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通腑法在内科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通腑法是祛邪的一种方法。根据祖国医学中的"实热者下之"、"急下存阴"和"泄热防陷"等理论,我们将通腑法应用于内科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在急性感染病人入院后,结合病情需要,给以清热解毒或抗菌素治疗的同时,及时应用通腑法治疗,可以加速降温除热,减少中毒症状,扭转病情。我们六年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旨在将传统中医临床实践与先进的方法学有机地结合,从而以客观数据概括中医小肠病的常用治法及小肠病主要病证的治法规律,为小肠腑病理论及其辨证证治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下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584 例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利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化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的“中医临床多维关系查询系统”,进而分析小肠病的“病原症原证原方原药原效”等多维关系,利用Weka、Business Objects、SPSS 等数据挖掘及统计方法联合应用,着重挖掘、分析小肠病证候、立法规律。结果:概括治疗中医小肠病的常用治法、小肠腑病主要病证的治法规律。结论:通过对小肠病常用治法的无尺度网络图分析,中医小肠病以理气、止痛、健脾、化湿、清热、平调寒热为主要治法,其次为散寒、活血化瘀、养阴增液、润肠通腑、消食导滞,基本与临床调查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从中风急性期腑实证形成的病机、通腑法的临床疗效、应用原则及作用机理等方面加以探讨,表明通腑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确实可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治疗极为棘手,且预后较差。“络病”学说是中医疾病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谢晶日教授分析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蕴肠络,故提出此病可从“络病”学说进行论治的观点,临证以通肠泄腑、清热化湿为主要治则,兼以扶正祛邪、健运中焦、调气和血、脏腑同治等治法攻补兼施、因人制宜进行系统调理,此外谢晶日教授还擅综合应用灸法、中药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随谢晶日教授应诊,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有所感悟,现浅析谢晶日教授基于“络病”理论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医重视腑“以通为用,降为顺”的治疗思路,将慢性前列腺炎归于“腑”病范畴,综合施以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利湿祛浊等治疗方法,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精神、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不良的生活作息等,致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渐趋复杂化,应用大黄治疗本病被历代医者所重视,以其可祛除本病之湿、热、瘀等病理产物,而又作用于下焦,善通腑气。现将其作用机理作如下探讨,以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腑法治疗脑出血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孟宪芹  王传军 《陕西中医》1995,16(9):403-404
脑出血病在急性期应用通腑法,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颅内压,使气血逆乱得以改善,风、火、痰、瘀诸症得以缓解,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本法又要严格区别其适应证。可以根据脑溢血病的辨证施治,又可分为涤痰通腑、熄风通腑、化瘀通腑、开窍通腑、降火通腑、逐水通腑法,临床可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7.
林继臻  刘明 《中医研究》2010,23(6):56-57
通腑泻下法是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学说“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具体临床运用。本法的应用首推东汉张机创制的代表方剂——大承气汤。他常采用该方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少阴急下证以及痉病、宿食等病证。历代医家在仲景承气类方剂的基础上也多有发挥。金代张从正采用下法治疗多种疾病,进一步发展了通腑泻下疗法。至明末吴又可指出“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他采用泻下常用药物大黄治疗各种急性热病,丰富和发展了通腑泻下治法的理论。作者在临证时也经常使用此法,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症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如不急治,则变证丛生,危及生命。笔者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及时应用通腑法  相似文献   

9.
