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活血通腑方优选方对TNF-α诱导下腹膜间皮细胞TGF-β1、FN、CTGF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TNF-α加入PMCs培养24 h,加入含药血清继续培养24 h.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TGF-β1、FN、CTGF蛋白含量,分优选处方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 优选处方组腹膜间皮细胞TGF-β1、FN、CIGF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活血通腑方优选处方可提高TGF-β1,、FN、CIGF蛋白含量,具有抗腹腔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活血通腑方有效剂量筛选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将活血通腑方药剂用于腹腔粘连大鼠,通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TGF-βmRNA表达的检测和大鼠腹腔粘连级别评分,确立活血通腑方有效剂量。方法 将模型SD(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大、中、小剂量3组.进行胃内药物灌注。观察d7大鼠腹腔粘连情况,测定血浆FIB含量、粘连组织标本TGF-βmRNA表达,筛选出活血通腑方的有效剂量。结果 ①血浆FIB的析出中、小、大剂量组呈递增态势;②粘连级别中、小、大剂量组顺序递增;③TGF-βmRNA表达大、中、小剂量组递减。结论 中剂量活血通腑方能影响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程度、降低血浆FIB含量及TGF-βmRNA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川芎嗪纳米喷雾剂调节腹腔粘连组织中TGF-/Smad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TGF-1、FN和CTGF的水平,研究川芎嗪对TGF-/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探讨其对防治腹腔粘连的作用机理。方法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阳性对照组、川芎嗪纳米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备腹腔粘连模型。透明质酸钠凝胶组按0.5mL/kg腹腔涂抹1%透明质酸钠凝胶,川芎嗪纳米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5、5mg/kg和10mg/kg腹腔喷涂川芎嗪纳米喷雾剂。各组于术后第8天取粘连组织检测TGF-1、CTGF的含量,同时记录大鼠肠粘连级别。RT-PCR检测粘连组织中FN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粘连组织中TGF-1、FN、CTGF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纳米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的肠粘连程度明显减轻(P0.05~0.01),粘连组织中TGF-1和CTGF含量明显下降(P0.05),粘连组织FNmRNA表达降低(P0.05~0.01)。结论川芎嗪纳米喷雾腹腔喷涂可减轻腹腔粘连的程度,对腹腔粘连有防治作用。川芎嗪纳米喷雾剂能够抑制术后大鼠腹腔粘连组织TGF-1和CTGF的合成,减少FN mRNA的表达,其可能的靶点途径是TGF-/Smad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CTGF、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贝那普利组(B组)、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C组)。B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kg灌胃,C组给予贝那普利5mg/ks、氯沙坦10mg/kg灌胃,8周后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肾小管间质TGF-β1、CTGF、FN表达,RT-PCR测定TGF-β1、CTGF、FN的mRNA表达。结果B组、C组大鼠小管间质TGF—β1、CTGF、FN表达、mRNA表达较A组均明显下调(P〈0.01),同时C组TGF-β1、CTGF、FN表达较B组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阻断RAS,比单用贝那普利能更有效下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CTGF、FN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赵芳芳  迟博  李大海  冯君桃 《西部医学》2021,33(12):1732-1736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50只SPF级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机械和感染双重损伤建立IU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IUA模型组、桃红四物汤高(18 g/kg)、中(9 g/kg)、低剂量(4.5 g/kg)组,每组各10只,同时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灌胃24 d后收集各组大鼠子宫组织,分别采用RT-qPCR、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中α-SMA、Col Ⅰ、FN、TNF-α、IL-6和IL-1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F-κB、p-NF-κB、TGF-β1、p-Smad2、Smad2、p-Smad、Smad3、p-Smad7及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IUA模型组子宫组织中α-SMA、Col Ⅰ、FN、TNF-α、IL-6、IL-18、p-NF-κB、NF-κB、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水平明显上调,p-Smad7、Smad7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IUA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组可显著降低α-SMA、Col Ⅰ、FN、TNF-α、IL-6、IL-18、p-NF-κB、NF-κB、TGF-β1、p-Smad2、Smad2及p-Smad3、Smad3的表达,上调p-Smad7、Smad7的表达(P<0.05),且中、高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可通过抑制NF-κB/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IUA大鼠子宫组织纤维化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验性研究壮通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皮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纤维连接蛋白(FN)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壮通饮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肾切除术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西药组(1g/kg)和壮通饮低(6.8g/kg)、中(13.6g/kg)、高(27.2g/kg)剂量7个组。