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钙调素拮抗剂O-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EBB)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药物敏感性,分析联合应用低剂量EBB(≤IC20)时阿霉素(ADR)对MCF-7/AD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及其增敏倍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EBB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观察细胞内药物浓度的积累;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EBB对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拓扑异构酶Ⅱb(topⅡ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EBB对MCF-7/ADR的多药耐药具有明显逆转作用,3、7·5μmol/L浓度的EBB可以明显提高MCF-7/ADR对ADR的敏感性,平均增敏倍数分别为50·40、89·80倍,逆转强度明显高于阳性逆转剂维拉帕米(VPL)的14·88倍(P=0·0097)。6μmol/L的EBB处理2h后,细胞内积累的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Rh123)荧光强度峰值发生明显右移;同时EBB可明显增强ADR对MCF-7/ADR细胞在G2/M期的阻滞作用。6和12μmol/L的EBB处理MCF-7/ADR细胞48h后,mdr1的mRNA表达水平有一定的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topⅡb基因表达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EBB对MCF-7/ADR细胞具有较强的逆转多药耐药作用,其可能的逆转机制在于增强ADR对耐药细胞在G2/M期的阻滞以及抑制P糖蛋白外排泵作用。  相似文献   

2.
曾爱华  何蕴韶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4):496-497,500
目的全面了解乳腺癌内源性耐药情况,实现肿瘤病人个体化化疗。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术前未经化疗的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mdr1、MRP、LRP、GST-π、TOPOⅡα、BCRP基因表达。结果这6个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mdr1、LRP、GST-π、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MRP和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P和BCRP可能与乳腺癌的内源性耐药有关,mdr1、LRP、GST-π、TOPOⅡα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内源性耐药无关,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葡萄籽多酚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籽多酚(GSPs)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及其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GSTπ、TopoⅡ 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耐药株MCF-7/ADR细胞作为实验对象,用MTT法观察GSPs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GSPs对GSTπ、TopoⅡα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SPs在1.2、2.4mg/L浓度时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并且均能逆转MCF-7/A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逆转倍数分别为5.77和9.79倍;GSPs可使MCF-7/ADR细胞GSh表达下降,但对TopoⅡ α表达无影响。结论:体外试验证实GSPs具有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内GSTπ的表达有关,提示GSPs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盐酸千金藤碱(CH)对人乳腺上皮细胞癌耐药细胞株MCF-7/阿霉素(ADR)多药耐药性的体外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CH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MCF-7/ADR的耐药逆转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通过对超螺旋PBR322 DNA的解旋能力检测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活性。结果 CH在无细胞毒浓度下具有逆转MCF-7/ADR细胞耐药性的作用,逆转倍数为13.5倍,但对敏感株MCF-7细胞的抗癌药物敏感性基本无影响。CH4μmol/L使MCF-7/ADR细胞中过度表达的GST-π的表达水平下降及DNA TopoⅡ的催化活性提高,但对敏感株MCF-7细胞无影响。结论 CH具有逆转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ST-π的表达及提高DNA TopoⅡ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逆转胶囊对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逆转胶囊作用前后MCF-7/ADR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结果:逆转胶囊能显著抑制MCF-7/ADR细胞表面P-gp的表达,并可诱导MRP表达下降,其作用随血药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逆转胶囊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机制与下调P-gp和MR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逆转胶囊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ADR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其逆转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逆转胶囊含药血清培养MCF3/ADR细胞,同时设计实验分组,以流式细胞仪计数方法检测各组MCF-7/ADR细胞的bct-2基因的表述情况。结果逆转胶囊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MCF-7/ADR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与阿霉素合用时亦可抑制MCF-7/ADR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加强ADM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逆转胶囊具有逆转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靶向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loop RNA shRNA)干扰表达质粒,并探讨其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多药耐药的作用效果。方法根据MDR-1基因表达序列设计有效的RNA干扰片断,构建并获得MDR-1基因特异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pRNAT-U6.1/Neo-mdr1,采用lipofectin2000分别转染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利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利用RT-PCR检测MDR-1-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DR-1蛋白质的表达,MTT法检测耐药逆转效果,罗丹明123外排实验检测p-gp的转运功能。结果成功构建表达siRNA的质粒载体pRNAT-U6.1/Neo-mdr1,转染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后48h及G418筛选后1、2月,mdr1-RNA及蛋白质表达均呈明显下降,p-gp的转运功能明显提高,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增强,与耐药细胞及转入空白载体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筛选后1、2月与转入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RNA干扰表达质粒pRNAT-U6.1/Neo-mdr1能够稳定、持久的抑制MDR-1基因,逆转乳腺癌细胞MCF-7/ADR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与环孢素A对人乳腺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耐药倍数。乳腺癌敏感细胞株MCF-7/S和耐药细胞株MCF-7/ADR各自分为: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阿霉素;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或者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不同浓度的环孢素A;空白组。MTT法观察细胞抑制率,并算得半数抑制浓度,得出耐药逆转倍数。用免疫荧光法测得加入阿霉素的MCF-7/ADR细胞株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或者环孢素A作用下,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结果 (1)MCF-7/ADR细胞株的耐药倍数为12.13。(2)对于MCF-7/S细胞株,雷帕霉素和环孢素A的耐药逆转倍数均为1。(3)对于MCF-7/ADR细胞株,10μmol/L环孢素A使阿霉素的IC50显著降低(P<0.05),逆转倍数为1.6,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IC50逐渐降低,逆转倍数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μmol/L雷帕霉素使阿霉素的IC50显著降低(P<0.05),逆转倍数为1.6,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IC50逐渐降低,逆转倍数有逐渐增高的趋势。(4)10μmol/L的环孢素A和1μmol/L的雷帕霉素,开始增加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阿霉素浓度增加。相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下,雷帕霉素组的细胞内阿霉素浓度较环孢素A高。结论雷帕霉素能逆转MCF-7/ADR细胞株的耐药性,且效果较环孢素A好。  相似文献   

9.
