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缺氧复氧诱导H9C2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及川芎嗪预处理模型。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C组)、缺氧复氧损伤组(HR组)、川芎嗪预处理L组(TMP-L组,60μg/mL),M组(TMP-M组,200μg/mL)和H组(TMP-H组,800μg/mL)。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心肌细胞活力(OD值)、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表示;细胞凋亡程度通过细胞凋亡率测定,并检测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显著减弱,LDH释放量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多,出现大量心肌细胞凋亡,bcl-2 mRNA表达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HR组比较,TMP-M组和TMP-H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强,LDH释放量显著减少;SOD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TMP-L组、TMP-M组和TMP-H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及bcl-2 mRNA表达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川芎嗪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提高心肌细胞活力、增强SOD活性、降低LDH释放量、减少MDA生成、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黄芪甲苷溶剂对照组(DMSO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Model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AST H组,100μmol/L)、黄芪甲苷中剂量组(AST M组,50μmol/L)、黄芪甲苷低剂量组(AST L组,25μmol/L)。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均进行缺氧缺糖复氧复糖造模:缺氧缺糖4 h后复氧复糖24 h;黄芪甲苷各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于造模前0.5 h给药,直至培养结束。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折光性差,细胞肿胀簇状聚集,甚至脱落,细胞之间的突触消失,细胞本身明显肿胀,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和黄芪甲苷低剂量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存活率和凋亡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黄芪甲苷高、中剂量组细胞肿胀等变化明显减轻,存活率均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比中、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高和凋亡率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抑制PC12细胞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后的损伤和凋亡,其最佳作用浓度是100μmol/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酸枣仁皂苷A预处理对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胞浆细胞色素C(CytC)表达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以5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4小时建立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酸枣仁皂苷A(20 mg/L)在造模前干预24小时。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胞浆CytC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模型组经5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4小时后,细胞核暗淡,伪足显著变细,细胞间连接明显减少,搏动节律明显减慢,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能显著改善心肌细胞形态、提高细胞活力及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模型组中胞浆CytC表达及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组的胞浆CytC表达及caspase-3活性显著下降(P<0.01)。结论:酸枣仁皂苷A可明显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胞浆中CytC蛋白表达及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周喜燕  马晓维  李彬  张鑫鑫  郭联  于淼  王群 《中成药》2023,(11):3808-3812
目的 探讨獐牙菜苦苷对6-羟基多巴(6-OHD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以100μmol/L 6-OHDA处理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6-OHDA组、獐牙菜苦苷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μmol/L)、anti-miR-NC组、anti-miR-351-5p组、獐牙菜苦苷(120μmol/L)+miR-NC组、獐牙菜苦苷(120μmol/L)+miR-351-5p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miR-351-5p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6-OHDA组PC12细胞存活率、SOD活性、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LDH活性、MDA水平、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351-5p表达升高(P<0.05);与6-OHDA组比较,獐牙菜苦苷处理或干扰miR-351-5p表达可升高PC12细胞...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5,(7):925-928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保护百草枯(PQ)诱发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对照组、PQ诱导组、不同剂量(10μmol/L、20μmol/L、30μmol/L)红景天苷治疗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罗丹明123(Rh123)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结果:800μmol/L PQ明显抑制PC1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以不同剂量(10μmol/L、20μmol/L、30μmol/L)红景天苷预处理后,保护了PQ所致的PC2细胞增殖抑制,降低凋亡率(P0.01)。机制上,红景天苷抑制了MMP下降(P0.05),导致LDH、CytC的释放减少,增强了GSH-PX、SOD的活力(P0.05)。结论:红景天苷保护了PQ诱导的细胞损伤,抑制了PQ所致的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抑制CytC的释放和MMP下降,提高GSH-PX、SOD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6,(2)
目的: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用不同浓度氯化钴并优化不同缺氧及复氧时间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缺氧复氧前加入终浓度为2.5、5、10μg/m L的山核桃叶总黄酮预处理,通过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细胞内MDA含量和SOD活性;并采用MTS检测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的成活率以及Hoechst-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来考察山核桃叶总黄酮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结果:利用1 200μmol/L氯化钴缺氧18 h,复氧2 h可建立缺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与模型组比较,山核桃叶总黄酮能降低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LDH释放量及细胞内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减少细胞凋亡,并使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增强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栀子苷预处理组。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预处理组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CK、LDH的漏出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荭草花提取物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氯化钴(CoCl_2)建立缺氧复氧损伤H9c2细胞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荭草花提取物不同浓度组。应用MTS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释放量及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cleaved 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利用800μmol/L CoCl_2缺氧22 h,复氧2 h可建立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荭草花提取物能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LDH、CK释放量及细胞内MDA含量,提高细胞内SOD、CAT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oCl_2诱导的缺氧复氧损伤。荭草花提取物能下调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的表达,上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结论:荭草花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酸枣仁皂苷A对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以5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4h建立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酸枣仁皂苷A(20mg/L)在造模前干预24h。