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肠安颗粒对肠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以新斯的明负荷、阿托品负荷小鼠为实验研究模型,应用小鼠肠内容物炭末推进实验,观察肠安颗粒对肠道运动的影响;通过豚鼠离体肠管运动实验,观察肠安颗粒对离体状态下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通过右旋木糖吸收实验,观察肠安颗粒对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肠安颗粒对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肠推进亢进呈现抑制趋势,并可对抗阿托品造成的小鼠肠推进抑制,起到调节肠功能的作用;对氯化钡引起的小肠平滑肌痉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促进小肠对木糖的吸收。结论肠安颗粒对肠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深入比较鼠掌老鹳草与同属药典收载的老鹳草品种的抗腹泻药理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番泻叶致腹泻法和小鼠小肠推进试验,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亢进试验对鼠掌老鹳草的抗腹泻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鼠掌老鹳草水煎液可减少番泻叶所引起的腹泻次数,并可抑制正常及推进功能亢进小鼠炭末胃肠推进率。结论鼠掌老鹳草有较好的抗腹泻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瘤安对脾虚小鼠胃动力及肠推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黄建立脾虚小鼠模型后,腹腔注射多巴胺,计算炭末推进率和胃残留率,观察胃瘤安不同组方对多巴胺抑制脾虚小鼠胃蠕动的影响;建立脾虚小鼠模型后,腹腔注射新斯的明,观察胃瘤安对肠推进作用的影响。结果:胃瘤安全方高剂量组、胃瘤安(三棱、莪术)高剂量组对多巴胺致脾虚小鼠的炭末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胃瘤安全方高剂量组、胃瘤安(三棱、莪术)高剂量组、胃瘤安(无三棱、莪术)低剂量组对多巴胺致脾虚小鼠的胃残留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胃瘤安全方高剂量组对新斯的明致脾虚小鼠的炭末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胃瘤安全方高剂量组、胃瘤安全方低剂量组、胃瘤安(三棱、莪术)高剂量组、胃瘤安(三棱、莪术)低剂量组、胃瘤安(无三棱、莪术)高剂量组、胃瘤安(无三棱、莪术)低剂量组均对新斯的明致脾虚小鼠的胃残留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胃瘤安不同组方均有改善胃动力,调节肠推进运动的作用,以胃瘤安全方作用为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药提取物对小鼠胃肠运动调节作用。方法:通过乌药不同提取物对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阿托品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抑制的影响,观察乌药提取物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调节作用。结果:乌药不同提取物能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胃肠排空加速(P0.01);对阿托品引起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减慢具有拮抗作用(P0.01)。结论:乌药提取物对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五味子甲素对大鼠及小鼠小肠平滑肌功能的调节作用,为揭示五味子"收敛固涩"功效的机制及物质基础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按均衡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五味子甲素高、中、低剂量组(20,40,80 mg·kg-1),莨菪阳性组(20 mg·kg-1);另取昆明种小鼠60只,按均衡随机分组法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ip,新斯的明),五味子甲素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mg·kg-1),莨菪阳性组(20 mg·kg-1),ig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5 d,分别用炭末推进法分别观察五味子甲素对正常小鼠和新斯的明肠功能亢进模型小鼠肠推进的影响。以孵育在克氏液中大鼠离体小肠为模型,观察五味子甲素对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五味子甲素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番泻叶制备大鼠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ig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7 d,观察五味子甲素对腹泻模型大鼠肠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和新斯的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甲素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和新斯的明肠功能亢进小鼠的小肠炭末推进率(P0.05,P0.01)。五味子甲素在10~80μmol·L-1可显著抑制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的收缩;与番泻叶模型组比较,五味子甲素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腹泻模型大鼠小肠MLCK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五味子甲素可显著抑制小鼠在体和大鼠离体小肠运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小肠收缩运动相关的肠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保济丸粉辐照前后对小鼠的腹泻及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辐射前后保济丸粉的止泻作用;采用溴吡斯的明致小鼠肠运动亢进模型观察对炭末推进的影响,观察对小鼠不同肠段水分吸收的影响.以上实验辐照前后保济丸粉剂量均为给生药1.3,2.6,5.2 g·kg-1,ig,连续3d.结果:保济丸粉辐照前后可显著延长蓖麻油致小鼠腹泻的起始时间(开始排湿粪时间),显著减少腹泻次数(排泄湿粪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可显著抑制溴吡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0.01或P<0.05;可显著减少小鼠大肠与小肠水分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或P<0.05.结论:保济丸粉辐照前后均可止泻和抑制肠运动,其止泻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肠运动及减少小鼠肠腔内水分所致.保济丸粉辐照前后的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泻宁口服液对小鼠小肠机能亢进及腹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泻宁口服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给药处理6天,测定正常小鼠及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及番泻叶所致泄泻小鼠的湿粪数。结果:泻宁口服液对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小肠机能亢进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明显优于阳性组(P<0.05);明显减少番泻叶致泄泻小鼠24小时湿粪数(P<0.05)。结论:泻宁口服液可能是通过调节胃肠动力发挥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8.
