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胃肠炎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每年有近4万名儿童因RV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死亡,约占中国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的12%。RV属于呼肠弧病毒成员,抗原血清组A,B和C都被认为是导致胃肠炎的致病原,其中A组是5岁以下儿童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原[1]。RV感染临床症状有很大差异,从无症状感染到严重脱水腹泻。研究表明RV  相似文献   

2.
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是引起中国<5岁儿童重度胃肠炎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接种RV疫苗是预防控制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RVGE)的最有效措施。本共识通过回顾RV相关文献,结合中国RV疾病监测数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RV疫苗立场文件和专家研讨意见编写而成,旨在为中国儿童RV疫苗使用提供相关科学信息,供专业技术人员在相关工作中参考使用,为制定中国儿童RVGE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RV)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急性胃肠炎的病因之一。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病人是障染源,自然界小鼠,小牛,小猪等多种哺乳动物亦是本病的宿主,RV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卫生条件差和不洁的饮食,饮水习惯是造成本病流行的重要因素,(1)根据组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将RV分为A、B、C、D、E、F六个组,其中A,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G血清型与婴幼儿腹泻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 6的抗原性不同,RV分为A~G组.A组RV是全世界各地儿童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几乎所有5 a以下的儿童都感染过RV.全世界患腹泻病住院的5 a以下儿童中,20%~70%为RV腹泻[1,2].本文对549例0~5 a腹泻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不同G血清分型与儿童RV腹泻严重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动物和人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它的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都相当广泛。在全世界,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发现有 RV 的存在。它不但可以侵袭婴幼儿,也可侵袭成人。仪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5岁腹泻患儿A组轮状病毒(R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1—2016年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岁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A组RV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检测11 629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A组RV阳性2 559例,阳性率为22.01%,6年间A组RV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A组R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11月—次年1月高发,12月为高峰;男女患儿A组RV阳性率分别为22.20%和2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均检出A组RV阳性患儿,其中1~2岁组阳性率最高(34.00%)。农村患儿A组RV阳性率为23.03%,高于城市患儿的20.26%(P0.05)。结论婴幼儿A组RV感染冬季高发,2岁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应加强对RV的监测,结合RV流行特征制定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自1973年澳大利亚Bishop等证实了轮状病毒(RV)与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病原学关系后,国内外对RV性肠炎进行过许多研究,由于人轮状病毒(HRV)主要引起5岁以下儿童发病,而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最高,因而常被人们统称为婴幼儿腹泻。自1982年以来,国内不少地区曾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成人流行性腹泻爆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十堰市郧阳区轮状病毒(RV)感染致腹泻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及身高分布情况。方法选取腹泻患儿的1 100份粪便标本,通过面对面交流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腹泻患儿流行病学特点,通过ELISA测定粪便标本中的RV抗原(A组),统计A组RV抗原阳性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儿童A组RV抗原阳性率。以A组RV感染致腹泻患儿为观察组,选择非RV感染腹泻患儿100例、健康儿童100例分别为对照组、正常组,比较各组儿童乳糖不耐受率、身高、体重及BMI。结果 1 100份标本中,检出A组RV抗原阳性372例(33.82%)。男童A组RV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童(P0.05)。6~12个月与3~5岁(不含3岁和5岁)儿童A组RV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月A组RV抗原阳性率最高(78.43%),其次是1月(78.26%),6月A组RV抗原阳性率(11.86%)最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乳糖不耐受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乳糖不耐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体重、BMI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RV是导致5岁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特别是6~12个月的婴幼儿,且好发于秋、冬季;A组RV感染致腹泻患儿乳糖不耐受率较高,腹泻时间越长,乳糖不耐受率越高,对患儿体重、BMI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对其身高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秋冬季诺如病毒(NVs)急性胃肠炎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NVs急性胃肠炎临床特征的探讨采用软状病毒(RV)急性胃肠炎进行频数匹配的两样本研究,危险因素研究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NVs胃肠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呕吐47.0%(48.102),主要临床症状有呕吐80.3%(82.102)、发热52.9%(54.102)、脱水23.5%(24.102)和腹痛7.8%(8.102)等,与RV感染胃肠炎相似.NVs感染胃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吃生冷食品,可疑危险因素是同胃肠炎患者接触及家庭内有腹泻患者.保护因素是勤剪指甲.结论 NVs感染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轻重程度与RV相似.其疾病负担仅次于轮状病毒;防止食物或水受到NVs污染以及避免同胃肠炎患者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NVs感染胃肠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近年来发现的无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根据其组抗原不同,可分为A、B、C、D、E、F 6个组。其中A组RV常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急性胃肠炎。现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由于RV常在秋冬季引起流行,故在1989~1991年的10~3月份的流行期间,对本院婴幼儿腹泻标本进行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和分型,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标本采集及处理:收集我院1989~1991年的10~3月份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腹泻患儿大便共528份。年龄0~10岁,其中男264例,女264例。 大便标本用0.01mol/L pH7.4PB(含0.15mol/L NaCl)制成20%悬液,置-20℃冻融3次  相似文献   