于实验给药治疗6周后,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肾皮质CTGF、TGF-β1、PAI-1、FN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壮通饮可以降低DN大鼠肾皮质CTGF、TGF-β1、PAI-1、FN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论壮通饮能改善肾皮质CTGF、TGF-β1、PAI-1、FN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以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对DN大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CTGF ASODN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方法 3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group,SOR)、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group,UUO)、CTGF错义寡核苷酸(mis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MSODN)对照组和CTGF ASODN治疗组。第15 d收获大鼠。碱水解法测定肾组织胶原含量;Masson染色观测肾皮质胶原染色情况;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肾皮质中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肾皮质中α-SMA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肾皮质胶原检测CTGF ASODN组与UUO组、CTGF MSODN组比较,减少胶原含量,p均﹤0.01; Masson染色:CTGF ASODN组较UUO组、CTGF MSODN组胶原染色面积减少; 免疫组化:CTGF ASODN与UUO组、CTGF MSODN组比较,肾皮质α-SMA, FN ,TGF-β1的阳性表达面积、阳性染色强度均下降,p均﹤0.05; RT-PCR:CTGF ASODN组抑制α-SMA的mRNA表达水平,与UUO组、CTGF MSODN组比较,p均﹤0.05。结论 CTGF ASODN有效缓解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魏酸哌嗪(P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刺激组、TGF-β1加50、100、200 ng/mL PF干预组.分别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CTG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CTGF mRNA表达量,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Ⅰ型胶原(Col Ⅰ)、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 CTGF蛋白及mRNA、细胞上清Col Ⅰ、FN表达量在TGF-β1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阿魏酸哌嗪组上述指标均低于TGF-β1组(P<0.05).结论 阿魏酸哌嗪能抑制TGF-β1诱导下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系膜细胞上CTGF的表达量及功能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ing factor,CTGF)的表达,探讨其与肾小球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共30只。模型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肾功能指标。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①模型组于第2、4、6和8周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4、6和8周时模型组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②病理检查提示随时间延长,病变进展。③模型组第4、6周TGF-β1和CTGF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果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④模型组于第2、4、6、8周TGF-β1和CTGF mRNA表达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TGF-β1表达趋势相比,CTGF蛋白及mRNA表达高峰出现时间均延迟。结论 TGF-β1和CTGF的过度表达是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CTGF可能作为TGF-β1的下游效应分子,共同促进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积聚,造成肾小球硬化。阻断其表达可能为肾小球硬化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TGF-β1;CTGF;肾小球硬化;大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重塑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在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株)培养液中分别加入TGF-β1及HGF,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肌纤维母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ELISA法分析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纤维连结蛋白(FN)的含量;RT-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结果1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样形态;α-SMA的表达、上清液FN含量、细胞CTGF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2单纯HGF对细胞形态学、α-SMA的表达及FN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影响;不同浓度HGF组的CTGF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均增加(P<0.05)。3HGF能抑制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形态学改变;α-SMA的表达、FN水平均比诱导组TGF-β1明显下降(P<0.05);HGF抑制了TGF-β1诱导的CT-GFmRNA表达(P<0.05)。结论HGF能够负性调控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作用,减少FN分泌;HGF对TEMT的负性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CTGF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乳糖化人生长激素(hGH-L)和半乳糖基人生长激素(hGH-Gal)的肝靶向性,获得较理想的受体介导肝靶向促生长介素(SOM),以提高人生长激素(hGH)治疗侏儒症的效果。作者合成了hGH-L和hGH-Gal,并以131I或125I标记hGH-L、hGH-Gal和hGH,进行小鼠体内分布实验和家兔显像实验对比研究,以及131I-hGH-L、131I-hGH-Gal鸡显像和家兔体内竞争结合实验。结果:hGH-L和hGH-Gal均具有明显的趋肝性,肝最大摄取率分别为68.83%~74.65%和68.16%~74%,均约为hGH的2倍,与肝脏的结合均具有受体介导结合特性。但hGH-L的合成较hGH-Gal更为简单,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原料便宜得多。由此提示hGH-L较hGH-Gal更可能成为受体介导肝靶向促SOM分泌以治疗侏儒症的新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人胎垂体生长激素含量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38 例正常人胎和8 例无脑儿的血清及垂体生长激素含量。结果: ①在胎21 周以前,垂体所含生长激素量逐渐增加,21 ~24 周达高峰,此后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21 周以前的水平。②正常人胎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有随胎龄增加而上升趋势。③正常胎儿垂体生长激素含量与其身长、体重呈正相关,无脑儿身长、体重与生长激素含量无关。