湿热安灌胃给药,能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运动,对抗阿托品所致的小鼠胃排空抑制;能促进小鼠小肠推动运动,对抗新斯的明或阿托品所致的小鼠小肠运动亢进或抑制;能显提高大鼠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并抑制番泻叶所致的小鼠腹泻;对大白鼠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能抑制大鼠角驻菜胶性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不同机能状态小鼠肠管运动、大鼠脑肠肽含量及二者相关性的影响,研讨痛泻要方对脑肠肽含量作用与脑-肠轴调控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阿托品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抑制及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观察痛泻要方对不同机能状态胃肠运动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大鼠下丘脑、血清、肠组织中多种下丘脑与胃肠运动密切相关的脑肠肽的含量变化及之间变化的关系,观察痛泻要方对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胃肠运动之间关系,以探讨该方对胃肠运动、脑肠肽含量的作用及其与脑-肠轴调控作用的关系。结果:痛泻要方对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均有一定抑制胃肠运动作用;对阿托品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抑制均有一定促进胃肠运动作用;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均无明显作用;痛泻要方对大鼠下丘脑、血清、胃肠组织中5-HT、SP等多种与胃肠运动密切相关的脑肠肽的含量具有调节作用。结论:痛泻要方对小鼠不同机能状态胃肠运动有不同影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与痛泻要方作用于脑-肠轴不同层次、不同部位脑肠肽的含量有关。提示痛泻要方可通过对脑肠肽含量影响而调节胃肠运动,与脑-肠轴调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四神茶对小鼠脾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用番泻叶致小鼠脾虚模型 ,观察四神茶对小鼠脾虚模型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观察了四神茶对正常小鼠和肠功能亢进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 :四神茶可明显对抗番泻叶致脾虚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减弱和体重减轻 ,明显增强脾虚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和恢复体重 ,对小鼠脾虚出现的便溏、泄泻、纳呆、畏寒等症也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可明显增强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 ,抑制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结论 :四神茶对小鼠脾虚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安石榴苷的肠吸收特性. 方法: 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考察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在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不同质量浓度(153.34,301.70 mg·L-1)下、不同时间点(0,30,60,90,120 min)的肠吸收特性,采用 HPLC法[YMC-Triar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 甲醇-0.1%磷酸]测定样品浓度. 结果: 随着药液中安石榴苷浓度的上升,肠吸收速率常数(Ka)也随之增加;安石榴苷在各个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低浓度时,吸收速率常数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高浓度时,空肠>结肠>回肠>十二指肠;各肠段累积吸收量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浓度时,安石榴苷在二十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累积吸收量分别为(0.60±0.10),(0.64±0.59),(0.71±0.13),(0.73±0.11) μg·cm-2. 结论: 安石榴苷在大鼠肠道内不存在特殊的“吸收窗”, 其吸收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肠源性MODS     
危重症肠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现象,这患者病情变化迅速、病情复杂、病死率高,而且临床治疗极不规范。肠源性MODS是指机体受到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损害,导致的肠功能首先衰竭,随后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的功能障碍的一类综合征(MODS)。现已证实,胃肠道是大手术病人或重症创伤、急腹症等危重病人并发脓毒血症的重要细菌和(或)内毒素来源,是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中始动器官之一。为此,对于脓毒症、MODS的防治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防止腹腔内脏器缺血低灌注及肠道屏障功能衰竭已成为防治脓毒症、MODS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模型进行穿心莲内酯的肠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考察穿心莲内酯的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研究穿心莲内酯在不同肠段、不同浓度下的肠吸收特性,采用HPLC-UVD测定样品浓度,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结果:随着药液中穿心莲内酯质量浓度上升,肠吸收速率常数呈线性增加;各个肠段的吸收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穿心莲内酯在小肠内不存在特殊的"吸收窗",在小肠中均为被动扩散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蒙脱石对血管循环灌流液中的尿素向肠道扩散的促进作用和阻止肠道循环灌流液中尿素的吸收作用.方法:大鼠在体肠道、血管分别用含或不含尿素的血管灌流液和肠灌流液进行循环灌流,用脲酶、谷氨酸脱氢酶偶联法测定尿素含量.