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难治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rTMS组(rTMS+度洛西汀)30例和MECT组(MECT+度洛西汀)30例,2组均观察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评分,以减分率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MECT组HAMD总分减分率显著大于rTMS组(P0.05),4周末、8周末2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与MECT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相当,且rTMS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0例首发未用药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不采用药物治疗.rTMS组采用低频rTMS刺激右侧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对照组采用假性刺激,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估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1)rTMS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rTMS组HAMD24总分及因子分均较基线期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HAMD24总分及因子分较基线期无明显变化(P>0.05).(3)rTMS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低频rTMS可有效改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PD伴发MCI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以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为刺激区域,rTMS组予以10 Hz高频rTMS,对照组予以伪刺激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P300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MoCA量表总分及各子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MS组治疗后MoCA量表总分、记忆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余MoCA量表子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rTMS组治疗前MoCA量表总分及各子项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MoCA量表总分及记忆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余MoCA量子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MS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显著降低,波幅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rTMS组治疗前P300潜伏期、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rTMS组P300潜伏期显著降低,波幅显著升高(均P<0.05)。本研究不良反应均轻微而短暂,休息后很快缓解,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频rTMS能够改善早期PD患者的MCI,且主要体现在提高记忆能力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度洛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至少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2例)和对照组(n=21例)。研究组给予低频(≤1Hz)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6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2组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治疗6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在治疗2、4、6周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合并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显效快,早期能显著改善患者重度抑郁情绪,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第1d、第1、2周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6周末有效率94.4%,不良反应少.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对难治性抑郁症有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痉挛电休克治疗(MECT)对抑郁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9名符合无痉挛电休克治疗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行3周无痉挛电休克治疗,每周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和治疗3周末行加利福尼亚言语学习测验(CVLT)和韦氏记忆量表(WMS)测验,以考察患者的记忆功能.结果 治疗1、3周后CVL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治疗第2周末,CVLT评分除自由回忆总分和短时自由回忆评分外,其余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末,除积累、图片、再认因子外,其余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W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末,除积累、背数、MQ因子外,其余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无痉挛电休克可能短时间内影响患者的记忆功能,但持续的MECT可能有助于患者的记忆恢复.  相似文献   

7.
无抽搐电休克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药物联合MECT)和单用组(单用药物治疗),每组各38例。合用组自药物治疗3周起增加MECT,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力的影响。结果:合用组总有效率84.2%和显效率55.3%显著高于单用组的60.5%和31.6%(χ2=4.34,5.33;P均<0.05);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以合用组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或P<0.05);W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记忆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醒脉通标准电刺激组(DGX组)和0.5 ms波宽模式组(LOW 0.5组),分别给予6~12次MECT治疗。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进行记忆测定。结果:DGX组和LOW 0.5组末次MECT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4.67、12.41,P均0.05);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前后HAMD评分差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98,P0.05);治疗前两组W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后LOW 0.5组在图片、再认、背数等项目以及记忆商数上的得分显著高于DGX组(F=9.127、7.312、13.261、5.135;P均0.05)。结论:LOW 0.5模式与DGX模式MECT的抗抑郁效果相当;但在改善记忆力方面LOW 0.5模式优于DGX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合并氟西汀治疗组和单用氟西汀治疗组,共观察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根据HAMD评分,两组2周末显效率分别为80%、40%,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周末显效率分别为93.3%、76.7%,差异无显著性(P>0.05)。MECT并氟西汀治疗组HAMA评分在1、2、4周末明显少于单用氟西汀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MECT并氟西汀治疗并未增加副反应,且失眠少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MECT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酒依赖患者戒断期记忆功能的影响及与海马代谢物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38例男性戒断期酒依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rTMS组和伪rTMS组,rTMS组给予1 Hz刺激4周,刺激部位为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伪rTMS组给予无效刺激.治疗前后分别评估言语记忆、视觉记忆,并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检测双侧海马部位代谢物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和肌酸复合物(Cr).结果 (1)rTMS组治疗后言语记忆和视觉记忆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伪rTMS组治疗后记忆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TMS组仅视觉记忆评分优于伪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言语记忆未见明显改善(P>0.05).(2)rTMS组治疗后双侧海马NAA/Cr、Cho/Cr较治疗前升高(P<0.01),而伪rTMS组治疗前后双侧海马NAA/Cr、Cho/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TMS组双侧海马NAA/Cr、Cho/Cr高于伪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左侧海马NAA/Cr、右侧海马Cho/Cr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与言语记忆、视觉记忆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rTMS可以改善戒断期酒依赖患者的记忆功能,其可能机制与升高海马NAA/Cr和Cho/Cr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研究组)和帕罗西汀组(对照组),共观察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0%和42.5%,P<0.01).