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6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策略咨询专家组(TheStrategic Advisory Groupof Experts,SAGE)针对所有免疫相关问题,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其议题从儿童预防接种扩大到所有疫苗可预防疾病。SAGE会议于2009年4月6~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1989~2002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的监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1989~ 2 0 0 2年共诊断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脊灰 )(VAPP) 2 0例 ,其中首次服苗VAPP 18例 ,接触服苗VAPP 2例。所有病例均 <2岁 ,<6月龄病例占 85 %。男女发病之比为 9∶1。每年VAPP发生率无明显季节性高峰和地区差异。VAPP总发生率为 1 2 0 / 10 0万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投放量或 1 5 9/ 10 0万剂OPV接种量 ,首次服苗VAPP发生率为 13 18/ 10 0万剂首次服苗量 ,接触服苗VAPP发生率为 0 16 / 10 0万剂OPV接种量。监测结果表明 ,北京市VAPP发生的危险性高于中国其它省份和其它许多国家与地区 ;免疫缺陷和 /或肛门周围脓肿可能是VAPP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中国当前尚未改变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情况下 ,为减少和避免VAPP的发生 ,必须加强接种前儿童病史询问和体检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 ;同时要加强对VAPP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is Combined Vaccine,Absorbed;DTaP)和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whole-cell Pertusis Combined Vaccine,Absorbed;DTwP)上市后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收集10个试点省2005~2006年DTaP和DTwP严重不良反应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两种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国DTaP和DTwP上市后,严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5/10万剂和3.3/10万剂;DTaP以过敏反应为主,且第4剂反应危险性高;DTwP以无菌脓肿为主,高危险性反应剂次因反应的临床损害不同而异;部分疫苗品种和批号的反应存在聚集性,DTwP聚集性反应危险高于DTaP.结论 DTaP和DTwP上市后均具有较好的预防接种安全性;聚集性分析显示,DTaP安全性优于DTwP;需进一步加强对每批DTaP或DTwP上市前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四川省地震灾区甲型肝炎(甲肝)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HepA)、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LivedEV-1)群体性预防接种.方法 对报告和现场调查的HepA、JEV-1接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地震灾区6个市(州)21个县(区、市),截止到2008年6月10日,共报告接种HepA399 075人,接种JEV-1 137 543人,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1.96%、88.85%.现场快速调查HepA应种1825人,实种1783人,接种率97.70%;JEV-1应种912人,实种869人,接种率95.29%.结论 四川省地震灾区HepA、JEV-1群体性预防接种达到了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5.
1疫苗相关概念1·1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免疫制剂。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及体外  相似文献   
6.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师资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两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师资培训班的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师资培训班操作技能观察评估表,对学员进行现场考查,同时以测评表评定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学员操作技能平均为93.49分,≥85分129人,占93.48%。得分率较高的为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和用户档案表两项操作;得分<85分的项目为接种点客户端软件配置工具中出生医院代码和客户端软件中接种记录修改、删除两项。90%的学员认为培训的质量好,12.59%的人对培训内容是否满足下一步工作要求,17.78%的人对培训后是否能够承担下一步培训工作,选择了"不好说"。结论采用模拟真实环境培训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师资效果好,学员的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对于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今后的培训中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9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状况,比较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8个区(县)中,每个区(县)抽取2个普通乡、1个流动人口聚集乡和1个集贸市场,调查对象为1999~2002年出生的儿童。结果常住儿童预防接种建卡率、建证率均>99%,卡证符合率、五种疫苗[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基础免疫(初种)合格接种率与OPV、DPT、MV加强免疫(复种)合格接种率均>95%,除HepB基础免疫及时接种率为87%外,其它四种疫苗基础免疫及时接种率>90%;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JEV)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分别达78%、75%、93%、93%,MPV、JEV加强免疫合格接种率分别为87%、76%。与常住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建卡率与卡证符合率各平均低15个百分点,而建证率相近;五种疫苗各针次合格接种率、五种疫苗基础免疫针次及时接种率与其它疫苗针次合格接种率平均分别低19、28、35个百分点。除建证率外,其它各项指标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五种疫苗针次中以超期接种多,而其它疫苗针次中以未种多。结论北京市常住儿童五种疫苗各针次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水平显著低于常住儿童。需摸清影响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免疫空白,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8.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试点效果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估国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试点效果,探讨系统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在全国选择6个省的12个市、35个县和519个乡,于2005年8月~2006年6月开展系统试点,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等方法对系统的适用性、易用性、兼容性、数据采集方式、流动儿童数据交换、数据报告质量等进行评价。结果系统操作简便,可满足各级预防接种服务、信息监测和管理的不同需求;数据的采集和识别以儿童唯一编码为基础,可采用不同识别介质;实现了预防接种信息的共享、不同结构应用系统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流动儿童的数据交换;提高了预防接种信息报告质量和预防接种服务的工作效率。结论系统在技术上已具备推广使用的条件;地方各级实施系统的基本要求为1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宽带网络接入和2名系统操作人员。系统推广应用应统一领导,明确职责,保障投入,兼顾地方需求,并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外来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管理现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1 北京市外来人口状况据北京市 1997年首次外来人口普查资料 ,全市有外来人口 2 2 9 94万人 ,来源于 3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 ,分布在本市 18个区 (县 ) ,以近郊区的城乡结合部最密集 ,一些乡 (镇 ,下同 )的外来人口甚至数倍于本市人口。外来人口中 ,<7岁的 10 50万人 ,<5岁的 8 0 6万人 ,<1岁 1 55万人 (在本市出生的占 64 59% )。据北京市统计局资料 ,1997年本市常住户籍人口 10 85 8万 ,<7岁 2 4 58万 ,<5岁 4 0 71万 ,<1岁儿童 7 60万 ,与同年同类外来人口普查数相比依次为 :4 7∶1,2 3∶1,5 1∶1,4 9∶1。 1996年多项局…  相似文献   
10.
全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省级师资培训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估两期全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省级师资培训班的培训效果。方法培训前、后采用同一份问卷对学员进行现场考查,同时以测评表评定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与知识、技能相关的13个问题中,7个问题的正确率显著提高,但仍有近半数的学员未能掌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类。>90%的学员认为本次培训的质量好,但培训材料尚需完善、充实。结论采用互动参与式培训模式效果较好,学员的知识、技能、认知态度及应对处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今后的培训中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