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厚叶岩白菜素在慢阻肺大鼠肺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购置Wistar大鼠200只,随机取Wistar大鼠5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250只大鼠采用SO2熏吸联合脂多糖注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50只)、大剂量组(n=50只)和小剂量组(n=5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经口灌胃给予饮用水,小剂量组经口灌胃给予70.0%厚叶岩白菜素;大剂量组经口灌胃给予90.0%厚叶岩白菜素,7d干预对对大鼠效果进行评估,比较各组肺功能水平、肺水通道蛋白表达。结果:高剂量组FVC、FEV1及FEV1/FVC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FVC、FEV1及FEV1/FVC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大鼠AQP1、AQP5表达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AQP1、AQP5表达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厚叶岩白菜素用于慢阻肺大鼠中能改善肺功能水平,可能与肺水通道蛋白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亲代大鼠长期食用含促生长剂食物对子代青春期发育的影响。 [方法 ] 2 0 0 2~ 2 0 0 3年选用大鼠一代动物实验 (从亲代开始给予促生长剂 ,观察仔代的变化 ) ,观察促生长剂对子代大鼠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及激素水平。[结果 ]子代大鼠的体重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 ,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子代雌鼠青春期子宫 /体重、卵巢 /体重明显增加 ,这种作用在低剂量组更为显著 ;子代雄鼠青春期睾丸、附睾的脏体比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子代雌鼠子宫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子宫 /体重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r =0 815 ,P <0 0 1) ;5 3d的雌鼠血清FSH水平 ,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 ,低剂量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1) ;5 3d雄鼠PSH水平低、高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促生长剂可能有弱的雌激素活性 ,可以提前雌性大鼠的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 ,生殖器官脏体比增高 ,促生长剂可能没有雄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孕期大鼠全氟辛烷磺酸(PFOS)染毒后对子代大鼠体重、脏器系数、睁眼和张耳等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雌鼠、40只雄鼠分别按体重随机各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雌雄鼠合笼,1周后处死雄鼠。合笼第1天开始到整个孕期结束分别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不同剂量的PFOS每天灌胃染毒大鼠,剂量依次为PFOS 0.4 mg·kg-1·d-1、0.8 mg·kg-1·d-1和1.6 mg·kg-1·d-1,对照组不给予。哺乳期停止染毒,哺乳结束时(哺乳1个月)髂静脉取血后处死所有亲代大鼠及2只子代大鼠。处死后取肝脏、胸腺、睾丸、卵巢和子宫,称上述组织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喂养过程中记录哺乳期子代大鼠1、4、7、14、21、28天时的体重,观察大鼠的睁眼和张耳时间。1个月后每周记录剩余大鼠的体重。结果:出生前7天各组的平均体重无差异,而7天后对照组的平均体重低于3个实验组。对照组睁眼时间及张耳时间分别主要集中在出生后的第14天与第16天,较3个实验组的睁眼及张耳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0)。雌鼠的各脏器系数无差异,对照组雄鼠睾丸的脏器系数低于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脏器系数无差异。结论:孕期PFOS染毒会对子代大鼠的体重、脏器系数、睁眼和张耳等发育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2)与氟化钠(NaF)联合染毒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只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1/50 LD50,0.75 mg/kg)、高剂量亚砷酸钠(1/25 LD50,1.5 mg/kg)染毒组及低(1/20 LD50,25 mg/kg)、高剂量氟化钠(1/10 LD50,50 mg/kg)染毒组以及低剂量亚砷酸钠(0.75 mg/kg)+低剂量氟化钠(25 mg/kg)联合染毒组、低剂量亚砷酸钠(0.75 mg/kg)+高剂量氟化钠(50 mg/kg)联合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5mg/kg)+低剂量氟化钠(25 mg/kg)联合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5 mg/kg)+高剂量氟化钠(50 mg/kg)联合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逃避潜伏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氟砷联合染毒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脑组织中DA含量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而脑组织中5-HT含量无明显变化。