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CEA)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异常,CEA患者在心绞痛严重性、临床表现、ECG改变、病死率等方面均难以与冠心病(CAD)相鉴别〔1〕。它的病原学、临床意义和治疗选择尚未完全弄请〔2〕。近年来随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对确诊病例的随访结果积累,人们对CEA的认识不断深化,本文综述其研究进展。1定义及诊断CEA是冠状动脉局限性或弥散性的囊状或纺锤状扩大,病变段冠状动脉管腔内径达临近血管的1.5~2.0倍定义为冠状动脉扩张,>2.0倍则定义为CEA〔1,2〕。它们是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由于C…  相似文献   

2.
据最近一些文献报告老年组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危险性为0~21%。这种情况可能反映了最近十年间在手术技术和保护心肌方法方面的改进。但有些报告的病例数不够多。冠状动脉外科研究(CASS)是由许多单位参加的综合研究机构,积累了大量病例,并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6岁,主诉因反复心前区憋闷10余年加重伴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周入院.有吸烟史20年,20支/d,高血压史10余年,最高血压为220/100mmHg(1 mmHg=0.133 kPa).入院体检:血压13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min,心律齐,未及杂音.下肢不水肿.心电图Ⅰ、aVL、V4~6导联T波倒置.空腹血糖5.1 mmol/L,TC 4.25mmol/L,TG 0.67 mmol/L,LDL 2.54 mmol/L,D-二聚体0.1 mg/L(正常<0.3 mg/L).心动超声:左室肥厚,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射血分数(LVEF)60%.  相似文献   

4.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重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血管内超声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与冠脉重构间的关系。  方法 :90例住院病人 ,男 60例 ,女 3 0例 ,年龄 3 6~ 76(5 9± 1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均详细询问病史 ,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  结果 :①冠脉狭窄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轻 (<5 0 % )、中 (5 0 %~ 75 % )、重 (>75 % )度狭窄均可见血管重构 ,以中、重度狭窄血管重构较明显。但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②斑块性质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纤维性及钙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 (P >0 0 5 )。③斑块的形态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61根血管为偏心性斑块 ,3 3根血管为同心性斑块 ,偏心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心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 (P >0 0 5 )。  结论 :本文提示血管重构与斑块的性质及形态有着明显的关系 ,偏心性斑块和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而与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因此 ,由于血管重构 ,血管内超声可显示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而冠脉造影可无明显狭窄表现。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瘘     
<正>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个或多个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大血管之间的异常通道,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确切的发生率尚不清楚,血管造影显示先天性CAF患病率为0.3%~0.8%,约占儿童冠状动脉畸形的50%。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发现CAF的几率越来越高,笔者从病因、解剖、病理生理、临床特征、特殊检查和治疗方面对CAF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描述了冠状动脉瘘的发病机理、分型、流行病学、病理解剖、临床特点、辅助检查,重点介绍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早在1927年 Lenk 首次在1例左室壁瘤病人生前的后前位胸片上发现有左冠状动脉钙化。但由于 X 线检查技术的限制,其后的研究发现 X 线检查对冠状动脉钙化(CAC)的检出率很低。60年代起,随着影像增强器及电影 X 线摄影的应用,使以 X 线发现 CAC 的作用大为改观。尤其近些年来对心电图运动试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运动心电图预测冠心病的价值有限,因而 X 线检查 CAC 作为冠心病的一项无创性诊断和预测方法,应予重视。本文拟简述有关 CAC 的 X 线检查、病理及临床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栓塞是指来自心脏或者循环中的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血流而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冠状动脉栓塞本质上属于继发性疾病,常见病因有心房颤动、瓣膜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医源性栓塞等.及时诊断,及时干预能极大程度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死亡率.根据冠状动脉栓塞的病因和栓塞部位不同,选择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案至关...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几年,已经清楚地证明不论是在固定的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或X线检查正常的冠状动脉上发生的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Prinzmetal氏变异型心绞痛的原因。最近,有些报告试图说明冠状动脉痉挛亦是典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因此,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上,冠状动脉痉挛可能起有较以往设想更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过去几年在一些研究中得到了许多新的资料,看来有必要对冠状动脉痉挛在这些病理生理状态下的作用作一综述。在早年有关典型心绞痛的描述中,Latham和Osler提出心绞痛可能是由于大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所致。然而,病理和病理生  相似文献   