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microRNA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本研究通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阿霉索耐药株MCF-7/ADR的microRNA的表达差异,探讨microRNA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MCF-7/ADR相对于其亲本细胞MCF-7的耐药性和耐药倍数;microRNA芯片和RT-PCR的方法比较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对应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microRNA表达差异.结果 乳腺癌的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相对于其亲本细胞系MCF-7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为33.2倍.microRNA芯片的结果显示耐药株MCF-7/ADR与亲本细胞系MCF-7比较有16个microRNA高表达,20个microRNA低表达:RT-PCR的结果进一步证实mir-221、mir222、mir-130a、mir-155在MCF-7/ADR中显著上调.而mir200a、mir-200b、mir-200c、mir-421在MCF-7/ADR中显著下调.结论 MCF-7/ADR与MCF-7的microRNA的表达存在着差异,提示mieroRNA参与乳腺癌化疗耐药,为进一步研究microRNA在乳腺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MDR1基因产物P-GP170、GST-π(glutathiones transferases-π)和TOPO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2例膀胱癌组织中P-GP170、GST-π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170的单独表达率69.4%(50/72)。在Ⅰ级23例中表达率52.2%(12/23);在Ⅱ级21例中表达率71.4%(15/21);在Ⅲ级28例中表达率82.1%(23/28)。56例初发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62.5%(35/56);16例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阳性表达率93.7%(15/16)。表明P-GP170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GST-π的单独表达率58.3%(42/72)。在Ⅰ级23例中表达率43.8%(10/23);在Ⅱ级21例中表达率57.1%(12/21);在Ⅲ级28例中表达率71.4%(20/28)。56例初发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48.2%(27/56);16例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阳性表达率93.7%(15/16)。表明GST-π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TOPOⅡ的单独表达率52.8%(38/72)。在Ⅰ级23例中表达率73.9%(17/23);在Ⅱ级21例中表达率47.6%(10/21);在Ⅲ级28例中表达率39.3%(11/28)。56例初发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60.7%(34/56);16例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阳性表达率25%(4/16)。表明TOPOⅡ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P-GP170、GST-π和TOPOⅡ表达的相关性:P-GP170和GST-π同时表达率36.1%;P-GP170和TOPOⅡ同时表达率31.9%;GST-π和TOPOⅡ同时表达率29.1%;P-GP170、GST-π和TOPOⅡ同时表达率22.2%。结论P-GP170和GST-π阳性产物呈棕色颗粒,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膜和/或胞质;TOPOⅡ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胞核。P-GP170、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膀胱癌组织中MDR1基因产物P-GP170和GST-π、TOPOⅡ的表达对肿瘤多药耐药起重要作用,并且多因素联合作用可能是MDR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Li L  Wang T  Xu ZL  Yu Y  Chen W  Chen 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3):1633-1637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对转染多药耐药1基因(MDR1)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人MDR1基因导入MCF-7细胞,形成耐药细胞株MCF-7/MDR1;用该细胞株为模型评价SchB的体外逆转多药耐药作用,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单独或与SchB联合作用时对耐药细胞的IC50比较,计算逆转倍数。结果 转染细胞MCF-7/MDR表现为P糖蛋白高表达,对阿霉素、长春新碱、紫杉醇、高三尖杉酯的抗药性均增加;SchB(25μmol/L)显著减少阿霉素、长春新碱、紫杉醇和高三尖杉酯对MCF-7/MDR细胞的IC50,逆转倍数达6.03-23.94倍;SchB(25μmol/L)使MCF-7/MDR细胞对若丹明123的胞内积聚增加约5倍。效果与维拉帕米10μmol/L浓度时相当;但SchB(25μmol/L)不影响MCF-7/MDR细胞的P-糖蛋白表达。结论 SchB能有效逆转转染MDR1的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糖蛋白的药物外排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3.
