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27例,其中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1例,右侧14例,双侧1例.结果27例后腹腔镜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时间150-191min,平均176min,术中出血90-135ml,平均102ml,术后住院时间5±2d,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发生重大并发症,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安全可行的,能充分体现腹腔镜手术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腹腔镜手术很好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方法、疗效与处理要点。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皮质腺瘤13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5)min,出血平均(15±5)ml,,术后下床时间平均2d,高血压及低钾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疗效,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7年10月17例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1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无一例因术中严重并发症转为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1.24±25.6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1.46±23.65)ml,平均住院天数为(6.67±2.71)d。结论: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其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48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按患者意愿和手术者经验分别选择后腹腔镜手术(23例)和开放手术(25例)。比较2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2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控制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60±25) min和(100±40) min;出血量分别为(42±16) mL和(156±45) mL;术中血压分别为(160±10) mmHg和(165±55) mmHg;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1.2) d和(7.4±1.6) d。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组患者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时间6~48个月,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明显优于开放手术,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4例肾上腺病变患者行后腹腔镜肾上腺病变切除术,其中皮质醇腺瘤5例,醛固酮腺瘤12例,嗜铬细胞瘤2例,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5例,无功能腺瘤5例,肾上腺囊肿5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18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20-400ml,平均65ml,平均下床时间1.5(1-3)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4(2-15)d。24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血压、体貌和化验检查均正常。切除肿瘤平均直径为3.6(1.5-5.5)cm,术后并发血肿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建道孔感染5例。病理检查报告与术前相符。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应为治疗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8年1月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肿瘤切除术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中3例出现血压骤升,调整操作强度及阻断中央静脉后好转.手术时间90~21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30~150ml,平均50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4~9d,平均5d.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8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症状消失,B超或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岀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6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临床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应用后腹腔镜技术施行的66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左侧22例,右侧44例;直径1.2~6.4cm,平均3.3cm。元功能肾上腺腺瘤3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0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6例,肾上腺囊肿1例。结果62例手术获得成功,4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5~19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20~800ml,平均70ml,术中或术后输血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均无远期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较短,是肾上腺良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冯勇  陈庆忠  陈文章  王福利  袁建林 《吉林医学》2012,33(15):3185-3186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后腹腔镜、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6例(A组)、30例(B组)。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1.14±35.37)min和(152.40±52.09)min(F=4.08,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05±21.17)ml和(316.14±58.91)ml(F=12.70,P<0.001);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分别为6例和7例(χ2=2.06,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10±0.48)d和(3.49±1.07)d(F=6.52,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17±1.25)d和(5.91±2.69)d(F=7.37,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附1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冽手术均成功,1例因粘连严重,术中出血改为开放手术。肿瘤直径1.0—8.Ocm,平均3.8cm。手术时间40—19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40~160ml,平均70ml。术后住院5—9d,平均5.6d。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全部例随访3—20个月,平均10个月,临床症状消失,B超或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由于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杨江根  张轶庠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2):1014-1017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腔途径手术治疗。结果36例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5~130min,平均75min。术中血压波动≥20mmHg11例。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2d。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全部病例获得随访6~72个月,患者术后血压正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59(28.6±13.8)岁。7例行开放手术,11例行后腹腔镜手术。结果:1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15年.肿瘤无转移和复发。开放手术组肿瘤最大径(5.1±1.5)cm;手术时间(128.6±31.3)min;估计出血量(132.9±46.8)ml;术后住院天数(10.0±2.3)d。后腹腔镜手术组肿瘤最大径(4.9±2.0)cm;手术时间(59.1±23.0)min;估计出血量(16.4±8.1)ml;术后住院天数(6.0±1.5)d。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多无临床症状,B超、CT、MR可提示肾上腺区实性肿物,确诊靠病理。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行腹腔镜手术优于行开放手术。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优缺点。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学表,按1∶1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比较2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处理情况、手术成功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后腹腔镜组1例因拒绝接受腹腔镜手术,2例缺乏随访资料而脱落;开放手术组因2例转院,2例缺乏随访资料而脱落。