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参七虫草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大鼠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模型,探讨参七虫草胶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加脂多糖气管滴入方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分别给药,观察各组大鼠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呼气容积的百分比(FEV0.3/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最大通气量(MVV)、峰值呼气流量(PEF)、用力中期呼气流速(FEF25~75)均降低,组间差异显著;参七组、金水宝组FEV0.3/FVC、MMF、MVV、PEF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参七组与金水宝组比较,MVV、PEF差异显著。结论参七虫草胶囊能延缓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的肺组织作用。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低、中、高剂量的芪白平肺胶囊(0.72,1.44,2.88 g.kg-)1,给药30 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测定各组大鼠第0.3 s用力呼气量(FEV0.3)、FEV0.3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呼气峰流速(PEF)、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白平肺各剂量组大鼠FEV0.3、FEV0.3/FVC、PEF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芪白平肺各剂量组肺组织中IL-6、IL-8和TNF-α含量比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芪白平肺胶囊对COPD大鼠的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及颗粒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横型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羧甲司坦片组(0.14 g/kg)、白及颗粒高剂量组(5.4 g生药/kg)、白及颗粒中剂量组(3.6 g生药/kg)、白及颗粒低剂量组(1.8 g生药/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于实验第1、15天经气管注入0.2 mL脂多糖(LPS)溶液。第15天除外第2~28天每天给予烟熏。记录0.3 s内最大呼气容积与肺活量比值(FEV 0.3/FVC%),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FEV 0.3/FVC%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及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FEV 0.3/FVC%显著增加(P<0.01);病理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HE染色病理分级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及颗粒中剂量组、高剂量组HE染色炎症分级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肺脏细胞α-抗胰蛋白酶(α-1 antitrypsin)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及颗粒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肺脏细胞α-1 antitrypsin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肺脏细胞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及颗粒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肺脏细胞NE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肺脏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及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肺脏细胞MPO表达显著降低(P<0.05)。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肺组织NE及MPO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及颗粒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内NE及MPO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及颗粒可能通过增加慢阻肺模型大鼠肺脏α-1 antitrypsin表达,降低NE及MPO的表达,起到减轻慢阻肺模型大鼠肺组织细胞炎症反应,最终产生改善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探讨补肺胶囊对其肺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加气管滴注脂多糖的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4周,观察各组大鼠肺功能、血气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肺胶囊组大鼠的FEV0.3、FEV0.3/FVC、动脉血pH、PaO2均升高(P<0.01或P<0.05),PaCO2降低(P<0.01或P<0.05),肺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补肺胶囊能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龙星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模型大鼠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加烟雾熏吸法复制COPD动物模型;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龙星片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 L/kg·d),复方龙星低剂量组(0.23 g/kg·d)、复方龙星片中剂量组(0.45g/kg·d)、复方龙星片高剂量组(0.9 g/kg·d)溶于生理盐水分别灌胃10 m L/kg·d,连续灌胃14 d。采用PFT肺功能检测分析系统观察慢阻肺模型大鼠的肺功能;ELISA测定血清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活量(FVC)、200毫秒FVB用力呼吸量(FEV200)、FEV200/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显著降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NF-α增加明显,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龙星片低、中、高剂量治疗组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龙星片高剂量组FEV200、FEV200/FVC、PEF、MM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龙星片可以降低COPD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含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可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渊  何明  吴峥嵘  郝素英 