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疹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附46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住院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新特点,为预防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对策.方法 将462例麻疹患者分为婴儿组(16d~<1岁)、儿童组(1~17岁)、成人组(18~50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观察期间各月份均有麻疹住院病例,1~6月份398例,占86.1%,5月份最高,为104例,高发时间较以往向后延迟近1个月.流动人口患病多于常住人口,占68.2%.1岁以内婴儿占住院麻疹患者的49.6%,成人占28.1%,高发年龄段明显提前.麻疹集中好发年龄段,婴儿组为6~9个月龄,占64.6%;儿童组为1~5岁,占70.9%;成人组为18~39岁,占86.2%.8个月龄以上、符合麻疹计划免疫接种条件的349例中,接种疫苗者占12.0%,未接种者占88.0%;婴儿组中符合接种条件的116例中有17例接种疫苗,占14.7%;儿童组有接种史者占17.5%;成人组有明确疫苗接种史者仅占5.4%.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占19.0%.临床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充血性皮疹和发热为主要表现,婴儿组以肺炎、腹泻和白细胞升高多见,成人组则为一过性血尿和腹泻.结论 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免疫接种率低.应加强流动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或补种,其中婴儿免疫接种的起始月龄应适当提前.为保护易感人群,建议加强成人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育龄妇女应列为强化免疫和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甲型流感合并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增强对甲型流感合并川崎病的早期识别。 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682例实验室确诊的甲型流感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川崎病儿童共14例(KD+甲流组)。选择同期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28例KD患儿为KD组,28例单纯甲型流感患儿为甲流组。比较KD+甲流组和KD组患儿临床表现、发热持续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KD+甲流组、KD组和甲流组患儿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快速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SA)、白蛋白、转氨酶和心肌酶水平。 结果KD+甲流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1.21 ± 3.36)d]较KD组[(6.29 ± 2.21)d]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81、P < 0.001)。KD+甲流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IVIG)比例(42.9%)较KD组(1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P = 0.41)。KD+甲流组患儿WBC[(13.18 ± 4.39)× 109/L]、ESR[(60.5 ± 15.82)mm/h]、CPR[55.5(17.56,61.0)g/L]、SSA[76.5(23.0,311.6)mg/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5(23.1,78.0)U/L]均较KD组和甲流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7.92、P < 0.001,F = 47.97、P < 0.001,Z = 3.15、P = 0.007,Z = 4.36、P < 0.001,Z = 2.68、P = 0.027)。KD+甲流组较KD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发生概率更高(57.0% vs. 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P = 0.041)。KD+甲流组患儿IVIG无反应型发生率较单纯KD组高(42.9% vs. 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P = 0.041) 结论甲型流感合并KD患儿发热时间、明确诊断所需时间较长,其IVIG无反应型发生率更高,且血清SSA和ALT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娩新生儿乙肝病毒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07—2002-06北京地坛医院儿科996例新生儿生后第3天检测静脉血乙肝病毒标志,追踪观察199例成长到3个月至4岁,将乙肝病毒标志HBsAg和HBeAg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生后第3天HBsAg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27.2%(271/996)、48.1%(479/996),有495例检测抗-HBc,阳性率高达99.2%(491/495)。在生后3个月至4岁间复测乙肝病毒标志199例,有17例感染乙肝病毒,占8.5%(17/199)。分别比较生后第3天血清HB-sAg、HBeAg滴度,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的HBsAg滴度高于未感染新生儿(P<0.01),而HBeAg滴度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将感染、未感染乙肝病毒儿童复查结果与生后第3天血清HBsAg、HBeAg滴度分别进行比较,17例感染乙肝病毒儿童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明显升高(P<0.001,P<0.05),而182例未感染儿童明显减低(P<0.001)。结论HBsAg阳性孕妇分娩新生儿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不能作为诊断感染乙肝病毒的依据,新生儿血清HBsAg滴度较高并在生后3个月逐渐升高,可以作为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梅毒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刘敏  王芳  张新鑫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087-4089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对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及驱梅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121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梅毒孕妇,分为治疗组(92例)及未治疗组(2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抗梅毒药物治疗与先天梅毒的关系。