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索3D打印骨骼模型在基层医院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轮转我科的30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学生采用电脑随机数法随机分为3D打印模型教学组(n=15)和传统教学组(n=15),分别以每位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选择1例典型骨折病例进行教学查房,其中传统教学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3D打印模型教学组利用患者的3D打印骨骼模型辅助进行教学查房,并进行模拟手术。轮转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价,采用SPSS19.0对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3D打印模型教学组学生的理论成绩(92.27±4.56 vs 86.87±5.30)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90.07±4.61 vs 82.53±5.03)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1);3D打印模型教学组学生对其所接受的教学在促进理论知识理解、增强手术参与度、动手能力锻炼、教学吸引力、总体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 3D打印骨骼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其在基层医院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可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打印结合CPBL教学在脊柱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科轮转的42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1人)和对照组(21人)。实验组采用3D打印结合CPBL教学进行教学,课前由授课教师选取典型病例并设计相关问题,课堂结合3D打印模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相关问题;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员理论及操作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不同教学的满意度和认可度。采用SPSS 25.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员的理论、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认可度得分分别为(84.7±3.4)、(87.1±3.7)、(9.7±0.3)、(9.3±0.4);对照组学员的理论、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认可度得分分别为(79.7±3.3)、(80.4±4.0)、(8.4±0.7)、(8.3±0.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3D打印技术与CPBL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D打印实训在耳鼻喉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专业研究生42名;其中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22人,采用3D打印实训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组间数据比较应用SPSS 17.0进行t检验。结果 教学方式调查评估,对照组平均分为(59.4±3.5),实验组为(64.6±3.6);理论考核成绩显示,对照组平均分(75.7±5.1),实验组为(81.5±7.7)分;实践操作考核显示,对照组成绩平均分为(74.5±5.8),实验组为(80.9±6.9);组间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生对3D打印实训教学方式的认可度要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教学效果也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4.
刘建华  黄佳梦  林军  林轶  李娟 《浙江医学》2018,40(23):2511-2515
近年来计算机三维成像、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技术、数字化导航系统被逐步应用于正颌手术,为临床正颌病例的术前分析、预测、手术方案设计、术中准确转移提供准确指导,起到优化治疗计划并改善治疗结果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近年来使用数字化正颌手术的概况,包括三维成像及手术设计、手术模拟、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和手术导航系统。数字化正颌手术能够实现治疗计划的精确转移,便于术中操作,使患者获得功能和美学上最佳的治疗结果,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38名进入脊柱外科见习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9人)与对照组(19人)。以齿状突骨折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带教,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3D打印技术带教。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和模拟手术操作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对照组课后即刻考核和课后1个月考核的成绩分别为(82.23±7.52)、(72.36±6.39)分,实验组课后即刻考核和课后1个月考核的成绩分别为(85.58±6.32)、(80.87±6.23)分。实验组两次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临床见习中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 打印技术在耳鼻喉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中的价值。方法: 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专业研究生42名, 其中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22人,采用的为3D打印技术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成绩评价教学效果,选择配对t 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调查评估平均分显示:对照组为59.4±3.5;实验组为64.6±3.6。理论考核成绩显示:对照组平均分为75.7±5.1,实验组平均分为81.5±7.7;实践操作考核显示:对照组成绩平均分为74.5±5.8,实验组平均分80.9±6.9。两组别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生对该教学方式的认可度要明显高于传统教学,3D打印技术教学的教学效果也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1-4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视频结合3D解剖软件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实习的60名医学生进行分组带教,通过出科考试形式比较传统临床带教组(对照组)与多媒体教学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视频结合3D解剖软件进行教学)的学习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2.40±3.55)分,对照组为(76.83±4.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技能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为(89.37±3.88)分,对照组为(88.87±3.3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7);实验组学生对教学形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对教学内容、教师的满意度和自我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视频结合3D解剖软件的教学形式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满意度,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学生对解剖学及手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三维数字化重建及打印技术技术应用于复杂骨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90名医学生作为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式分为对照组(45人)与实验组(45人)。前者行传统教学;后者利用利用三维数字化重建及打印技术技术打印出患者复杂骨折模型,经数字化再现骨折分型,通过骨折模型制定科学手术方案,并对手术固定方式进行模拟。考试分为临床技能考核与笔试两部分,均依照考试大纲要求制定;自我认知能力评分,包括专业兴趣、骨折理解程度等;实习医学生满意度,采取自制问卷调查。