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显微手术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26例,均发病后3 d内手术,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23例,经额纵裂入路3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GOS评分5分11例,4分9例,3分4例,2分1例,1分1例;术后DSA或CTA复查动脉瘤夹闭满意,载瘤血管通畅。结论 对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早期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并夹闭动脉瘤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小翼点入路手术夹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小翼点入路手术夹闭治疗的40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均获得良好暴露,术中无需延长皮肤切口。2例术后DSA证实瘤颈残余,后期行栓塞术,其余38例均成功夹闭动脉瘤。术后出现脑挫裂伤并血肿4例、脑梗死4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外血肿1例。40例术后平均随访16.1个月;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33例,预后不良(GOS评分1~3分)7例;复查CTA或DSA显示载瘤血管通畅,无动脉瘤原位复发及再出血。结论 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小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损伤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大脑后动脉第2段动脉瘤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对本院1990年以来治疗的11例大脑后动脉第2段(P2段)动脉瘤的临床和手术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11例患者中,1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经颞下入路、4例经翼点入路.5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或塑形夹闭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5例巨大动脉瘤行动脉瘤孤立切除术;另l例行血管内弹簧栓栓塞术.结果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8例术后恢复良好;其中包括5例动脉瘤夹闭者以及3例动脉瘤孤立者,另外2例动脉瘤孤立术后发生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梗死,出现暂时性轻偏瘫和同向性偏盲.l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恢复良好.结论 P2段动脉瘤多见于年轻人,有形成巨大动脉瘤的倾向.手术以经翼点入路和颞下入路显露为主,对必需行动脉瘤孤立者可行载瘤动脉重建以避免出现缺血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4.
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翼点或额颞入路急诊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MCAA)破裂伴脑内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显微手术治疗的MCAA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动脉瘤成功夹闭19例,行瘤壁包裹加固术1例,切除动脉瘤2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恢复良好16例,致残5例。结论采用经翼点或额颞入路,对伴有血肿的患者急诊手术可清除血肿解除占位效应;对动脉瘤进行夹闭可防止再次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治疗1例破裂的大脑中动脉M3段动脉瘤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术前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3段动脉瘤,术中成功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减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少见,破裂后易形成脑内血肿,早期行开颅手术夹闭并清除血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13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行脑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头颅CT证实有脑内血肿后,有11例患者行CTA检查证实有动脉瘤,2例患者由于病情危急直接手术清除血肿后探查.结果 13例均成功夹闭,术后死亡1例,按GOS评分,术后恢复良好5例,轻度伤残3例,严重伤残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大脑中动脉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术前经CTA确诊后急诊在显微镜下行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的急诊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急诊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13 例,术中均先清除部分血肿减压,然后采用经侧裂近端-远端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8 例患者术前行CTA 检查明确动脉瘤,5 例患者直接手术探查发现动脉瘤.结果 13例患者均在血肿清除同时成功夹闭动脉...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 女,67岁;因复查发现动脉瘤体积增大于2011年2月入院.病人2年前因右侧脑梗死入院,头颅CT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2远端动脉瘤(4.5 mm×5.3 mm).本次入院CTA复查示动脉瘤7.8 mm×7.5 mm,呈梭形,载瘤动脉近端血管局限性重度狭窄.术前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动脉瘤.行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导航(Tria Plus导航系统,美国美敦力公司)引导下标记动脉瘤,取左额颞部U形切口,在神经导航实时指引下寻找动脉瘤,动脉瘤为近椭圆形,大小约7 mm×6 mm,分别用临时阻断夹夹闭大脑中动脉M2段近端和远端,分离动脉瘤后,以侧弯动脉瘤夹可靠夹闭动脉瘤,手术顺利结束.复查CTA示动脉瘤夹闭良好,载瘤动脉通畅.随访1年,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颅内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行动脉瘤夹闭,5例行动脉瘤夹闭并瘤体切除,2例行动脉瘤包裹。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出现同向偏盲,3例出现偏瘫,4例患者术后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6月~10年,12例患者恢复良好,其中11例行瘤颈夹闭者DSA或CTA检查示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2例仍有不全象限性偏离,1例患者在术后2年因动脉瘤再次破裂死亡。结论对于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患者需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地显露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注意保护神经及穿支血管,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病例并文献复习,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1例60岁男性患者因饮酒后摔伤头部入院,头颅CT示右侧额颞部大量硬膜下血肿、右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左侧颞部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在全麻下行右额颞部大骨瓣开颅术,术中因脑压偏高,有脑膨出倾向,未能打开外侧裂探查,术后头颅CTA发现前交通动脉瘤,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同期行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及颅骨修补术。结果术后DSA检查提示动脉瘤夹闭满意无显影,载瘤动脉通畅。随访1年余,患者无任何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结论颅脑损伤后出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考虑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头颅CTA或DSA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对于确诊伴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颅脑损伤患者,主张尽早及时处理,以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1.
