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学校2010级医学生60名,开展教学实践改革,同时收集另一班级的学生60名,由另一老师实施常规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改革实验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为48.3%(29/60),不及格率为3.3%(2/60),显著优于常规教学班的33.3%(20/60)、8.3%(5/6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改革实验班学生学习积极性、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得分分别是(92.56±11.2)分、(94.6±10.7)分、(93.4±12.4)分,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班(P〈0.05)。结论:开展教学实践改革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首届全科医学临床技能比赛采用了急症照护模拟人(ECS),对10支参赛队共30位全科医学团队成员进行急诊综合病例模拟考核。总平均分为61.3±11.9,一般处理得分33.0±6.9,得分率为66%(33/50);心肺复苏得分23.2±7.2,得分率为57.5%(23/40);团队协作得分最低,平均分为5.0±1.1,得分率为50.0%(5/10)。表明应重视全科医生临床急救综合能力、现场应变、团队协作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职护理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中职护理学生职业认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量表,评估234名在读中职护理学生的职业认同状况。结果中职护理学生整体职业认同水平乐观,234名学生职业认同总体平均分为(72.31±9.80)分,职业自我认知平均得分为(39.51±5.92)分,职业自我体验平均得分为(23.81±3.49)分,职业自我控制平均得分为(8.97±2.49)分。家庭有无从事医疗相关行业对学生职业认同有明显影响(t=2.32,P〈0.05),且在职业自我体验维度中有差异性(t=3.15,P〈0.05);选择专业的初衷会影响学生职业认同的情况,因自身喜爱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职业认同得分要高于因听从家长安排、调剂、听别人推荐而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P〈0.05)。结论家庭环境、选择志愿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认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PBL与传统教学法在眼科见习教学中的授课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巨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86名学生,按见习过程中接受PBL教学或传统教学方法分为试验组(43名)和对照组(43名),见习结束后进行授课评价。结果:试验组每人问题回答次数为(0.7±0.3)次、学习的兴趣程度得分为(2.6±0.5)分、教学的满意度得分为(2.8±0.4)分、模拟诊断考核得分为(7.6±1.0)分,对照组每人问题回答次数为(0.3±0.2)次、学习的兴趣程度得分为(1.7±0.7)分、教学的满:苴度得分为(2.4±0.7)分、模拟诊断考核得分为(6.2±1.5)分,曲组在以上各方面的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可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见习授课效果更好.可作为眼科见习教学过程中一种新型方法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病区行腹膜透析插管术的患者50例,采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自我照顾能力的评估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总体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7.82±1.54)分,各项得分依次为:遵医嘱服药(8.75±1.80)分,操作水平(8.88±1.76)分,病情监测(7.85±1.69)分,营养摄入(7.28±2.81)分,水盐控制(6.98±2.90)分。从自我管理行为不同等级的分布状况来看,总体自我管理行为良好者24例(48.0%),中等者18例(36.0%),差者8例(16.0%)。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可通过健康教育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案例和问题为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查房模式在精神科实习中的效果,优化精神科教学查房模式。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2月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实习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及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生共365人分为A组(181人)和B组(184人),分别参加案例和问题为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查房模式和传统讲座式查房模式的临床教学查房。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教学查房效果,并对实习成绩进行考核。结果A组总体满意度[(4.56±0.39)分比(4.13±0.52)分]、准备工作[(4.57±0.21)分比(4.26±0.43)分1、上课效果[(4.65±0.38)分比(4.26±0.34)分]、参与性f(4.64±0.33)分比(4.08±0.45)分1、处理问题能力[(4.62±0.27)分比(4.42±0.43)分]显著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临床实习生成绩高于B组实习生成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和问题为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查房模式可能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加实习生自学能力,更好地培养了实习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患者(AN)的心理防御机制特征及其与临床进食态度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的AN患者92例(限制型46例,暴食/清除型46例;早发16岁及以前48例,晚发16岁后44例),选取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92例,采用防御机制问卷(DSQ)来评估防御机制特点,用进食态度问卷(EAT-26)来评估被试的进食态度,比较AN组和HC组间的防御机制和进食态度差异,比较AN不同亚组(按临床亚型和发病早晚分组)心理防御机制和进食态度的差异,分析AN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进食态度、BMI及病程之间相关关系。结果 AN组在DSQ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高于HC组[(4.49±1.13)分vs (3.55±0.93)分、(4.33±0.76)分 vs(3.88±0.69)分,均P<0.01]; EAT-26总分及其三个分量表(节食、暴食和食物关注、口欲控制)得分均高于HC组(均P<0.01)。与限制型患者相比,暴食/清除型患者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较高[(4.49±1.06)分 vs (4.79±1.13)分,P=0.010]; EAT-26总分及对暴食和食物关注分量表得分较高(P<0.001)。 DSQ中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r=0.472, P<0.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315,P=0.002)与EAT-26总分呈现正相关;不成熟防御机制(r=0.343, P<0.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257, P=0.014)与节食分量表得分呈现正相关;不成熟防御机制(r=0.523, P<0.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267, P=0.010)与暴食和食物关注得分呈现正相关;DSQ中的不成熟防御机制( r=0.375, P<0.001)与病程成显著正相关;DSQ各因子分与BMI之间的相关系不显著(r=-0.15~0.25,均P>0.05)。