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赵刚  李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3):267-268,274
目的 探讨人类胚胎脑动脉分叉部中层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的构筑发育过程及特点。方法 收集12-28周人类胚胎共17例,胎龄各相差1周,男女不限。对不同胎龄胚胎Willis环周围的脑动脉分叉部行三维组织切片,观察中层SMC的构筑发育过程及其有无先天缺陷。结果 胎儿Willis环周各脑动脉中层SMC在1.1-9.0层之间;70.6%的胎儿在脑动脉个别分叉部发现中SMC缺陷;所取标本的30.3%发现中层SMC缺陷。结论 胎儿脑动脉中层SMC随胎龄增长而增多,但28周内不超过9.0层;本研究发现胎儿脑动脉分叉部存在先天性SMC缺陷,这将有助于对脑动脉瘤病因假说的理解和验证。  相似文献   

2.
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雁彬 《吉林医学》2007,28(18):1959-1960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组成脑底动脉环(Willis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或分叉部,常由于自发性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被发现.动脉瘤破裂后易发生再出血,患者病情多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研究Willis环的正常解剖和变异.方法 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行头部或头颈部VCTDSA检查的174例患者资料,观测Willis环各组成动脉的发育情况、形态、大小,Willis环的完整性及Willis环穿支小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 ①Willis环动脉发育不良各段均有发生,按发生率不同依次为L-PCoA(20.1%)、R-PCoA(16.1%)、R-ACA A1(13.8%)、R-PCA P1(9.2%)、ACoA(7.3%)、L-PCA P1(6.3%)及L-ACA A1(3.4%),动脉缺如以R-PCoA(54.6%)、L-PCoA(52.3%)、ACoA(15.8%)为高.②174个Willis环中,后循环发育不良或缺如占55.8%,前后循环发育不良或缺如占29.8%,具有完整形态Willis环的仪占9.2%.③174个Willis环清楚显示穿支血管17支,平均直径0.82 mm.Heubner同返动脉26支,平均直径0.94 mm.结论 VCTDSA对Willis环显示完整、清晰,多角度显示能发现Willis环的各种变异,并显示Willis环穿支小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人脑Willis动脉环"三分叉"的解剖特点,为颅底外科及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45例(90侧)经10%甲醛溶液处理的人脑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和摄影.结果 "三分叉"的出现率为15.6%(7/45),其中大脑前动脉(ACA)双侧A1段管径明显不等(血管外径相差0.5 mm以上)6例(13.3%),一侧A1段缺如1例(2.2%).前交通动脉(AcoA)变异率为62.2%(28/45),其中单支17例(37.8%),双支25例(55.6%),三支2例(4.4%),缺如1例(2.2%).结论 形成"三分叉"原因之一是人脑Willis动脉环中AcoA的复杂解剖变异造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组成血管的解剖变异特点。方法利用45具(9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硬脑膜完整的成人脑标本进行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血管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血管的形态和走行。结果约13.3%的标本大脑前动脉双侧A1段发育不均衡,约6.7%交叉对侧供应;前交通动脉简单型仅占37.8%,复杂型占60%。结论约60%以上的人脑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存在变异,熟悉这一区域的变异对介入治疗和手术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组成血管的解剖变异特点.方法 利用45具(9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硬脑膜完整的成人脑标本进行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血管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血管的形态和走行.结果 约13.3%的标本大脑前动脉双侧A1段发育不均衡,约6.7%交叉对侧供应;前交通动脉简单型仅占37.8%,复杂型占60%.结论 约60%以上的人脑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存在变异,熟悉这一区域的变异对介入治疗和手术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Willis环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前交通动脉瘤与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Willis环变异情况,探讨Willis环变异与颅内动脉瘤之间的关系。结果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A1段纤细或缺如占比分别为34.4%、62.5%、78.1%,与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59.1%、31.8%、50.0%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与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A1段纤细及缺如有关,后交通动脉瘤的发生与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动脉闭塞时侧支循环建立的级别与脑梗死部位数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住院的脑梗死患者,经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有1支以上脑大动脉闭塞。