《北京中医药》2019,38(10):999-1003,封3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益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COX-2和p38MAPK蛋白的影响,研究其改善气流受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采用气管滴注脂多糖加熏香烟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COX-2抑制剂组给予塞来昔布[10 mg/(kg·d)]灌胃,健脾补肾益肺方组给予健脾补肾益肺方[合生药量25.2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FEV0.3、FVC、PEF、MMEF并留取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COX-2、p38MAPK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及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FEV0.3、FEV0.3/FVC、PEF、MMEF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FEV0.3、FEV0.3/FVC、PEF、MMEF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MMEF较COX-2抑制剂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肺组织COX-2、p38MAPK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肺组织COX-2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p38MAPK的表达较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脾补肾益肺方通过抑制COPD大鼠的COX-2表达,改善气流受限;可能与下调p38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芪白平肺颗粒(QBPF)对脂多糖(LPS)合烟熏致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正常组于第1,14天气道内注入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COPD组于实验第1,14天经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200μg/只,香烟烟雾暴露2 h·d~(-1),共4周,观察受试药QBPF剂量(4.4,2.2,1.1 g·kg~(-1))组和氨茶碱(0.054 g·kg~(-1))组灌胃给药后对肺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含量及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最大肺活量(FVC),0.3 s呼气量(FEV 0.3),0.3 s呼气量/最大肺活量(FEV0.3/FVC),呼吸峰流速(PEF)显著下降(P0.01);血清IL-1β,IL-6,IFN-γ,TNF-a含量明显升高,IL-10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白平肺颗粒高、中剂量组与氨茶碱组FVC,FEV 0.3,FEV 0.3/FVC,PEF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P0.01);芪白平肺颗粒血清IL-1β和IL-6,IFN-γ,TNF-a含量明显降低,IL-10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QBPF可改善肺功能,减轻肺组织病理变化,减少炎性因子,这可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大鼠模型,观察肺功能、血气指标、病理变化及爱罗咳喘宁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ig生理盐水(15.52 m L·kg-1·d-1),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7.75,15.52,31.04 g·kg-1·d-1,ig),连续14 d。评价COPD大鼠模型,观察爱罗咳喘宁对COPD大鼠模型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用力呼气流量(FEF)FEF25-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呼气流量峰值(PEF)和动脉血酸碱度(p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均显著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爱罗咳喘宁中剂量组FVC,FEV1,FEV1/FVC,FEF25-75,MEFV,PEF和p H,Pa O2,Sa O2均显著升高(P<0.05),Pa CO2显著降低(P<0.05)。结论:COPD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爱罗咳喘宁能改善肺组织结构,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白背叶根水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白背叶根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生药5、2.5、1.25 g/kg)。给药8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ALP、ALB、TP水平;ELIS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匀浆中PC⁃Ⅲ、Col⁃Ⅳ、HA、LN及MMP⁃9、IL⁃1β、IL⁃6水平;qRT⁃PCR法测定Col⁃Ⅰ、TNF⁃αmRNA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 p65及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背叶根水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血清中ALT、AST、ALP水平降低,ALB、TP水平上升(P<0.05,P<0.01);PC⁃Ⅲ、Col⁃Ⅳ、HA、LN、MMP⁃9、IL⁃1β、IL⁃6水平降低(P<0.05,P<0.01);抑制肝组织中Col⁃Ⅰ、TNF⁃αmRNA表达(P<0.05,P<0.01);抑制NF⁃κB p65蛋白表达,促进IκBα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白背叶根水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传导通路,抑制IL⁃1β、IL⁃6、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肝细胞炎症损伤,使CCl4诱导肝纤维化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肺组织代谢物影响及代谢特征标志物。[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只雄性大鼠喂养40d,称重后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干预组(8只)。参照"COPD肺气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法,并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人法对模型组大鼠造模,造模期60d。灌胃干预。干预组六味补气胶囊(炙黄芪15g,人参、玉竹各10g,益智仁、陈皮各6g,肉桂3g),煎浓汁加水,配制成55%浓度,含生药量1.2g/m L,按1m L/100g体重,灌服2次/d,连续干预30d。观测大鼠肺功能。HPLC-MS/MS检测大鼠肺组织代谢物。[结果]模型检测:造模15d,肺功能、FVC、FEV0.3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FEV0.3/FVC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1);造模60d,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检测:FVC、FEV0.3、FEV0.3/FVC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组胺、17-羟基亚麻酸、四氢叶酸酰-L-谷氨酰、前列腺素E2、乙烯乙酰氨基乙酸可能肺气虚型COPD大鼠模型疾病标志物-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11.