氟砷联合染毒对大鼠逃避潜伏期、大脑皮质中DA和5-HT含量、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均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氟砷联合有可能通过脑组织中DA含量降低及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影响大鼠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甲醛对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甲醛低剂量组(2.5mg/m3)、中剂量组(5mg/m3)、高剂量组(10mg/m3)、对照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日吸入甲醛1次,每次4h,连续9周。测定染毒组大鼠肺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说明甲醛可能对大鼠肺组织NOS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前/孕期砷暴露对大鼠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方法 30~40日龄雌性SD大鼠3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自由饮用含亚砷酸钠(Na As O2)浓度为0、37.5、75和150 mg/L的蒸馏水6周,与成年雄性SD大鼠合笼后受孕雌鼠继续饮用原浓度Na As O2水溶液2周,孕16 d剖腹取胎。观察雌鼠体重变化,流产、吸收胎数及胚胎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连续性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胎鼠心脏形态结构;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雌鼠毛发砷含量。结果亚慢性砷暴露致雌鼠体重增长缓慢。中、高剂量组各有2只孕鼠流产。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胚胎重量、胎盘重量降低,吸收胎发生率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可见胎鼠心脏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法洛三联征。各组心脏畸形发生率随饮水砷浓度升高而升高,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雌鼠毛发砷含量随饮水砷浓度升高而升高(P0.01)。结论孕前/孕期砷暴露可致胎鼠心脏发育异常,增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给予母孕期大鼠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检测子代鼠胸腺中VDR表达变化。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8只,雄性Wistar大鼠9只,以每日晚间17时将雌鼠、雄鼠按2∶1合笼,次日8时对雌鼠阴道分泌物涂片,在40倍光学显微镜检查到精子表示受孕,记为妊娠0 d( gestational day 0,GD0) 。将孕鼠随机入对照组、维生素D低剂量、维生素D高剂量组。于GD 15 d起对照组每日给予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25 ml/(kg·次),低剂量组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D 20 μg/kg,高剂量组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D 100 μg/kg,直至子鼠娩出。子鼠哺乳21 d后分离子鼠胸腺,Real-time PCR检测VDR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D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Real-tine PCR分析仔鼠胸腺VDR基因表达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VDR蛋白水平的表达显示,低剂量及高剂量组VDR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三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母鼠补充维生素D,其仔鼠胸腺VDR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与维生素D补充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经过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处理的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将78只孕鼠用不同浓度的甲醛和苯进行吸入染毒,分为对照组(甲醛0 mg/m3、苯0 mg/m3)10只、GSH组(170 mg/kg)8只、低剂量组[甲醛(0.10±0.01)mg/m3、苯(0.11±0.01)mg/m3]10只、低剂量+GSH组[甲醛(0.10±0.01)mg/m3、苯(0.11±0.01)mg/m3、GSH 170 mg/kg]8只、中剂量组[甲醛(5.00±0.30)mg/m3、苯(5.50±0.40)mg/m3]10只、中剂量+GSH组[甲醛(5.00±0.30)mg/m3、苯(5.50±0.40)mg/m3、GSH 170 mg/kg]10只、高剂量组[甲醛(10.00±0.50)mg/m3、苯(11.00±0.50)mg/m3]12只、高剂量+GSH组[甲醛(10.00±0.50)mg/m3、苯(11.00±0.50)mg/m3、GSH 170 mg/kg]10只。记录孕鼠生产情况和存活仔鼠数;称量仔鼠体重,分离肝脏及脑组织,称重后进行RT-PCR,检测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剂量组孕鼠的平均产仔数和存活数分别为(10±2)只和(8±4)只,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仔鼠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剂量下注射GSH组的仔鼠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染毒但注射GSH组的仔鼠体重高于对照组,但肝脏、脑的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中父系表达基因3(Peg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下降,未染毒但注射GSH组中神经富亮氨酸重复3(LRRN3)表达下调、Peg3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鼠注射GSH有利于改善接触甲醛与苯混合气体导致的胚胎异常,但未染毒孕鼠注射该药物对胚胎无益,甚至可能有害。  相似文献   

9.