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组操作技能平均成绩为(84.36±0.28)分、理论知识为(87.55±0.44)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专业兴趣等自我认知能力评分均较对照教学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课堂氛围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骨科教学过程中采取三维数字化重建及打印技术建立模型,可有效提高实习生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D数字建模联合3D打印模型在临床五年制本科外科学(骨科)理论课堂辅助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5月,选取西南医科大学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33名学生按照单双学号分为试验组(17名)与对照组(16名)。试验组学生采用传统PPT教学+3D数字建模联合3D打印模型的教学方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PPT教学方式。以章节知识理论考试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5.0进行t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章节知识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分别是(86.24±4.16)分和(82.50±6.06)分。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该方法对帮助骨科疾病理解及学习满意度[3(2,3)分vs. 2(2,2)分]、对提高学习兴趣满意度[2(2,3)分vs. 2(1,2)分]、课堂创新满意度[3(3,3)分vs. 2(1.5,2)分]及课堂教学总体满意度[3(2,3)分vs. 2(2,2)分]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D数字建模联合3D打印模型辅助临床医学本科生骨科理论课堂教学,提供了三维具象模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对骨科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临床理论课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介绍3D打印技术在住院医师经皮精准活检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将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22名,随机分为创新教学法组和传统教学法组,每组11人。两组医师均接受经皮活检流程的规范化培训,操作中创新教学组给予3D打印模板结合引导操作,而传统教学组采用徒手操作,总结两组医师穿刺活检术所用时间、活检针调整次数、术中CT扫描次数、取材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在经皮肺活检中,两组医师操作时间(22.34±3.12比23.56±4.21)、取材阳性率[8(72.73)比10(90.9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活检针调整次数(2.11±0.67比1.02±0.93)、术中CT扫描次数(4.35±0.76比3.12±0.84)、并发症发生率[6(54.55)比1(27.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皮腹腔脏器活检中,两组医师操作时间(16.25±2.89比15.12±2.59)、术中CT扫描次数(3.45±0.79比2.98±0.23)、取材阳性率[11(78.57)比15(88.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活检针调整次数(2.43±0.43比1.84±0.89)、并发症发生率[5(35.71))比1(5.8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三维引导支架教学,可以使经皮活检技术流程化、规范化。对于规范操作、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基于薄层CT影像的3D虚拟重建及打印技术在“网络云+双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见习的医学学员共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试验组采用3D虚拟重建及打印技术辅助的“网络云+双轨”教学;对照组采用“网络云+双轨”教学。经过6个月学习后,通过闭卷考试、技能操作、演讲答辩和问卷调查4种方式比较教学效果。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在出科考试中,理论知识考核(84.25±5.53)分、操作技能考核(87.68±5.7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9.43±6.69)分、(82.97±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在演讲[(44.90±2.56)分]与答辩[(45.83±2.62)分]两个环节中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的(41.88±2.71)分、(43.85±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调查问卷中,试验组见习学员的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实习积极性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获取信息能力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3D虚拟重建及打印技术辅助下的“网络云+双轨”教学可显著提升学员的客观学习效果与主观学习能动性,具有较高的教学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种以案例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3D打印技术作为新兴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代医学应用之中。本研究为提高骨科的临床教学效率,故尝试采用3D打印技术集合CBL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探究新型教学模式效果。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临床本科班二班的50名同学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学号后2位数的奇偶性分为研究组(新教学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组),每组25名。新教学法组采用3D打印结合C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传统教学法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完成授课以后,进行统一的考核测试和评价量表调查,分析2组学生学习成绩分数及自我评定程度有无差异以评估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 在回收的50份有效问卷里,对照组理论平均成绩为(69.84±12.52)分、临床技能平均成绩为(68.96±12.65)分;研究组理论平均成绩为(83.16±10.46)分、临床技能平均成绩为(83.48±8.89)分。经过分析,采用新教学法学习的学生得分及其自我评定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均P<0.05)。 结论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3D打印技术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应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加了学生对骨科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和实验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的三维重建联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在胸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经验和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 实验组采用基于胸部HRCT的三维重建联合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比较2种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成绩为(80.17±8.43)分,高于对照组的(77.33±13.3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试成绩[(82.90±7.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30±4.45)分,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增强[(9.12±0.56)分]、实践能力提升[(9.04±0.52)分]、学习兴趣及满意度[(8.62±1.65)分]、教学模式的认可度[(8.67±1.03)分]等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72±1.26)分、(7.18±1.24)分、(7.33±1.84)分、(6.10±1.64)分,均P<0.05]。  结论  基于胸部HRCT的三维重建联合PBL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实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进一步提升其临床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57-159+169