He SZ  Qi XD  Zhang XM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935-2937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p53基因(Ad-p53)对人乳腺癌阿霉素(ADM)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耐药性及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影响。方法以Ad-p53转染MCF-7/ADM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p53蛋白变化;锥虫蓝活细胞拒染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观察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变化,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MDR1 mRNA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观察到MCF-7/ADM细胞经MOI50的Ad-p53作用48h后,p53蛋白表达率由10.24%升高到36.20%;细胞抑制率为7.4%(P=0.003);逆转MCF-7/ADM对ADM的耐药倍数11.6倍(P=0.001);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MDR1 mRNA相对表达量由1.25±0.01下降至0.91±0.01(P=0.011)。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能抑制MCF-7/ADM细胞MDR1基因的表达,并能部分逆转MCF-7/ADM的耐药性,增加阿霉素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 gp、LRP、GST π、TOPO 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术前化疗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对 18例术前曾用化疗和 70例术前未用化疗的 88例乳腺癌组织检测P gp、LRP、GST π、TOPO Ⅱ的表达。结果 :88例乳腺癌中P gp、LRP、GST π、TOPO Ⅱ的阳性率分别为 4 2 .0 %、5 3.4 %、4 8.9%、4 0 .9%。术前应用化疗的病人乳腺癌组织P gp、LRP、GST π三者阳性表达率均较未用化疗的病人高。P gp和LRP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GST π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TOPO Ⅱ有化疗史的病人比无化疗史的病人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 gp、LRP、GST π、TOPO Ⅱ的耐药机制各不相同 ,同时检测P gp、LRP、GST π、TOPO Ⅱ等多种导致多药耐药的因素 ,对乳腺癌化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wist蛋白在肾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几种多药耐药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检测人肾癌组织不同区域的Twist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Ⅱ,TOPOⅡ)的表达.结果 在肿瘤边界区,Twist蛋白、MRP、P-gp、LRP、TOPOⅡ均为阳性表达;而在肿瘤中心区,Twist蛋白和P-gp的表达为阴性,MRP、LRP、TOPOⅡ蛋白仍为阳性表达,但MRP和TOPOⅡ在肿瘤中心区表达强于肿瘤周边区(P〈0.01),而LRP在肿瘤中心区的表达弱于肿瘤周边区(P〈0.01).结论 Twist基因的表达与肾肿瘤转移、浸润以及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中LRP、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 L RP、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以期为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ABC法 ,对 80例乳腺癌的主要耐药指标 LRP、GST-π进行检测。结果 :乳腺癌中 LRP表达率为 80 % ( 64/80 )临床 II、III期表达率显著高于 I期 ,GST-π表达率为 65 % ( 5 2 /80 ) ,临床 III期表达率显著高于 I、II期。 L RP与 GST- π间有明显相关性 ,说明它们对肿瘤耐药具有一定的协同性。结论 :乳腺癌联合检测 LRP、GST- π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对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中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前后肿瘤组织中表达及放疗对喉癌耐药基因的影响。 方法 收集76例中晚期喉癌患者,其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8例,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6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在不同类型喉癌组织和放疗前后癌组织中P-gp、MRP1、LRP和GST-π的表达强度和分布,分析其表达情况。 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具有原发耐药性,P-gp在低分化鳞癌和中高分化鳞癌2种病理类型喉癌组织中呈高强度强阳性表达,与MRP1、LRP和GST-π三种耐药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839,P=0.0438);MRP1在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5,P<0.001);放射治疗后P-gp、MRP1、LRP和GST-π阳性表达率与放射治疗前相比均有增高,其中P-gp在放疗前后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26±7.94)%、(79.37±7.7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P<0.05);MRP1在放疗前后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14±8.96)%、(54.76±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P<0.05)。 结论 P-gp、MRP1、LRP和GST-π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存在差异性;放射治疗可以增加喉鳞状细胞癌耐药基因蛋白过表达,特别是放疗后P-gp和MRP1的过表达影响喉癌化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食管贲门癌组织相关耐药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55例食管、贲门癌组织相关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食管、贲门癌组织进行Pgp、MRP、GST-π、TopoⅡ检测。结果:食管、贲门癌组织中Pgp、MRP、GST-π、Topo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1%/25.0%、52.8%/50.0%、85.7%/60.0%、91.9%/92.8%,它们与食管、贲门癌的病变部位,TNM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在恶变过程中相关耐药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作为一种分子标志物。它们以不同机制参与食管、贲门癌的多药耐药。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预后和指导术后化疗,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多药耐药因子在肺癌中表达与共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52例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Ⅱ(GST-Ⅱ)3种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组织中P-gp、 MRP、GST-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9% (27/52)、61.5% (32/52)和78.8%(41/52);耐药因子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TNM分期和不同分化程度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和MRP均阳性40.1%,P-gp和GST-Ⅱ均阳性44.2%,MRP和GST-Ⅱ均阳性50.0%,P-gp、MRP和GST-Ⅱ均阳性21.2%,其中P-gp与MRP间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s=0.632,P<0.01),P-gp与GST-Ⅱ间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 (rs=0.521,P<0.01),MRP与GST-Ⅱ间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s=0.532, P<0.01)。结论: 肺癌的多药耐药现象是由多个耐药因子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肺癌多药耐药的发生与不同的病理组织类型、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