双酚A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双酚A(BPA)对青春期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每隔1d腹腔注射低剂量〔1mg/kg·bw〕和高剂量〔25mg/(kg·bw)〕BPA染毒8周,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剂丙二醇。测大鼠体重、睾丸和附睾湿重并计算睾丸/体重比值、附睾/体重比值;观察睾丸、附睾组织学结构的变化;计数附睾尾精子数;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BPA组大鼠的体重均下降:高剂量组大鼠死亡2只,睾丸、附睾湿重降低,睾丸/体重比值升高,精子计数减少;光镜下可见睾丸间质水肿,附睾间质血管扩张。结论双酚A可能对青春期雄性大鼠体重、生殖系统的发育及精子发生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HgCl2染毒大鼠的胫神经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HgCl2对SD大鼠胫神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急性毒理学实验组(40只)、高、低剂量连续染毒组、对照组(各10只雌雄各半).急性毒理学实验组分4个剂量组,分别一次染毒HgCl221.5、46.4、100.0、215 mg/kg,按霍恩法求出HgCl2经口灌胃LD50.高、低剂量连续染毒组按17 mg/kg(1/4 LD50)和8.5 mg/kg(1/8 LD50)分别经口灌胃HgCl2溶液,每天1次,对照组每天1次经口灌胃2 ml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0±4)d,建立亚急性汞中毒动物模型后,高、低剂量各组和对照组均处死雄鼠,留雌鼠作药物干预实验.用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按28mg/kg腹腔注射驱汞2个疗程.造模后和驱汞后,分别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胫神经超微结构.同时测定尿汞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SD大鼠经口灌胃LD50为68.1 mg/kg.高剂量染汞组中有7只出现汞中毒,其中2只大鼠(雌雄各1只)出现疼痛表现.低剂量组中有6只出现汞中毒,无疼痛大鼠.高、低剂量组大鼠于驱汞前后尿汞、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汞中毒大鼠胫神经出现脱髓鞘及轴索的改变,DMPS驱汞2个疗程未能阻止神经病变进展.结论 亚急性HgCl2中毒可以导致SD大鼠胫神经变性.  相似文献   

11.
二硫化碳吸入染毒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及子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及子代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以不同浓度二硫化碳(0、50、250、1250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10周。染毒结束前1周随机选对照、低、高浓度组各5只按经典致畸试验与健康雌鼠1∶2合笼交配,观察雌鼠受孕率、计流产数、吸收胎、活胎总数、每窝平均活胎数及称胎鼠体重,检查胎鼠外观及内脏、骨骼畸形,测量身长、尾长、腹围、肛殖距等;染毒结束后,称染毒大鼠体重及各脏器重、计算系数,测量睾丸横径,计附睾尾精子总数、精子活动率及分级、精子畸形率等。结果实验组雌鼠受孕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浓度组胎鼠各生长发育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染毒大鼠体重、各脏器系数均低于对照组,但只有高浓度组大脑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睾丸脏器系数有随染毒剂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只有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附睾重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减轻,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P<0.05)和极显著性(P<0.01),附睾尾精子总数及精子活动率染毒组均低于对照组,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P<0.05)和极显著性(P<0.01),活动精子分级以原地运动为主。结论二硫化碳染毒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及子代有一定影响,可导致雌鼠受孕率降低、流产率升高,高浓度组胎鼠生长发育迟缓和畸形率增高,可能与雄性大鼠精子质、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低剂量接触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 lfonate,PFOS)对大鼠生殖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PFOS组低,中,高剂量组。PFOS各组均颈部皮下注射PFOS,对照组颈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雌雄合笼,自然观察各组体重发育以及生殖繁育能力以及子代仔鼠早期生长发育和存活状况。再将已孕母鼠哺乳期仔鼠染毒,观察母鼠产仔情况。结果 1PFOS组毛色萎黄,食欲不振,易激惹、低剂量组雌鼠一般情况尚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易惊厥,抽搐,高剂量组易相互撕咬攻击致死。2PFOS组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较对照组轻且随染毒时间延长而明显。3PFOS组染毒大鼠高剂量组分娩率为零,低剂量组有分娩率,但产后死亡率高,胎儿发育不全并出现畸胎,且仔鼠出生体重轻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FOS染毒哺乳期仔鼠可导致其健康母鼠再次受孕生育能力下降,中、高剂量组其母鼠不生育。结论新生发育期PFOS慢性染毒能引起雌性大鼠的生长发育迟缓,并致成年时生育力下降,不孕不育,该生殖毒性可遗传子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哺期全氟辛烷磺酸(PFOS)暴露对子代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Wistar孕鼠自孕0天(GD0)随机分为对照组(0mg/kg)、低剂量组(0.6 mg/kg)和高剂量组(2mg/kg),每组10只;PFOS灌胃染毒至仔鼠出生后21天(PND21)断乳为止.