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医学鉴定现状。方法 对93例临床有打鼾主诉的飞行人员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病情分度进行临床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变化,比较手术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变化。结果 93例中单纯鼾症者所占比例最高,达35.5%;其次为轻度和重度OSAHS患者,分别为28.0%和23.7%。歼击机飞行员在各组中占比最高。鼾症组与轻度、重度OSAHS组间比较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鼾症组、轻度OSAHS组与重度OSAHS组间比较体质量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重度OSAHS组中18例(52.9%)进行了手术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例飞行员给予飞行不合格结论,均为重度患者。手术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优于手术治疗(t=4.275,P=0.000)。结论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重要手段,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或合适的手术治疗均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三组:轻度、中度、重度,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浆中的NO、CGRP、ET、MCP-1和抵抗素的水平。另取门诊健康查体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治疗前,三组不同水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NO、CGRP、ET、MCP-1及抵抗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治疗后,三组不同水平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浆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以中、重度OSAHS改善更加明显,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浆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水平的代谢失衡,起到调节内皮细胞功能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53例重度有腭咽和舌根平面阻塞的OSAHS患者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围手术期处理,如术前予以智能型持续正压通气机治疗,雾化吸入,术后心电监护,并行手术前后睡眠监测。结果53例OSAHS患者均顺利完成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射频消融术。术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8.4±5.1)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0.650±0.059,术后AHI为(15.5±3.2)次/h,LSaO2为0.864±0.064。术后AHI、LSaO2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拔管窒息2例,术中出血较多1例,原发性出血2例,术后高血压危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53)。结论重度OSAHS患者手术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术前应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及加强其他围手术期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120例OSAHS患者,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3组临床特征。结果:OSAHS患者的年龄、颈围、体重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SaO2等在轻度与中、重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OSAHS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对OSAHS早期诊断、治疗是预防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1例因“反复睡眠中打鼾10余年,大小便失禁半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青年男性患 者,最终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本例患者在当 地医院就诊时考虑为脑卒中,予以相应治疗后大小便失禁并未得到改善。入我院后多导睡眠监测示睡眠呼吸暂停低 通气指数44.7 次/h(其中呼吸暂停指数为43.7 次/h),氧减指数70.8 次/h,最长呼吸暂停时间185 s,此时血氧饱和度最 低,为31%,记录中共有413次呼吸暂停,占睡眠时间的61.2%,夜间最低心率为23 min-1,诊断为重度OSAHS、缺血缺 氧代谢性脑病、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轻度)、继发红细胞增多和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压力滴定示呼吸机平均 治疗压力为11.7 cmH2O(1 cmH2O=100 Pa)时,整晚呼吸紊乱指数从44.7 次/h下降至5 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由31%升至 89%。予以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其大小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笔者考虑本例患者大小便失禁可能为夜间重 度低氧血症引起大脑对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的调控减弱所致。当接诊夜间大小便失禁、白天明显嗜睡的肥胖 打鼾患者时应特别注意排除OSAHS,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治愈OSAHS患者的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6.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睡眠中出现的呼吸障碍 ,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最常见 ,OSAHS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2 %~ 4 % [1] ,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国内对OSAH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纤溶系统的报道较少 ,特别是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治疗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有报道 ,本文旨在探讨nCPAP治疗前后OSAHS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OSAHS(观察 )组  38例患者为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5月来我院就诊者 ,均无心脑血管疾病 ,男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以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在改善其症状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合并胰岛素抵抗的OSAHS患者列为观察组(n=46);健康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两组进行睡眠监测,OSAHS患者并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多导睡眠检测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合并胰岛素抵抗的OSAHS患者多导睡眠各项参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胰岛素抵抗合并OSAHS患者,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OSAH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使睡眠结构改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朱霞 《大家健康》2017,(12):124-125