结论神经性厌食患者防御机制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驻海岛官兵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的相关关系,为官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职业倦怠感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对某海防部队的328名驻岛官兵进行调查。结果①驻岛官兵职业倦怠感中情感耗竭感、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得分依次为(20.68±6.52)、(7.08±3.8)、(33.78±9.65)分,提示中、低度倦怠;②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2.58±5.61)分;③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情绪衰竭感(t=-0.19~-0.23,P〈0.05)、去个性化得分呈显著负相关(t=-0.18- -0.22,P〈0.05),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t=0.18~0.23,P〈0.05)。结论驻岛官兵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提高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善驻岛官兵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概念图法在心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名在心内科轮转的医学生进行循证概念图法教学查房,通过熟悉概念图的制作方法、选择案例、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讨论并成图等进行查房能力训练。针对循证概念图教学、传统教学在培养评判性、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级量化得分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传统教学查房相比,循证概念图教学查房在培养医学生评判性[(4.58±0.89)VS.(4.01±1.02)]、创造性[(4.38±0.92)VS.(2.45±O.88)]、整体临床思维能力[(4.08±0.67)V8.(3.59±0.49)]和提高自学能力[(4.81±0.88)VS.(3.01±1.18)]等方面得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概念图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查房的质量,提高医学生整体临床技能,但要通过培养学生熟悉制图软件、改变学习思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同年级的高职护理班128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3),实验组采用病例讨论法、Taba教学法及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雏能力;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得分、理论考核成绩、学生自信心及学生自我满意度评价和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等方面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297.6±30.7分)高于对照组(253.4±27.9分),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81.2±7.6分)高于对照组学生(71.6±7.3分),实验组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可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94名2010 级临床专业学生,将他们随机分为TBL 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通过调查问卷和成绩测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显示TBL 教学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能力三方面的评分均有显著的提高,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 <0.05)。TBL 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的测试成绩分别为(88.20±3.30)和(74.10±3.68)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医学英语教学应用TBL 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加深了医学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于海滨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7):141-142
目的 探讨将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与讲授式教学方法(LBL)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在传染病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实习的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58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LBL方法进行教学(传统教学组,n=28),另一组采用LBL及PBL相结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良教学组,n=30),对两组的考试平均得分、优秀率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教学组平均得分为(94.13±4.36)分,而传统教学组平均得分为(88.79±5.56)分,改良教学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00);改良教学组优秀率为60.0% (18/30),而传统教学组优秀率为7.1%(2/28),改良教学组优秀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o.003).结论 改良式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工作综合能力.实践证明,改良式教学模式在传染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在诊断学教学中,将66名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33)实施PBL法教学,根据其教学特点确立PBL教程,制作多媒体课件;对照组(n=33)实施传统方法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创新能力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评价工具采用"创新能力指数"(creative ability index,CAI)。结果⑴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比例、创新能力评价各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实施教学结束后,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综合成绩得分分别为53.5±2.7分、35.0±2.7分、88.5±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11、6.617、8.837,P〈0.01);⑶实施教学结束后,试验组学生CAI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学生在不墨守成规、能发现事物与现象的逻辑联系、能独立思考问题、发言直爽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689、10.477、7.040、7.079,P〈0.05)。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organ-systems-based curriculum,OSBC)整合教学在临床见习期授课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教学效果.方法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在2012至2013学年以2010级临床专业本科生176人为教学对象,施行OSBC整合教学,打破传统的教研室和教学组格局,以各器官系统为单位重新组建教学组,有机整合临床见习期课程进行联席授课.