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564例抗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物(LA)、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检测与脑梗死、习惯性流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深静脉血栓等血栓相关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PIT-LA法筛选L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ACA—IgG、IgM、IgA;活化蛋白C抑制比值法检测APCR。结果在检测的564例患者中,ACA—IgG、IgM、IgA的阳性率分别为30%、24%和11%,LA的阳性率为6.5%,APCR阳性率为7.9%。其中脑梗死64例,ACA—IgG、IgM、IgA的阳性率为14%,APCR的阳性率为7.8%,未发现LA阳性的病例。265例习惯性流产的患者中,ACA—IgG、IgM、IgA阳性率分别为19%、18%和3%,LA阳性率2.7%,APCR阳性率5.8%。171例的SLE患者中,ACA—IgG、IgM、IgA的阳性率分别为35%、25%和18%,LA阳性率8.8%,APCR阳性率为6%。其他原因不明的血栓性疾病患者64例,ACA—IgG、IgG、IgA的阳性率分别为78%、55%、22%,LA阳性率为30%,APCR的阳性率为23%。结论ACA、LA、APCR的检测对SLE、脑梗死、习惯性流产,尤其是原因不明的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SARS-CoV抗体实验诊断中的假阳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在SARS病原学诊断中的假阳性问题。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16l例非SARS患者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59例正常对照中,IgG抗体的阳性率为3.4%(2/59);40例肿瘤患者中,IgG抗体阳性率为17.5%(7/40);3l例自身免疫病患者中,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5%(2/31)和22.6%(7/31),IgG抗体和IgM抗体同时阳性为6.5%(2/31);3l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I正)患者中,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0%(9/31)和58.1%(18/31),IgG抗体和IgM抗体同时阳性为22.6%(7/31)。IgM和IgG抗体诊断SARS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8%和21.1%,两种抗体同时诊断SARS的假阳性率为5.6%。经RT—PCR证实上述阳性均为假阳性。结论:两种抗体同时测定可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包被的抗原有关。  相似文献   

3.
262例患儿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霞 《华夏医学》2002,15(1):53-54
目的:探讨弓形感染与儿童疾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262例儿科患儿血清弓形虫IgG与IgM抗体。结果:262例患儿IgG抗体阳性率高于IgM抗体,P<0.05,IgG抗体阳性率,呼吸系统为30.1%,神经系统为29.5%,消化系统为5.6%,淋巴结肿大为23.6%,发热待查为14.7%,心肌炎为8.3%,IgM抗体阳性率,呼吸系统为13.3%,神经系统为15.9%,淋巴结肿大为16.4%,发热待查为8.8%,结论:弓形感染可见于各系统疾病,IgG与IgM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弓形虫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不孕症夫妇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弓形虫在不孕不育夫妇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AS方法检测患者血清弓形虫CAg、IgM、IgG。结果 CAg、IgM、IgG阳性率分别为4.55%、16.67%、25%;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7.12%;弓形虫感染率为37.88%;男、女性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2.73%、53.03%。男女弓形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夫妻双方同时感染的阳性率为15.15%;习惯性流产患者弓形虫感染率为60%。结论弓形虫感染在不孕不育夫妇中非常普遍,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习惯性流产患者感染率最高;因此要高度重视并及时治疗弓形虫感染,减少其对不孕不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儿包虫病的免疫诊断方法,探索其抗体应答假阴性反应原因。方法:采用间接ELISA和单克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55例小儿包虫病患者血清的IgG亚类(IgGl、IgG2、IgG3和IgG4)、IgA、IgM、IgE类抗体、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检测。结果:8种抗体检查方法中IgGl亚型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IgGl分别与其它种抗体的1种或2种联合检测,以IgGl IgA IgM检出率最高,为64.3%;15例IgG抗体阴性小儿患者中,有12例分别检测出IgG亚类和/或IgM、IgA、IgE,3例病人血清各种抗体均呈阴性反应,其中IgGl、IgG4及IgA、IgM、IgE的特异性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分别为42.9%、ll.9%、28.6%、26.2%和21.6%;小儿的IgM水平高于成人,肝包虫病患者的IgG亚类高于肺包虫病患者;IgG阴性小儿患者血清的CAg和CIC阳性率分别为40%及26.67%。结论:抗包虫总IgG抗体表达水平低下,抗体表达各类不同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是造成包虫病患者IgG抗体反应阴性的主要原因。而寄生包虫囊的退行变性也可影响抗体的免疫应答水平。IgGl IgA IgM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包虫病人免疫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毛立群  李瑞民  闫燕华 《河北医学》2001,7(12):1077-1079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30例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 (URSA)患者进行抗心磷脂抗体 (ACA)和抗血小板抗体 (PA)的检测 ,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URSA组ACA~IgG、ACA~IgM或和PA~IgG的阳性率分别为 4 3.33%、30 .0 0 %和36 .6 7%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这些自身抗体的出现可能与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7.
