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州市结核病耐多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苏州市地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结核病患者耐多药情况.方法 对2008年9月~2011年5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菌型鉴定后,用药敏罗氏培养基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结核病患者的耐多药情况.结果 苏州市地区近三年期结核病耐多药发生率总体为10.5%,2010年及2011年度耐多药发生率(18.2%)显著高于2008及2009年度(x2 =19.9,P<0.01),且复治组耐多药发生率显著高于初治组(x2 =70.5,P<0.01).结论 苏州大学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结核病耐多药率呈上升趋势,且复治组高于初治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东部农村五县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水平,分析影响耐药结核病流行的生物、人口和社会学危险因素.方法 以我国东部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农村地区5个县(区)结核病防治所2008年至2009年登记的所有初治和复治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痰标本、培养分离菌株,并进行问卷调查;对培养获得的结核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以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方差分析以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在获得的380株结核菌株中,共有105株为耐药菌株,总耐药率为27.6%.初始耐多药结核病率和获得性耐多药结核病率分别为8.4%和23.3%.对研究对象所在区县、性别进行调整后发现,患者即往治疗史(OR=3.900,95% CI:1.737~8.704)、肺部空洞(OR=1.987,95%CI:1.001~3.942)以及年龄较大(OR=1.020,95%CI:1.010~1.045)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有关.结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既往治疗史和肺部空洞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有关,年龄较大的结核病患者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历史最悠久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耐药结核病呈上升趋势.乙胺丁醇是治疗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药物,但是随着该药的长时间使用,其耐药情况逐步出现,目前已有大量报道.为此笔者综述了乙胺丁醇分子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铜陵地区结核病耐药特征,为治疗耐药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结核病患者的标本采用 BACT/ALERT 3D 系统进行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改良罗氏(L-J)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对9种药物进行敏感试验.结果培养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96株,耐药54例(56.3%).单耐药 26例(27.1%),耐多药(MDR)为9例 (9.4%).对初治、复治患者比较,发现耐利福平、利福喷丁、异烟肼及MDR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我市结核病耐药率、耐多药率高;复治肺结核治疗困难.制定耐药结核病化疗方案时应注意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喹喏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一、耐多药结核病,距离我们有多远?耐药结核病,指的是结核病人体内的结核菌(即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对一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以及链霉素)发生耐药。而耐多药结核病则是指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由于异烟肼和利福平对结核菌的杀伤作用最强,因此,耐多药结核病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结核病耐药特征,为治疗耐药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结核病患者的标本采用BACT/ALERT 3D系统进行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改良罗氏(L-J)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对9种药物进行敏感试验。结果培养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96株,耐药54例(56.3%)。单耐药26例(27.1%),耐多药(MDR)为9例(9.4%)。对初治、复治患者比较,发现耐利福平、利福喷丁、异烟肼及MDR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市结核病耐药率、耐多药率高;复治肺结核治疗困难。制定耐药结核病化疗方案时应注意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喹喏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宁波市2007年至2010年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及趋势,探讨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30日宁波市临床登记并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收集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对耐药的影响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宁波市结核病患者耐任意一线药率为39.3%~48.3%,耐多药率为14.0%~19.9%,新病例中的耐药率(耐任意一线药为35.4%~42.1%,耐多药为9.8%~12.2%)远低于复治病例(耐任意一线药为69.5%~72.7%,耐多药为33.9%~54.5%).多因素Logistic模型显示,抗结核治疗史(OR=3.298,95%CI 2.391~4,550)、流动人口(OR=0.771,95%CI 0.608~0.978)与耐任意药具有显著统计学关联,年龄、抗结核治疗史、流动人口与结核病耐多药存在显著统计学关联.结论 宁波市结核病的耐药率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新病例和复治病例中的结核病耐药率皆处于较高水平,为控制耐药结核病,其关键在于治愈耐多药结核的传染源并控制耐药结核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2001 至 2005年澳门地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澳门地区2001至2005年结核病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近5年澳门地区新发结核病患者及复治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的耐药性测定。