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伴失眠的临床及神经心理学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3个月进行失眠及神经心理学评估。失眠的评估采用标准的失眠问卷,抑郁症状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S),焦虑症状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S)。比较失眠及非失眠2组间的临床及神经心理学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失眠的影响因素。结果 67例(29.8%)存在失眠。失眠患者入院NIHSS评分及HDS评分较非失眠者更高(P0.05),卒中前失眠更常见(52.2%vs.12.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前失眠症状(OR=2.729,95%CI=1.550~4.804,P=0.001)及HDS(OR=1.240,95%CI=1.158~1.327,P0.001)均为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伴失眠十分常见。卒中前存在失眠症状以及卒中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是伴失眠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青少年失眠状况和睡眠质量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技工学校学生统一发放4733份调查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342份,记录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户籍、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学习压力、吸烟和饮酒等,以及睡眠和情绪相关量表评分,包括失眠严重指数(ISI)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Beck抑郁量表(BDI)。结果 3342名青少年中存在失眠997例(29.83%)、日间嗜睡568例(17.00%)、焦虑243例(7.27%)和抑郁1287例(38.51%)。根据ISI中文版评分分为非失眠组(2345名)和失眠组(997例),失眠组女性(P=0.000)、健康状况不良(P=0.000)、非独生子女(P=0.006)、有学习压力(P=0.000)和吸烟(P=0.027)比例,以及ISI中文版评分(P=0.000)、ESS评分(P=0.000)、SAS评分(P=0.000)和BDI评分(P=0.000)均高于非失眠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SI中文版评分和PSQI评分均与ESS评分(r=0.361,P=0.000;r=0.064,P=0.000)、SAS评分(r=0.326,P=0.000;r=0.069,P=0.000)和BDI评分(r=0.529,P=0.000;r=0.067,P=0.000)呈正相关,且ISI中文版评分的上述相关性(r=0.300~0.600)高于PSQI评分(r0.100)。进一步偏相关分析显示,ISI中文版评分与PSQI评分呈负相关(r=-0.056,P=0.001)。结论失眠组女性更多、健康状况更差、非独生子女更多、学习压力更大、吸烟比例更高,以及日间嗜睡、焦虑和抑郁更严重。与PSQI量表相比,ISI量表中文版与日间嗜睡、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更紧密,可能更适用于筛查和评价青少年失眠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乡镇地区11~18岁青少年学生白日过度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发生情况及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广东省龙门县5所中学的5003名学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学生EDS(ESS10)发生率为11.1%(95%CI:10.2%~12.0%),男性高于女性(12.0%vs.10.1%,P0.05),并且在年龄、是否吸烟、身体状况、学习压力、学习兴趣、是否午睡及不同睡眠时间方面EDS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EDS组的BDI、SAS和ISI总分均高于非EDS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25,95%CI:1.03~1.52)、习惯性午睡(OR=1.35,95%CI:1.11~1.64)、吸烟(OR=2.02,95%CI:1.23~3.33)、学习压力大(OR=1.28,95%CI:1.07~1.54)、学习兴趣低(OR=1.38,95%CI:1.10~1.73)、有慢性疾病(OR=1.69,95%CI:1.22~2.34)、失眠(OR=3.37,95%CI:2.60~4.37)、焦虑(OR=1.95,95%CI:1.57~2.42)、抑郁(OR=1.65,95%CI:1.30~2.09)情绪是EDS的危险因素。结论广东乡镇青少年学生EDS发生率较高,男性、习惯性午睡、抽烟、学习压力大、学习兴趣低、有慢性疾病、失眠及焦虑抑郁情绪是EDS的危险因素,提示伴有EDS的青少年情绪状况和睡眠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查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370例首次发作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不宁腿综合征,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不宁腿综合征组,45例)和不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无不宁腿综合征组,325例),详细记录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教育程度、民族、职业、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既往史、女性孕产史和绝经年龄;血液化学检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血清脂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铁等。结果不宁腿综合征组体重指数高于无不宁腿综合征组(t=2.457,P=0.014),血红蛋白(t=2.819,P=0.005)和血清铁(t=2.168,P=0.024)低于无不宁腿综合征组。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降低(OR=1.049,95%CI:1.017~1.082;P=0.002)和血清铁降低(OR=1.121,95%CI:1.002~1.254;P=0.047)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此类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以探讨帕金森病与不宁腿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107例帕金森病患者,14例(13.08%)伴不宁腿综合征,93例(86.92%)不伴不宁腿综合征,对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疾病严重程度、抑郁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年龄低于不伴不宁腿综合征者(t=2.199,P=0.028),而病程、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疾病严重程度、抑郁、睡眠质量及抗帕金森病药物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帕金森病睡眠量表第4项(t=2.051,P=0.018)和第12项(t=1.954,P=0.046)评分均低于不伴不宁腿综合征者.