吲哚菁绿术中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术中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于术中的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25个颅内动脉瘤.术中动脉瘤夹闭前后均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必要时调整动脉瘤夹.术后复查CT判断有无缺血梗死,复查DSA或CTA判断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 术中荧光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残颈1例,载瘤动脉狭窄2例,远端分支狭窄1例,穿通支闭寨1例,均根据造影结果及时调整动脉瘤夹.术后复查CT无缺血性梗死出现,1例术后因动脉瘤夹闭不全出血,二次手术清除血肿,并调整动脉瘤火.16例复查DSA或CTA见动脉瘤夹闭完全,架桥血管通畅.结论 吲哚菁绿术中荧光血管造影对于判断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动脉瘤是否有残颈、动脉瘤远端血管和穿支血管是否狭窄或闭寒、架桥血管是否通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足一种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术中血管造影技术.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行急诊手术治疗的32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并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颅内动脉瘤中,大脑中动脉瘤13例,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前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瘤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28例术前行DSA检查。均在24h内行急诊手术,直视下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结果按GOS评分,术后恢复良好19例,轻度残废6例,重度残废5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急诊手术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恢复等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合并脑疝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伴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血肿位于侧裂6例、颞叶5例、额叶2例、额颞叶3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9例术前头部CTA检查发现动脉瘤8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9例,Ⅳ级3例,Ⅴ级4例。16例均行血肿清除术,术中探查明确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共夹闭动脉瘤18个,位于M1段2个、M1分叉14个、M2段2个;术中发现并夹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个。术后随访6~12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中残4例,重残3例,死亡2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Ⅴ级)。结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合并脑疝急诊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清除颅内血肿,夹闭动脉瘤,疗效良好,即使Ⅳ~Ⅴ级动脉瘤,积极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此19例中,6例手术经颞下入路,7例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3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经枕下旁正中入路,1例经扩大颞瓣入路。结果9例患者动脉瘤成功夹闭,5例患者动脉瘤成功夹闭后行瘤体切除,5例患者动脉瘤被成功包裹。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出现同向偏盲,3例出现偏瘫,1例死亡。3例患者术后因脑积水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3月~6年,3例行瘤颈夹闭者见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包裹者动脉瘤瘤体增大,1例患者在术后2年因动脉瘤突发破裂导致死亡。结论对于后循环动脉瘤患者需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地显露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术中注意对神经及穿支血管的保护,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方法对本院经单侧扩大翼点人人路一期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共28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夹闭,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4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瘤5个,脉络膜前动脉瘤2个,颈内动脉分又部1个,术后CTA复查示多发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无死亡病人。结论单侧扩大翼点人路显微手术可治疗部分颅内多发动脉瘤,根据多发动脉瘤的特征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本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18~67岁,平均51岁。27例脑内血肿均经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其中前交通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瘤9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大脑中动脉瘤1例。本研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处理原则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有24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2例行股动脉穿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行DSA检查确诊动脉瘤后术前准备时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根据GOS分级,本组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3例,Ⅳ级7例,Ⅴ级13例。结论某些特殊部位的白发性脑内血肿,有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需尽早行DSA或CTA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术中夹闭动脉瘤并将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55例(共64个动脉瘤)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大小、指向以及瘤颈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选择手术入路,分别采用经翼点入路(25例)、经眶颧入路(5例)、经颞下入路(19例)及颞前-经颧-经海绵窦入路(6例)夹闭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CT血管成像(CTA)评估手术夹闭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动脉瘤完全夹闭46例(83.6%),部分夹闭9例;手术时长为(4.4±1.1)h(2.8~7.1 h)。1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缺血症状,其中1例死亡;21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其中4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共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8~9.7年(中位时间为4.7年)。42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mRS 0分32例,1分4例,2分2例,3分2例,4分1例,6分1例(随访期间因肺栓塞死亡)。CTA随访结果显示,完全夹闭的动脉瘤未见复发,载瘤动脉血流通畅;部分夹闭的动脉瘤均未见瘤体明显增大。结论开颅夹闭手术仍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入路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STA)-大脑中动脉(MCA)分流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颅夹闭术治疗的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夹闭动脉瘤前,先行STA-MCA分流术。结果 1例破裂动脉瘤,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巨大动脉瘤(责任动脉瘤)+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镜像动脉瘤,伴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先行STA-MCA分流术,再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未破裂动脉瘤,DSA显示MCA分叉部大型动脉瘤位,MCA M2段下干粗大,上干纤细,上干起始部均成为瘤颈的一部分,先行STA-MCA分流术,再行动脉瘤夹闭术。2例术后均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CTA示动脉瘤不显影、吻合口通畅,CTP显示脑灌注良好;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例,1分1例。结论 STA-MCA分流术能够延长安全临时阻断的时间,在动脉瘤孤立和载瘤动脉闭塞后提供保护性血流,在理想情况下双支STA分流术还可以提供高流量血流,替代复杂的桡动脉或大隐静脉分流术,简化手术操作。这项技术有利于提高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手术技巧与术中破裂的预见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技巧、术中可能发生破裂出血的相关影像学改变、针对可能发生破裂出血的预案制定以及处理方法。方法本组42例颅内动脉瘤,其中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岁。41例采用翼点入路行前循环动脉瘤显微直视夹闭手术,另1例大脑后动脉P2段巨大动脉瘤采用颞下入路行夹闭切除术。结果术后痊愈39例,偏瘫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7例(占16.7%),破裂出血动脉瘤成功夹闭后,6例恢复良好,1例因发生全脑多发性梗塞而死亡。结论显微镜下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后夹闭动脉瘤是预防并成功处理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关键;对于DSA/3D-DSA呈葫芦状、宽颈及瘤体另有囊泡(子囊)形成的动脉瘤,应警惕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侧翼点入路一期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倒影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0月经单侧翼点入路一期夹闭术治疗的7例颅内前循环倒影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共19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成功夹闭;术后复查CTA显示动脉瘤瘤颈完全夹闭,载瘤动脉通畅。3例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未出现脑梗死及颅内感染等。术后随访3个月~3年,根据GOS:恢复良好5例,中残1例,重残1例。结论 颅内前循环倒影动脉瘤可选择单侧翼点入路一期手术夹闭治疗,手术成功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