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郝秋彦  曹相勋  辛军 《河北医学》2003,9(3):230-232
目的:观察分析了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创面38例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7—8d断蒂。结果:断蒂后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了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的手部皮肤缺损47例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1周断蒂。结果:断蒂后的皮瓣无坏死,经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带蒂脐旁轴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的临床应用朱世泽,邱承志,吴友谊,刘祖民关键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手脐旁轴型皮瓣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常有外形臃肿、断蒂时间长等缺点。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只含薄层皮下脂肪组织,修复后外观良好,断蒂时间明显缩短,已被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用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应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 电烧伤、化学烧伤、热压伤及火焰烧伤引起的38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薄皮瓣在外观、手功能恢复、皮瓣长宽比例、皮瓣 断蒂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皮瓣。结果,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好,在应用时要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外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45例。结果术后43例皮瓣完全成活,仅2例皮瓣远端小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3年,伤手受区皮肤外形美观、色泽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用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应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电烧伤、化学烧伤、热压伤及火焰烧伤引起的38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薄皮瓣在外观、手功能恢复,皮瓣长宽比例、皮瓣断蒂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皮瓣.结果: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好,在应用时要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应用.方法 112例手部创面,按照皮肤缺损大小设计髂腹股沟皮瓣,将皮瓣修成仅带2~3 mm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6~10天后断蒂.结果 112例中110例患者Ⅰ期愈合,手的外形和功能均较好.2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二期植皮,创面修复.结论 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疗程短,成功率较高,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76例,效果满意。它具有皮瓣薄、质地好、断蒂时间短、供皮范围广、面积大、皮肤相对松弛、位置隐蔽、不需二次去脂手术等优点,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伴有肌腱、骨等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可广泛应用于急诊手外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腹部双叶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脱套伤手术,推广临床应用。方法 临床观察法。伤指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及污染物,多指受伤则缝合形成并指,根据缺损情况,在同侧或对侧腹部设计双叶皮瓣,皮瓣掀起后将远端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供区直接缝合,10-14d断蒂。结果 共修复9例,皮瓣均成活,术后伤指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腹部双叶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断蒂时间早,皮瓣较薄,是修复手指脱套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腹壁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外伤引起的疤痕挛缩8例,热压伤致骨、肌腱外露4例。皮瓣面积3.5cm×7.5cm~9cm×15cm。断蒂时间最短为7d,最长为12d,平均为8.3d。皮瓣蒂部创面用辐照猪皮覆盖。结果皮瓣全部一期成活,手外形及功能恢复较满意。应用辐照猪皮能减少蒂部伤口渗出和感染。结论腹壁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特别适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改良的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型髂腹股沟皮瓣(以下简称改良的髂腹股沟皮瓣)在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该皮瓣的应用技巧,丰富临床上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上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方法以旋髂浅动脉体表投影即腹股沟韧带中点至同侧髂前上棘连线为轴,以选用的血管蒂为轴心,延长两侧的切口,形成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结果该皮瓣手术修复手部的创伤和皮肤缺损,疗程提前,外形满意,活动自如。结论改良的髂腹股沟皮瓣,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手术修复治疗,适合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和拇甲瓣移植修复拇指及手部皮肤的缺损。方法:先用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同时保留手外伤中可利用非失活的残端组织,待皮瓣成活断蒂时,用拇甲群与手部残端可利用的非活组织再造拇指。结果:13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感觉、运动及外观良好;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全部成活,不臃肿,感觉稍迟钝。结论:此方法最大限度的保留手部残存非失活组织及功能,减少急性再造拇指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及其它组织移植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加强对49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腹部带蒂皮瓣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该手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皮瓣修复2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皮瓣血运、质地良好.结论 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满意,是临床上较理想的选择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用带感觉神经岛状皮瓣,吻合感觉神经皮瓣及感觉神经束植入皮瓣三种方法修复皮肤缺损及同时重建感觉功能144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6年,皮瓣外观良好。温、触、痛觉恢复正常,两点鉴别觉在手部15~20mm,足底30~40mm,足底负重区未发生溃疡,有3例感觉神经束植入皮瓣,于近端用2%奴夫卡因封闭后皮瓣感觉消失,笔者认为感觉神经束植入皮瓣是修复皮肤缺损与感觉功能重建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阐明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在创伤救治中的价值,总结应用中的经验体会。方法:对1991~1998年收治的创伤早晚期的住院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28例需皮瓣修复的病例中用带蒂皮瓣修复176例,用游离皮瓣修复52例,占同期创伤病例464例的49.1%,常见的严重手部挫斯脱伤多应用以旋骼浅血管为蒂的骼腰部皮瓣和以腹壁下浅血管为蒂的下腹部皮瓣带蒂移植修复,在远位皮瓣中应用的比例较高(5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各种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外露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0例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病人,分别应用带血管神经蒂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骨间背侧岛状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供区及受区无溃疡,无明显色素沉着,外观良好,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灵活,相对游离皮瓣简单,成功率高,修复后组织结构、厚度、韧性、色泽与原组织相近,能最大程度恢复手部的外观、功能,创伤小,对生活护理小。但对手指缺损要求再造、带蒂皮瓣无法覆盖创面及无可用的带蒂皮瓣修复创面等病例,游离皮瓣仍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