谢作听  季丽丽  陶志华  林观样 《重庆医学》2007,36(13):1318-1319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头孢菌素IgG和IgM抗体免疫现况.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对240例住院患者分别进行血浆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哌酮IgG和IgM抗体检测.结果 患者血浆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哌酮阳性率分别为0%(0/240)、4.58%(11/240)、6.25%(15/240),统计结果显示患者血浆头孢呋辛、头孢哌酮抗体阳性率高于头孢唑啉(P均<0.01);未发现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哌酮抗体之间存在共阳性现象(共阳性率均为0%). 结论 患者头孢呋辛、头孢哌酮的IgG和IgM抗体免疫相对比较严重,而头孢唑啉IgG和IgM抗体免疫相对乐观;上述3种头孢菌素IgG和IgM抗体间很可能不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8.
SARS-CoV抗体检测在发热鉴别诊断中的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是否可以通过检测SARS-CoV、IgM、IgG抗体来协助早期鉴别诊断发热患者。方法 利用SARS-CoV ELISA试剂盒检测正常人群、普通发热患者、临床SARS疑似患者和临床SARS确诊患者新鲜血浆标本中的IgM和IgG抗体。结果 正常人群中SARS-CoV抗体阳性率为0%(0/25);疑似患者中SARS-CoV抗体阳性率为40%(4/10);确诊患者中SARS-CoV抗体阳性率为95%(60/63)。结论 利用SARS-CoV ELISA检测中晚期SARS患者血浆中的相应抗体较可靠,但在普通发热患者中会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延安市神经系统疾病与抗弓形虫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延安市神经系统疾病患者TOX感染情况,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对180例不明原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13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TAb检测。结果疾病组ATAb的阳性率为28.89%(52/180),健康对照组为9.63%(13/135)。不同类型疾病患者ATAb阳性率分别为:脑型28.05%(23/82)、癫痫型44.44%(4/9)、精神病型32.14%(9/28)、神经衰弱型26.23%(16/61);不同性别患者ATAb阳性率:男性患者ATAb阳性率为35.63%(31/87),女性为22.58%(21/93);不同年龄患者ATAb阳性率分别为:≤25岁,33.33%(6/18);26—50岁,30.00%(18/60);≥51岁,27.45%(28/102)。有宠物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为47.62%(30/63),无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为18.80%(22/117)。不同抗体TOX阳性率分别为:IgG12.22%(22/180);IgM阳性率8.89%(16/180);IgM、IgG双项阳性率7.78%(14/180)。结论对临床上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务须开展TOX的常规检测,以便及早诊治,降低TOX脑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ABO血型不合自然流产患者IgG抗体效价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志远 《广西医学》2009,31(9):1284-1285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时52例夫妇血型不合的自然流产者进行IgG抗体效价测定,≥64为阳性。选同期无流产史的正常孕妇43例为对照组。结果流产组IgG抗A(B)抗体阳性36例占69.2%,对照组阳性5例占11.6%,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夫妻血型不配对所至流产率依次为O+B〉O+A〉O+AB。1次流产IgG抗A(B)抗体阳性率13.4%,2次流产为25.0%,3次流产为30.8%,3次、2次流产组阳性率高于1次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流产组阳性率与2次流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擘意义(P〉0.05)。结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自然流产患者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显著升高,对再次怀孕抗体效价应进行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涉县夏季正常人群和发烧样病人中盖塔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抗体捕捉ELISA方法检测盖塔病毒IgM抗体和间接ELISA方法检测IgG抗体。结果正常人群IgM抗体阳性率为0.30%(1/300);IgG抗体阳性率为16.30%(49/300)。发烧样病人盖塔病毒IgM抗体阳性率0.63%(2/317)。结论正常人群对盖塔病毒易感,感染率较高,为16.67%;夏季发烧样病人中也存在盖塔病毒感染,但感染率比例很低。这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ELISA法测定45例I即患者及20例体检正常人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的水平,并分别进行ITP患者与正常人进行配对比较。结果FCM检测20例正常人血小板表面IgG、IgA和IgM的荧光百分率分别为(15.21±8.83)%,(4.89±7.48)%,(13.51±6.21)%;riP患者血小板表面IgG、IgA和IgM荧光百分率分别为(53.21±18.92)%,(45.95±20.21)%,(22.18±15.77)%。结论血小板特异抗体检测对肯定IrI’P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流式细胞术可快速、敏感、准确地测定PAIg,且明显优于ELISA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涉县家猪感染盖塔病毒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盖塔病毒IgM抗体和IgG抗体。结果 147份家猪血清盖塔病毒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均为8.16%。结论家猪对盖塔病毒易感,感染率为16.33%。  相似文献   

14.
