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芪与蒲公英一温一寒、一补一攻,临证以此药对为君,遣药组方,擅治内科杂病,运用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玄参与黄芪配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在生理盐条件及磷酰胺(CPA)所致免疫国能抑制条件不玄参,黄芪不同剂量配伍前后对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药合用与单用时比较,其镇痛,抗炎,凝血,白细胞数,胸腺指数,耐缺氧能力等作用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弱,提示二药配伍为“相恶”。  相似文献   

3.
介绍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汽大师张锡纯应用黄芪的经验,并归纳了张氏的用药治病特点为:制方以把握病机为先,选药以紧扣病机为务;遣药以熟悉知药性为据,辩证以深通脏腑为凭;剂量大小以君臣主次为前提,药物配伍以提高疗效为准则;汇通中西以中医为主,中西药合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药证”,即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单元。按此证用此药必有效,这是中医几千年的经验。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不断搜集资料,积累经验,对黄芪药证及临床应用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芪伍用抗结核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难治性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黄芪和抗结核药治疗,对照组仅用抗结核药,结果: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疗程结束治疗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及肺结核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黄芪对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认为黄芪在方剂中的作用不单纯是用于气虚证,更重要是通过配伍,借其补气之力,对方中它药产生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芪生脉饮口服液中黄芪甲甙的薄层色谱鉴别周国平,罗跃华(江西省药品检验所330046)关键词黄芪生脉饮口服液,黄芪,薄层鉴别目前黄芪生脉饮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主要由几个试管反应组成。专属性不强,且第一个皂甙的鉴别反应重现性差。因此.通过实验建立了以君药黄...  相似文献   

8.
黄芪,天麻延缓衰老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进行了黄芪,天麻药中的微量元素测定,小白鼠、果绳试验,及临床观察了209例老年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证实了黄芪,天麻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补虚疗痹话黄芪廉武星(郑州空军医院,郑州450007)主题词黄芪/治疗应用,痹证/中医药疗法黄芪,为补气要药,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在痹证(病)治疗中,更见其作用宏大,或以黄芪为主药立方,或以重量投之,扶正而祛邪,每每获效。以黄芪为主药立方者,如《医林改...  相似文献   

10.
黄芪(AM)是一种多年生深根性草本药用植物,自古应用广泛,是最常用的“扶正固本,补中益气”药之一。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对抗自由基损伤,增强细胞的抵抗力,具有修复机体,提高免疫等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对黄芪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脂肪囊内应用黄芪注射液对内毒素休克所致急性肾衰竭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组、黄芪静脉给药组及黄芪肾脂肪囊给药组,测定各组相应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尿量(UV),并观察各组大鼠光镜下肾小管的病理改变。结果:LPS组大鼠MAP、Ccr及UV显著降低,肾脏病理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静脉给药组上述指标轻微改善,与LPS组相比仅UV有显著差异,肾脏病理改善较轻;肾脂肪囊给药组Ccr及UV改善明显,尤以12h和16h为著。结论:应用黄芪有利于纠正内毒素休克,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相对于静脉给药,对肾脏保护效果更明显,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内毒素休克及急性肾衰竭的一个新手段和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芪功效研究简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芪为补益药。然其性善动,行于表里内外上下,兼具生发之机。在表可补气固表,向外鼓舞正气以托毒外透;在里则内补中气以升阳举陷,使“气固而陷自除”;向上则气升水自降以补气利水、补气行血。黄芪又有血中气药之称,故可生血,然气充血实,久溃之疮口得敛,故又可生机敛疮。  相似文献   

13.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药物性多汗症(附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元 《右江医学》1995,23(2):76-76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药物性多汗症(附50例疗效分析)田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何丽元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具有温经散寒,益气和营,通痹之功效,适用于阳气不足,经脉受寒,血液运行不畅之血痹症。但在临床上用于使用解热镇痛类药、抗生素类药、激素类药以及中药解...  相似文献   

14.
黄芪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生用可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多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之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古代医家已经逐渐认识到黄芪的宜忌之证,并初步观察了药证不符所产生的药物反应,如朱震亨首先提出“黄芪,补元气,肥白而多汗者为宜,若面黑形实而瘦者,服之令人胸满。”此论颇有创见,所以《本草纲目》列入“发明”栏。后世文献亦多记载凡实证明虚阳盛之人忌用黄芪,如《医学入门》云:“苍黑气盛者禁用,表邪旺盛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关于生黄芪引起过敏性药疹的反应,近…  相似文献   

15.
黄芪对受辐射损伤大鼠脾脏的促再生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的促再生及修复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60只大鼠同时用Co^60-γ射线照射,造成脾脏放射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成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用药组,用药组每只大鼠每日腹腔注射黄芪煎剂液5ml,给药后第20天和28天处死大鼠,在电镜下观察碑脏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实验对照组大鼠脾淋巴细胞损伤未恢复正常,而给药组大鼠损伤的脾淋巴细胞第20天一半以上恢复正常,第28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黄芪对脾脏的损伤有修复和促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6.
HPLC-ELSD测定黄芪苦参药对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黄芪、苦参药对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对黄芪、苦参药对提取物中的黄芪甲苷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Phenomsil C18(250×4.6mm,5mm),流动相:乙腈一水(32:68),流速:1.0mL·min-1,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41℃,载气压力为3.3bar(1bar=100kPa)。结果:按选定的色谱条件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5%,RSD为l.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芪、苦参药对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疗效。结论:扩张型心肌病一旦发生心衰则每况愈下,应用黄芪可起到强心、营养心肌、调节免疫作用;加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衰竭的心脏。两药合用,黄芪的正性肌力作用可抵消倍他乐克的负性肌力作用,减少地高辛用量,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黄芪、刺五加为主辨证治疗劳淋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以来,笔以黄芪、刺五加为主药,结合辩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前列腺炎等中医诊断为劳淋的患80例,取得较好疗效,兹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芪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黄芪是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cus Bge)的根为正品。是中医补气要药,味甘,微温,具有益气补中、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等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黄芪成分主要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对黄芪有效成分心血管药理作用,近些年进行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芪对小鼠心肌β受体影响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芪对小鼠心肌β受体影响初探郑仕中邹洪波王天宇邵亚男(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同位素室,南京210029)关键词黄芪;心肌;β受体;小鼠黄芪为中医常用的扶正药,是目前应用广泛,研究比较深入的中药。它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小鼠血浆、肝脾中cAMP和cGMP有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