11.
12.
A组轮状病毒的分子流地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组轮状病毒 (rotavirus,RV)是造成世界范围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研制轮状病毒疫苗成为当今世界卫生组织 (WHO)疫苗计划中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 ,目前使用的 RV疫苗除保护性差 ,有不良反应外 ,还具明显的地域性 ,可能与不同地区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差异有关。R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不仅从分子水平阐明上述现象 ,同时也为进一步研制有效的 RV疫苗提供分子生物背景。本文就此做一综述。1  RV分型概况  根据 RV表面蛋白 VP6的组抗原性不同 ,1 984年 WHO将 RV分为组、亚组及血清型。目前已有 A~G7组。已知 A、B、C三组…  相似文献   

13.
张群雄 《中国保健》2005,13(11):51-52
目的为探讨干扰素联合金双歧治疗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14例RV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以补液对症处理;B组干扰素联合金双歧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提示干扰素联合金双歧可视为目前治疗RV性肠炎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株新轮状病毒引起河北省石家庄市成人腹泻爆发流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 4月 10~ 2 8日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某高校发生一起成人急性腹泻的爆发流行 ,累积10 0 0多名大学生发病。经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 (PAGE)电泳检查腹泻病人粪便标本核酸图谱一致呈4 - 2 - 1- 1- 1- 1- 1排列的新轮状病毒 (新RV) 14份 ,阳性率占 4 7% (共检标本 30份 ) ,且未见其它带型的轮状病毒。提示该核酸图谱的轮状病毒是此次成人急性腹泻爆发流行的主要病原。用已知ADRV第 5及第 9基因片段末端引物进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结果阳性对照ADRV的扩增结果都为阳性 ,而新RV的扩增结果都为阴性。这些结果表明该新RV不属于B组轮状病毒 ,是与成人腹泻轮状病毒 (ADRV)完全不同的新RV。非ADRV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爆发流行在河北省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5.
王现玲 《职业与健康》2008,24(11):1092-1093
轮状病毒(Rotavirus,RV)能引起人和动物腹泻,并以A组最常见,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因^[1]。在美国,仅1997年7月—1998年6月的1年里就约270万5岁以下婴幼儿因RV感染而患胃肠炎。世界各国每年约有100万儿童死于RV所致腹泻^[1],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停留在对症治疗水平,由此看来疫苗的发展非常必要。经过十几年的研制,多种RV疫苗研制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人类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易感的肠外器官与组织,为临床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从RV胃肠炎患儿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获取RV全身感染的临床证据;采用原位PCR与杂交技术,从RV胃肠炎死亡病理组织标本中,获取RV感染的直接证据;用人类RV感染小鼠,验证人类RV一旦扩散至全身后,其易感的主要肠外器官与组织。结果:RV易感的肠外器官与组织主要有支气管与肺泡、心、肝、肾,其次有血液、神经、胰、胆。结论:人类RV一旦扩散至全身后,可能会对多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认识这种可能性,早期预防与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治疗,对提高危重症RV感染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门诊的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患儿, 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rotavirus, RV)和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抗原。剔除不符合病例及重复病例后纳入2 896例, 其中559例至少检出1种病毒抗原, 将患儿按检测结果分为RV阳性组、HAdV阳性组、RV 与HAdV双阳性组, 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比较性别、年龄、季节分布、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 在2 896例患儿送检的非重复样本中, RV抗原阳性率为6.21%(180/2 896), HAdV抗原阳性率为10.91%(316/2 896), RV与HAdV双阳性率为2.18%(63/2 896)。2021年HAdV抗原阳性率为16.11%(178/1 105), 较2020年的6.20%(53/855)有显著升高。RV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 春、冬季是高发季节(χ2=74.018, P<0.001), 而HAdV感染无明显季节性(χ2=2.110, P=0.550),...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已成为我国急性传染病中发病数最多,流行面最广,影响群众生活生产最普遍的一组疾病。RV腹泻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成人劳动力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区RV腹泻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A组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研究表明,在全年开展RV腹泻监测的医院中,住院腹泻患儿RV检出率中位数是46%,门诊腹泻患儿RV检出率中位数为29%,而社区腹泻患儿RV检出率占10%~[1].  相似文献   

20.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轮状病毒腹泻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军政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763-1764
[目的]进一步了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特点和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30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A组RV抗原检测。[结果]308份标本A组轮状病毒阳性151例,阳性率49.0%。10月、11月、12月、1月份为RV腹泻发病高峰期。6个月~24个月年龄组RV阳性检出率最高。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是婴幼儿RV腹泻的临床症状特点。[结论]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免疫胶体金法快速、简便、经济,对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