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患者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相关性。  方法  收集19例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并收集其血液样本进行12项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HPS患者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8、IL-10、IL-6、IFN-γ、TNF-α的水平高于非HPS非感染患者组(P < 0.05);HPS患者细胞因子IL-4、IL-5、IL-10、IFN-γ、TNF-α的水平高于非HPS感染患者组(P < 0.05),IL-10、IFN-γ、TNF-α3种细胞因子ROC曲线示其AUC在0.7~0.9之间,用于诊断HPS具有一定的准确性。HPS死亡组患者发病时Fib明显低于存活组(P < 0.05),而HPS死亡组患者发病时年龄、性别、临床特征(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实验室检查(ALT、AST、TBIL、ALB、Fer、TG、ACN、HGB、PLT)与存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HPS死亡组患者发病时,IL-1β、IL-8、TNF-α明显高于存活组(P < 0.05)。  结论  HPS可出现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其中IL-10、IFN-γ、TNF-α明显升高可能对其诊断具有一定意义,Fib明显下降及IL-1β、IL-8、TNF-α明显升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支气管肺炎组)及同期的8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CAM-1、IFN-γ、IL-4水平,计算IFN-γ/IL-4,并测量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VCAM-1、IFN-γ、IL-4水平、IFN-γ/IL-4以及APACHEⅡ评分与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肺炎组患儿血清VCAM-1、IFN-γ水平和IFN-γ/IL-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VCAM-1、IFN-γ水平和IFN-γ/IL-4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普通型支气管肺炎患儿(均P<0.05)。血清VCAM-1、IFN-γ、IFN-γ/IL-4和APACHEⅡ评分间比较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各指标与IL-4水平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以及Th1型细胞功能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对45例斑秃患儿按其严重程度分为局限性斑秃(Localizef aiopecia areata patients,LAA)活动期组35例,全秃(Alopecia totalis patients,AT)及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 patients,AU)为一组10例,并以2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中IFN-γ、IL-12及IL-4、IL-10水平.结果:①斑秃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紊乱,表现为血清中IFN-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儿童,且AT/AU组明显高于LAA组;IL-12水平在LAA组与正常组儿童无显著差别,但AT/AU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在LAA组及AT/AU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②BCG-PSN治疗后可使斑秃患儿血清中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IL-12水平在LAA组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但AT/AU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而IL-4、IL-10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③血清中IFN-γ与IL-12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结论:①斑秃的发病与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有关,表现为Th1型细胞反应亢进,其中可能主要与IFN-γ、IL-12水平有关.②血清IFN-γ、IL-12水平高低可以作为提示斑秃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a(TNF-a)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儿童ITP发生、发展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ITP患儿50例,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TP患儿治疗前、后及5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IL-2、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所有ITP患儿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巨核细胞数量.结果 50例ITP患儿治疗前血清IL-2、IL-6、TNF-α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 <0.05、P<0.01);血清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儿治疗后除IL-6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的水平(P>0.05).结论 ITP患儿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经有效治疗后,多数细胞因子可恢复至正常.定期检测ITP患儿外周血中IL、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判断其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腺病毒(AdV)感染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在腺病毒感染发病与发展中的致病作用及意义。方法采集临床住院患儿血清和咽拭子,分别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dV-IgM及AdV核酸,两者结果均为阳性者入选AdV感染组。采用流式细胞蛋白分析技术(CBA)检测20例AdV感染者急性期、恢复期和2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IL-2、IL-4、IL-6、IL-10、TNF、IFN-γ及IL-17A。结果 AdV感染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IL-2、IL-4、IL-6、TNF、IL-17A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中的IL-10、IFN-γ水平急性期显著低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会引起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它们在血清中水平失衡,对发病及病情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种细胞因子(IFN-α、IFN-γ、TNF-α、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和IL-17)在常见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血浆中水平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271例患儿,采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血浆和血清中12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在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IL-6、IL-8、TNF-α和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血浆(P<0.05)。IFN-α、IFN-γ、IL-1β、IL-6、IL-8和IL-10在儿童急性上呼道感染组中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TNF-α、IL-1β、IL-6、IL-8和IL-10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而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12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发病过程中外周血血浆和血清中特定细胞因子谱会发生改变,可作为判断上述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  相似文献   

7.
