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改良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远期疗效。方法:将89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森田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10周的改良森田治疗和一般治疗,治疗结束后作1年的随访;治疗前、后及随访结束时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自知力量表(ITAQ)进行相关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均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森田组SANS、ITAQ评分及情感平淡、兴趣或社交缺乏、注意缺乏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结束时两组间情感平淡、兴趣或社交缺乏差异有显著性(P〈0.05),ITAQ、SANS、SDSS评分及注意缺乏分则差异有显著性(P〈0.01),森田组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能减轻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恢复自知力和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其远期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抑郁症康复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抑郁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加用帕罗西汀联合叙事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4、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测评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8周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期HAMD和SDSS的测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抑郁症康复期应用叙事疗法,能有效改善其残留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其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120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及一般康复指导,疗程3个月。入组时和3个月后分别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1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结果:研究组完成50例,对照组完成48例。入组时两组HAMD、IPROS、ADL及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两组HAMD评分较入组时显著减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IPROS总分及各因子分、SDSS评分较入组时及对照组显著减低,ADL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对照组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服药依从性研究组完全依从32例(64.00%)、部分依从10例(20.00%)、不依从8例(16.00%),对照组分别为27.08%、35.42%、37.50%;研究组服药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1,P0.05)。研究组复发率(16.00%)和再住院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9.58%,29.17%)(χ2=6.82,P0.01;χ2=5.76,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提高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改良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与康复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疗效的比较。方法 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法,都以文娱、体育、工艺、书法绘画等作业内容为基本手段。改良森田疗法在相对卧床期、轻作业期、重作业期和康复期中,运用森田疗法的理论指导患者明确各期的目的和行为准则,通过实施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康复疗法则以组织指导患者积极参与作业活动来达到训练提高社会功能的目的。结果 改良森田疗法组与康复疗法组治疗前后IPROS分量表及总分值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相互对照,改良森田疗法组康复效果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后BPRS量表总分及因子分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意义;治疗后改良森田疗法组的焦虑忧郁和缺乏活力因子分的减分率更明显(P<0.01)。治疗前后两组自知力恢复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意义(P均<0.01);治疗后两组对照,改良森田疗法组的自知力恢复比康复疗法组更显著(P<0.01)。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疗法对协助临床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部分精神症状、自知力的恢复和社会功能的提高均有效,两者比较,改良森田疗法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辅助治疗作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分成森田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分别以生活质量量表(QOL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量表(IPROS)、阴性症状量表(SANS)等评定疗效;结果:森田组治疗前、治疗后QOLS、IPROS、SANS自身比较有显著差异;各种量表的减分率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能改善阴性症状,并能提高康复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认知疗法合并文拉法新缓释剂治疗组;B组为单纯用文拉法新缓释剂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疗效总评量表(CGI-GI)评定疗效,半年后随访。结果A、B组的HAMD评分于治疗2周末呈非常显著下降(P<0.01),HAMA于治疗4周末出现这种变化(P<0.01)。A组治疗8周末的3个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有效率达87.5%,高于B组的60.61%(P<0.05),半年复发率(6.25%)也显著低于B组(30.3%)。结论认知疗法是适合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人格的影响,为提高其长期疗效提供一些可行性措施。方法: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改良森田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治疗1个月前后分别评定明尼苏达人格问卷(MMP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研究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除D量表外,其他MMPI量表的T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抑郁症患者除Mf、Ma量表外,其他量表T分也比治疗前显示降低(P均<0.05)。研究组治疗前后Hs、D、Hy、Pa、Pt、Sc、Si量表T分减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森田疗法有助于转变康复期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某些异常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36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对照组,36例),给予相应的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8周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分;治疗8周以HAMD减分率评价疗效;随访6及12个月观察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4例和32例完成8周疗程。治疗前两组HAMD、HAMA、CGI-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HAMD、HAMA、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4周末研究组HAMD、HAMA、CG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6~8周两组间各量表评分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及12个月时研究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42、7.675;P均<0.01);12个月时复发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021,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更快地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症状,提高远期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郑雷 《精神医学杂志》2013,26(2):126-128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8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系统治疗)和对照组(艾司西酞普兰系统治疗),共治疗4周.