两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异常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结论 不宁腿综合征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能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不宁腿综合征是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相关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筛选老年慢性失眠患者107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观念态度量表(DBAS)评分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慢性失眠相关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观睡眠障碍(OR=16. 064,P=0. 003)、睡眠潜伏期(OR=10. 567,P=0. 032)、习惯性睡眠效率(OR=21. 697,P=0. 006)、睡眠紊乱(OR=24. 754,P=0. 008)是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相关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潜伏期长、习惯性睡眠效率低、睡眠紊乱严重是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罹患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发病率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28例成人女性癫痫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评,相关因素用逐步逻辑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女性癫痫患者并发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发病率分别是38.7%,21.4%和28.6%。患病影响夫妻关系、患病影响恋爱关系、担心发作、担心影响生育和哺乳、羞耻感、起病年龄和发作频率均与焦虑相关(均P0.05)。患病影响夫妻关系、患病影响恋爱关系、起病年龄、病程和发作频率均与抑郁相关(均P0.05)。职业、性格、人际关系和雌二醇水平均与失眠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病影响夫妻关系(OR=3.103,95%CI:1.097~4.686,P=0.008)、患病影响恋爱关系(OR=2.164,95%CI:0.873~3.752,P=0.005)和发作频率(OR=1.704,95%CI:0.680~2.586,P=0.015)是影响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患病影响夫妻关系(OR=3.245,95%CI:1.536~5.108,P=0.003)、患病影响恋爱关系(OR=3.151,95%CI:2.135~5.018,P=0.006)、病程(OR=1.196,95%CI:0.828~2.654,P=0.035)和发作频率(OR=1.661,95%CI:1.033~4.326,P=0.014)是影响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性格(OR=2.543,95%CI:1.237~4.686,P=0.003)和人际关系(OR=1.816,95%CI:0.905~3.593,P=0.017)是影响失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成人女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和失眠发病率较高。焦虑和抑郁与家庭因素、生育、哺乳、羞耻感及癫痫发作有关,失眠与性格和人际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焦虑、抑郁、失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2月6日-8日,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对雅安市4个区县的136名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结果检出26例(19.12%)隔离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或失眠症状,其中存在焦虑症状者16例(11.76%),存在抑郁症状者9例(6.62%),存在失眠者16例(11.76%)。相关分析显示,HAD(A)评分与HAD(D)评分呈正相关(r=0.642,P0.01),HAD(A)评分与ISI评分呈正相关(r=0.590,P0.01),HAD(D)评分与ISI评分呈正相关(r=0.329,P0.01)。回归分析显示,焦虑的危险因素有隔离第一周(OR=3.290,P0.05),失眠的危险因素有老年(OR=7.990,P0.05)、隔离第一周(OR=4.659,P0.05)。结论雅安地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焦虑、失眠检出率较高,焦虑和失眠情况在隔离的第一周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合并焦虑抑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2月-10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2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焦虑抑郁状态,采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定营养状况。按HAMA-14评分将患者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按HAMD-24评分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合并焦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焦虑组危险因素为:居住农村(OR=4.662,95%CI:2.237~9.714)、不规律服药(OR=2.388,95%CI:1.394~4.091)、营养不良(OR=2.000,95%CI:1.062~3.766);抑郁组危险因素为:独居(OR=6.253,95%CI:2.383~16.408)、营养不良(OR=4.835,95%CI:2.558~9.142)。结论居住农村、不规律服药和营养不良是高血压合并焦虑的危险因素,而独居和营养不良是高血压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与便秘的关系。方法收集164例便秘PD患者及69例无便秘PD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PD统一评价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期、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克里夫兰量表(CCS)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CCS将便秘患者分为重度便秘亚组和轻度便秘亚组。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便秘组病程显著长于,HAMD评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UPDRSⅢ评分及H-Y分期显著高于无便秘组(P0.05~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PD病程、UPDRSⅢ评分、H-Y分期、LED与PD患者便秘呈正相关(均P0.05)。UPDRSⅢ评分及LED是PD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0,95%CI:1.012~1.131,P0.05;OR=1.002,95%CI:1.000~1.004,P0.05)。重度便秘亚组患者PD及便秘病程明显长于,HAMD评分、LED、UPDRSⅢ评分、H-Y分期显著高于轻度便秘亚组(P0.05~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病程、便秘病程、HAMD评分、UPDRSⅢ评分、H-Y分期、LED与便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1.237,1.564,1.055,1.071,1.776,1.002;P0.05~0.01)。HAMD评分是重度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6,95%CI:1.001~1.115,P0.05)。