结论: 生长激素虽然在胚胎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本实验为研究人胎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儿出生后6月免疫功能和追赶生长之间的关系,探讨“发育程序化”途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择2010年3~12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并且临床均诊断为IUGR的孕晚期孕妇60例,正常对照组孕妇20例。记录妊娠结局,随访出生儿童至6月龄,每月进行系统化的儿童保健,测量体质量、身长,并采用Z评分法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偏离状况。在6月龄时采集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B淋巴细胞,免疫比浊法检测IgG、IgM、IgA、C3、C4,分析宫内和宫外的追赶生长情况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IUGR组中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的发生率为27.27%,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09%。IUGR组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身长均低于对照组(\P\P\P\P\P>0.05)。结论 宫内和宫外未出现追赶生长的IUGR组婴儿到6月龄时部分免疫功能仍未恢复正常,但“发育程序化”的假说仍需要更大样本量及长期的队列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用固相法合成了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生长激素释放多肤(GHRP)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GRF-AN,D-Arg2-GRF44),并检测了多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1.GRF和GHRP在体内外均可刺激人垂体生长激素(GH)分泌。2.GRF和GHRP体外灌流时均可刺激牛垂体GH分泌。3.GHRP可促进大鼠生长发育。4.GRF-AN可抑制由GRF兴奋的人和动物垂体GH释放,但有较强的选择性,GRF-AN不抑制由GHRP兴奋的GH释放。表明,GRF和GHRP均可兴奋垂体GH分泌,但二者的机制有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胎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和 (IGF- 和 IGF- )的变化 ,探讨 IGFs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发生的关系。方法  2 1只 SD孕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 9只 ,实验组 (IUGR) 12只。实验组于第14天行双侧子宫动、静脉钳夹 2 0分钟以建立胎鼠 IUGR模型。对照组仅行开腹和关腹术。比较两组胎鼠血清 IGFs的浓度及体重、身长和肝、肺、脑及胎盘的重量。结果 实验组血清 IGF- 、 浓度分别为 117.92± 2 6 .5 8ng/ ml和2 33.19± 33.35 ng/ ml,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34 .43± 70 .6 5 ng/ m l和 397.74± 2 3.6 9ng/ m l) (P均 <0 .0 1) ,其体重、身长及肝、肺、脑、胎盘组织的重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胎鼠血 IGF- 和 IGF- 水平的降低是 IU GR发生的内在因素之一 ,IGFs在胎儿生长发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bFGF和K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喉粘膜上皮与间质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观察bFGF,KGF及VEGF在喉部正常粘膜(N)和炎症(IF)中的分布.结果:bFGF和KGF的转录仅在N及IF的间质中出现,阳性反应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此外巨噬细胞也见阳性反应,上皮细胞均未见阳性表达.而VEGF不仅在上皮细胞中表达,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及慢性炎性细胞亦表达VEGF.在IF中,bFGF,KGF及VEGF的阳性率和反应程度较N均有所提高.结论:bFGF,KGF和VEGF通过自分泌或(和)旁分泌途径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及间质中的血管形成,在上皮与间充质细胞的交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宫内发育迟缓儿身长、体重、头围的追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宫内发育迟缓儿(IUGR)生长发育模式,以指导IUGR的生长保健工作.方法 对本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确诊的210名IUGR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分别在其0、6、12和24个月时进行随访性调查.结果 成功随访188例,男孩为87例,女孩101例,平均出生体重为2.27 kg,共有102例儿童的出生体重<2 500 g,占总数的54.25%.其中,早产儿为46例,占24.47%.在出生头2年中,IUGR体重、身长、头围均有追赶生长,尤其是出生后头6~12个月生长速度最快,而头围生长大于身长及体重,女孩生长追赶要早于男孩,但2岁之内除女孩头围外均未达正常水平(P<0.01).在2岁之内为生长追赶的良好时间段.结论 证实了IUGR有生长追赶现象.若2岁之前不能给予干预治疗,有一部分IUGR其最终的生长将落后于正常儿.加强孕期营养及提倡母乳喂养是保证IUGR早期发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肽类生长因子对神经系统发育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密切相关,在研究过程中要运用哲学原理作指导,充分认识肽类生长因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其受体及其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实践的辨证关系,从单纯分析研究走向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汪革新 《中国医院》2006,10(9):31-33
真诚关心和积极帮助员工个人成长,并把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医院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医院获得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提出登山理论,就医院如何培养员工成长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脐血中IGF-I和IGFBP-3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放射法测定146名新生儿脐血中IGF-I和IGFBP-3的含量。结果:(1)适于胎龄儿(AGA)脐血中的IGF-I和IGFBP-3的水平均低于大于胎龄儿(LGA)(P<0.001和P<0.05),高于小于胎龄儿(SGA)(P<0.01和P<0.001);(2)男女新生儿脐血中IGF-I和IGFBP-3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出生时身长、体重、双顶径、足长和胎盘重量这5个生长参数均与IGF-I和IGFBP-3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4)AGA、LGA脐血中IGF-I和IGF-BP-3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01),但这种相关性在SGA中不存在(P>0.05)。结论:IGF-I和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为宫内发育迟缓儿生后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