吴建军  姜良铎  鲁香凤  张晓梅  张伟  庞宝森 《中医杂志》2012,53(17):1492-1494,1498
目的 观察安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氨茶碱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熏香烟加气管注入内毒素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2.4、1.2、0.6g/kg;氨茶碱组给药15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测定肺功能,包括第0.2s用力呼气量(FEV0.2)、第0.2s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2/FVC)及呼气阻力(Re)、吸气阻力(Ri);取大鼠右肺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EV0.2/FVC、FEV0.2显著降低,Re、Ri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氨茶碱组均能显著提高FEV0.2/FVC,降低Re(P<0.01);安肺益肾方大剂量组提高FEV0.2(P<0.05);安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提高FEV0.2,降低Re(P<0.01);安肺益肾方中剂量组FEV0.2/FVC高于安肺益肾方大、小剂量组,FEV0.2高于小剂量组(P<0.05),Re、Ri低于安肺益肾方大、小剂量组.安肺益肾方能减轻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炎性浸润,减少肺大泡的形成.结论 安肺益肾方能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改善模型大鼠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升陷乌梅汤对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激素干预哮喘组、布地奈德组及升陷乌梅汤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致敏、雾化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并予正常组和哮喘组以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干预,在此基础上予布地奈德组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20 min·d)]雾化吸入,予升陷乌梅汤组升陷乌梅汤中药[0.81 g/(kg·d)]灌胃,均干预7周。运用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分析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用力肺活量(FVC)、0.3秒内平均流速(FEV 0.3/FVC%)、呼气峰流速(PEF)、每分钟通气量(MVV)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定气道平滑肌细胞核计数(NCASMc)、气道壁面积(Wat)及其百分比(%TAt),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Collagen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FEV0.3、FVC、FEV0.3/FVC%及PEF显著下降(P0.05),NCASMc、Wat及%TAt显著升高(P0.05),TGF-β、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哮喘组比较,激素干预各组肺功能FEV0.3和FEV0.3/FVC%均升高(P0.05),NCASMc和%TAt均降低(P0.05),TGF-β、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激素干预哮喘组比较,升陷乌梅汤组部分肺功能FEV 0.3和FEV 0.3/FVC%升高(P0.05),NCASMc及%TAt均有降低(P0.05),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干预不能完全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发生,升陷乌梅汤可在激素干预基础上下调TGF-β等指标水平,进一步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发展,改善大鼠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功能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IL-8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COPD组及贝母素乙干预组,均采用吸入香烟及气管内滴入脂多糖复合刺激法复制COPD动物模型,予贝母素乙干预2周。观察各组大鼠肺功能变化,采集大鼠外周血,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RT-PCR检测PBMCIL-8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FEV0.3/FVC、Cdyn较正常组明显下降,RI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而贝母素乙组大鼠FEV0.3/FVC、Cdyn均较模型组升高,RI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贝母素乙组大鼠PBMC中IL-8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贝母素乙组IL-8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贝母素乙可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可能与降低PBMCIL-8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和"肺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自噬相关蛋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在CO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香烟烟熏联合脂多糖(LPS)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和"肺俞",隔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持续2周。于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大鼠气道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大鼠气道及肺组织内自噬小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激酶(mTOR)、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酵母自噬相关基因6的哺乳动物同源体(Beclin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MPK、mTOR、ULK1、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LC3Ⅰ)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用力肺活量(FVC)、第0.1秒用力呼气量(FEV0.1)、第0.3秒用力呼气量(FEV0.3)、FEV0.1占FVC比值(FEV0.1/FVC)、FEV0.3占FVC比值(FEV0.3/FVC)均显著降低(P0.01);气道和肺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自噬小体明显增加;肺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AMPK、ULK1、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mTO