曾爱平  周仁芳  胡朝军 《浙江医学》2011,33(5):640-643,65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不同亚型的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30例PBC患者、81例肝病(LDC组)患者、110例炎症性肠病(IBD组)及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SCA的 IgA和IgG亚型.结果 PBC患者血清中ASCA-IgA亚型阳性率为22.3%,ASCA-IgG亚型阳性率10.0%;ASCA-IgA或ASCA-IgG亚型阳性率为26.9%;ASCA-IgA和ASCA-IgG亚型同时阳性率5.4%,PBC组患者ASCA-IgA或ASCA-IgG阳性率、ASCA-IgA阳性率与LDC、IB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患者ASCA-IgA和ASCA-IgG同时阳性者阳性率、ASCA-IgG阳性率与LDC、IBD、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ASCA-IgG亚型阳性率低于IBD组中的克罗恩病患者的22.0%(P<0.05).在PBC患者的AMA-M2和抗SP100抗体阴、阳性组中的ASCA-IgA、IgG亚型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抗GP210抗体阳性组中的ASCA-IgA或IgG亚型检出率高于抗GP210抗体阴性组(P<0.05).ASCA-IgA阳性的PBC患者组中的TBil、IgA、IgM高于阴性组,ALB低于阴性组(P<0.05);ASCA-IgG阴、阳性组中的PBC患者的肝脏生化、免疫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ASCA-IgA或ASCA-IgG可作为PBC患者的自身抗体在血清中存在,且ASCA-IgA 亚型与PBC的发病机制中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与PBC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北京地区随机人群,抗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人工合成主要表面糖蛋白(Re-combinant major surface glycoprotein),调查抗Pjr Msg、Ig G、Ig M和Ig A抗体水平,探讨人群感染Pj情况。方法利用原核表达的Pj r Msg可溶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调查266例北京地区随机人群血清抗Pj r Msg Ig G、Ig M和Ig A抗体的检出情况。结果北京地区266例随机血清,抗Pj r Msg Ig G、Ig M和Ig 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2.5%(113/266),41.7%(111/266)和0(0/266)。其中同期Ig G阳性Ig M阳性、Ig G阳性Ig M阴性、Ig G阴性Ig M阳性和Ig G阴性Ig M阴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7.3%(46/266)、25.2%(67/266)、24.4%(65/266)和33.1%(88/266)。40~50岁组的抗Pj r Msg Ig M抗体检出率为62.8%(59/94),分别高于20~29岁组的32.9%(28/85)(χ2=15.895,P=0.000)和30~39岁组的27.6%(24/87)(χ2=22.522,P=0.000)。结论北京地区成人抗Pj r Msg Ig G与Ig 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5%和41.7%,人群感染Pj后的Ig G或Ig M抗体阳性率高达66.9%,Ig A抗体没有检出以及Ig M抗体在高年龄组中检出率高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杨清萍 《浙江医学》2013,(23):2065-2067,2102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不同亚型的抗环瓜氦酸肽(CCP)抗体,探讨其在RA中的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5例RA患者、53例非RA的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IgA、IgG和IgM,并用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IgM。结果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IgA、IgG、IgM的检出率分别为57.8%、73.3%、30.4%,均高于CT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的RF-IgM阳性者中的抗CCP抗体-IgA、IgG、IgM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RF-IgM阴性者(P〈0.05)。抗CCP抗体一IgA、IgG亚型在≥24个月、7~23个月病程组中的阳性率高于≤6个月组(P〈005),但≥24个月与7~23个月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一IgM在≥24个月的阳性率低于≤6个月组(P〈005),但7~23个月与≥24个月、≤6个月病程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CCP抗体一IgA、IgM对RA的诊断敏感度均低于抗CCP抗体-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抗CCP抗体-IgA、IgM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与抗CCP抗体-IgG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存在不同亚型的抗CCP抗体,抗CCP抗体-IgA、IgM在RA诊断中与IgG亚型有相似的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类风湿因子(RF-IgM,IgA,IgG)、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环胍氨酸肽抗体(anti-CCP)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探讨6种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RF-3(RF-IgM,IgA,IgG)和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和APF。共检测76例RA患者、98例非RA患者和30例健康者。结果 RF-IgM、RF-IgA、RF-IgG、AKA、APF和抗CCP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71.1%、44.7%、28.9%、42.1%、48.7%、68.4%,特异性分别为78.9%、85.9%、89.1%、89.8%、91.4%、93.8%。