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USA)法检测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IL-4、IL-8水平,同时设70例正常对照。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1.31,7.71,均P〈0.01),IL-4与IL-8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血清高IL-4、IL-8水平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生成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技术对3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红细胞表面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CD8+T细胞及血清中TGF-β、IL-2、sIL-2R、IL-6、TNF-α及sICAM-1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可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因子过量表达。  相似文献   

3.
COPD患者血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COPD加重期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当天检测血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等指标,根据分级标准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COPD患者达到缓解期后再复查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①IL-6、IL-8、TNF-α水平在加重期明显高于缓解期,IL-2、IL-10明显低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IL-6、IL-8、TNF-α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IL-2、IL-10上升,仍低于对照组;只有IL-8、IL-10、TNF-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随着严重度分级级别的升高,血清IL-6、IL-8、TNF-α水平呈进行性上升,IL-10、IL-2水平呈进行性下降。③加重期,IL-2、IL-10分别与FEV 1%pre均呈正相关(P〈0.01);IL-6、IL-8、TNF-α分别与FEV 1%pre均呈负相关(P〈0.01)。缓解期,IL-8、TNF-α与FEV 1%pre仍呈负相关(P〈0.01);IL-10与FEV 1%pre仍呈正相关(P〈0.01)。结论①细胞因子参与COPD气道炎症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②细胞因子与肺功能之间均存在相关性,说明它们参与了COPD气道阻塞的进程,反映了肺功能下降的严重程度;③细胞因子可能作为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支气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并对其差异、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及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3种细胞因子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升高,受到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3种细胞因子均有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72例中、重度ACOP患者分为常压氧(NBO)治疗组32例及高压氧(HBO)治疗组4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患者于入院时即刻、24h.7d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OP入院时即刻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h后开始下降,至第7天时降至最低水平,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中毒后IL—10水平减低(P〉0.05),24h后开始升高(P〈0.05),7d时明显升高(P〈0.01)。HBO组各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较NBO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TNF-α、IL-6、IL-8、IL-10参与ACOP的病理过程,HBO可减轻ACOP后的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70例CHF和25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4、IL-8并通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结果CHF患者IL-4、IL-8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IL-8的表达与LVSF、LVEF呈负相关、与LVIDd呈正相关(P〈0.05)。IL-4、IL-8的表达与CHF的心功能级别呈等级正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IL-4、IL-8出现高表达并且与心功能的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在MD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25例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DS患者IL-10和sFas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2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的免疫发病机制与造血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有密切关系,检测血清IL-10、IL-12和sFas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为MDS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及免疫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98例HIE患儿血清IL-23、IL-17水平,其中轻度40例,中度32例,重度26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HIE组血清IL-23、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HIE组血清IL-23、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或0.01),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IL-23、IL-17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0.01)。结论 IL-23、IL-17可能参与HIE病理生理过程,测定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对HIE临床分度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相关性,探讨其在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哮喘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血清中IL-17及IL-8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哮喘组血清中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156,P〈0.05);哮喘组血清中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463,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患儿血清中IL-17与IL-8水平之间无相关性(n=33,r=0.234,P〉0.05)。结论:IL-17及IL-8两者均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对患者抗炎、促炎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序贯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74.55%)(P〈0.01)。治疗4、11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白介素-4、10、6(IL-4、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及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清抗炎因子、促炎因子、细胞及红细胞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胎盘多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以及红细胞免疫指标检出水平及各项红细胞指数,包括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红细胞免疫亲和力受体(FEER)。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20.25±4.25)%比(27.55±5.62)%];观察组患儿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46.81±4.52)%、(38.37±2.82)%、(1.89±0.21)]均高于对照组[(42.30±5.06)%、(32.05±3.45)%、(1.16_±0.