结果:①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92.4%,未治疗组仅为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产与死胎、死产、流产发生率分别为6.5%和1.1%,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31.0%和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围产儿预后: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者占79.1%,未治疗组仅占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孕周与用药的关系显示,开始治疗的孕周越早,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越低(P<0.05)。③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应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者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15.2%,应用头孢曲松治疗者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1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治疗组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66.7%,与其他两组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梅毒的患者,采取有效地、全程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的关键;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淫羊藿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淫羊藿中主要活性成分是以淫羊藿苷为代表的黄酮苷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淫羊藿给药后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主要为其活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淫羊藿中活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及代谢产物研究进展,对进一步阐明淫羊藿药材的作用机制、研制新药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牛蒡子中分离纯化出有效成分,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鉴定与表征。方法:采用醇提酸解法提取,分离出粗品,经过对粗品进行脱脂、结晶处理,得到无色棱状晶体。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质谱(MS)、氢谱(H-NMR)、碳谱(C-NMR)及单晶衍射对该有效成分进行组成和分子结构的鉴定与表征。结果:从牛蒡子粗粉中经提取分离,得到结晶,提取率为4.46%,显色反应及波谱分析均显示为木脂素类化合物。结论:该有效成分鉴定为牛蒡子苷元,即(3R,4R)-4-[(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二氢-3-[(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2(3H)-呋喃酮,分子式为C21H24O6。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DAMTS7)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进一步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ADAMTS7基因表达数据及临床数据,应用R软件对数据整理比较其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差异基因批量化生存分析、独立预后分析及绘制列线图;分析ADAMTS7基因表达与胃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应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对目的基因行富集分析,预测目的基因调控胃癌进展及预后可能的机制。结果:ADAMTS7在不同种类肿瘤中表达不同,其表达水平一般上调。其中,ADAMTS7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生存分析表明,ADAMTS7高表达患者具有较差的总生存率及较差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DAMTS7高表达、N3期、年龄大于65岁及残余肿瘤是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的因素。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表明MAPK信号通路和Hedgehog信号通路可能是ADAMTS7高表达影响胃癌的机制。结论:ADAMTS7高表达水平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胃癌诊治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元的分离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牛蒡子中分离纯化出有效成分,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鉴定与表征。方法:采用醇提酸解法提取,分离出粗品,经过对粗品进行脱脂、结晶处理,得到无色棱状晶体。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质谱(MS)、氢谱(H-NMR)、碳谱(C-NMR)及单晶衍射对该有效成分进行组成和分子结构的鉴定与表征。结果:从牛蒡子粗粉中经提取分离,得到结晶,提取率为4.46%,显色反应及波谱分析均显示为木脂素类化合物。结论:该有效成分鉴定为牛蒡子苷元,即(3R,4R)-4-[(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二氢-3-[(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2(3H)-呋喃酮,分子式为C21H24O6。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山豆根代用品的主要来源植物之一——豆科木蓝属植物苏木蓝Indigofera carlesii的化学成分,寻找其活性成分和/或毒性成分。方法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苏木蓝的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硝基丙酸(Ⅰ),coronarian(Ⅱ),corollin(Ⅲ),羽扇豆醇(Ⅳ),白桦脂酸(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豆甾醇-3-O-葡萄糖苷(Ⅶ),琥珀酸(Ⅸ)。结论化合物Ⅰ~Ⅲ和Ⅵ为首次从苏木蓝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Ⅴ和Ⅶ~Ⅸ为首次从木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可能为引起木蓝山豆根毒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木蝴蝶为紫葳科木蝴蝶属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的成熟种子。木蝴蝶始载于《滇南本草》,原名千张纸。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的木蝴蝶资源十分丰富。木蝴蝶味苦、甘、性凉,入肺肝、胃经,有清肺利咽止咳、舒肝牙口胃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