采用高效液相/质谱法检测PND0、PND21时仔鼠血清PFOS含量;观察仔鼠体重变化趋势;比较9周龄和15周龄仔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检测仔鼠瘦素和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PND21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仔鼠血清中PFOS浓度分别为(16.00±1.27)mg/L和(80.54±6.55) mg/L(P<0.05).低剂量组雌性仔鼠出生后8、9周龄和高剂量7~9周龄,低剂量组雄性仔鼠出生8~12周龄、高剂量7、8、10周龄的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高剂量组9周龄和低剂量组15周龄雌性仔鼠的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0.85±1.37)mU/L和(13.62±1.87) mU/L,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9周龄雄性仔鼠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别为(5.43±0.77) mmol/L和(13.23±1.81)mU/L,15周龄雄性仔鼠低剂量组分别为(4.99±0.54) mmol/L和(13.57±1.22)mU/L,15周龄高剂量组分别为(5.71±0.56) mmol/L和(13.44±2.97)mU/L,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15周龄雄性仔鼠的抵抗素基因表达上调1.25±0.03(P< 0.05),瘦素基因表达下调0.67±0.08(P<0.05). [结论]PFOS孕哺期暴露可能引起子代大鼠糖代谢异常,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按10和50mg/kg体重给大鼠腹腔注射丙烯酰胺(Acrylamide),1次/日,连续12天。结果发现纹状体内的CaM在高、低两个剂量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0.05),小脑内的CaM在低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发现小脑cAMP含量在高、低剂量组均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5.
师伟  刘瑞芬  杨晓娜  徐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94-5796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雌性大鼠血清TGF-β1、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方法,建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对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各组均为12只,另外选择假手术慢性盆腔炎造模大鼠(假手术组)、正常饲养未干预大鼠(正常组)各12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GF-β1、IL-4、IL-10的水平。结果:①血清TGF-β1水平: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实验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中、高剂量组水平接近正常组(P>0.05);低剂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实验组较高、低剂量实验组均降低。②血清IL-4、IL-10水平: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实验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且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中、高剂量实验组较对照组均升高,其中IL-4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实验组较对照组均降低,其中IL-4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实验组较高、低剂量实验组均升高。③中剂量实验组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TGF-β1与IL-4、IL-10有显著负相关性(P<0.01),IL-4与IL-10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能影响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TGF-β1、IL-4、IL-10水平,与药物剂量存在相关性,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法抗粘连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治疗慢性盆腔炎和缓解盆腔粘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哺乳期暴露对青春期小鼠探索和焦虑行为影响。方法小鼠哺乳期以0(对照组)、10、50、200 mg/kg灌胃染毒,连续21 d,断乳后其仔鼠雌、雄分笼正常喂养至49 d,次日进行旷场、黑白巷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与对照组雄鼠比较,低、中剂量SMM组雄鼠旷场实验中央区域时间[分别为(40.6±10.0)、(41.0±11.9)s]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雄鼠站立次数[(56.5±8.8)次]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雌鼠比较,低剂量SMM组雌鼠旷场实验中央区域时间[(37.3±9.0)s]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SMM组雌鼠的跨越格子数[(159.1±26.0)个]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SMM组雌鼠黑白巷实验黑端时间[(57.8±8.2)s]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哺乳期SMM暴露可干扰仔鼠的探索和焦虑等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体重、血脂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影响。方法 28只去卵巢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基础膳食(AIN-93 G),基础膳食+低、高剂量异黄酮(0.4、1.6 g/kg)和雌激素(0.15 g/kg),定期测量大鼠体重。