与伤口渗出液中IL-1β量过高,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抑有关,黄芪多糖外敷可以降低伤口渗出液中IL-1β浓度,显著缩短溃疡GT和HT,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氧对肺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Kv1.5通道表达的影响及其与p38 MAPK通路的关系,明确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发病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超净工作台内分离3~4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采用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和激活剂茴香霉素干预低氧过程.细胞传至3~6代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低氧组(H),低氧+ DMSO组(HD),低氧+SB203580组(HS),低氧+茴香霉素组(HA),其中N组继续5% CO2培养箱培养.其他组于低氧培养箱培养(5% CO2,2%O2,PO2:25 ~ 35mmHg),均培养60h.采用RT-PCR法测定PASMCs Kv1.5 mRN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ASMCs Kv1.5蛋白含量.结果 与N组相比,H组、HD组、HA组Kv1.5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较之H组和HD组,HS组Kv1.5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组和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S组相比,HA组Kv1.5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低氧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降低Kv1.5通道表达,这可能是(HPH)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水平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糖皮质激素(GC)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CRSwNP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GC抵抗分为GC抵抗组(n=22)和GC敏感组(n=38)。测定两组GC治疗前、后HDAC1 mRNA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 N末端蛋白激酶(JNK)、p38MAPK mRNA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DAC1、p38MAPK、ERK、JNK对CRSwNP患者GC抵抗发生的预测价值。将有差异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模型,行量化赋值,明确CRSwNP患者GC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GC抵抗组HDAC1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GC敏感组,p38MAPK mRNA、ERK mRNA、JNK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GC敏感组(t=18.425、19.213、18.721、19.694,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HDAC1 mRNA、p38MAPK mRNA、ERK mRNA、JNK mRNA预测CRSwNP患者GC抵抗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95%CI:0.570~0.860)、0.917(95%CI:0.849~0.985)、0.863(95%CI:0.754~0.971)、0.885(95%CI:0.795~0.973),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DAC1 mRNA<0.660(OR=1.386,95%CI:1.216~1.580)、p38MAPK mRNA≥0.428(OR=1.647,95%CI:1.342~2.021)、ERK mRNA≥0.571(OR=1.627,95%CI:1.234~2.145)、JNK mRNA≥0.510 (OR=1.897,95%CI:1.342~2.682)是CRSwNP患者GC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HDAC1、MAPK水平与CRSwNP患者GC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磷对血管内皮细胞代谢影响并观察MAPK通路变化情况。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24 h,分为正常浓度组(1.0 mmol/L)、高磷浓度组(3.0 mmol/L)。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分析代谢物图谱,并采用正交信号校正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OSC-PLS-DA)。根据OSC-PLS-DA模型的变量权重(variable importance for projection,VIP)〉1及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筛选出差异性代谢物。同时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记法检测MAPK通路ERK1/2、p-ERK1/2、p38 M APK、p-p38 M APK、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鉴别出16个显著差异物质,涉及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以及脂质代谢通路紊乱;与1.0 mmol/L Pi组相比,3.0 mmol/L Pi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p38 M APK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ERK1/2、p38 M APK、JNK和p-JNK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高磷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是通过上调p-ERK信号通路及下调p-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联合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8只,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运动组、丹蛭降糖胶囊组及运动联合丹蛭降糖胶囊组;另取12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治疗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磷酸化JNK(phospho-JNK,p-JNK)、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1,PDX-1)及胰岛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胰腺组织中的P—JNK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DX-1和胰岛素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中药、运动干预能明显抑制JNK的活性,提高PDX-1和胰岛素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运动及丹蛭降糖胶囊联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JNK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胰岛β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促进慢性溃疡性创面(静脉曲张性溃疡、压疮、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石家庄市中医医院、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唐山协和医院三家医院收治的253例慢性溃疡患者,分为三组,试验组(90例)采用rh-aFGF冻干粉均匀外敷后喷雾治疗(3~4喷/cm2),对照组1(91例)则仅给予rh-aFGF喷雾治疗(3~4喷/cm2),对照组2(72例)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敷后生理盐水喷雾治疗。观察三组的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情况、瘢痕形成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患者创面渗出更少,肉芽生长状况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完全愈合时间、20 d累积愈合率、延迟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显示试验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aFGF促进愈合作用强于湿润烧伤膏,另外冻干粉直接外敷效果较喷雾的促进愈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芪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NG)、糖尿病组(DG)和糖尿病丹芪合剂治疗组(DQT),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12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及肾脏指数;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管p38MAPK和FN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p38MAPK mRNA的水平。结果:与NG相比,DG大鼠血糖、血肌酐、24 h尿蛋白及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p38MAPK蛋白及mRNA和F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DQT除血糖外,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38MAPK蛋白及mRNA和F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丹芪合剂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的表达而减少FN的分泌和沉积,延缓糖尿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脂多糖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作用于脂多糖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测定穿心莲内酯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巨噬细胞ERK1/2、p38和JNK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巨噬细胞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100μg/mL穿心莲内酯对脂多糖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无细胞毒作用;穿心莲内酯能抑制脂多糖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ERK1/2磷酸化,随着穿心莲内酯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1);1~25μg/mL穿心莲内酯不能抑制脂多糖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p38和JNK磷酸化,对脂多糖引起的IκBα降解也无影响。12μg/mL穿心莲内酯和20μmol/LPD98059(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能降低巨噬细胞TNF-αmRNA的表达和其上清液中TNF-α的分泌水平(P〈0.01)。结论:穿心莲内酯能阻断ERK1/2信号转导通路,并在抑制TNF-α的表达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体外低氧诱导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向心脏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myofibroblasts,CMFs)表型转换过程中,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与Smad2/3蛋白磷酸化的关系。方法新生小鼠第1代CFs低氧(37℃、3%O2)无血清培养48h,免疫荧光检测α-SMA蛋白;新生小鼠CFs给予3种MAPK(ERK、JNK和p38)特异性抑制剂常氧培养1h,进行低氧培养30min,免疫印迹检测ERK、JNK、p38和Smad2/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①低氧显著上调新生小鼠CFs中α-SMA蛋白的表达;②低氧能显著地促进ERK、JNK和P38蛋白磷酸化,PD98059(ER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JNK特异性抑制剂)和SB203580(P38特异性抑制剂)能抑制低氧诱导的ERK、JN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③PD98059(ERK特异性抑制剂)和SP600125(JNK特异性抑制剂)能抑制低氧诱导的Smad2/3蛋白的磷酸化,SB203580(P38特异性抑制剂)无此作用。结论①低氧可诱导小鼠CFs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为CMFs;②ERK和JNK信号通路能调控Smad2/3蛋白的磷酸化表达;③MAPK和Smad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低氧诱导的小鼠CFs细胞的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