利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比较侧支循环建立的级别与病变部位数量的关系。结果:本研究45支血管闭塞(多支血管闭塞15例)中,前循环闭塞血管23支,后循环闭塞血管22支。本研究Willis动脉环开放17例,其中,单部位脑梗死13例,多部位脑梗死4例;Willis动脉环未开放28例,其中,单部位脑梗死11例,多部位脑梗死17例。结论:有效的侧支循环建立,尤其是Willis动脉环的完整性,对于改善血液供应、减少梗死数量及体积是有利的,表明Willis动脉环的开放可减少梗死数目。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用Nissl染色法系统地观察了人类胚胎内蓝斑神经元的发育。结果发现人类蓝斑神经元胚胎四个月时已经发现。其数量随胎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胞体由小到大;胞突从无到有,细胞形态从圆形、卵圆形、锥形到多极形。人类胚胎蓝斑神经元主要位于蓝班的背侧部,少量蓝斑神经元位于蓝斑的胜利侧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长爪沙鼠脑底动脉Willis环遗传特性,并定向培育脑缺血高发种群。方法通过对5代定向培育的长爪沙鼠高发群动物共398只动物的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进行观察,比较长爪沙鼠亲代与子代间脑底动脉Willis环的变异缺失类型,探求其遗传特性,并根据该遗传特性将Willis环后交通支缺失且前交通支缺失或细小的同类型的长爪沙鼠父母所生的子代雌雄个体配对繁殖,定向培育长爪沙鼠半脑缺血模型高发生率种群。结果当双亲的Willis环类型一致时,其子代大部分与其父母一致;而当双亲的Willis环类型不一致时,Willis环前交通支与母亲一致率为60.4%,前交通支与父亲的一致率为48.2%,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长爪沙鼠半脑缺血模型高发生率种群定向培育5代后,行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时,一侧脑缺血造模成功率由F1代的40%提高到F5代的75%。结论长爪沙鼠脑底动脉Willis环变异有明显的遗传性,初步培育出了长爪沙鼠半脑缺血模型高发生率种群。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应用缝匠肌前移治疗因髌韧带外侧紧张、内侧松弛、Q角大于正常所引起的髌软骨软化症、髌骨半脱位及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 游离缝匠肌下1/3段,止点不切断,移至髌骨前固定,建立髌骨向内的可变拉应力,使Q角变小。结果 治疗髌软骨软化症8例10膝,随访7例8膝,髌股关节痛消失;髌骨半脱位7例9膝,随访6例7膝,髌骨无再半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15例18膝,随访12例13膝,髌骨无再脱位。结论 本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应髌骨向外侧移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让人民满意是病案管理数码化必须遵循的准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解决医疗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实施“三变”。由“救治”转变为“预防”,由“院内”转变为“社区”,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即由历来的指导思想“抢救治疗”转变为预防在前,使原来的“让部分人恢复健康”转变为全民健康;将医院内救治转变为社区病后、病前的增强抗病能力;将被动的、静止的、孤立的治疗转变为主动的、动态的、关联的病案信息网络互动治疗,它是医疗改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病案管理的信息基础建设,让病案管理信息复盖社区,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病案信息建设中,必须建立“病案数码化患者信息响应系统”,建好医疗服务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联系的高速通道,使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必须的病患群体上。  相似文献   

19.
塑化治疗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塑化治疗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提高患牙保存时间。方法 :对 85例塑化治疗失败的患牙进行分析 ,研究影响失败的几个因素。结果 :塑化治疗牙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修复造成的失败和塑化治疗本身的失败。结论 :选择适当的病例 ,操作方法得当和治疗后的冠修复是提高塑化治疗后牙齿保存时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体表记录人子宫平滑肌电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图在体表记录人子宫平滑肌的电活动,并确定之;了解子宫电活动的变化特征。方法在患者孕检或住院待产中,选择孕周在16~42wk之间的孕妇42例,争取其配合,在腹壁体表放置银氯记录电极双极,用SJ-42生理四道记录仪记录子宫平滑肌电活动。为确认电活动的来源,在6例非孕妇女体表和2例剖腹产产妇的子宫上作了记录,并对3例腹壁较薄患者产后6h的子宫电活动作了体表记录。结果非孕妇女腹壁上记录不到子宫的平滑肌电活动;怀孕早期,子宫平滑肌电活动微弱,临近分娩时,子宫肌肉电活动频率增加,幅度增强,电活动的持续时间延长。结论体表记录子宫平滑肌电活动是可行的,电活动的特征可反映子宫收缩和产程进展的情况。进一步确定其临床意义,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