以课程满意度调查和考试为评价方法,与传统教学进行教学效果比较.数据统计利用SPSS 19.0软件,采用two-way ANOVA和student's-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下,循环系统的总学时由57学时减少为50学时.实施OSBC的2010级学生与未实施的前两个年级比较,课程教学总体满意度提高[2008级为90.4%(142/157),2009级为91.4%(64/70),2010级为97.2%(171/176)],平均考试成绩明显提高[2008级为(69.1±6.5)分,2009级为(69.5±7.2)分,2010级为(78.9±6.2)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且临床思维能力增强.结论 OSBC整合教学具有显著的先进性、较好的可行性,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和2012级护理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临床医学班中取两个,将其作为临床实验班和临床对照班,另相应地取两个护理班随机分为护理实验班和护理对照班。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实验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照班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药理学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评价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临床医学实验班药理学总评成绩为(81.9±9.4)分,临床医学对照班药理学总评成绩为(74.7±9.7)分,护理学实验班药理学总评成绩为(82.5±8.1)分,护理学对照班药理学总评成绩为(74.0±11.3)分,临床医学实验班和护理学实验班学生药理学总评成绩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班(均P〈0.01)。问卷调查显示,临床医学实验班和护理学实验班学生综合能力包括药理学知识掌握程度、沟通和交流能力、检索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和个人发展能力、互相协作和团队精神均优于相应的对照班(均P〈0.01)。结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药理学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肿瘤内科学是医学生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繁多、复杂,临床教学难度较大。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存在手段单一、过程枯燥、与临床脱节等不足,易造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综合利用知识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案例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应用于肿瘤内科的临床实习带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达到提高肿瘤内科学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两组学生的手术学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环节等完全一致,同时针对观察组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心理辅导。对两组学生手术学学习效果进行测评,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问卷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评估。采用SPSS软件对两组学生测评成绩及问卷调查数据分别行x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手术学综合测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82.21±6.05)VS.(76.29±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00)。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SCL-90总评分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54,P=0.000)。结论在手术学教学中引入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学教学质量;应将心理干预措施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网络辅助预防医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方法 从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2011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随机抽取4个班20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个班104人,实施网络辅助教学;对照组2个班102人,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预防医学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学生的及格率和优秀率比对照组学生分别高出19.8%和11.4%.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实践考试,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及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网络辅助预防医学课堂教学对于男生的成绩提高作用大于女生.通过网络辅助预防医学课堂教学,实验组学生中认为对学习有帮助的占比为95.7%,对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师生交流、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到课率、学习效率、学习自主性及课程兴趣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网络辅助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突破了课堂有限时间的制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吴静  刘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4,(10):118-120
目的 评价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在消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2009级医学专业学生5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及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每组各26人.采用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总成绩、临床技能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80.7±7.8)分比(77.7±5.4)分、(15.9±1.2)分比(13.8±1.9)分、(41.7±4.3)分比(38.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在理论知识部分[(24.9±2.2)分比(25.2±3.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科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消化科实习医师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分组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然而广州医学院由于教学硬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广泛开展。药理教研室通过学校的blackboard网络平台,构建网络式PBL教学(W—PBL),使PBL教学的覆盖面扩大,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学习特点和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