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乳块消方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莎莎  郭巧生  金融  周芬  王恬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198-1202
目的:研究乳块消方(RKX)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乳块消方5.8,11.6,23.2 g·kg-13个剂量组,三苯氧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肌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的方法复制乳腺增生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测定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脏器系数、血清性激素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液流变性,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乳块消方能明显减小大鼠乳房直径、乳头高度和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此外,明显降低血清雌二醇(E2)、催乳素(PRL)水平,提高孕酮(P)水平,增加SOD活性,抑制胸腺系数减少。结论:乳块消方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工艺优化前后乳癖消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癖消片(RPX)工艺优化前后,对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方法长期外源性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给药4周后,取乳腺组织做病理切片;测定子宫指数、卵巢指数;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全部治疗组大鼠乳头红肿、乳腺小叶、腺泡、导管增生均较轻;血清中E2、P、T、LH不同程度降低,PRL不同程度升高。两种工艺的样品对大鼠乳腺增生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所有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PX工艺优化后,对大鼠乳腺增生有治疗作用,与原工艺相比,主要药效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肝舒乐片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病理形态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下肢肌肉注射雌、孕激素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肝舒乐组、疏肝组、健脾组6组,每组12只,运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透射镜观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竖起、较坚实、充血,增高,乳房增大,镜下乳腺增生呈弥漫性,无局部包块,腺泡和小叶显著增加,脂肪和结缔组织明显减少,腺泡腔和腺导管腔明显扩张,腺泡腔内含分泌物及脱落的细胞;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孕酮(P)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肝舒乐组显著改善其病理形态,E2和PRL 明显降低(P<0.05),接近正常水平,P明显升高(P<0.05);乳癖消组次之,E2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0.05),P、PRL无明显改善(P>0.05);疏肝组、健脾组更次之,E2、P、PRL 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肝舒乐片对模型动物的病理形态、血清性激素紊乱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增平颗粒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35d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用乳增平颗粒4.0、2.0、1.0g/kg3个剂量治疗30d,测定大鼠乳头直径,观察乳头大体形态变化及显微镜下乳腺组织变化,观察血流变学的影响;测定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乳增平颗粒能明显减小大鼠增生乳头直径、减轻乳头形态学症状,减少乳腺小叶数、腺泡数和腺泡腔直径,改善血液流变性,显著降低血清E2含量。结论乳增平颗粒对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乳癖灵治疗乳腺增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雌二醇诱发乳腺增生症模型大鼠的乳腺组织、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乳癖灵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隔日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3mg/kg共30次,15次后受试药组每天口服给予大小剂量乳癖灵30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酵(E2)、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1)、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浓度,游标卡尺测量第三对乳头高度,病理切片观察乳癖灵对乳腺小叶数(个/mm^2)、腺泡数(个/小叶)、腺泡腔直径(um)的影响;正常大鼠连续口服乳癖灵30d,同法测定血清中E2、P、T、PRL、LH、FSH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二醇受体、孕酮受体,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用等级序值法进行统计,探讨乳癖灵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乳癖灵大剂量组能明显减小乳腺增生症模型大鼠的乳头高度、改善乳腺组织的小叶、腺泡、导管增生情况。乳癖灵可升高模型和正常大鼠的孕激素水平并可使正常大鼠的雌激素受体数下降。提示乳癖灵有抗乳腺增生的作用,其对雌激素受体的降调节作用,可能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乳康舒胶囊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康舒胶囊(鹿角胶、淫羊藿、白芍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法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结果乳康舒胶囊ig给药后可抑制造模大鼠乳腺直径的增加,乳腺小叶中的平均腺泡数、腺腔的平均直径及腺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小;并明显抑制血清E2的升高,使血清E2、P基本恢复到正常动物的水平,大剂量组的PRL比模型对照组也显著减少(P<0.001)。结论乳康舒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安乳消痛丸对大鼠的增生乳腺肉眼形态、组织病理学形态和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20 mL/kg,1次/d,连续25天。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20mL/kg,1次/d,连续25天。安乳消痛丸低、中、高剂量分别给予安乳消痛丸低(2.5 g/kg)、中(5.1 g/kg)、高(7.7 g/kg)剂量,20 mL/kg,1次/d,连续25天。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_2)含量显著增高,孕酮(P)含量明显降低,安乳消痛丸各剂量组大鼠血清E_2含量降低、P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乳消痛丸可减轻大鼠乳头肿胀度,降低乳腺组织重量;安乳消痛丸可可减少大鼠乳腺小叶和腺泡数目,降低腺泡上皮细胞高度,缩小腺腔直径。