结果:血管用含尿素的血管灌流液循环灌流,肠道用不含尿素的肠道灌流液循环灌流,血管灌流液中的尿素浓度逐渐下降,而肠道灌流液中的尿素浓度逐渐升高;同时肠道中加入蒙脱石时,蒙脱石0.5 g/kg和1.0 g/kg组的血管灌流液和肠道灌流液中的尿素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用不含尿素的血管灌流液循环灌流,肠道用含尿素的肠道灌流液循环灌流,肠道灌流液中的尿素浓度逐渐下降,而血管灌流液中的尿素浓度逐渐升高;同时肠道中加入蒙脱石时,蒙脱石0.5 g/kg和1.0 g/kg组肠道灌流液和血管灌流液中尿素浓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蒙脱石可以促进尿素从血管向肠道的扩散,并降低尿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丹酚酸B的肠吸收特性。 方法: 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考察丹参水溶性提取物丹酚酸B在不同肠段的肠吸收特性,采用HPLC-UVD测定样品浓度,计算肠吸收速率常数(Ka)。 结果: 随着药液中丹酚酸B浓度上升,肠吸收速率常数呈线性增加;各个肠段的吸收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丹酚酸B在小肠内不存在特殊的"吸收窗",在小肠中为被动扩散吸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灯盏乙素-聚乙二醇(PEG)酯在大鼠各肠段吸收动力学特征及不同的药物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吸收的影响,以探讨PEG修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对小分子药物口服吸收的影响规律。方法应用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法。结果灯盏乙素-PEG400酯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32 6,0.079 9,0.081 9 h-1;不同浓度的灯盏乙素(30,100,200 mg·L-1)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29 2,0.033 8,0.030 6 h-1;不同浓度的灯盏乙素-PEG400酯(40,130,260 mg·L-1)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57 7,0.162 4,0.170 8 h-1;灯盏乙素,灯盏乙素-PEG200,400,1000酯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33 8,0.154 7,0.162 4,0.068 0 h-1。结论灯盏乙素经PEG化后,口服吸收明显增加,但随着PEG片断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PEG化物的吸收相应减少;灯盏乙素-PEG酯在十二指肠吸收较好;药物浓度对吸收速率常数无影响,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半夏泻心汤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无明显影响,不能拮抗阿托品、左旋麻黄碱及吗啡引起的小肠推进减慢,而对芬氟拉明、多巴胺引起的小肠推进慢减及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推进加快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提示该方对某些特异病因条件下的小肠推进机能的偏抑或偏亢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胆碱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对大鼠小肠二糖酶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小肠刷状缘膜匀浆分析黄芩苷对二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测定黄芩苷对正常小鼠蔗糖负荷糖耐量的影响;观察腹腔注射65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用黄芩苷100和200mg.kg^-1治疗4周后,蔗糖负荷糖耐量,实验结束后,分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蔗糖酶的活力。结果:黄芩苷对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麦芽糖酶活性无抑制作用:正常小鼠灌胃给予黄芩苷后,显著降低蔗糖引起的血糖水平升高。糖尿病大鼠灌胃给予黄芩苷周后,黄芩苷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减缓糖尿病大鼠体重降低的趋势,同时黄芩苷显著降低糖尿病导致的蔗糖酶活力增强。结论:黄芩苷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小肠蔗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荷叶碱大鼠肠道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用肠管外翻模型研究荷叶碱在大鼠不同肠段的体外肠吸收特征。方法 在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肠管外翻模型中分别加入10、20和40 μg·mL-1的荷叶碱,在不同时间点取样,采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肠囊内药物浓度,计算荷叶碱的吸收参数来分析其在肠道的吸收特征,比较不同肠段对荷叶碱通透能力的差异。结果 37 ℃下,不同浓度的荷叶碱在台氏液中2.5 h内稳定,方法学考察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荷叶碱在大鼠不同肠段中的吸收在一定浓度内无饱和现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依次为(0.014 4±0.005 4)、(0.019 6±0.003 3)、(0.021 5±0.004 4)、(0.017 8±0.003 2) min-1。结论 荷叶碱在大鼠不同肠段的转运为一被动扩散过程,不同肠段的吸收具有线性吸收的特征,吸收速度依次如下:回肠、空肠、结肠和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在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与非诺贝特原料药进行对比。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回流实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红浓度,HPLC同时测定非诺贝特及非诺贝酸的浓度。结果 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在整个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高于其原料药,两者在50~200 μg·mL-1内的Ka值均基本保持不变,在pH 6.0、6.5、7.4条件下的吸收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Ka值分别为(0.373±0.002 1)h-1、(0.329±0.000 8)h-1、(0.362±0.001 4)h-1、(0.347±0.007 9)h-1。结论 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在整个肠道均有较好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