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ARS-CoV抗体实验诊断的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SARS-CoV)抗体在SARS病原学诊断中的特异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80例非SARS患者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在23例健康人中,SARS-CoV-IgG抗体的阳性率为8.7%(2/23),20例肿瘤患者中,阳性率为20%(4/20);1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SARS-CoV-IgM抗体和SARS-Co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1%(2/18)和22.2%(4/18);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SARS-CoV-IgM抗体和SARS-Co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1%(4/19)和47.4%(9/19),SARS-CoV-IgG抗体和SARS-CoV-IgM抗体同时阳性率为15.8%(3/19)。证实SARS-CoV-IgM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2,5%;SARS-CoV-IgG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76.25%;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6.25%。经RT-PCR证实上述抗体单项阳性均为假阳性。认为两种抗体同时测定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包被的抗原中存在细胞膜、胞浆、核和抗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NF-α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耐药细胞K562/ADM hTERT基因表达、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对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1,mdr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K562及K562/ADM细胞传代培养,加入5×10~6U/L的TNF-α培养24h进行诱导实验;MTT法检测K562和K562/ADM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和K562/ADM细胞的凋亡,RT-PCR检测hTERT和mdrl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TNF-α诱导K562及K562/ADM细胞表现持续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时效关系(P<0.05);TNF-α诱导K562及K562/ADM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05),而且耐药细胞K562/ADM凋亡的增加更明显(P<0.01);hTERT基因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密切相关(r=0.983,P<0.05),TNF-α诱导后两者也同时下调(P<0.01);多药耐药mdrl基因伴随着hTERT基因的下调而下调(r=0.966,P<0.05)。结论:TNF-α能诱导白血病K562及K562/ADM细胞系hTERT基因表达的抑制,端粒酶活性下调的同时多药耐药基因mdrl的表达也下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种适于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方法 :单用rG -CSF(75μg,q12h×2d)作动员剂 ,用血细胞分离机一次性收集单个核细胞(MNC),4℃贮存。观察WBC、MNC计数、细胞活力及细胞分类 ;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检测。结果 :小剂量rG -CSF动员后 ,外周血WBC达(18.71±6.54)×109/L。一次可收集MNC(1.87±0.66)×108/kg。CD34、CD14、CD3 及CD22 细胞分别为4.39 %、3.85 %、4.63 %及3.76 %。CD34 细胞平均约为8.2×106/kg。4℃贮存48~56小时MNC存活率为94.3 %。结论 :对实体瘤尚无骨髓转移的患者 ,用此方法可获得足以重建造血功能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过程中存在T细胞亚群功能失衡和细胞因子网络失调,但各细胞亚群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无统一认识。本研究利用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辅助T细胞(Th) 1/Th2、细胞毒T细胞(Tc) 1/Tc2 ,以探讨SLE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的变化及与SLE活动性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SLE患者30例,女2 9例,男1例,年龄17~4 8岁,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采用1992年欧洲SLE活动性评分标准[1] 分组,其中,活动性SLE患者未用皮质激素18例,非活动性SLE 12例。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抗核抗体(ANA)核型与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参考价值。方法资料来源门诊及住院的AID病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ANA检测采用问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检测采用欧蒙斑点法(抗nRNP/SIn、Sm、SSA/Ro、SSB/Lo、Scl-70和Jo—1)六项抗体及抗(ds—DNA)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在98例ANA阳性病例血清标本中核型分布为:细胞核均质型(36.74%),细胞核颗粒型(41.84%),细胞核仁型(11.22%),细胞核膜型(1.02%),细胞核着丝点型(1.02%);重叠核型中细胞核均质型/细胞核颗粒型(2.04%),细胞核均质型/细胞浆颗粒型(6.12%)等。98例ANA与ENA同时阳性血清标本中42例抗双链DNA抗体阳性(42.86%)。36例均质型阳性样本中抗SSA/Ro抗体(24.48%),抗SSB/Lo抗体(6.12%),抗nRNP/Sm抗体(6.12%)。41例细胞核颗粒型阳性样本抗nRNP/Sm抗体(19.39%),SSAfRo抗体(15.31%),抗SSB/Lo抗体(6.12%)。ANA阳性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结论ANA常见核型有:细胞核颗粒型,细胞核均质型及细胞核仁型。ANA均质型核型检出的抗ds-DNA抗体为主,且抗ds—DNA抗体含量与荧光强度成正比。ANA核型与抗ENA抗体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对应性。ANA及核型、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明确诊断AID,而且利于判断患者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炎症疾患,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目前研究表明哮喘是多个免疫细胞参与的气道炎症与高反应疾病,其中CD4+T淋巴细胞在调控气道炎症中发挥主要作用。目前以糖皮质激素为首的抗炎药物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为主的症状缓解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并不能达到哮喘的理想控制效果及逆转哮喘病理改变,因此有必要寻求哮喘防治新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细胞群体,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目前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定植到肺组织并分化为肺上皮细胞,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改善Th1/Th2失衡,上调Treg细胞数量,调控Th17比例等机制缓解哮喘病情。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大多数实验尚停留在动物实验水平,临床应用较少,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尚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IFA和ELISA在肿瘤患者血清SARS-CoV抗体测定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Y)&体在SARS病原中诊断中的特异性及其在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假阳性问题。方法 应用ELISA和IFA检测了111例正常对照和40例肿瘤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在111例正常对照和40例肿瘤患者中,IgM抗体均阴性,IgG抗体在正常对照中的阳性率为3.6%(4/111),在肿瘤患者中的阳性率17.5%(7/40),IgC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6.4%,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100%。经IFA检测,上述SARS-CoV抗体阳性者均为阴性。结论 IFA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100%,ELISA诊断SARS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应用ELISA测定SARS-CoV抗体时,应同时测定两种抗体以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9.
应用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therapeuticplasmaexchange,TPE)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有报道[1] 。笔者采用TPE技术对巨球蛋白血症进行了系统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6 0岁 ,体重 6 9kg ,巨球蛋白血症病史 8年并糖尿病病史 3年 ,1998年 11月因紫癜 (双下肢为重 )半月而入院治疗 ,体格检查 :贫血貌 ,满月脸 ,眼睑轻度浮肿 ,视力减退 ,行路困难 ,皮肤见散在的淤点 ,双下肢为重 ,肝肋下 2cm ,脾肋下左侧卧位 2cm ,骨髓象报告 :巨球蛋白血症伴继发血小板减少。血常规检查WBC 2 .6× 10 9/L ,RBC 1.71× 10 12 /L…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运山  孙善会 《山东医药》2002,42(18):61-62
减少类风湿关节炎(RA)致残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1987年RA分类标准只强调了RA的慢性特征及炎性靶关节的多发性和对称性倾向,是一个以临床表现为主的诊断标准.其中涉及到的X线和类风湿因子(RF)检查均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由于RA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不典型,故早期实验室诊断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