靳桂春  苏娟萍  冯玛莉 《山西中医》2011,27(9):42-42,51
中医肠疗理论研究方兴未艾,然鲜有从中医治则治法方面论述者。结合现代临床中医肠疗的应用方向,概括为上病下治、通腑行气、利湿泄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收敛固涩6法,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急性期通腑泻热治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出血属中医“脑卒中”范畴.其起病急、变化多,临床除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外,尚有腹胀、按之硬满、便秘等腑气不通、邪热内结之征.故近年来在中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有人采用通腑泻热法,往往能迅速改善症状,加速康复.本文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就通腑泻热的概念和应用规律进行探讨.1 祖国医学对通腑泻热法的认识通腑泻热法是用苦寒泻下的药物荡涤胃肠实热燥结的方法,具有下燥屎、除实热和疏通气机的作用.脑出血急性期(阳闭)病人常出现面赤,身热,口臭,恶心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锦红汤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内毒素、TNF-α、IL-10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用加味锦红汤,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血WBC、CRP、血浆内毒素、TNF-α、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下调血清TNF-α、IL-10、CRP、血浆内毒素水平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加味锦红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脓毒症疗效确切,可能与加味锦红汤抗内毒素、调节免疫功能、促进促炎与抗炎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防己黄芪汤药理作用及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小莉  刘晓  夏春燕  祝婷婷  朱慧  蔡宝昌 《中草药》2016,47(19):3527-3534
防己黄芪汤是由防己、黄芪、白术和炙甘草组成的临床常用方剂。目前研究发现该方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皂苷类、黄酮类和内酯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水肿和心脏水肿等功效。从古方来源及现代研究的不同层次,综述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防己黄芪汤及相关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化汤来源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由厚朴、枳实、大黄、羌活四味中药组成,具有通行气血、调畅气机、通腑开结、开通玄府之功,主治中风病"便溺之阻格",为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代表方,其功效显著.从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经典名方三化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为三化汤治疗缺血...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20,(3):223-228
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八珍汤俱为补血类方剂,均具有补血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诊疗手段的不断进步,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应用中医方剂治疗有明显诊断学指标变化的血液疾病。中医临床上常应用上述"补血四方"治疗具有血虚症状的疾病,从"补血四方"的补血机制和临床研究的角度探讨其对血虚证的影响和治疗作用,认为"补血四方"的补血机制均为通过对人体精髓的补益和调节作用,从生血的源头论治血虚证,但四方适宜的中医证候不同,相应的药理作用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组成,是清热解毒的代表方。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延长模型动物的生存时间,改善能量代谢和血流状况,抑制脂质过氧化及炎症反应,还能改善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现将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黄连解毒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中药具有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血瘀证。中药能够充分调动机体对疾病的预防功能,发挥多角度、多层面、多靶点的综合调控能力,作用于不同的组织器官达到治疗效果。目前关于血瘀证的相关研究较多,但主要聚焦在疗效观察和处方总结等方面,缺乏对中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中药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观念,但由于其化学成分繁多、组方形式多样、作用机制复杂、干扰因素众多等,药物与疾病多重环节,多靶点之间相互作用及影响的认识不够彻底。近年来中医在应用中药治疗活血化瘀疗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等方面阐明了血瘀证的分子机制。为了明确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途径及靶点,本文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血瘀证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损伤、抗炎症反应等不同角度探讨中药治疗血瘀证的分子机制,为中药治疗血瘀证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疾病患者兼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或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类似心血管疾病症状的情况都可被归为双心疾病的范畴。对于双心疾病,临床上尚未有准确、规范的治疗方法,但疏肝气、和少阳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柴胡类方是《伤寒论》中和解少阳的经典方剂,通过概述中医药"从肝治心"治疗双心疾病的理论依据,综述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疾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现状,探寻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的更多可能。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18.
EB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B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感染者,则可能引发一系列具有发热性质的急性病症或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研究介绍了EBV致发热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剖析其致病免疫机制,进而从中医温病学视角,探讨该类疾病卫气营血辨证分型特征,为中医温病学辨证论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甘麦大枣汤源自《金匮要略》,是古今治疗精神科疾病的名方,药味数量精简,但是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神除烦,养心解郁,补脾和中,柔肝缓解等功效。由于中医无抑郁症病名,而抑郁症的症状与失眠、脏躁等类似,临床常用治疗脏躁证的方剂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及其他多种心身疾病。现整理了近年来关于甘麦大枣汤的临床研究及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资料,发现该汤剂治疗多种抑郁症有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岳鑫鑫  张茗 《河南中医》2020,40(3):473-477
升陷汤为治疗大气下陷证的代表方,临床多用于治疗因大气下陷所导致的脏腑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是胸中大气下陷,为升陷汤的主治病证,故临床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病、低血压病等。临床研究发现,升陷汤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张血管,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律失常,纠正心力衰竭,抑制心室重构等作用。升陷汤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要根据症状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随证加减。由于本方剂型为汤剂,服用及携带不便。今后应开发新剂型,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