李庆忠  张秀珑 《重庆医学》2013,42(10):1155-1157
目的通过对卡介苗(BCG)/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的干预,分析干预因素对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PPD试验筛选出哮喘患儿70例,按照随机原则选取36例实施BCG/PPD干预(A组:干预组),选择34例仅进行常规治疗(B组:非干预组),同时以31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C组)。疗程结束后,观察前两组患儿的临床控制情况,并采血检测患儿IL-4、IFN-γ、IL-10含量。结果疗程结束后,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和B组血清IFN-γ、IL-10和IFN-γ/IL-4水平较治疗前上升、IL-4水平下降,A组治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G/PPD干预可以升高血清IFN-γ和IL-10水平,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L-4水平,可作为改善哮喘患儿临床症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4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了2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时、2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血清IFN-γ、IL-4水平,并与同期20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组外周血血清IFN-γ水平较完全缓解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完全缓解组IFN-γ水平回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组外周血血清IL-4水平较完全缓解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完全缓解组IL-4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失调有关,是Th2优势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基因重组干扰素γ( IFN-γ)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Th1/Th2 亚群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 40例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 IFN-γ治疗观察组 2 0例及治疗对照组 2 0例。 1 5例健康婴儿为正常组。用 EL 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 γ、IL- 4水平。经 IFN- γ治疗后 7~ 1 0 d复查 IFN- γ、IL- 4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 IFN- γ、IL- 4水平均有降低 ,其中 IFN- γ水平下降非常明显( P<0 .0 1 ) ,IFN- γ/IL- 4比值降低 ( P<0 .0 5 )。经 IFN- γ治疗后 ,IFN- γ治疗观察组 IFN- γ水平明显升高 ,IFN- γ/IL- 4比值升高 ,IFN- γ治疗观察组及治疗对照组 IL- 4水平均没有明显变化。提示 :婴幼儿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 Th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紊乱 ,主要表现为Th1功能下降 ;Th2 功能相对增强。经 IFN- γ治疗后 ,IFN- γ/IL- 4比值升高 ,Th1/Th2 失衡得到纠正 ,但未发现 IFN-γ对 IL - 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9):864-867
目的检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在儿童ITP患儿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内科收治的ITP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新诊断ITP组(n=67)、持续性ITP组(n=25)及慢性ITP组(n=16);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技术(CBA)检测ITP患儿治疗前、慢性ITP患儿治疗后12个月及对照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IL-4、IL-6、IL-10、IL-17A水平,分析其与儿童ITP预后的关系。结果新诊断ITP组、持续性ITP组、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2、IL-17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2水平高于新诊断ITP组、持续性ITP组(P <0. 05),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17A水平高于新诊断ITP组(P <0. 05);新诊断ITP组、持续性ITP组、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新诊断ITP组(P <0. 05); 4组受试者血清IFN-γ、TNF、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慢性ITP患儿治疗后12个月血清IL-2、IL-6、INF-γ、IL-4、IL-10、TNF、IL-17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TP患儿血清IL-2、IL-17A水平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在慢性ITP患儿更显著,可能提示与疾病呈慢性发展有关,有助于判断ITP患儿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T辅助细胞功能状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文利  孔祥英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4,33(8):1211-1213
目的评估哮喘缓解期患儿TH亚群功能状态,探讨支气管哮喘容易复发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ELISA检测2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和11例健康儿童PBMC 培养24h后上清液中IL-4、IFN-γ、IL-10浓度以及血清IgE浓度,采用ELISPOT检测培养5h后PBMC内合成IL-4和IFN-γ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同时计数静脉血EOS. 结果哮喘缓解期患儿静脉血EOS和血清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和0.05);哮喘对照组PBMC培养上清中IL-4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684和3.794,P<0.05和<0.01),IFN-γ非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4.257,P<0.001);IL-4/IFN-γ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729,P<0.01);哮喘对照组PBMC中IL-4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174,P<0.05),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2.437,P<0.05);IL-4阳性细胞/IFN-γ阳性细胞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t=2.913,P<0.01). 结论哮喘缓解期患儿仍然存在TH2/TH1亚群失衡,主要表现为外周血EOS升高、血清IgE升高、PBMC生成IL-4和IL-10增加,而IFN-γ降低,PBMC中IL-4阳性细胞百分比增高,IFN-γ阳性细胞百分比降低,IL-4/IFN-γ和IL-4阳性细胞/IFN-γ阳性细胞比值增高,这可能是哮喘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临床医生应重视和坚持哮喘缓解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因子及共刺激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及共刺激分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 (P <0.05).观察组患儿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儿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7、IL-18和干扰素(IFN)-γ及可溶性B7同源体3(sB7-H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4、IL-17、IL-18、IFN-γ及sB7-H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L-4、IL-17、IL-18、IFN-γ及sB7-H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患儿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分子水平,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利于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肺散寒法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细胞因子IFN-γ和IL-4比值的影响。