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后第1周末,研究组HAMD及HAMA评分较基线即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HAMD及HAMA评分在第4周末才有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及第4周末,研究组的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第2周末,研究组SDSS总分较基线即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SDSS总分在第4周末才有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第2周末及第4周末,研究组的SDS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可有效、快速的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符合条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的家庭进行为期12个月讲座或者上门随访方式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为患者提供家庭关怀,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RS)对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对服药依从性、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状况、情绪变化等均优于对照组(NORS)(P<0.01),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曲唑酮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4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药对抑郁症均有良好疗效,疗效近似(P>0.05);但曲唑酮不良反应小,程度轻(P<0.05或P<0.01)。结论: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7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氟西汀联合齐拉西酮)39例,单用组(单用氟西汀)37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以合用组在治疗各周降分更为明显(P<0.05或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仿. 结论:氟西汀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氟西汀,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早期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加早期心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单独传统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32例,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观察。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4、6、8周末,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末评定护士观察量表(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和抑郁四项因子分:用HAMD和HAMA的减分率评定疗效;用NOSIE中的四个因子分评定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痊愈 显著进步)23例(71.87%),有效28例(显效 有效)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例(48.75%)和19例(59.78%)(χ2分别为5.18和6.48,P均<0.05)。HAMD、HAMA量表显示观察组的显效时间4周末,显著早于对照组的6周末(t=3.46,P<0.01)。NOSIE评定显示观察组的社会能力的改善、社会兴趣的提高,抑郁症状的改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缩短疗程,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的办法及可行性.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开办家庭病床,每周进行一次家访,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其及家属进行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用药指导.对照组只进行家访,不做任何指导.持续随访一年.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复发率,再住院率,再就业率进行评估.结果 1、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自第2月起减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干预组MRSS、SD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干预组复发率(10.0%),再住院率(3.3%),再就业率(43.3%),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63.3%),再住院率(43.3%),再就业率(10.0%),(X2=40.6,13.7,6.7,P<0.01).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社区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消郁汤与西药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 将260例和180例抑郁症患者分别用中药消郁汤(治疗组)及西药舍曲林(对照组)治疗,共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HAMD评分与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成本较对照组低,患者更易接受.治疗期间治疗组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消郁汤和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好,消郁汤较舍曲林的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依从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把 7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作为期 5个月的森田疗法的对照研究 ,用临床疗效评定和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阴性症状量表 (SANS)评定疗程结束时疗效。结果 森田疗法组治疗后BPRS及SANS总分分别为 2 6 89± 7 48和 2 9 61± 6 73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9 2 9±7 7和 3 4 1 8± 1 0 59)。缺乏活力、意志缺乏及兴趣社交缺乏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显示森田疗法可改善患者阴性症状 ,促进社会康复。结论 森田疗法可作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60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度洛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HAMD、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1、2、4、8周末HAMD、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度洛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疗效优于单用度洛西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生存质量与不良反应. 方法:10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分为文拉法辛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53例.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状况问卷(SF-36)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2周,以文拉法辛组显著较低(P<0.01);两组中的重度抑郁患者(HAMD>24分)治疗后HAMD评分仍以文拉法辛组显著为低(P<0.01);治疗8周,两组SF-36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文拉法辛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起效快,对重度抑郁症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分别服用圣约翰草提取物和帕罗西汀,疗程均为6周.基线时及治疗后第2、4、6周末采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效率为84.3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值与HAMA评分值从第2周末开始,较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但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TES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病情回放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回放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进行药物加病情回放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于人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1年对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两组BPRS、ITAQ评分、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以回放组显著较好(P均<0.05或P<0.01);并维持至出院后1年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回放组和对照组SDSS评分分别为(10.7±1.3)分和(10.3±1.2)分,出院后1年分别为(4.2±0.8)分和(7.2±0.9)分,以回放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病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均以回放组显著较低(P<0.01). 结论:病情同放性心理治疗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自知力,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有益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