结果146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16.2%(236株),其中初始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5.0(203/1357)和32.0(33/103);耐多药率为3.2%(47/1460),其中初始和获得性耐多药率分别为2.3%(31/1357)和15.5%(16/103);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11.5%)、链霉素(9.5%)、利福平(3.6%)、乙胺丁醇(2.5%);耐1种、2种、3种和4种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分别为9.9%、2.9%、1.0%和1.2%,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2.6%、3.9%、8.7%和6.8%。近5年新发和复治患者的耐药率没有上升趋势(χ2值分别为0.27和0.03,P均〉0.05);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初始耐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P〉0.05)。结论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1996至1999年澳门地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比较,获得性耐药率和获得性耐多药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4和7.47,P均〈0.05),但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高于2004年第3次全球多国耐药监察结果,仍处于高耐药水平,尤其是耐多药率较高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388例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肺结核病人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并分析耐药形成原因。方法分析2008年分离培养388株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包括异烟肼(H),利福平(R),盐酸乙胺丁醇(E),硫酸链霉素(S)。结果 388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至少耐一种药物耐药率为64.43%,同时对4种药物耐药率为4.12%,耐多药率为10.31%。结论结核病人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更严格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止耐药病人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国2007-2008年耐药基线调查收集的菌株中选取2008年4-7月期间耐药基线调查点收集的126株MDR菌株,对其进行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和7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和对氨基水杨酸)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分析对不同药物耐药率以及交叉耐药的情况。结果一线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总体耐药率分别为73.0%(92/126)和58.7%(74/126);对于二线药物,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耐药率最高,分别为25.4%(32/126)和23.0%(29/126);其次为卡那霉素和环丝氨酸,其耐药率分别为17.5%(22/126)和13.5%(17/126);最后为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其耐药率均为3.2%(4/126)。初治患者对卡那霉素(χ2=20.025,P<0.01)和环丝氨酸(χ2=6.558,P=0.017)的耐药率(卡那霉素: 20/60, 33.3%; 环丝氨酸: 13/60,21.7%)显著高于复治患者(卡那霉素: 2/66, 3.0%; 环丝氨酸: 4/66,6.1%)。此外,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和丙硫异烟胺间均存在单向交叉耐药,在对卷曲霉素耐药的4株中,有3株同时对卡那霉素耐药;4株对丙硫异烟胺耐药菌株均同时对乙硫异烟胺耐药。结论我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特别是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这对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实施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滨州市123例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果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为58.54%;耐异烟肼(INH,H)37.4%、利福平(RFP,R)13.8%、链霉素(SM,S)56.1%、乙胺丁醇(EMB,E)2.4%。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药的比例为16.26%。结论肺结核耐药情况严重,尤其是耐多药比例偏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分离的619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7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6198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耐药率顺位前5位依次为INH(14.18%)、RFP(13.57%)、SM(12.31%)、EMB(3.87)、OFLX(2.60);总耐药率为20.56%,耐多药占9.31%,多耐药占4.52%,广泛耐药占0.45%;除2012年20岁以下年龄组女性耐药结核菌的检出率略高于男性外,其余年份各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复治患者的耐药率(24.76%)高于初治患者(19.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21,P0.001);结论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总体低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但耐多药率高于全国水平,耐药状况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株和耐药株对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匡氏双相琼脂培养基分离痰结核分枝杆菌并作耐药性和依赖性测定。 结果依赖组菌株对8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耐药组菌株,2组菌株对链霉素(S)、乙胺丁醇(E)、对氨基水杨酸 (PAS)、阿米卡星(Am)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左氧氟沙星(Lfx)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依赖株和98.6%耐药株为MDR株;依赖株和耐药株中XDR菌株的比例分别为14.6%和5.8%,P=0.05。