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ECC)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围术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按12 ku/kg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和ECC开始时按6 ku/kg静注乌司他丁共两次,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用法同乌司他丁组。分别在ECC开始前(T1)、主动脉阻断前1 min(T2)、主动脉开放后1 min(T3)、ECC结束时(T4)、ECC结束后2 h(T5)及6 h(T6)这6个时间点各采集5 ml动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MMP-9的浓度。结果主动脉阻断前1 min至ECC结束后6 h两组患者MMP-9浓度均较ECC开始前(T1)明显升高(P0.05),两组MMP-9浓度均在ECC结束时(T4)达高峰,两组MMP-9浓度在ECC开始前(T1)差异无显著性。乌司他丁组主动脉阻断前1 min至ECC后6 h MMP-9的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减轻ECC下心肌再灌注损伤患者围术期MMP-9的过度释放。  相似文献   

2.
徐丽丽  严敏  沈建军 《上海医学》2012,35(12):1013-10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眼眶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眼眶肿瘤摘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入乌司他丁组和氯化钠溶液组。乌司他丁组在手术切皮前(10000U/kg)和术后第1、2、3天(5000U·kg-1·d-1)缓慢静脉注射乌司他丁。氯化钠溶液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术前1d和术后3d采用认知功能筛查工具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术后测验评分的降分值下降≥该项测验的标准差,则认为该患者发生POCD,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3h(T2)、术后1d(T3)、术后3d(T4)各时间点测定血清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水平。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3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氯化钠溶液组同时间点(P<0.05)。氯化钠溶液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27.5%(11/40),显著高于乌司他丁组的2.5%(1/40,P<0.05)。氯化钠溶液组在T1、T2、T3时间点的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和乌司他丁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行眼眶肿瘤摘除术的老年患者的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预防POCD的发生,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肝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20例和生理盐水组20例.乌司他丁组在术前、术后1~3天每天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组仅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期检测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手术前后肝肾功能. 结果 乌司他丁组患者术后72 h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尿素氮(BUN) 和血清肌酐(Cr) 也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0.05). 结论 乌司他丁可较好地保护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陈江山  李鹏  兰志勋 《西部医学》2011,23(9):1689-169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血清细胞因子差异。方法选取骨科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在全麻下分别接受手术,术前1d及术后1d采用MMSE行认知功能评价。在麻醉诱导前(T1)、拔管前(T2)、术后6h(T3)、术后24h(T4)行血清S-100β浓度测定,术后3天测定血TNF-α、IL-6水平。结果术后24h乌司他丁组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分值为(-1.23±2.73)分,对照组为(-4.87±3.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4血清S-100β浓度高于T1,乌司他丁组T3、T4高于T1,乌司他丁组T3、T4血清S-100β浓度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天TNF-αI、L-6均高于术前,但乌司他丁组升高幅度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外周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内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 000 U/kg,C组则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剪硬膜即刻(T1)、术毕(T2)、术后24 h(T3)和术后72 h(T4)检测血清TNF-α、MMP-9和TIMP-1浓度.记录术后第1、3天头痛、恶心及呕吐评分,患者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5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每组25例.与T0比较,C组T2、T3时点血清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2组T1时点血清MMP-9浓度均较T0明显升高,U组T3时点血清MMP-9浓度明显降低,2组T1~T4血清TIMP-1浓度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C组比较,U组T2、T3时点血清TNF-α浓度及T3时点血清MMP-9浓度明显降低(P均<0.05),T1、T3时点血清TIMP-1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患者术后第1天呕吐评分降低(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血清TNF-α浓度,降低术后MMP-9水平,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右肺癌切除患者术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右肺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乌司他丁组(n=14)和对照组(n=14)。乌司他丁组于开放静脉后将乌司他丁1万U·kg-1稀释成50mL,30min泵入;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中心静脉置管时(T1)、开胸时(即单肺通气时,T2)、机械通气结束时(T3)经中心静脉导管各抽取静脉血3mL。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并观察其在不同时点的变化。结果与T1时点比较,在T3时点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T3时点,血清TNF-α、IL-6、IL-8水平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在T1、T2时点,2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肺癌手术患者肺泡炎性反应,对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77-27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乌司他丁组(n=30),乌司他丁组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注乌司他丁30万U,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切皮后2h、4h,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采集动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LR4的表达变化,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TNF-α和IL-6浓度。结果:两组各时点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以及TNF-α、IL-6均较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增加(P<0.05);乌司他丁组各指标值均较对照组上升幅度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后腹腔镜手术细胞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细胞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40例全麻下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 20例) 和对照组(C组, 20例),U组于麻醉前及术后1d各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0)、气腹后30 min (T1) 、解除气腹后10 min(T2)、术后1d(T3)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α1-微球蛋白(α1-MG)。结果 U组T1,T2,T3时 IL-6升高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IL-10升高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Cys C及α1-MG升高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结论 乌司他丁能明显改善后腹腔镜术术中、术后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后腹腔镜术对肾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乌司他丁 细胞因子 肾功能 后腹腔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手术所致肺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限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乌司他丁组(n=20).乌司他丁组按5000 U/kg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于手术前(T1),术中恢复双肺通气后10 min(T2)、24 h(T3)、48 h(T4)各监测时点抽取静脉血3 ml,并于T1和T2时点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3 ml.用ELISA法测定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IL-8的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T2、T3、T4时点的血浆及T2时点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及IL-8浓度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乌司他丁组IL-6、IL-8增高幅度较C组小,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存在炎性反应,乌司他丁可抑制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及IL-8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胃肠道术后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就诊的7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7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参照组手术麻醉诱导前静滴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乌司他丁组手术麻醉诱导前静滴乌司他丁。方法术前、术后患者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1)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天两组IL-6、IL-8、IL-10、C反应蛋白以及TNF-α均上升,术后3天IL-6、IL-8、IL-10、C反应蛋白以及TNF-α均下降,而术后乌司他丁组患者炎性因子IL-6、IL-8、IL-10、C反应蛋白以及TNF-α上升或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2)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8+均降低,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乌司他丁组对比参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4+以及CD4+/CD8+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胃肠道术后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大,可有效促进机体炎性介质释放,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升机体抵抗力,减轻手术所致应激和功能性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