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ALF内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FVC、FEV0.1、FEV0.3、FEV0.1/FVC、FEV0.3/FVC均显著升高(P0.01,P0.05);气道和肺组织内炎性反应得到明显改善,自噬小体明显减少;肺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AMPK、ULK1、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mTO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ALF内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肺俞"可以抑制COPD大鼠肺组织自噬水平,降低肺部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清金化痰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痰热郁肺型)大鼠肺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3(STAT1,STAT3)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烟熏+脂多糖(LPS)气管注射方法建立COPD痰热郁肺证大鼠模型(正常组除外),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0.031 5 g·kg~(-1)),清金化痰颗粒低、高剂量组(9.4,37.6 g·kg-1),每组8只。每日ig给药1次,连续给药2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行为活动和病理学变化特点,采用大鼠肺功能检测仪测定各组大鼠相关肺功能指标:0.3 s用力肺活量(FEV0.3),用力肺活量(FVC),FEV0.3/FVC,肺活量(V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测定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STAT1及STAT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L-6,STAT1及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IL-6,STAT1及STAT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罗红霉素组、清金化痰颗粒低、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IL-6,STAT1及STAT3 mRNA表达(P0.01),罗红霉素组和清金化痰高剂量组减低更明显,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各组大鼠肺组织中IL-6,STAT1及STAT3蛋白的表达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的IL-6,STAT1及STAT3平均积分吸光度IA值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参数FEV0.3,FVC,FEV0.3/FVC,VC值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肺功能参数FEV0.3,FVC,VC值均有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罗红霉素组、清金化痰颗粒低、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IL-6,STAT1及STAT3平均IA值(P0.01),罗红霉素组和清金化痰颗粒高剂量组减低更明显,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金化痰颗粒可下调JAK/STAT信号通路中STAT1,STAT3的过度表达和持续活化,来抑制IL-6的水平的升高,减轻气道炎症,抑制COPD急性发作与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白细胞介素-8(IL-8)、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滴注脂多糖联合香烟烟熏的复合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电针组取大鼠双侧"足三里"电针,每次30 min,连续2周。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内TNF-α、TGF-α和IL-8的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肺组织内EGFR、p38MAPK及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EGFR、p38MAPK及MUC5AC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及支气管有明显炎细胞浸润,管腔内出现大量黏液分泌物;用力肺活量(FVC)、第0.1秒用力呼气量(FEV0.1)、第0.3秒用力呼气量(FEV0.3)、FEV0.1/FVC、FEV0.3/FVC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BALF及肺组织内的TNF-α、TGF-α和IL-8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内的EGFR、p38MAPK及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肺组织中的EGFR、p38MAPK和MUC5AC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炎细胞浸润和黏液高分泌有显著改善;FVC、FEV0.1、FEV0.3、FEV0.1/FVC和FEV0.3/FVC均明显上升(P<0.01,P<0.05);血清、BALF和肺组织内TNF-α、TGF-α和IL-8的含量和肺组织中的EGFR、p38MAPK及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含量及EGFR、p38MAPK和MUC5AC阳性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对COPD大鼠的气道黏液高分泌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MUC5A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芪蛭益肺颗粒(QZY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芪蛭益肺颗粒高剂量(2.912 g?kg-1)组、中剂量(1.456 g?kg-1)组、低剂量(0.728 g?kg-1)组,每组18只,雌雄各半。使用香烟烟雾暴露复合气道滴入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第61天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白介素-8(IL-8)、白介素-13(IL-13)水平,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羟脯氨酸(HYP)水平,并对肺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结果: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QZYF高、中、低剂量组FEV0.3、FEV0.3/FVC%、MVV均显著升高,RL显著降低(P<0.01或0.05)。QZYF高、中剂量组血清中IL-8含量显著降低(P<0.01,0.05),QZYF中、低剂量组血清中IL-13含量显著降低(P<0.01,0.05);QZYF中剂量组肺组织匀浆中IL-8、IL-13含量显著降低(P<0.05)。QZYF高、低剂量组血清中HYP含量显著降低(P<0.01,0.05)。