结论 PD患者运动症状重、服用抗PD药物剂量大是PD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是PD患者重度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伴失眠症状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收集178例GAD患者一般情况并进行APGAR家庭功能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GAD-7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的评定,对人口学特征、家庭功能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PSQI总分7分为界,将178例GAD患者分成GAD伴失眠组(PSQI7,129例,72.5%)和不伴失眠组(PSQI7,49例,27.5%);两组在年龄、家庭功能总分、GAD的部分症状严重程度和焦虑障碍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9~4.790,P0.01或P0.001)。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53,95%CI:1.021~1.087;P=0.001)、HAMA总分(OR=1.112,95%CI:1.038~1.192;P=0.002)及APGAR家庭功能总分(OR=0.797,95%CI:0.691~0.919;P=0.00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焦虑程度高、年龄偏大是GAD患者伴失眠的危险因子,良好的家庭功能是GAD患者免受失眠困扰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帕金森病(PD)的危险因素及保护性因素。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纳入国内PD危险因素及保护性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NOS)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8篇文献纳入分析,纳入病例1663例,对照26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群PD的危险因素有PD阳性家族史(OR=5.31,95%CI:3.16~8.92,P0.00001)、重大精神创伤或抑郁史(OR=4.35,95%CI:2.76~6.84,P0.00001)、头外伤史(OR=3.70,95%CI:2.36~5.81,P0.00001)、从事脑力劳动(OR=2.08,95%CI:1.33~3.24,P=0.001)和杀虫剂、化肥等毒物接触史(OR=2.03,95%CI:1.48~2.79,P0.0001)。保护性因素有饮茶(OR=0.39,95%CI:0.23~0.67,P0.00001),吸烟(OR=0.58,95%CI:0.49~0.68,P0.00001),饮酒(OR=0.71,95%CI:0.56~0.90,P=0.005)。结论中国人群PD的危险因素有PD阳性家族史、重大精神创伤或抑郁史、头外伤史、从事脑力劳动和杀虫剂、化肥等毒物接触史,保护性因素有饮茶、吸烟、饮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中冻结步态(FOG)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随机搜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14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FOG发生率,依据是否合并FOG分为伴FOG组和不伴FOG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伴FOG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14例PD患者中FOG发生率为40.35%。PD伴FOG组的病程(U=147.500,P=0.015)、肌强直(x2=4.665,P=0.031)、强直型(x2=9.893,P=0.002)、语言障碍(x2=11.443,P=0.001)、UPDRS-Ⅲ评分(U=1187.500,P=0.029)、改良 Hoehn-Yahr (H-Y)分级(U=1001.000,P=0.001)、便秘(x~2=4.250,P=0.039)、不宁腿综合征(x~2=5.394,P=0.020)、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x~2=4.332,P=0.037)、HAMD评分(U=1114.500,P=0.009)均高于不伴FOG组。强直型(OR=2.843,95% CI 1.034~7.821,P=0.043)是PD患者伴发FOG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长、UPDRS-Ⅲ评分高、改良H-Y分级高、强直型、合并肌强直、语言障碍、便秘、不宁腿综合征、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和抑郁的患者易出现FOG。其中,运动亚型为强直型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安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以及RLS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RLS患者(RLS组)和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正常人(对照组),通过BECK抑郁量表、BECK焦虑量表、Chalder疲惫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RLS生活质量量表评估RLS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运用多导睡眠图分析患者客观睡眠质量情况。对RLS严重程度与睡眠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LS组抑郁量表评分、Chalder疲惫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增高。RLS严重程度量表评分(IRLS)与Chalder疲惫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及RLS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多导睡眠图检测:RLS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下降;N1期睡眠比例、入睡后清醒时间及微觉醒指数增高;RLS组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指数显著增高(P0.001)。IRLS评分与PLMS指数具有相关性(r=0.371,P=0.044),而与其他客观睡眠参数无相关性。结论 RLS显著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且主观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PLMS指数与IRLS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心理弹性、癌症复发恐惧与其抑郁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胃癌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抑郁情况分为抑郁组(56例)和非抑郁组(6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判断胃癌患者抑郁的发生与疾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心理弹性、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结果 抑郁组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疾病分期为Ⅲ+Ⅳ期、医疗支付方式为自费所占比例高于非抑郁组(P0.05),病程及屈服应对评分、FCRI评分高于非抑郁组(P0.05),HHI评分、CD-RISC评分低于非抑郁组(P0.05);两组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高血压史、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OR=3.902,95%CI=1.362~11.179)、病程(OR=3.367,95%CI=2.164~5.239)、医疗支付方式(OR=5.862,95%CI=2.912~11.800)外,屈服应对评分(OR=2.450,95%CI=1.672~3.590)、HHI评分(OR=3.224,95%CI=1.706~6.093)、CD-RISC评分(OR=3.184,95%CI=1.014~9.998)、FCRI评分(OR=4.870,95%CI=1.082~21.920)是胃癌患者出现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抑郁的发生与疾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心理弹性、癌症复发恐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我院收治的106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影像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评估患者颅脑损伤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以患者是否继发MCI为因变量、脑组织病变部位和类型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同病变部位对于患者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性。