后腹腔镜组(57例)和开放手术组(56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分别为(89.6±177;18.4)min、(70.2±177;17.2)ml、8例和(124.2±177;27.3)min、(205.7±177;51.9)ml、20例;拔管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8±177;1.3) d、(1.7±177;1.1) d、(2.6±177;1.2) d、(6.2±177;3.1) d和(4.2±177;2.0)d、(2.9±177;1.4)d、(5.1±177;3.1)d、(13.5±177;5.4)d;术后镇痛例数、引流量分别为11例、(15.4±177;4.2)ml和43例、(45.1±177;12.7)ml;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开放手术组1年内无一例死亡和复发,后腹腔镜组有5例中转开腹,1年内1例死亡、2例复发。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分别有2例(3.51%)和9例(16.07%)出现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仍存在手术失败和复发的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泌尿外科医生的经验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不同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56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阴式组)与30例同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种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的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结果手术时间:阴式组(90±12.10)min,腹腔镜组(110±10.11)mini术中平均出血量:阴式组(100±12.20)mL,腹腔镜组(200±20.12)mL;剔除肌瘤数:阴式组(4±100)个,腹腔镜组(2±1.00)个;住院费用:阴式组(5412±120.12)元,腹腔镜组(7420±200.56)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阴式组(22±4.15)h,腹腔镜组(24±3.1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阴式组(7±20.0)d,腹腔镜组(6±200)d,两组术后的肛门排气和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手术适合于肌壁间、多发性子宫肌瘤或肌瘤位于子宫下段、子宫后壁的患者。而腹腔镜则适用于盆腔粘连、附件肿块及不孕症探查和肌瘤位于子宫前壁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的技术特长和患者的情况斌择恰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要点。结果:50例术中失血100~200ml,平均160ml,手术时间30~180min。术后住院时间3~8d,平均4.5d。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2/50),术后为6.0%(3/50)。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余雄  吴崇杰  熊功友 《吉林医学》2010,31(22):3662-3664
目的:总结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96例结直肠癌手术进行分组,腹腔镜组48例和开腹组48例,手术方式包括:Dixon手术37例,Miles手术20例,乙状结肠切除14例,横结肠切除14例,右半结肠切除11例。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180±58.5)min。术后平均(1.5±1)d下床活动,平均(3±0.5)d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10±2.5)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开腹组:手术时间平均(180±30.0)min。术后平均(3±1)d下床活动,平均(4±0.5)d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15±2.5)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中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2例,切口感染2例,无切口疝、腹内疝、肠梗阻。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4.6%。开腹组:术中大出血1例,术后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疝1例,肠梗阻1例,无腹内疝,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6.7%。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下良好的显露,熟练细致的解剖操作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T1-2N0M0肾癌患者分别行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膜腔镜组)32例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开放手术组)5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6±17) min,术中出血量为(80±28) ml,术后禁食时间(28±7)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8±1.4) d,术后住院时间(7.3±3.6) d,30例随访3-18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脑血管疾病1例;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32) min,术中出血量为(140±57) ml,术后禁食时间(39±11)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7±1.1) d,术后住院时间(9.3±2.8) d,51例随访3-24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心、脑血管疾病3例.结论 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术及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的优劣。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确诊为肾囊肿的1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采用开放手术15例,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40例,腹腔镜73例(经腹腹腔镜20例,腹膜后腹腔镜53例)。对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复发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开放组、穿刺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0.0±5.0)min、(15.0±2.5)min、(80.0±1.5)min;各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0.0±2.0)ml、(2.0±0.5)ml、(50.0±2.0)ml;各组平均禁食时间为(40.0±1.5)h、(2.0±0.4)h、(23.0±1.5)h;各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0.0±1.2)d、(10.6±1.5)d、(6.0±1.4)d。结论B超引导穿刺组及腹腔镜组在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开放组。穿刺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与开放组,但穿刺组的手术时间比二者短,恢复时间亦短于二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超声、CT或MRI等诊断为肾上腺病变。病变位于左侧46例,右侧41例,双侧2例;瘤体直径1.0~6.5 cm,平均3.2 cm。结果 87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275 min,平均(136.2±62.3)min。术中出血20~200 ml,平均(91.0±48.2)ml。无输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5~7d,平均(6.2±0.8)d。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良性肿瘤,嗜铬细胞瘤21例,肾上腺皮质增生7例,肾上腺皮质腺瘤42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髓性脂肪瘤7例,肾上腺囊肿6例,肾上腺结核1例,胃后壁憩室1例,脾脏种植1例。发生腹膜破裂4例,瘤体破裂出血1例,穿刺口脂肪液化3例。随诊3~24个月,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功能性肿瘤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需根据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严格掌握,重视局部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岁.肿瘤直径2.7~5.1 cm,平均3.6 cm.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结果: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5.8±34.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8±3.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6.9±41.5) ml.术后病理为32例肾透明细胞癌,5例颗粒细胞癌,2例嗜酸性细胞瘤,切缘均阴性.3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2~32个月,平均11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可靠,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