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株均为MDR株,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XDR株比例高,应予高度警惕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杭州市区县范围内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浓度比例法和PNB/TCH生长实验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离自杭州市周边7个县区的1 975份肺结核病人的培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和菌种鉴定,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耐药谱和耐药率。结果 1 731株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中, 18.26%(316/1 731)菌株至少对一种受试药物耐药,一线药物、二线药物、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利福平耐药的耐药率分别是14.96%(259/1 731)、4.97%(86/1 731)、11.84%(205/1 731)、3.81%(66/1 731)、2.60%(45/1 731)、0.06%(1/1 731)、3.24%(56/1 731),共28种耐药谱。初治患者耐药率与复治患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011年、2015年、2018-2019年这3个时间段,一线药物的总耐药率、初治患者耐药率、复治患者耐药率以及耐多药的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均P<0.05)。二线药物OFX的总耐药率和初治患者耐药率较2015年升高(P<0.05)。60岁以上的结核病患者占比最大(47.95%)。7个区县的耐药率存在差异。结论 2011-2019年杭州市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收治的结核病人的耐药率逐年下降,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切实有效。今后要重点关注耐药率较高区县的耐药病人和40~60岁耐药病人的治疗和管控,加强老年人结核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耐药结核病疫情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价DOTS策略执行的效果。方法按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的要求对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耐药结核病监测,并与浙江省1998/1999年第一次耐药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0个监测点共入选病人1 127例,对988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H、S、R、E)的耐药性测定,总耐药率30.6%,其中初始耐药率为26.6%,初始耐多药率为3.7%,获得性耐药率为51.9%,获得性耐多药率为29.2%。初始耐药病例中,65.8%仅对1种药物耐药,4种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S(19.2%)、H(12.4%)、R(5.0%)、E(4.0%),对1种和2种及以上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分别为17.5%和9.0%。与1998/1999年相比,全省初始耐药率上升显著(χ2=34.606,p=0.000),耐多药率水平则呈现下降趋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发生更趋向于耐单一药。结论浙江省耐多药结核病情况虽有所改善,但耐药结核病疫情依然十分严峻,进一步提高DOTS质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WHO结核病药物耐药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获得2004年北京市结核分枝杆菌复合菌群耐药性数据。方法对北京市2004年登记菌阳患者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采用WHO/IUATLD规定的1%比例法进行H、R、S和E耐药性检测。结果共纳入1 197例病例,样本总体耐药率是20.1%,MDR耐药率为3.5%,其中初始耐药率为17.9%,初始MDR耐药率为2.3%,获得性耐药率为35.1%,获得性MDR耐药率为11.7%。结论北京市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耐药比例、特别是初治患者的MDR耐药率较低;获得性R耐药与获得性MDR耐药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合并耐多药结核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HIV/TB双重感染与HIV抗体阴性的结核病患者痰液或/和体液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做菌种鉴定及耐药检测(INH、RFP、EMB、SM),对比两组患者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并对HIV/TB双重感染中耐多药结核病的CD4T淋巴细胞、X线胸片及转归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IV/TB双重感染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49株,其中耐多药28株,初始耐多药、获得耐多药及总耐多药率分别为18.66%、20.0%、18.79%,与同期HIV阴性结核病组相比,初始耐多药发病率高。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明显下降,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住院期间死亡率达32.14%。结论艾滋病合并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1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并分析耐药形成的原因。方法 于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集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及西京医院门诊新登记的所有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115例,将其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经培养分离出分枝杆菌97株,其中获得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者93株,菌种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2株,结核分枝杆菌91株;将此91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左氧氟沙星(Lfx)、卡那霉素(Km)]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情况并进一步调查分析耐药形成的原因。结果 9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42.86%(39/91),单耐药率为30.77%(28/91),多耐药率为6.59%(6/91),耐多药率为4.40%(4/91),广泛耐药率为1.10%(1/91);单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Lfx(12.09%,11/91),Sm(7.69%,7/91),RFP(5.49%,5/91),INH(2.20%,2/91),EMB(2.20%,2/91),Km(1.10%,1/91)。耐药原因分析发现,医原性因素占57.14%(16/28),患者自身因素占28.57%(8/28),药物因素占14.29%(4/28)。结论 11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较高,不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耐药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