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总结早期老年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保乳手术治疗23例早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其中Ⅰ期7例,ⅡA期12例,ⅡB期4例,术中切除距肿块边缘2 cm以上乳腺,术后予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结果随访3.5(2~5)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采用Harris提出的四等分类法为美容评定标准,佳4例(17.4%),良16例(69.6%),一般2例(8.7%),差1例(4.3%),总优良率87.0%。结论保乳治疗早期老年乳腺癌具有机体创伤小、组织器官破坏少、美容效果好和保存功能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并不增加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系统回顾2000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45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与同时期接受改良根治术的1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早期并发症、生存率、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术后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为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患侧上肢水肿,此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远处转移率和生存期2组患者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保乳手术术后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改良根治术,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早期并发症、生存率、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术后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保乳手术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是Ⅰ、Ⅱ期乳腺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相关技术,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0年12月32例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82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符合优良标准31例(96.9%),符合差标准1例(3.1%)。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形体改变少、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开展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乳房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保乳手术,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评价手术疗效及美容效果.结果:32例保乳术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预后良好,随访5年,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局部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保乳手术后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6.57%.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综合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并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189例Ⅰ、Ⅱa期乳癌患者前瞻性非随机分为两组:(1)保乳组:9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对照组:97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方案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美容评估。结果本组178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4.2%,中位随访时间为78个月。局部复发:保乳组3例,对照组1例。保乳组3年存活率97.7%,5年存活率94.1%,远处转移率7.9%。对照组3年存活率97.8%,5年存活率90.8%,远处转移率7.9%,两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3、5年生存率差异应用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年龄、ER、PR情况不是影响生存的风险因素,TNM分期与生存率有关。85.5%患者对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对早期乳癌使用保乳综合治疗可达到传统根治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应作为早期乳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5年9月,我院对52例Ⅰ期及部分Ⅱ期(肿瘤≤3cm,单发病灶)乳腺癌行局部广泛切除术,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术后放疗,并辅以化疗(CMF或CEF方案)、内分泌治疗(口服三苯氧胺)。结果术后病理提示个切缘无癌细胞浸润。美容效果优良率达86.5%(45/52)。50例随访10~36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结论选择部分Ⅰ~Ⅱ期乳腺癌病例行保乳手术治疗,乳房外形及临床疗效满意,而且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三阴乳腺癌的安全性及接受保乳治疗的三阴乳腺癌的临床预后特点。方法 718例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病例,其中三阴乳腺癌111例,非三阴乳腺癌607例,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中位随访50.5个月,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的局部复发分别为3例(2.7%)和14例(2.3%),无复发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97.3% vs 97.7%,P=0.883);远处转移分别为4例(3.6%)和21例(3.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96.4% vs 96.5%,P=0.726)。结论 保乳手术治疗三阴乳腺癌安全,有效,其局部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经验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新疆石河子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临床0~IIa期、非乳晕区单发肿瘤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近期疗效,并按Rose标准,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进行美容效果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并发症,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和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对全部患者进行1~5 a随访。1例(1.78%)在术后2 a局部复发,接受全乳切除术,存活至今。1例(1.78%)术后3 a死于肺、骨、脑多处转移。34例(94.4%)5 a无病生存,患者对乳房外观满意。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既不影响疗效,又可获得理想的美容效果,极大改善了癌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早期8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保乳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好,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发展趋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196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通过与改良根治术比较,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自2001年9月—2006年9月早期乳腺癌患者196例,其中实施保乳手术96例,改良根治术100例,并对两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美容效果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保乳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少)于改良组(P〈0.01),美容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1);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发生3例皮下积液,改良组发生6例并有4例发生皮瓣坏死。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两组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和96%,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和1%。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治疗是安全可靠的,但必须掌握保乳手术指征并保证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6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共628例0~Ⅱ期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保乳手术68例,全乳切除术560例。中位随访时间65个月。结果保乳手术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手术患者的5.7%(68/1198),占0~Ⅱ期乳腺癌手术患者的10.8%(68/628)。保乳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97.1%。有2例出现局部复发,年龄分别为30岁和34岁,分别发生于术后44个月和49个月。保乳组与全乳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5.2%(P=0.210)。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效果良好;由于局部复发率较高,35岁以下乳腺癌选择保乳手术应谨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临床术式选择及其预后。方法:将6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改良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保乳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术中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5年存活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术后乳房美容优良率为73.33%,观察组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免疫功能指标包括Ig G、Ig M、Ig A,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Kaplan-Meir法计算2组1~5年存活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术后WHOQOL-BEFF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首选早期保乳术,效果较为理想,且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高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114例早期高龄(≥60岁)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乳腺癌局部扩大泛切除术组,即保乳手术组(57例)和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组(57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保乳手术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和总引流量少,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4.74%,远高于传统手术组(3.51%);保乳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在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机体损伤小、恢复快,可满足患者的美学要求,因此,保乳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可在早期老年乳腺癌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共69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18.8%(13/69)患者年龄少于45岁,52.2%(36/69)肿物大于2 cm,40.6%(28/69)组织细胞学分级3级,29.0%(20/69)病人有淋巴结转移。病人保乳术后采用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瘤床表面20 Gy剂量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待化疗完成(或伤口愈合后)2周后给予传统全乳外照射放射疗治疗(50 Gy,共25次,省略瘤床推量照射),评估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共27.5%(19/69)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2.9%(2/69)患者出现血肿,8.7%(6/69)出现血清肿,7.2%(5/69)出现切口感染,8.7%(6/69)切口愈合延迟,切口中位愈合时间3.8(1.0~11)个月,中位随访24.8个月(12~51),2.9%(2/69)患者出现同侧乳房内复发,未出现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乳房美容效果评估优、良者术后1年占89.9%,术后2年占89.7%。结论 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由于病人数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长远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皮肤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在早期乳腺癌患者(Ⅰ或Ⅱ期)术后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同期或二期应用DIEP皮瓣行乳房再造,其中乳腺癌分期I期9例,II期3例。结果:1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1例皮瓣出现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无腹壁疝和腹壁膨出。11例获随访平均2.2年,效果均较满意,未出现乳腺癌复发病例,4例获得优,5例获得良,失访1例按良计算,2例效果差,优良率83.3%。结论:乳腺癌术后一期或二期应用DIEP皮瓣游离移植再造乳房,具有皮瓣血运良好、再造乳房外形满意、腹部供区并发症少,可同时行腹壁整形等优点,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理想方法之一,放化疗不影响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央区乳腺癌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保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0月-2012年10月,对43例Ⅰ-Ⅱ期原发性中央区乳腺癌,行癌灶局部扩大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手术,同时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术后常规全乳放射治疗,并根据具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接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结果术后随访7-96个月(中位数38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侧乳房外形总体优良率86.0%(37/43)(优23例,良14例).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对Ⅰ-Ⅱ期原发性中央区乳腺癌实施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保乳治疗,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对保乳术后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9月至2005年9月,肿瘤大小明确的170例保乳患者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4%(143/170)。当肿瘤直径大小〉3cm时,美容效果满意率为45.5%:肿瘤直径大小≤3cm时,满意率为86.8%。二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瘤大小是影响术后美容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