联合检测3种抗体、4种抗体、5种抗体和6种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RF-3(RF-IgG,IgA,IgM)为27.6%和92.2%,RF-3/AKA为19.7%和94.5%,RF-3/APF为23.7%和96.1%,RF-3/抗CCP抗体为26.3%和96.1%,RF-3/AKA/APF为18.4%和97.7%,RF-3/AKA/抗CCP抗体为15.8%和99.2%,RF-3/APF/抗CCP抗体为15.8%和99.2%,RF-3/AKA/APF/抗CCP抗体为13.2%和100.0%。结论诊断RA的6种相关抗体中RF-IgM的敏感性最高,但特异性最低;抗CCP的特异性最好,抗CCP最具诊断价值;RF与AKA、APF、抗CCP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McAb-ELISA间接夹心注和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平行检测山西地区(家鼠型HFRS疫区)的人及动物血清中HFRS病毒特异性IgM和/或IgG抗体。结果ELISA检测174份HFRS患者血清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IFAT。检测295份无明确HFRS病史的健康人血清,ELISA的阳性率也高于IFAT。检测215份鼠类血清、102份兔血清及108份猪血清,ELISA的阳性检出率与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基本相同。用阻断试验等证明本ELISA检出的抗体确为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早期,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首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但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干扰因素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临床如何分析解读SARS-CoV-2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方法 收集2020年3-6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同时送检SARS-CoV-2 IgM/IgG抗体和核酸的8 678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受检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包括SARS-CoV-2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类风湿因子、补体、免疫球蛋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IgG抗体,抗体阳性复核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SARS-CoV-2核酸检测采用RT-PCR方法。使用嗜异性抗体阻断试管(HBT)处理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的标本,然后再次进行检测。结果 (1)8 678例受检者标本中,8 677例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抗体阳性者25例(0.288%),SARS-CoV-2 IgG抗体阳性者5例(0.058%),SARS-CoV-2 IgM和SARS-CoV-2 IgG抗体同时阳性者0例。使用化学发光法复核后,仅3例受检者SARS-CoV-2抗体阳性,27例抗体均为阴性。1例受检者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同时抗体IgM和IgG均为阴性。(2)30例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抗体阳性者均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感染SARS-CoV-2或既往感染SARS-CoV-2的可能,其中有10例SARS-CoV-2 IgM抗体阳性者进行2次以上动态监测结果仍为阳性,其余20例受检者未进行动态监测。(3)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抗体假阳性率为0.288%,SARS-CoV-2 IgG抗体假阳性率为0.058%。采用HBT对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抗体阳性的标本进行处理后,25例SARS-CoV-2 IgM抗体阳性的标本中,除1例结果仍为阳性外,其余结果均转为阴性;而5例SARS-CoV-2 IgG抗体阳性的标本结果依然为阳性。(4)30例SARS-CoV-2抗体阳性者的类风湿因子、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可出现假阳性,SARS-CoV-2 IgM抗体阳性绝大多数是嗜异性抗体干扰所致,SARS-CoV-2 IgG抗体阳性者可能还存在其他潜在未知的干扰因素。嗜异性抗体对胶体金法的干扰大于化学发光法。因此,非疑似COVID-19患者或确诊COVID-19患者不宜进行SARS-CoV-2抗体检测指导临床,一定要考虑实验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生殖器疱疹患者HSV-2和anti—HSV-2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器疤疹(GH)患者HSV-2PCR及HSV-2抗体(包括IgG、IgM)检测的临床意义,评价其对GH诊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方法对182例生殖器部位有皮损的现症GH患者检测HSV-2PCR及HSV-2抗体(包括IgG、IgM)。结果HSV-2PCR阳性检测率为90.6%(165/182),明显高于HSV-2IgG阳性检测率68.7%(125/182)和HSV-2IgM阳性检测率为14.3%(26/128);初发患者HSV-2PcR阳性检测率为89.7%(61/68)明显高于HSV-2IgG阳性检测率39.7%(27/68)和HSV-2IgM阳性检测率25%(17/68);复发患者HSV-2PCR阳性检测率为95.6%(109/114),HSV-2IgG阳性检测率为100%(114/114),两者几无差别,而HSV-2IgM阳性检测率为0;23例皮损不明显患者HSV-2IgG阳性检测率为78.3%(18/23),明显高于HSV-2PCR阳性检测率26%(6/23)和HsV-2IgM阳性检测率13%(3/23)。结论HSV-2PCR检测法对有典型临床症状如水疱和糜烂的GH阳性率高、诊断价值大,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阳性率低;HSV-2IgG检测对无皮损和无症状的患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HSV-2IgM对诊断GH感染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