目的 观察形成性评价在西医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7~2018 学年中,将2013 级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学生分别进入外科实习4 周。在第2 周末对试验组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方式包括病例分析和外科基本操作。在第4 周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作为教学效果的最终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出科考试(满分100 分)和外科实习满意程度调查表。对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和外科实习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更高[(86.12±12.37)分vs.(80.46±11.85)分,P=0.022];试验组学生对自身在外科实习期间的临床能力[(8.47±1.36)分vs.(7.92±1.29)分,P=0.041]、合作能力[(8.56±1.93)分vs.(7.62±2.11)分,P=0.027]和发展能力[(8.38±1.75)分vs.(7.65±1.63)分,P=0.033]等三方面的提高程度自我评分更高。结论 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能够提高中医院校学生在外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Sandwich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肿瘤外科见习学生64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名,对照组学生采用Sandwich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Sandwich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出科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自我评价(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理论成绩、前沿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满意度及对老师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在肿瘤外科见习教学中,3D打印技术联合Sandwich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临床见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数字化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C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读的2015级和2016级本科生共80人,2015级采用传统教学,2016级采用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CBL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教学效果,理论测评考核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SPSS 24.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数字化3D打印模型和腾讯会议联合教学模式在CBL教学法中的教学满意度评价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试验组学生成绩为(94.05±4.16)分,较对照组的(86.10±3.37)分得到提升(P<0.05)。结论 数字化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教学融合了互联网和数字化信息的优点,为口腔医学其他专业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结合PBL教学在胸外科进修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进修学习的6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结合PBL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模拟考核评价两组进修医师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观察组进修医师问卷调查各项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培养组的进修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修医师理论考核得分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4.07±6.03)分、(95.20±5.4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4±5.46)分、(84.71±6.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充分利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结合PBL教学,有利于提升进修医师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Debriefing-GAS)方法在产前遗传咨询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培训的30名2017至2018级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景模拟联合Debriefing-GAS方法对学生进行胎儿疾病产前遗传咨询教学。通过教师考核比较教学过程中遗传咨询能力的变化,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教学前后考核成绩。结果 经过教学后,学生遗传咨询考核成绩与教学前比较有所提高[(74.5±18.6)分vs.(87.2±14.5)分,t=4.10,P<0.001],临床能力[(35.4±9.6)分 vs.(41.1±6.9)分,t=3.72,P=0.001)]、医患沟通能力[(17.5±4.6)分vs.(20.8±3.8),t=4.34,P<0.001]、专业素养[(11.0±2.5)分 vs.(12.5±2.3)分,t=2.89,P=0.007]、团队合作能力[(3.5±1.0)分vs.(4.2±0.8)分,t=3.67,P=0.001),以及组织效能[(7.1±2.0)分vs.(8.3±1.7)分,t=2.94,P=0.006]等综合能力均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遗传咨询教学整体实施流程及环节设置合理性[3.0(3.0,4.0)分]、教学质量[3.5(3.0,4.0)分]、教学能否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4.0(3.0,4.0)分]、提高理论知识水平[4.0(3.0,4.0)分]、遗传咨询沟通技巧的掌握[3.0(3.0,4.0)分],以及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前景了解[3.0(3.0,4.0)分]的满意度评价等级均在满意之上。但有2名(6.7%)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并不能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因为教学过程稍显冗长复杂。结论 情景模拟联合Debriefing-GAS方法在产前遗传咨询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帮助本科生掌握产前遗传咨询理论知识,提高其临床综合素养,学生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结合VR技术在经皮椎弓根穿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涛  牛国旗  陈辉  刘路坦  李超 《安徽医学》2021,42(6):692-695
目的 探讨3D打印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在经皮椎弓根穿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10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10例,对其影像通过Mimics17.0软件行三维重建,打印骨折椎体3D模型并构建虚拟模型.同期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学生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查体结合影像学资料及幻灯片传统教学模式,讲解骨折特点、经皮椎弓根穿刺入针点、穿刺路径等教学内容.试验组在对照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3D打印模型结合"经皮椎弓根穿刺VR教学模拟系统"辅助教学.课后通过主观问卷及客观考核判断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理解能力、课程参与度、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主观评估得分分别为(8.50±0.91)、(8.51±0.72)、(8.20±1.02)和(8.02±0.9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操作客观考核得分分别为(95.23±1.62)和(96.58±0.8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结合VR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课程参与度、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强化理论知识,提升临床实践技能,具有更好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