目的:评价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符合治疗条件的40例OSAHS患者,用CPAP治疗,对比治疗一个月前后PSG结果.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40例OSAHS患者经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暂停时间由、鼾声指数、均明显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Sa02)提高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后日渐倦怠乏力、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87.5%.结论:内科应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仅安全,可操作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31例重度OSAHS患者睡眠时行Auto-CPAP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鼾声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白天嗜睡、晨起口干等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在使用Auto-CPAP治疗后,鼾声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白天嗜睡、晨起口干明显好于治疗前(均〈0.01)。结论 Auto-CPAP在重度OSAHS治疗中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OSAHS临床表现主要为,他人目击患者睡眠时不均匀打鼾,睡眠中呼吸暂停或呼吸表浅,常伴随喘气、憋醒,睡不安稳、梦魇,多汗、部分患者出现遗尿,患者白天自觉头痛、头晕、乏力、嗜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严重者出现焦虑、抑郁,且常规予降压药治疗效果差,这些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应重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防治,减少并发症发生。治疗OSAHS方法有:一般性治疗(包括减肥、侧位睡眠、戒烟酒)、药物、鼻咽手术、器械治疗,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笔者现将2007年3月-2012年10月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难治性高血压3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CPAP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觉醒指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醒后血压、夜间血压、AHI和SaO2分别是(137±11)mmHg、(81±5)mmHg、(131±9)mmHg、(80±4)mmHg、(15.1±0.8)次/h、(94.5±2.5)%,对照治疗后醒后血压、夜间血压、AHI和SaO2分别是(145±13)mmHg、(93±7)mmHg、(139±10)mmHg、(90±7)mmHg、(23.8±3.9)次/h、(88.4±3.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睡眠状况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37例OSAHS患者实施H-UPPP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生命质量评估。对照组为54例接受CPAP治疗患者。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分别为(43.26±7.24)次/h、(78.62±10.48)%;(35.28±6.37)次/h、(81.73%±12.15)%;治疗后分别为(21.03±12.89)次/h、(83.96±7.52)%;(9.65±5.10)次/h、(87.26±6.3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CPAP组优于H-UPPP组。生命质量评估中,H-UPPP组躯体疼痛维度在手术前后无差异(P〉0.05),其余各维度均明显改善;CPAP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维度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 H-UPPP能显著降低AHI,改善生命质量;CPAP在临床疗效、改善躯体疼痛、精力等方面优于UPP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口腔矫治器(OA)对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46例轻中度OSAHS患者在继续使用原降压药(种类和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分为睡眠时配戴OA治疗组(OA组,25例,合并高血压者15例)和非OA治疗组(N-OA组,21例,合并高血压者13例),OA组于OA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N-OA组于入组时和12周末行多导睡眠图监测[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AJ)、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和最低SaO2]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OA组患者每夜使用OA的平均时间,并应用Pearson检验分析OA治疗所致夜间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与其他参数的关系.结果 OA组患者每夜使用OA时间平均(6.8±1.0)h,治疗12周末AHI(次/h)、AJ(次/h)明显降低(7.0±3.8比21.0±6.5,22.9±6.3比32.2±9.3,均P<0.01),平均SaO2和最低SaO2明显升高(95.2%±0.6%比94.1%±1.0%,86.8%±43.5%比80.O%±5.2%,均P<0.01),同时24 h收缩压、日间收缩压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MAP(nun Hg,1mmHg=0.133 kPa)均明显降低(127.2±7.5比129.4 4±8.8,131.5±6.9比133.6±8.1,121.3±7.0比125.3±9.3,76.1±6.1比78.8±6.8,94.3±7.6比91.2±6.4,均P<0.01);夜间MAP下降与AI下降(r=0.37,P=0.005)、AHI下降(r=0.32,P=0.011)、治疗前夜间收缩压(r=0.39,P=0.015)、舒张压(r=0.30,P=0.024)相关.N-OA组12周末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OA治疗可降低OSAHS患者血压,血压降低程度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纠正程度和治疗前血压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临床上应用自动持续气道正压 (Auto- CPAP)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对 4 0例 OSAHS患者使用 Auto- CPAP呼吸机进行压力滴定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指数 (AI)、呼吸紊乱指数 (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 (L Sa O2 )。结果:治疗后 AHI、AI、L Sa O2 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 <0 .0 0 1)。 