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经肺动脉直观动脉导管闭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经肺动脉直视动脉导管闭合术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8例动脉导管未闭在建立体外循环后心脏跳动情况下切开主肺动脉直视下缝闭动脉导管。其中男 7例 ,女 11例 ,年龄 1212 ~ 32岁 ,平均2 2 .6岁。体外循环微流量时间 2 .0~ 4 .5分钟 ,平均 2 .7± 0 .2分钟 ,最低鼻咽部温度 33.5℃~ 36 .1℃ ,平均 35 .0±0 .8℃。体外循环时间 12~ 2 1分钟 ,平均 16 .4± 2 .9分钟。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顺利恢复 ,未见体外循环微流量相关并发症。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经肺动脉直视闭合动脉导管简便、安全 ,不易产生并发症 ,有利于心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凌庆  陈华蓉 《河北医学》2000,6(3):213-215
目的:本文报告72例重症PDA或合并心内畸形者在深低温流量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我们采用深低温,中度血液稀释法,动脉导管外结扎、压迫或切开肺动脉堵塞未闭动态导管口,离流量快速降温。结果与结论:使鼻咽温降至18~22℃,然后采用微流量灌注,直视下缝闭未闭动脉导管口,复温同时完成心内其它畸形矫治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经肺动脉直视动脉导管闭合术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8例动脉导管未闭在建立体外循环后心脏跳动情况下切开主肺动脉直视下缝闭动脉导管.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12-12~32岁,平均22.6岁.体外循环微流量时间2.0~4.5分钟,平均2.7±0.2分钟,最低鼻咽部温度33.5 C~36.1 ℃,平均35.0±0.8℃.体外循环时间12~21分钟,平均16.4±2.9分钟.结果全组病例术后顺利恢复,未见体外循环微流量相关并发症.结论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经肺动脉直视闭合动脉导管简便、安全,不易产生并发症,有利于心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使用浅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24例动脉导管未闭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选择经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脉缝闭;体外循环最低鼻咽温度31.0~34.6(33.1±1.8)℃,最低流量8~15(12.2±2.6)ml/kg,低流量时间1.0~3.8(1.8±0.2)min,体外循环时间20~51(30.6±3.9)min。结果术后苏醒正常,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短时间"浅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可安全使用于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由于发育欠佳 ,尤其是体重低于 1 0kg公斤患儿 ,对体外循环有特别要求 ,转流中应尽量维持其生理状态。资料及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4例 ,男 1例 ,女 3例 ,年龄 2岁~ 3岁 1 1个月 ,体重 9kg~1 0kg,心功能Ⅰ~Ⅱ级 ,心胸比例 0 .5 4~ 0 .63 ,患儿均发育不良。其中室间隔缺损 2例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1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1例。2 体外循环方法 一例采用深低温 (2 1℃)低流量体外循环 ,3例采用中低温 (2 6℃~ 3 0℃)高流量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机为Gambro心肺机。西京90型小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深低温低流量结合中度血液稀释的体外循环 (CPB)方法在小儿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鼻咽温降至 2 0℃± 2℃ ,动脉灌注流量 (0 .8± 0 .4 )L/ (min·m2 ) ,稀释后的红细胞比积 (0 .2 0± 0 .0 3) %。结果 采用此种CPB方法 ,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降低 ,无死亡病例。结论 此种CPB方法适用于小儿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术后并发症少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对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方法是开胸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但对一些重症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或PDA合并心内畸形者,须在体外循环下闭合动脉导管。2002年我院在1例拟行房缺修补术中发现PDA,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下缝闭动脉导管,再行房缺修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体肺动脉组织行A型主动脉弓中断矫治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清玉  闫军  谢涌泉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91-1291
20 0 2年 4月 ,我们利用自体肺动脉组织 ,成功地完成了1例A型主动脉弓中断矫治术 ,现报道如下。患儿年龄 6个月 ,严重发育不良 ,体重 4 5kg ,入院前多次肺炎心衰。术前诊断为A型主动脉弓中断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重度肺动脉高压。术中探查见主、肺动脉关系正常 ,主、肺动脉直径之比为 1∶2 ,主动脉自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离断 ,降主动脉经未闭的动脉导管 (直径 10mm)供血。先充分游离三支头臂血管 ,经升主动脉、动脉导管插双动脉灌注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肺动脉切口 ,涤纶片修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直径 1 5cm)。深低温停止循环下…  相似文献   

9.
