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对13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倦怠乏力胸胁胀痛纳差胸脘痞闷便溏烦躁易怒周身困重恶心善叹息、胸胁刺痛;舌质出现频率依次为:淡红淡有齿痕红黯有瘀斑;舌苔出现频率依次为:白腻薄白黄腻;脉象出现频率依次为:弦滑细濡数涩。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型分布出现频率依次为:肝郁脾虚湿浊内阻湿热蕴结痰瘀互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出现频率依次为:湿浊内阻湿热蕴结肝郁脾虚痰瘀互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型分布出现频率依次为:痰瘀互结湿热蕴结湿浊内阻、肝郁脾虚。结论:通过对13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一定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的中医证素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收集PHBC患者572例,使用自拟《PHBC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进行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的四诊信息采集,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PHBC的中医证素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收集调查表的83个症状条目因子分析,KMO统计量为0.843,Bartlett球型检验P<0.001,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筛选出具有意义的症状66项,主要涉及病位证素为肝、脾、肾,病性证素为血瘀、气虚、气滞、阴虚、阳虚、湿热、水湿、水停.根据病性、病位证素归纳出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脾气虚、肝气郁结、水湿内阻共7类中医证候.采用聚类分析探讨本病的证候分布,依次为瘀血阻络(26.92%)、湿热蕴结(16.96%)、水湿内阻(14.86%)、脾肾阳虚(12.41%)、肝肾阴虚(11.71%)、肝气郁结(10.66%)、脾气虚(6.47%).结论 PHBC的基本中医证候可分为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脾气虚、肝气郁结、水湿内阻,从证候分布规律和病机特点来看,瘀血阻络证是PHBC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以体现中医特色的亚健康调查问卷为工具,通过对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中医临床专家的判断,并应用聚类及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亚健康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证候要素及其基本证候特征。结果对1828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疲劳、失眠、情绪失调、疼痛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热、郁、瘀、气滞、津亏、痰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肝、脾、肾、胆、胃等;以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蕴结、肝郁化失、脾肾两虚、痰气互结等10类基本证候多见。结论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多呈现某一症状为主,其他症状伴随出现的症状群,其证候要素和基本证候分布以心、肝、脾等脏腑功能虚损为主,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学分类、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和免疫不全状态各200例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结果 慢性HBV感染3个不同免疫状态组出现的证型均有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脾气虚、气阴不足、心肝郁热、肝血虚、肺脾气虚、血瘀、脾肾阳虚等。经卡方检验,P<0.05,表明3种不同免疫状态间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免疫耐受状态组以肝郁脾虚为主,免疫清除状态组以湿热内蕴为主,免疫不全状态组以肝肾阴虚为主。结论 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不同,可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HB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根据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调查表收集的资料,对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符合要求的公因子,并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诠释。结果:对64个四诊信息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64个公因子,提取其中特征根值〉1的18个公因子,根据中医理论对各公因子的症状组合进行初步诠释。提示的证候要素有15个,其中病位类为肝、心、脾、肺、肾、胃、胆;病性类为气滞、热(火)、痰、湿、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提示的常见证候有16个,虚证类为肝阴虚、心血虚、心胆气虚、肾阴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不固;实证类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胃气滞、胃火炽盛、湿热内阻、气郁痰阻、痰湿中阻;虚实夹杂类为脾虚湿阻、肝郁脾虚。结论:基于因子分析初步提取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辨证规范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中医证候隐含着病因病机,通过总结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特点及与年龄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6年7—12月到河南省中医院生殖科就诊的200例由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诊断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证候资料,总结证候分布情况,结合年龄段,以单一证候为证候统计基础,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总结女性不孕症的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特点,并阐明各个证候的病因病理机制。 结果 200例患者共出现296个频次的单一证候,其中肾阳虚证、肝郁证、湿热证、血瘀证为女性不孕症最常见的证候,分别占31.42%、23.65%、21.62%、14.86%,四证总计占91.55%。证候与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段的主要证候各不相同,20~29岁的主要证候为湿热证、肾阳虚证、肝郁证、血瘀证,30~39岁的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肝郁证、湿热证、血瘀证,40~49岁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肝郁证、肾阴虚证。 结论 肾阳虚衰、肝气郁滞、湿热蕴结、瘀血阻滞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病机,各个年龄段有其不同的病因病机要点,20~29岁女性不孕症的病机要点是湿热蕴结,30~39岁的病机要点是肾虚肝郁,40~49岁的病机要点是肾阳虚衰。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探索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拟方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17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共收录236例PMS患者,以问卷方式调查收集其症状、体征和舌脉等四诊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进行证候要素分析并提取公因子,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际予以分析解释。结果 共提取特征根值为1.352、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8.272%的4个公因子,联系中医证候分型,分别代表类肝肾阴亏证、类肝郁化火证、类肾虚血瘀证和类心肾不交证。结论 从因子分析角度,浅析PM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与实际经验相佐证,从而为临床辨证拟方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亚健康状态常见中医证候脾气虚证的证候特征.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参加体检的职工发放亚健康调查表,将合格问卷录入Epidata3.02,然后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6例亚健康状态患者中判断为脾气虚证者76例,占亚健康状态总数的10.8%.亚健康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大便稀溏、容易感冒、容易出汗、腹痛、反应迟钝、腹胀、恶风怕冷等.进一步应用因子分析显示其主要证候特征为:①气虚表现(主要为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等);②脾胃症状(主要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稀溏等);③体质虚(表现为平素容易感冒、容易出汗、恶风怕冷等);④舌淡,脉细弱.结论 脾气虚证为亚健康状态的常见证候之一,其临床特点以气虚表现、脾胃症状、体质虚及舌淡、脉细弱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风犯肺卫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风犯肺卫37例(37%)、肝火犯肺30例(30%)、肺脾气虚21例(21%)、气虚血瘀12例(12%),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频次各不相同。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风犯肺卫最多,分类症状出现频次各有特点,以肺肝相关证候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舌脉症状、证候要素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 对142例HIV/AIDS患者的感染途径、舌象、脉象、病位、病性、证候分型进行统计.并对性接触和静脉吸毒2种不同感染途径患者主要证候分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142例中感染途径为性接触者占42.25%,为静脉吸毒者占42.25%.舌质颜色统计中舌淡红出现率最高,占47.88%,其次是舌红占24.65%.舌形态统计中裂纹舌最多占20.42%,胖大舌占16.90%.苔质苔色统计中薄白苔最多,占33.10%,黄腻苔占21.83%.脉象统计中细脉最多,占35.92%,沉脉占30.28%,数脉占25.35%.病位证候要素统计中肾脏的出现率最高占30.99%,其次肝占26.76%.病性证候要素统计中阴虚占44.37%,气虚占42.96%.证候分型统计中肝肾阴虚证候出现频率最高,占28.17%,肝胃不和占16.18%,脾胃湿热占8.45%,肝郁脾虚占4.93%,肺肾两虚占7.04%.性接触和静脉吸毒2种不同感染途径感染者在主要的中医证候分型上无差异性.结论 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证候涉及肾肝脾胃肺多个脏腑,以气虚和阴虚最多,证候多表现为肝肾阴虚、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肺肾两虚、肝郁脾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