[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温肺散寒法治疗组和γ-干扰素对照组,每组30例。检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结果]治疗组和γ-干扰素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FN-γ/IL-4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肺散寒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与γ-干扰素有相同的疗效,能使TH1水平上升,调节TH1/TH2的失衡,对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特异性免疫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哮喘患儿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使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E及细胞因子IL-4、IFN-γ、IL-13、IL-12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E浓度显著降低(P<0.05),IL-4、IL-13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5),IFN-γ、IL-12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能使哮喘儿童T细胞两个亚种的免疫应答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有利于哮喘儿童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哮喘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毅  张蔓莉  陆美琼 《广西医学》2009,31(4):543-544
目的探讨几种细胞因子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3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IL-4(白介素-4)、IL-10、IL-13、IFN-γ(干扰素-γ)、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与35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中TNF-α、IL-4、IL-13均显著升高(P〈0.05),IL-10、IFN-γ明显减低(P〈0.01);与急性发作期比较,缓解期的TNF-α、IL-4、IL-13均显著下调(P〈0.05),IL-10、IFN-γ显著上升(P〈0.05)。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的免疫网络调控异常可能是导致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清IL-2、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50例1型糖尿病患儿纳入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正常儿童设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的IL-2、IL-4、IL-6、IL-10、TNF-α、IFN-γ表达水平,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IL-2、IFN-γ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IL-4、IL-6、IL-10、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血清IL-2、IL-4、IL-6、IL-10、TNF-α、IFN-γ与1型糖尿病均密切相关。结论 1型糖尿病患儿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血清IL-2、IL-4、IL-6、IL-10、TNF-α、IFN-γ可能参与到1型糖尿病的发生中,可作为其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脑瘫患儿血清TORCH抗体及IL-4、IFN-γ、TNF-α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脑瘫患儿TORCH抗体及血清IL-4、IFN-γ和TNF-α水平.方法:应用ELISA法对128例脑瘫患儿血清CMV-IgM、TOX-IgM、RV-IgM和HSV2-IgM进行检测,对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130例正常儿作对照.结果:脑瘫患儿中CMV-IgM、TOX-IgM、HSV2-IgM、RV-IgM阳性率分别为41.4%、32.8%、14.8%、8.6%.均高于正常儿(P<0.05).与TORCH-IgM阴性脑瘫患儿和正常儿比较,TORCH-IgM阳性脑瘫患儿血清IL-4水平较低(P<0.05),TNF-α和IFN-γ水平较高(P<0.05).结论:脑瘫患儿TORCH感染以CMV为主.脑瘫患儿TORCH感染后,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免疫平衡遭到破坏,易致脑损伤.  相似文献   

18.
OSAHS患儿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血清Th1/Th2免疫平衡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1例OSAHS患儿内镜下腺样体阻塞程度数据,并测定患儿血清中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和干扰素-γ(IFN-γ),Th2细胞因子IL-10、IL-13和IL-12的水平.同时收集26名正常儿童样本为对照组,进行相同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OSAHS患儿血清IFN-γ的水平要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OSAHS 患儿其他血清Th1/Th2免疫平衡相关细胞因子(TNF-β、IL-10、IL-13和IL-12)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儿IFN-γ水平与其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程度之间并无相关性.结论 Th1和Th2免疫反应间存在制衡机制.儿童OSAHS病例中,血清IFN-γ的水平下降表明,由此导致Th1细胞介导的保护性细胞免疫反应下降,Th1/Th2失衡,从而使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过度肥大而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入院时IL-18、IL-10、IL-12、TNF-α、NF-Kβ及新碟呤水平变化,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HLH组各细胞因子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rank相关性分析。结果:HLH组患儿血清IL-18、IL-10、IL-12、NF-Kβ及新碟呤水平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升高不明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与NF-Kβ及新碟呤均呈正相关(r=0.747 P<0.05,r=0.567 P<0.05),IL-18与IL-12、TNF-α也呈明显正相关(r=0.542 P<0.05,r=0.686 P<0.05)。结论:IL-18、IL-10、IL-12、TNF-α、NF-Kβ及新碟呤在HLH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IL-10和新碟呤明显升高和IL-18、IL-12及NF-Kβ中等程度的升高对儿童HLH早期诊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脾止痒颗粒对特应性皮炎(AD)患者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将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服用健脾止痒颗粒和氯雷他定片,疗程1个月。另设正常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观察。采用Flowcytomix流式检测技术对各组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进行芯片式集成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两组AD患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显著降低(P<0.05);Th1型细胞因子IL-1α、IL-2、IFN-γ、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GM-CSF、IL-1α、IL-2、TNF-α、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IFN-γ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IL-4、IL-5、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IL-4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健脾止痒颗粒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发挥对AD的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