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部分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炎症风暴的发生而出现病情的急剧加重,并发急性呼吸窘迫、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对于炎症风暴,目前西医多采取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人工通气辅助等措施。人工肝、血液净化疗法、体外膜肺氧合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但因设备要求较高等诸多条件限制,尚未得到广泛开展。从中医角度看,COVID-19基本病机为疫毒外侵,肺脾受邪,损伤正气,病理性质涉及湿、热、毒、瘀、虚。病情发展至炎症风暴阶段,邪盛正虚,出现邪毒闭肺、毒扰心神、瘀毒互结与气阴亏虚并见,严重者甚至出现阴竭阳亡的危候。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显示,多种中草药对病毒性肺炎和细胞因子风暴具有多靶点的免疫调节作用。中医药在炎症风暴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均有参与,早期祛邪为主,控制炎症、阻断炎症风暴的发生,降低重症发生率;中期祛邪扶正并进以祛除炎症风暴的病理产物,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吸收;后期则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等法挽救生命。该文结合COVID-19炎症风暴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总结相关中草药、中药方剂、中药制剂对炎症风暴干预的药理研究,并探讨中医药在炎症风暴不同发展时期的干预措施,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2019年12月我国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面对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该文基于《温疫论》理论,从临床实际出发,对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传变以及辨证论治进行了解析。根据此次疫情的特点,新冠肺炎的病因为感受"戾气",病机为疫毒遏湿,其传变遵循《温疫论》"表里九传"规律,可分为顺传与逆传,病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阶段性。初期邪伏膜原、疫毒遏湿,应开达膜原、祛湿化浊、宣透疏利;中期病邪可顺传于表,此时应当使用辛凉解表之剂,通过战汗透邪,使邪随汗出,若湿毒入里化热,致肺络受损,腑气不通,里实热结,当通腑泻热,攻下逐邪,给邪以出路;若失治、误治、病邪太过,可致病邪内陷心包,造成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内闭外脱的危重表现,治疗上注意攻补兼施,开闭固脱;恢复期,由于余邪未尽,且热病易伤阴耗气,治疗上不仅要预防余邪反复,更要滋阴补血,恢复正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吴又可提出"祛邪为第一要义、忌妄汗下法、顾护脾胃"三大法则。《温疫论》对"瘟疫"的病因病机、传变和辨证施治有着系统的认识,为后代战胜历次瘟疫提供了宝贵经验,这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的防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微RNA(miRNA)是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小分子,其对肿瘤的调控作用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备受肯定。miRNA-27a为miRNA家族中的重要成员,高表达于乳腺癌组织中,导致患者预后不良。miRNA-27a能够调控乳腺癌瘤体的血管生成以及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行为。此外,其还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密切相关。笔者就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吉林省北纬43°地区健康人群血清25( OH)D3水平及其与血钙、血磷的相关性。研究吉林省与不同地理纬 度的白俄罗斯、波兰、乌克兰、匈牙利、西班牙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健康人群25( OH) D3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吉林省 长春市、双阳区、双辽市、公主岭市、伊通县、梨树县、永吉县2873例20 ~80岁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标本,按10岁为一年龄段分 组,采用德国Roche公司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25( OH) D3,采用德国Roche公司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 分析仪检测血Ca、血P。结果吉林省健康人群血清25(OH)D3水平低于上海、北京、广州、贵阳、岳阳市健康人群,低于白俄 罗斯、波兰、乌克兰、匈牙利、西班牙健康人群,25(OH)D3水平与血Ca正相关。结论吉林省健康人群血清25(OH)认水平 缺乏占总例数70. 17%,维生素D不足占23. 63%,维生素D充足仅占6. 2%。地理纬度、日照时数是维生素D缺乏的因素之 一,是影响骨代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骨化三醇、钙尔奇D对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W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L_(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股骨颈骨密度。对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固力康联合骨化三醇、碳酸钙D3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年,治疗期间监测患者骨代谢变化。采用美国Thermo公司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BGP、CTX-1、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开始增加,治疗12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增加明显。治疗后,血清骨形成指标BGP水平升高、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水平、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结论维生素K可提高患者腰椎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血清骨形成指标BGP、细胞因子IL-10水平,降低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细胞因子IL-6水平,维生素K治疗男性骨质疏松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女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4)、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 (BGP)、25著维生素D3(25( OH) D3)、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与股骨颈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iscovery WA型 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BMD,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TRACP、CTX4、BALP、BGP、25 ( OH) D3、PTH、CT。将1084例受试者检 测结果按5岁为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 13. 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 (OH) D3、PTH、CT在35 ~ 50岁年龄段各组间 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25 (OH) D3开始下降,与丽D呈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5 ~ 79岁年龄段,与丽D显著正相关。35 ~ 45岁年龄段TRACP、CTX4与BMD呈负相关,而BALP、BGP与BMD呈正相关;50 -60岁年龄段BALP、BGP明显升高, TRACP、CTX4、BALP、BGP均与BMD呈负相关;65岁以后BALP、BGP开始下降,BALP、BGP与骨密度呈正相关,TRACP、CTX- 1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TRACP、CTX4、BALP、BGP、25 ( OH) D3、PTH、CT监测骨代谢水平为骨质疏松诊断、鉴别诊断提 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骨代谢标志物临床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指标的测量,让我们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有一个更好的了解。骨代谢标志物用于选择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和评价药物疗效。因此,合理应用和评价骨代谢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由日本骨质疏松症学会授权的骨质疏松骨代谢指标应用指南制定委员会,总结骨代谢指标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骨代谢指标的合理应用。虽然现在骨代谢指标,在骨质疏松症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医保范围的限制,在日本的应用仍不普遍。自日本骨质疏松症学会制定了2001年指南,新的骨代谢指标已列入临床实践。新的促进骨形成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改变了骨代谢指标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因此,需要调整目前的临床应用方案,提出制定新的2012年指南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4例肾活组织检查确诊为IgA肾病患者 (WHO 1995年标准 ) ,男 4 2例 ,女 2 2例 ,年龄 (2 8± 11)岁 ,排除肝功能异常、对本药过敏、白细胞减少及哺乳、妊娠妇女。尿蛋白定量 (2 2± 2 1)g/ 2 4h ,全部有血尿 ,血白蛋白 (33± 7)g/L ,血清肌酐 (87± 2 3) μmol/L。病理Ⅱ级 8例、Ⅲ级2 6例、Ⅳ级 2 6例、Ⅴ级 4例。同期按 1∶1分为来氟米特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 ,两组间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来氟米特 :成人 5 0mg/d ,3日后改为 2 0mg/d维持 ;儿童 (9~ 12 )岁 30mg/d ,3日后改为 2 0mg/d ,7日后改为 10mg/d维持。对照组服雷公藤总苷 1mg/ …  相似文献   
9.
赵容  张萌萌  李若兰  吴纯洁 《中草药》2020,51(3):821-828
饴糖,性温、味甘,为药食同源之品,应用较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饴糖仍存在名称混淆及质量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金匮要略》等专著,对饴糖的功效、在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古今制法及相关质量标准进行综述,以期为饴糖的新发展、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