11.
小冠状动脉     
小冠状动脉是指直径0.1至1毫米的小动脉。直径小于100微米的小动脉则称为细动脉。小冠状动脉有两种类型。通过彩色塑料制成的冠状血管造型可显示由左心室动脉分出的小冠状动脉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一种直径约200微米的小冠状动脉从心外膜下穿过心肌直到心内膜,很少或不再分枝,仅在到达心内膜时才形成少数细小的分枝。另一种小冠状动脉比前者稍粗,直径约300至400微米,在心外膜下很快分成两枝。其中一枝分布于心外膜下,另一枝穿过心肌又分成许多小枝进入心内膜。小冠状动脉病变的类别 (1) 纤维肌肉结构不良(fibromusculardysplasia) 小冠状动脉的纤维肌肉结构不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nomalous origin of coronary artery,AOCA)的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560例,检出有AOCA患者29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AOCA患者检出率为1.9%,其中23例(79.3%)为良性AOCA,包括: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15例,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3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无冠窦1例和高位开口于升主动脉4例;6例(20.7%)为有潜在临床危险AOCA,分别为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窦1例,单支左冠状动脉2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3例。起源异常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患者9例(31.0%),但仅2例为狭窄只累及起源异常动脉。结论AOCA无特征性临床表现,通常在冠状动脉造影时被发现;某些类型有导致严重心脏事件的潜在危险。AOCA与冠状动脉狭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有些冠状动脉疾病(如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桥、冠脉微血管性心绞痛等)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正常.有资料显示临床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中有10%~30%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近年来随着血管内超声(IVUS)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进展.现就这一问题总结了几种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状动脉疾病,目的 是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畸形是先天发育异常,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展和普及,因损伤畸形的冠状动脉而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塞以致病人死亡的报告日渐增多,国内尚未见到全面介绍冠状动脉畸形病理解剖学的材料,本文对此问题作简要综述。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观察最初是在尸体解剖及心脏外科手术中进行的,在法乐氏四联症中冠状动脉畸形发病率可达10%以上,一些作者认为由于伴有冠状动脉畸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率较高,故这一  相似文献   

15.
1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5%的冠状动脉病变有不同程度钙化,而IVUS检查则显示钙化率达85%.1988年,美国ACC/AHA报告中指出,中-重度钙化病变是导致球囊扩张术失败和血管急性闭塞的主要危险因素,球囊不能充分扩张的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支架植入的禁忌证.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治疗的主要难点是造影评价钙化程度欠准确、球囊支架通过困难、球囊扩张效果不佳、支架扩张不良、血栓发生率和冠脉穿孔率高.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不宜采用直接支架术,在支架植入前应进行充分的球囊预扩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冠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42例DSCT检查的冠脉变异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征。结果:冠脉变异包括起源异常135例,走行异常591例,终止异常16例。结论:DSCT能准确显示冠脉变异类型及其解剖细节,可作为常规检查技术用于冠脉变异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穿孔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连续 14 70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过程中有 7例并发冠状动脉穿孔 ,根据不同类型 ,分别采用密切观察、支架覆盖、弹簧圈堵塞等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接受外科手术 ,预后良好 ,康复出院。结论 :冠状动脉穿孔系冠心病介入治疗急性严重并发症 ,处理适当预后良好 ,处理不当将致严重后果 ,甚至死亡。处理时并非都需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次冠状动脉的突发痉挛,就像心脏病发作各种类型不同的心绞痛(例如冠状动脉X综合症、变异型心绞痛等),它们发作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是  相似文献   

19.
冠脉重构是:随着内膜粥样病变的加重,冠脉病变节段代偿性增粗,推迟管腔减小的出现,减慢管腔越来越小直至闭塞的发展过程,尽可能长久地维持适当的冠脉供血潜力。在已知的有关因素中,粥样斑块的大小是冠脉重构的主要决定因素。冠脉粥样病变患者是否出现临床冠心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冠脉重构处于超代偿、完全代偿或部分代偿阶段。有限的研究资料,已使人们重新评价血管造影诊断冠脉狭窄和判断降脂治疗效果的可靠性,推动人们重新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大冠状动脉(主要位于心外膜的传导动脉)一过性收缩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冠状动脉痉挛除引起变异型心绞痛外,在其他许多急性心肌缺血症状中也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来与之有关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