研究组治疗后第1周末起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末起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2周末起HAMD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头痛、性功能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MECT治疗难活性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与中药消郁汤辅助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9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合并r TMS(研究组A)治疗40例、文拉法辛合并消郁汤(研究组B)治疗54例和单纯文拉法辛治疗组45例(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第1、2、4周末,3组患者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A和研究组B 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1、2周末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A与研究组B 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抑郁药物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或中药消郁汤辅助治疗首发抑郁症比单纯药物治疗早期疗效好,能迅速缓解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早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r 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用度洛西汀联合模拟r TMS治疗。观察6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2、3、4、6周末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研究组治疗后第1、2、3、4周末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2周末,两组HAMD入睡困难、总睡眠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研究组入睡困难、总睡眠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6周末,两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头晕或头皮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 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早期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与单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对中重度抑郁发作的效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MECT组(研究组)和单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文拉法辛起始剂量为75 mg/d,根据患者疾病状况及耐受性,剂量可加至225 mg/d。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共8次MECT:第1周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第2周隔日1次,治疗3次。研究周期共4周。于基线期和治疗第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两组患者抑郁症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评定研究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第2、4周末,两组HAMD-17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低(t=2.846~9.803,P均0.01);治疗2周末,研究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t=2.070,P0.05),研究组WCST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错误应答数、概念化、非持续错误及学习到学会评分均较治疗前高(t=2.099~2.257,P均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t=1.997~2.257,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MECT对中重度抑郁发作的效果较单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的效果更好,联合组患者会出现短期、可逆的认知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作用基础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ECT组与rTMS组,各36例,分别给予利培酮(起始剂量3 ml/d,最大剂量6 ml/d)联合MECT或rTMS,在治疗1、2、4及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并且在2周末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MECT组与rTMS组的有效率之间(72.22%比6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7,P>0.05).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各阶段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8周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末时评估,MECT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25例)明显高于rTMS组(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08,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MECT或rTMS对精神分裂症状的疗效相当,而rTMS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原发性震颤(ET)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因素.方法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62例ET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抑郁评定,以及对ET患者进行震颤评定量表(Fahn-Tolosa-Matin Tremor Rating Scale,TB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结果 62例ET患者中,有33例(53.2%)伴发抑郁,其中轻度抑郁22例(35.5%),中度抑郁11例(17.7%);60名对照组中7名(11.7%)伴发抑郁,其中轻度抑郁5名(8.3%),中度抑郁2名(3.3%),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898、13.043、6.649,均P<0.01).ET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HAMD各因子比较显示两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及绝望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与非抑郁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比较显示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F1)、入睡时间(F2)、睡眠干扰(F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与ET症状的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性别相关(β=0.589,P=0.000;β=0.469,P=0.000;β=0.256,P=0.027).结论 ET患者中抑郁有较高发生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工作和兴趣减退、忧虑、睡眠障碍、迟缓、自卑感等,抑郁程度与ET症状的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性别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合并认知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安定医院且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阿戈美拉汀合并认知治疗)和对照组(n=43,单用阿戈美拉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l、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HAMD-24及CG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在治疗1周末就开始起效(P0.01);两组HAMD-24及CGI评分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比较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各时点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阿戈美拉汀相比,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心理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更有效,起效更迅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米氮平组)32例,对照组(阿米替林组)32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P300电位进行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各时段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1周末和2周末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研究组总分减分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1周末2组P300电位测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6周末研究组P300电位N2、P3波潜伏期缩短和P3波幅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6周末2组服药依从性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1);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9%,对照组为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米氮平起效明显快于阿米替林,且对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