深低温停循环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才仟  唐令凤  陈娅  杨康 《重庆医学》2011,40(12):1191+1198
目的回顾总结在心血管手术中应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选取2006~2010年心血管病患者21例,标准全身麻醉,通过体表和全身体外循环血流降温,鼻咽温降至16~18℃,肛温降至18~20℃时,停止体外循环,其中5例采用上腔静脉逆行灌注,7例采用左颈总动脉顺行脑灌注。结果全程转流时间83~305 min,阻断升主动脉时间37~240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99 min,上腔静脉逆行灌注15~57 min,左颈总动脉灌注10~82 min。本组手术4例因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凝血功能障碍死亡,1例因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其余14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能在复杂心血管手术中提供有效的脑保护,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209例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209例,其中采用常温5例,浅低温28例,中低温156例,深低温20例.心肌保护应用4℃冷晶体液.合并动脉导管未闭采用浅中低温短时微流量[10~20 ml/(kg·min)]灌注技术.深低温低流量者应用pH稳态法、甲基强的松龙、甘露醇、维生素C.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尿量、鼻温、肛温和中心静脉压.结果 33例出现并发症,8例术后早期死亡,病死率3.82%.结论 体外循环中应用个体化管理是婴幼儿直视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改良经肺动脉动脉导管闭合术治疗重症、复杂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方法:本组采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缝合或补片修补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灌注肺综合征,1例出现轻微精神症状,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此种方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成人巨大动脉导管以及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较为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升低温低流量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在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鼻咽温度降至200C-220C,动脉灌注流量(5-10ml/kg-min).结果 本组病例CPB转机时间62-138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闻21-84分钟,18例病员16例自动复跳,2例除颤后复跳,全组病例脱机顺利,无死亡病例.结论 深低温低流量的CPB管理方法在PDA直视缝合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手术要求中深度的血液稀释,且低流量时可能引起大量血液积存在人工心肺机内。为此,我们在心脏复跳前后应用超滤技术,收到良好效果:①材料和方法: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未闭的动脉导管直视缝合术+室缺补片修补术6例,配对分成超滤组和对照组各3例。最低血温22.9℃左右时,灌往血流量每分钟1~42ml/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未闭动脉导管(PDA)内口缝闭术已广泛开展.我科自1988年至1999年12月在体外循环、低温低流量,经肺动脉行未闭动脉导管内口缝合术17例,均获得满意结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缝闭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 方法  89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 ,术中体外循环下控制鼻咽腔温度到 2 3℃ ,动脉灌注流量 13.6 3± 11.2 5ml·kg-1·min-1。 结果 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 ,除 1例术后气栓外 ,未出现其他脑、肺并发症。 结论 提高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质量应重点从 3方面入手 :(1)合适的手术方式 ;(2 )合理的心脑保护 ;(3)预防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例1,女性,28岁,体重42kg,既往无过敏史。因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高压,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缝闭术。手术顺利。术毕静脉注射鱼精蛋白175mg中和肝素,在推注至总剂量的1/3时,突然出现心率减慢,右心室膨胀,心缩乏力,血压降到4.29/2.6kPa(33/20mmHg)。立即给予心脏按压,静注地塞米松20mg、肾上腺素1mg,效果不佳。当即注射肝素,重新建立体外循环,心跳节律及收缩力渐恢复,转流38min,顺利脱机,再次缓慢推注鱼精蛋白160mg未出现过敏反应。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例2,女性,52岁,体重50kg,既往无过敏史。行二…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度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对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手术纠治,降温至肛温(25.9±0.74)℃,鼓膜温(24.3±1.37)℃,维持流量(1.24±0.11)L·min-1/m2。灌注压力5~6.7kPa,低流量时间(32.2±11.9)min。体外循环各时限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血液乳酸值未升高,静脉血氧饱和度均在80%以上,提示中度低温低流量灌注是临床可以选择的一种体外循环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87年9月至1992年2月对14例动脉导管未闭在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切口缝闭动脉导管,疗效满意。作者强调术中要深低温微流量灌注,采取综合措施对防止发生气栓是有效的,并对手术适应症、手术基本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高原地区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闭合动脉导管72例报告青海省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王祖谦,金新会,苗海燕,刘玲,彭元奎动脉导管未闻(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常温下进行开胸动脉导管缝合结扎手术危险较大,如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手术成功率较高。PD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闭术使用浅低温低流量并行体外循环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23例不同类型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选择经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脉缝闭术;体外循环最低鼻咽温度30.5~33.2℃,最低流量5~12ml/(kg.min),低流量时间0.5~2.8min,体外循环时间20~52min。结果:术后苏醒正常,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在熟练的手术操作下,短时间浅低温、低流量并行体外循环可安全使用于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闭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