12周后,腹腔麻醉大鼠心脏取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血清血脂、脂蛋白、gh-relin和脂联素水平;分离脏器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实验期间,对照组和大豆异黄酮组动物体重均明显增加,而雌激素组动物体重在实验期间相对稳定;高剂量异黄酮组和雌激素组大鼠体重增加量(48.67、2.10g)明显低于对照组(95.29g)和低剂量异黄酮组(89.54g)(P<0.05)。雌激素组大鼠子宫/体重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与雌激素组大鼠血清ghrelin水平分别为(3.54±0.82)和(2.78±0.2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03±1.49)ng/mL(P<0.05);未发现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对血脂、游离脂肪酸和脂联素水平影响。结论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均能抑制去卵巢大鼠体重增长,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血清ghreli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姬松茸多糖(Agaricus blazei Murrill polysaccharides,ABP)对Pb中毒大鼠体内Pb、Cu、Ca、Zn、Fe、Mn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45日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正常对照组、Pb中毒组、多糖组、Pb中毒+低剂量多糖干预组、Pb中毒+中剂量多糖干预组和Pb中毒+高剂量多糖干预组。Pb中毒组和Pb中毒+多糖干预组都给予0.2%醋酸铅溶液,自由饮用,其它组给予蒸馏水。多糖、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分别按每天每只100、50、100、200mg/kg体重灌服姬松茸多糖液,各组灌服液体积相等,为1ml。正常对照组和Pb中毒组每天每只灌胃1ml的生理盐水。饲养60d后,取大鼠肝脏、肾脏、心脏和血,分别测定Pb、Cu、Ca、Zn、Fe、Mn含量。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b中毒组各组织和三个多糖干预组中肝脏、肾脏和血中Pb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b中毒组心脏中的Ca、血中的Fe含量升高(P<0.05或P<0.01),其余均下降(P<0.05或P<0.01),多糖组中肾脏和心脏中的Ca,血中的Fe略有下降,其余均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Pb中毒组比较,低剂量多糖显著降低血铅含量(P<0.01),中剂量多糖显著降低心脏中铅含量(P<0.01),其他组织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ABP剂量的升高,三个多糖干预组中心脏中的Ca和血中的Fe的含量逐渐降低,而其他指标均逐渐升高,当ABP剂量达到200mg/kg时,显著下降或升高(P<0.05或P<0.01)。结论姬松茸多糖促进Pb的排出,对Pb致大鼠微量元素失衡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氰戊菊酯(Fen)对雄性大鼠的时间生殖毒性。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按给药时间分为日间染毒(9am)和夜间染毒(9pm)2类,每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剂量(12mg/kg)、低剂量(2.4mg/kg)染毒组。对大鼠灌胃染毒30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食用油。染毒前、后对大鼠体重进行称量,计算增长量;并在第31d分别取6个时间点(1am,5am,9am,1pm,5pm,9pm)的大鼠血清,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结果氰戊菊酯染毒可使大鼠体重增长减慢,其血清中T和E2水平上升,与剂量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染毒时间点对体重、血清中T和E2水平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常大鼠血清T分泌具有昼夜节律(P0.05),E2分泌无昼夜节律(P0.05)。9am染毒的高、低剂量组大鼠T分泌的节律性均消失(P0.05)。结论 Fen对雄性大鼠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与剂量呈正相关;白天暴露较夜间暴露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茶多酚对奥氮平诱导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olanzapine)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探讨茶多酚(TP)的减肥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7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60只灌胃给予奥氮平(1.2 mg/kg)2 w。将造模成功的40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西布曲明组(2.5 mg/kg)、茶多酚低(150 mg/kg)、高(30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动物继续给予奥氮平处理,同时灌胃给予上述药物处理5 w。在处理过程中,测定大鼠的体重、摄食和摄水量。第5 w末时,利用SMART video-tracking system测定大鼠白昼和黑暗时相的自主活动,然后处理大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CD)法测定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T)、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 TP处理肥胖大鼠5 w后,饮食量、饮水量和体重明显低于模型大鼠(P<0.05,P<0.01);对动物白昼时相活动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影响(P>0.05),但对黑暗时相的平均活动速度和活动距离明显强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对下丘脑5-HT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但明显增加5-HT代谢产物5-HIAA的含量(P<0.01),明显降低DA和DOPAC含量(P<0.01),同时明显增加NE的含量。结论 TP对奥氮平诱导的肥胖大鼠具有抑制饮食量和饮水量、增加活动、降低体重的作用,此作用与其对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