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RBC—C3bR、RBC—ICR、FEER及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12.93±0.81)、(6.29±1.51)、(50.45±3.34)、(5.75±1.03)、(8.07±1.05)、(4.86±0.39)比(10.06±0.72)、(8.93±1.76)、(43.85±2.93)、(7.53±1-20)、(10.52±1.22)、(6.53±0.60)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可明显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应用郭峰法检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肿瘤红细胞花环(ATER)的动态变化?结果:肺癌组RBC-C3bR ?ATER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RBC-IC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化疗后第7天,RBC-C3bR?RBC-ICR?ATER较未化疗时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后第21天,RBC-C3bR?ATER明显高于未化疗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化疗对红细胞免疫功能造成一过性损伤,在化疗后第7天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感染性疾病状态下的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 ,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包括 :红细胞C3b受体 (RBC 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等。结果 :急性感染患儿RBC C3bR和促进因子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1) ;RBC ICR除腹泻组外 ,其余两组显著降低 (P <0 .0 1) ;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均绝对或相对升高。结论 :急性感染性疾病时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或处于失代偿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去除白细胞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3份标本分别留取三段,在采血后1h-2h、6h-8h、24h去除白细胞,进行红细胞C3b受体(EBC—C3b)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m)花环试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RBC—C3b有减低的趋势,采血后1h-2h、6h,8h和24h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BC—IC却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增高的趋势,1h-2h和6h-8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h-2h和24h、6h-8h和24h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除白细胞时间延长,红细胞免疫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术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3例CPB手术患者,分为丹参注射液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丹参注射液组从术前5 d至术中CPB结束时,成人每天静脉滴注50 g.L-1葡萄糖250 mL+丹参注射液20 mL,儿童每天丹参注射液1 mL.kg-1+50 g.L-1葡萄糖50 mL;对照组输注等量50 g.L-1葡萄糖。于麻醉前、转机前,术中转机30 min,停机5 min,术后24 h、72 h、7 d抽取静脉血检测2组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2组患者麻醉前、转机前RBC-C3bRR和RBC-I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注射液组患者RBC-C3bRR、RBC-ICR停机5 min、24 h、72 h及7 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术后7 d已基本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对照组术后7 d仍低于麻醉前水平。结论CPB可以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围术期应用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CPB患者术后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受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温明铃  韩艳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77-78,83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炎性状态、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2月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和观察组(埃索美拉唑组),每组各42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的血清炎性因子及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 d及7 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则低于对照组,RBC-C3bR、RBC-TRR及RF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FIR和RBC-ICR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炎性状态、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的影响更为明显,可从一个方面肯定其在本病治疗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CD8+CD28+杀伤性T细胞和CD8+CD28-抑制性T细胞及其所构成的平衡在慢性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稳定期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25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慢性支气管炎及健康志愿者各2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采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CD8+CD28+及CD8+CD28-T细胞的含量,并检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含量。结果与慢性支气管炎及健康志愿者比较,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CD8+CD28-抑制性T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CD8+CD28+杀伤性T细胞以及CD8+CD28+/CD8+CD28-T细胞平衡含量明显升高(P0.05)。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CD8+CD28+杀伤性T细胞内IFN-γ明显降低,而CD8+CD28-抑制性T细胞内IL-4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CD8+CD28-T细胞含量降低导致免疫抑制不足可能是慢性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机制,CD8+CD28+T细胞过度分泌IL-4诱导Tc2类免疫反应可能是慢性哮喘发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癫痫对机体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n=10)与模型组(n=30),通过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实验性大鼠癫痫模型,抽取实验组与模型组外周血并检测红细胞粘附功能、IL-6和sIL-2R水平.利用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试验测定两组大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IL-2R水平;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6水平.结果模型组红细胞花环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sIL-2R、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癫痫可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IL-18、IL-4、IL-10的影响和疗效观察。方法 6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1β、IL-18、IL-4、IL-10的变化及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研究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87.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不良反应5例和14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99,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与降低血清IL-1β、IL-18水平和升高IL-4、IL-10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