结论:安乳消痛丸通过调节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较好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E_2含量,升高P含量,调节二者的相对平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肝舒乐片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病理形态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下肢肌肉注射雌、孕激素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肝舒乐组、疏肝组、健脾组6组,每组12只,运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透射镜观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竖起、较坚实、充血,增高,乳房增大,镜下乳腺增生呈弥漫性,无局部包块,腺泡和小叶显著增加,脂肪和结缔组织明显减少,腺泡腔和腺导管腔明显扩张,腺泡腔内含分泌物及脱落的细胞;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孕酮(P)明显低于正常组(P&lt;0.05);肝舒乐组显著改善其病理形态,E2和PRL明显降低(P&lt;0.05),接近正常水平,P明显升高(P&lt;0.05);乳癖消组次之,E2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lt;0.05),P、PRL无明显改善(P&gt;0.05);疏肝组、健脾组更次之,E2、P、PRL均无明显改善(P&gt;0.05)。结论:肝舒乐片对模型动物的病理形态、血清性激素紊乱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1)
目的观察乳安消片对乳腺增生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癖消片组(960 mg/kg)及乳安消片低、中、高剂量组(580、1 160、1 740 mg/kg),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后腿内侧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以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灌胃给药45 d后,测定第2对乳头高度及乳房直径,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孕酮(PROG)水平,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乳安消片组E2、PRL水平显著降低(P0. 05),PROG水平显著升高(P0. 05),并且中、高剂量组乳头高度及乳房直径显著减小(P0. 05)。结论乳安消片对乳腺增生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乳腺康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中药乳腺康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30天造模 ,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 (喂以白开水 ) ,三苯氧氨组[2mg·(100g·d)-1]和乳腺康组[1.44g·(100g·d)-1] ,以2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E2) ,孕激素(P) ,E2/P及睾酮(T)指标,并观察大鼠第二对乳房组织病理切片变化。结果:经中药乳腺康治疗后大鼠乳头直径、乳腺缩小(P<0.01);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能降低大鼠血清孕激素(P<0.05),睾酮含量明显降低(P<0.01);光镜下乳腺小叶数目、小叶腺泡数明显减少 ,腔内分泌物减少。结论:乳腺康对雌激素引起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抗乳腺增生和镇痛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抗乳腺增生实验中,采用雌二醇(E2)和黄体酮诱导雌性未孕大鼠形成乳腺增生模型,评价受试药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性激素受体蛋白表达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在镇痛实验中,采用冰乙酸致小鼠疼痛出现扭体反应、光热辐射致大鼠疼痛出现甩尾反应,评价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表达,减少其阳性表达细胞占同类细胞数目的比率(P0.01),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高、中剂量组显著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E2,升高孕酮(P)水平(P0.05,P0.01);此外,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P0.01),减少扭体反应次数(P0.01),并显著缩短给药后60,120,180,240 min由光热辐射致大鼠疼痛反应的痛阈值(P0.01)。结论: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性激素水平抗乳腺增生,并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回乳抑增一号"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用药效学实验筛选出最佳处方。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15组,除正常组外,每组均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连续25 d,继而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5 mg·kg-1,连续5 d,造模后给予不同组方药物治疗,连续4周后,用ELSI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激素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P,FRL,FSH,LH含量明显升高(P<0.05),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和分泌物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激素值均有所降低(P<0.05),组方8明显降低大鼠血清雌二醇,泌乳素,促卵泡激素,提高孕酮,促黄体生成素(P<0.05),显著减轻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和分泌物。结论:复方"回乳抑增一号"显著改善血清激素水平的紊乱,对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其中以生麦芽,夏枯草,玄参,浙贝母,淡昆布,牡蛎,山慈菇合用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疗效最为显著,为最优处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小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乳络通胶囊(乳络通)对小鼠乳腺增生模型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脏器(胸腺、脾脏和子宫)指数及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探讨乳络通对小鼠乳腺增生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乳络通高、中、低剂量(0.6,0.3,0.15 g·kg-1)、乳康片(0.53 g·kg-1)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建立小鼠乳腺增生模型,治疗组分别用乳络通高、中、低剂量、乳康片连续灌药30 d。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P的含量、脏器(胸腺、脾脏和子宫)指数,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乳腺组织形态的变化及其采用立体定量分析方法观察乳腺小叶体密度、间质体密度和腺泡体表面。结果: 乳络通高、中、低剂量可显著降低小鼠乳腺增生模型血清中E2含量(P<0.01),明显升高P含量(P<0.05);乳络通高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减小(P<0.01),子宫指数显著增大(P<0.01);病理形态学显示乳络通高、中、低剂量组的乳腺小叶体密度、腺泡比表面都显著减小(P<0.01),小叶间质体密度显著增大(P<0.01),乳络通组乳腺病变减轻,有抑制乳腺小叶增生的作用,使小叶体积缩小,腺泡缩小,导管变窄。结论: 乳络通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小鼠的雌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病理形态变化,有效地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小鼠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14.