HE染色结果显示,QZYF高、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病变均出现明显改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QZYF高、中、低剂量组肺组织胶原纤维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芪蛭益肺颗粒可能是通过调控IL-8、IL-13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来减轻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缓解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气道重构,进而改善了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麦门冬汤和甘草干姜汤在肺纤维化阶段对大鼠模型肺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用博莱霉素造模14 d的SD大鼠,灌胃麦门冬汤(7.5 g/kg、15 g/kg、30 g/kg)和甘草干姜汤组(3.75 g/kg、7.5 g/kg、15 g/kg),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灌胃等体积饮用水。中药灌胃14 d后检测用力肺活量(FVC)、肺动态顺应性(Cdyn)、0.4秒率(FEV0.4/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等指标,检测血气变化,称量脏器质量、计算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果:麦门冬汤高剂量组能够降低模型动物肺脏质量、肺脏系数(P0.05),提高肺顺应性、FVC和质量FVC(P0.05);甘草干姜汤高剂量能够改善肺顺应性和FVC(P0.05);甘草干姜汤中剂量能够改善质量FVC、降低0.4秒率(P0.05),保护非纤维化区肺泡结构;甘草干姜汤能够提高肺纤维化大鼠的PO2和SO2(P0.05)。结论:麦门冬汤和甘草干姜汤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脏功能均具有改善作用,前者主要是改善气道周围纤维化区的间质增生,后者主要是保护非纤维化区的肺泡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实验利用烟熏复合气道滴注LPS的方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通过对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及肺功能的测定,比较全方水提(工艺1)和全方水提醇沉工艺(工艺2)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的影响,从而筛选出药效学作用更佳的制备工艺,为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126只,其中空白组23只,造模大鼠103只。使用自制烟熏箱烟熏大鼠,持续烟熏28 d;于第1、11、21 d气道内滴注LPS,滴药日不熏烟。实验第21 d分别从空白组及造模组中各取7只雄性大鼠测定肺功能各指标: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呼气流速(FEV25-75%)、第0.3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0.3/FVC%),进行给药前模型复制成功鉴定。将剩余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红霉素组(0.03 g·kg-1)、工艺1大剂量组(临床等效剂量,9.10 g·kg-1)、工艺1小剂量组(1/2临床等效剂量,4.55 g·kg-1)、工艺2大剂量组(临床等效剂量,9.10 g·kg-1)、工艺2小剂量组(1/2临床等效剂量,4.55 g·kg-1),每组16只,雌雄各半。实验第21日起,各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40 d。实验第61 d测定大鼠肺功能各指标:FVC、FEV0.3/FVC%、FEV25-75%、MVV、第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0.3)、用力最大呼气流速(PEF)、吸气总阻力(RL)、呼气总阻力(Re)、动态顺应性(Cdyn)、肺指数,通过HE及AB-PAS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和气道纤毛上杯状细胞数目。结果 给药前模型复制成功鉴定实验中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MVV、FVC、FEV25-75%、FEV0.3/FVC%均显著降低(P < 0.05),表明COPD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给药后(实验第61 d)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FEV0.3、FEV0.3/FVC %、FEF25-75 %、PEF、MVV、Cdyn均显著降低(P < 0.01或P < 0.05),RL显著升高(P < 0.05),表明模型组大鼠肺功能出现严重降低;模型组肺指数显著升高(P < 0.05),表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较,工艺1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FEV0.3/FVC%、MVV显著升高(P < 0.01),RL显著降低(P < 0.01);工艺2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FEV0.3/FVC %、MVV均显著升高(P < 0.01),工艺2小剂量组Cdyn显著升高(P < 0.01),RL、Re、肺指数显著降低(P < 0.01或P < 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气管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管纤毛脱落,呈现COPD病理状态。与模型组相比较,工艺1和工艺2大、小剂量组大鼠气管周围炎性细胞减少,肺间隔变小,COPD病理过程得到有效缓解。AB-PAS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杯状细胞数目显著升高(P < 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工艺1大、小剂量组,工艺2大、小剂量组杯状细胞数目显著降低(P < 0.05)。通过肺功能、肺指数及杯状细胞数目数据结果分析,工艺2小剂量组比工艺1小剂量在Cdyn、Re、肺指数方面效果均更为明显;工艺2大剂量组与工艺1大剂量相比气道纤毛上杯状细胞数目减少得更为显著。结论 两种工艺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全方水提醇沉工艺得到的药物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寡聚原花色素(OP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OPC低、高剂量组,地塞米松(DXM)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其他组别大鼠采用注入脂多糖(LPS)联合暴露于香烟烟雾法建立COPD模型。成功造模后,OPC低、高剂量组与DXM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结束后,测量大鼠的肺功能,检测肺组织匀浆液中脂质过氧化物标记物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平均线性截距(MLI)、平均肺泡数(MAN),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醌氧化还原酶(NQO1)、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指标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0.3/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呼气峰值流量(PEF)速率和动态肺顺应性(Cydn)降低,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害,MLI增加,MAN降低,肺组织8-OHdG平均光密度升高,肺组织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GSH水平明显降低,肺组织Nrf2、HO1和NQO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OPC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OPC治疗COPD可能通过激活Nrf2缓解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COPD大鼠的肺气肿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