结果共30例患者继发MCI、69例患者认知功能正常,7例患者失访。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及GCS评分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多发病灶、损伤半球、累及脑叶、脑白质病变、累及内囊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及左半球(P=0.029,OR=1.637,95%CI:1.348~2.169)、累及颞叶(P0.001,OR=1.521,95%CI:1.240~2.203)、累及内囊(P=0.024,OR=1.526,95%CI:1.107~2.329)、多发病灶(P0.001,OR=1.936,95%CI:1.287~3.228)是危险因素。结论位于左半球、双侧额叶及颞叶区、内囊前肢的损伤病变及多发损伤病灶是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MC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视幻觉(VHs)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是否有VHs将367例PD患者分为VHs组及无VHs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期、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PD相关病情。结果 VHs组62例(16..9%),其中46例为复杂VHs(74.2%)。与无VHs组比较,VHs组患者病程显著延长,H-Y分期、UPDRSⅢ评分、多巴胺激动剂使用率显著增高(P0.05~0.01)。与无VHs组比较,VHs组患者NMS-Quest总分(除幻觉项)、消化道症状、近记忆/注意力减退、睡眠障碍得分显著升高(均P0.01),MoCA总分、注意力、抽象思维和定向力评分及PDSS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0.01)。两组间HAMD及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OR=1.081,95%CI:1.017~1.148,P=0.012)、使用多巴胺激动剂(OR=1.894,95%CI:1.031~3.482,P=0.040)、近记忆/注意力减退(OR=1.582,95%CI:1.148~2.179,P=0.005)、睡眠障碍(OR=1.388,95%CI:1.111~1.735,P=0.004)是VHs的危险因素;抽象思维(OR=0.620,95%CI:0.391~0.985,P=0.043)、定向力(OR=0.421,95%CI:0.181~0.977,P=0.044)是VHs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VHs是PD患者常见的一种非运动性症状,其发生与PD病程、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睡眠质量以及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26例发作性偏头痛(EM)和50例慢性偏头痛(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偏头痛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M组超重、女性比率,年龄及体重指数(BMI)显著低于CM组(均P0.01),受教育年限显著高于CM组(P0.05)。两组间起病年龄、初发持续时间、初发疼痛程度及有先兆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M组初发频率、病程、急性期止痛药物过度使用比率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CM组(P0.05~0.01)。BMI(OR=1.159,95%CI:1.004~1.338)、SAS(OR=3.100,95%CI:1.360~7.069)、SDS(OR=3.390,95%CI:1.117~10.287)及急性期止痛药物过度使用(OR=2.714,95%CI:1.022~7.204)是EM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伴有抑郁/焦虑、止痛药物过度使用和超重是EM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入组的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7例,根据入院14 d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分析PSD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卒中类型、病灶部位、脑梗死容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卒中家族史、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等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组PSD发生率为37.0%(47例).PSD组脑梗死比率、伴高血压病比率、脑梗死容积、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非PSD组,BI和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非PSD组(P<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高血压和入院时BI与PSD独立相关(OR=5.084,95%CI:1.255~20.592,P=0.023;OR=4.846,95%CI:1.447~16.225,P=0.010;OR=0.966,95%CI:0.951~0.981,P<0.001).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PSD的发生率较高,脑梗死、高血压和入院时BI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对长期住院(≥12个月)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估,以CDSS-C总分是否≥6分,将患者划分为伴抑郁组58例和非抑郁组142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抑郁组在女性构成比、探视频率1次/月、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率、合并苯海索或苯二氮艹卓类药、有自杀意念构成比、阳性症状量表(SAP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总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5或P0.001);主要探视人为I级亲属的构成比及平均住院周期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5或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探视人为I级亲属(OR=0.207,95%CI:0.072~0.591)、探视频率1次/月(OR=3.869,95%CI:1.332~11.239)、有自杀意念(OR=9.256,95%CI:3.191~26.854)是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01)。结论:探视人(I级亲属)、探视频率及有自杀意念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