葛根提取物对未成熟大鼠乳腺、子宫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葛根提取物对大鼠乳腺、子宫发育的影响。方法 :正常Wistar雌性大鼠 4 0只 ,体重为 6 5~85g ,随机分为正常组、雌二醇组、葛根提取物低剂量组、葛根提取物高剂量组 ,每组 10只。各组给药 7d后 ,测血清中激素 ,剥离乳腺与子宫称重。结果 :①葛根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未成熟大鼠乳腺和子宫重量 ;②葛根提取物能增加大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 )含量 ,降低泌乳素 (PRL)含量。结论 :葛根提取物能促进未成熟大鼠乳腺及子宫发育 ,为进一步开发促进青年女性乳腺及子宫发育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同时为治疗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患者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强骨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运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强骨丹高低剂量组、西药组,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法等检测各组实验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血清雌二醇(E2)、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以及尿脱氧吡啶啉(Dpol)。【结果】强骨丹可明显升高BMD、BMC,提高血清E2水平,降低TRACP5b和Dpd水平,并降低BGP含量。【结论】强骨丹通过调节机体相关内分泌功能,抑制骨吸收,降低骨的转换率,减少骨丢失,增加骨密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坤怡宁对雌性去卵巢大鼠生殖内分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坤怡宁颗粒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内在机制。方法:以去卵巢大鼠为模型,观察坤怡宁颗粒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和子宫、胸腺、肾上腺等脏器系数的影响;用放免试剂盒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白细胞介素-2(IL-2),骨钙素(BGP)的含量。结果:坤怡宁能增加去卵巢大鼠子宫和肾上腺系数,提高其降低的E2,IL-2和BGP,显著降低去卵巢大鼠升高的FSH,LH和PRL。结论:坤怡宁对去卵巢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紊乱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乳腺增生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分别注射大鼠25 d和5 d,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于造模3周后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连续4周,测定血浆中E2、P、PRL水平,测量造模前后第二对乳头高度,镜下观察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观察各组乳腺增生程度。结果桂枝茯苓胶囊能显著降低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抑制乳腺增生,降低E2和P含量,E2/P比值显著增高,对PRL未见明显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桂枝茯苓胶囊可减轻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充血与水肿,减少乳腺小叶的腺泡数量,减轻腺上皮增生层次,抑制腺泡分泌现象,改善导管上皮增生的程度。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具有一定防治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夏誉溦 《天津中医药》2005,22(6):510-513
【目的】探讨女贞孕育汤治疗无排卵不孕症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择肾虚型或兼血瘀证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45例,口服女贞孕育汤,与对照组口服克罗米芬对照,测定卵巢、子宫血流参数,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2)服女贞孕育汤的无排卵患者采静脉血,选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检测女贞孕育汤促血管生成作用。3)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服药前后,取子宫内膜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素(PRL)、睾酮(T)。【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55.55%、52.17%,卵巢子宫血流参数: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流速(Vmin)、时间平均血流最高流速(Tmax)排卵侧优于非排卵侧,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排卵倒比非排卵后降低。2)中药组、西药组在血管生成表现和形式,及血管计数方面好于对照组。3)服女贞孕育汤后卵泡增大、内膜增厚、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着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明显高于服药前,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明显增强。【结论】女贞孕育汤对肾虚型无排卵不孕症效较佳,可改善卵巢血供,促进血管的生成与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章建民  陈宇  杨明艳  郑纯威  王绪平  寿旦 《中医药学刊》2013,(10):2166-2168,I0002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家兔的制备及评价消癖健乳巴布膏的药效。方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制备乳腺增生兔模型;游标卡尺测量乳头高度;酶标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组织病理学方法测乳腺小叶数、腺泡数、腺泡腔平均直径;血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乳腺增生兔模型各指标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消癖健乳巴布膏能改善乳腺增生兔模型的部分指标。结论:乳腺增生兔模型制备方法可行,消癖健乳巴布膏对乳腺增生兔乳头高度、靶器官重量有明显作用,对血清雌激素、乳腺组织病理学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检测技术、电化学发光法对30例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血清性激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治疗前30例中有16例患者血清孕酮在正常值(10ng/mL)水平以上,但子宫内膜分泌不良,同时伴有雌二醇(E2)、孕激素受体(PR)下降,治疗后E2水平上升,PR增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并且有6例妊娠。另14例患者孕激素(P)水平低于正常值,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PR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E2水平及孕酮P水平显著上升(P〈0.05),5例妊娠。【结论】补冲丸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进而改善卵巢分泌E2、P的作用,并能提高患者子宫内膜PR含量,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分泌状况,使患者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