结论 :Auto CPAP通气是一种治疗 OSAHS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rcfhOSAHS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行多导睡眠监测后采静脉血检测CRP及IL-6,比较2组CRP、IL-6水平;对33例中、重度OSAHS行6个月nCPAP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CRP、IL-6水平变化。结果OSAHS组CRP、IL-6高于对照组(P〈0.05),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RP的影响因素为AHI、LSaO2、MSaO2,IL-6的影响因素为AHI、MSaO2(P〈0.05);nCPAP治疗第7天CRP、IL-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IL-6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患者CRP、IL-6升高,其增高主与OSAHS严重程度及夜间缺氧程度相关;长期nCPAP治疗可降低患者IL-6、CRP水平,减轻OSAHS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OSAHS作为病例组,30例单纯打鼾者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患者给予为期4周的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PAP治疗前、后的血清AGEs和ox-LDL水平,并对病例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颈围及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价(HOMA)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临床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AGEs水平、ox-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PAP治疗后,病例组血清AGEs水平、ox-LDL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经CPAP治疗后,病例组胰岛素水平、HOMA指数、SBP、DBP、AHI均下降,与治疗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GEs、ox-LDL均与AHI呈正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651、0.613;血清AGEs和ox-LDL均与LSaO2呈负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528、-0.611。结论:OSAHS患者血清AGEs水平、ox-LDL水平升高,CPAP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其血清AGEs、ox-LDL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反应,调节代谢,从而降低其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个性化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临床特点采取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I)情况,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SS)、鼾声评分情况.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后LSaO2、MSaO2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HI、AI、ESS和鼾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以明显的改善LSaO2、MSaO2、AHI、AI,提高睡眠质量,降低鼾声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24 h血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疑似OSAHS患者84例,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将所有对象分为四组:非OSAHS组(9例)、轻度OSAHS组(19例)、中度OSAHS组(23例)、重度OSAHS组(33例)。比较各组的昼夜血压值,了解血压变化与PSG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血压比较,除轻、中度OSAHS患者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间无论收缩压(SBP)或舒张压(DBP)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重度OSAHS患者较非OSAHS患者SBP高约15 mm Hg,DBP高约10 mm Hg。各组的SBP非杓形比率比较,除轻、中度OSAHS患者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SBP非杓形比率依次为32.6%、54.5%、57.1%、78.3%)。重度OSAHS患者的DBP非杓形比率(54.3%)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OSAHS患者的血压与体重指数(BM I)(rSBP昼=0.26,rDBP昼=0.22)、微觉醒指数(M iI)(rSBP昼=0.25,rDBP昼=0.17)、心率变异性(HRV)(rSBP夜=0.18,rDBP夜=0.17)相关。中度OSAHS患者的血压与AH I(rSBP昼=0.31,rDBP昼=0.22,rSBP夜=0.26)、最长低通气时间(LH)(rDBP夜=0.2)相关。重度OSAHS患者的血压与呼吸暂停指数(AI)(rSBP昼=0.61,rDBP昼=0.5,rSBP夜=0.57,rDBP夜=0.48)相关。结论 OSAHS对SBP影响更大;OSAHS患者早期表现为DBP升高及SBP非杓形节律。影响血压的因素因OSAHS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各异。  相似文献   

19.
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心率变异与晨起血压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清  张劲农  向敏  付薇  彭毅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6):1815-1819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调节机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104例OSAHS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至少7 h,睡前和晨起测量血压,采用Pearson检验和Speammn检验分析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nSaO2%min)、SaO2<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DT90%)、呼吸暂停期心率变异幅度(DHR)与睡前及晨起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及其差值的相关性,并对晨起收缩期高血压及舒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 全组患者晨起收缩压、舒张压及MAP(mm Hg,1 mm Hg=0.133 kPa)分别为128.3±17.9、88.6±10.6和101.8±12.3,均较睡前(分别为123.5 4±17.8、82.0 4±9.6、95.8 4±11.5)升高(均P<0.01).血压满足高血压诊断者睡前为37例(35.6%),晨起为49例(47.1%).Spearman检验显示DHR与晨起舒张压相关(r=0.214,P<0.05).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患者的DHR大于不合并患者(P<0.05).排除年龄、BMI、AHI、nSaO2%min及DT90%的影响后,DHR是与晨起收缩期高血压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3,95%CI为1.057~1.486,P<0.01).结论 OSAHS患者呼吸暂停相关心率变异的程度与晨起舒张压相关,是晨起收缩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迷走神经调节可能参与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