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Caspase活性定量检测caspase-3及caspase-9的活性。结果:模型组经5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4h后,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凋亡率显著增高。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提高细胞活力及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模型组的caspase-3及caspase-9活性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组的caspase-3及caspase-9活性显著下降。结论:酸枣仁皂苷A可抑制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损伤,这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信号通路中caspase-3及caspase-9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龙葵碱调控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Cleaved 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方法:将SKOV3卵巢癌细胞分为模型对照组、龙葵碱15μmol/L、龙葵碱10μmol/L、龙葵碱5μmol/L组,同时选择正常卵巢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并进行培养。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卵巢癌细胞的形态,使用MTT法、流式细胞仪、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龙葵碱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率、细胞凋亡及Cleaved 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SKOV3卵巢癌细胞形态,随着龙葵碱的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现越明显。正常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增值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提高SKOV3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来越显著,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p-AKT、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显著低于龙葵碱5μmol/L、10μmol/L、15μmol/L组,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龙葵组p53蛋白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p53蛋白低于卵巢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葵碱5μmol/Lp-AKT、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显著低于龙葵碱10μmol/L、15μmol/L组,p53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两组浓度,随着龙葵碱浓度的升高,p-AKT、Cleaved caspase-3表达逐渐升高,p53蛋白表达逐渐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龙葵碱可能通过调控p-AKT、Cleaved caspase-3和p53蛋白的表达而抑制SKOV3卵巢癌的增殖能力,诱导其凋亡,其能力呈现浓度依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BR)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在NRK-52E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再给氧损伤模型,模拟在体的缺血再灌注模型。以不同浓度(1×10-6,1×10-5,1×10-4 mol.L-1)的BBR处理NRK-52E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法(MTT)检测BBR对各组细胞活性的影响;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各组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MTT结果显示1×10-4 mol.L-1 BBR对细胞毒性作用明显,而1×10-6,1×10-5 mol.L-1BBR明显提高缺氧再给氧组细胞存活率,尤以1×10-5 mol.L-1为高;Hoechst33258显示正常组基本无凋亡细胞,模型组出现核大深染的凋亡细胞,而BBR(1×10-5 mol.L-1)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再给氧组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而用BBR预处理后缺氧再给氧组的MDA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SOD则高于缺氧再给氧组(P<0.05),上述作用在BBR浓度为1×10-6~1×10-5 mol.L-1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1×10-5,1×10-6 mol.L-1 BBR预处理后缺氧再给氧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1%,32.2%与用药前56.2%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BR对缺血再灌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尤以1×10-5 mol.L-1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毛冬青皂苷E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毛冬青皂苷E低、中、高剂量对照组(10,50,250μg·m L-1)、毛冬青皂苷E低、中、高剂量治疗组(10,50,250μg·m L-1)。造模前24 h给予相应浓度的药物预处理,缺氧4 h,复氧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并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复氧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毛冬青皂苷E各剂量治疗组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增加,ROS含量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可使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毛冬青皂苷E各剂量治疗组预处理后,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下降。结论毛冬青皂苷E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ROS生成,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八味沉香散(TBP)对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所致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D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Na2S2O4诱导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用TBP 10,30,100 mg·L-13种不同剂量预处理24 h后,检测培养液中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细胞凋亡;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BP 3个剂量组明显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Caspase-3和细胞凋亡(P<0.05);降低LDH,CK,AST的活性和MDA含量(P<0.05),同时能够升高SOD,GSH-Px活性(P<0.05)。结论:八味沉香散对Na2S2O4所致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岳孟茹  汪坤  纪晓宁  杨艳华  雷震  马鸣  赵旭 《中成药》2023,(12):3930-3936
目的 探究大黄醇提物对氯化血红素诱导损伤后HT22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T2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大黄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25、12.5、6.25μg/mL),给药干预24 h后,以40μmol/L氯化血红素诱导3 h建立细胞脑出血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及P62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caspase-3、Beclin1、LC3蛋白表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醇提物各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P<0.01),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caspase-3、Beclin1、LC3蛋白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参炔醇对氧糖剥夺(OGD)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OGD组、人参炔醇组、尼莫地平组,加入含0.5 mmol.L-1 Na2SO4的无糖Earle’s液建立OGD损伤模型,以人参炔醇(10,20mg.L-1)、尼莫地平(100μmol.L-1)处理。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和PI双染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凋亡率,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与细胞Ca2+浓度,观察人参炔醇对OGD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人参炔醇能够减少OGD损伤PC12细胞LDH的释放(P<0.05,P<0.01),抑制Ca2+的过量产生(P<0.05,P<0.01)、显著减少细胞凋亡及坏死(P<0.05,P<0.01)。结论:人参炔醇对OGD致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海潮  何欣  周捷  聂阳  赵晋  徐单单 《中成药》2020,(5):1163-1168
目的 研究甘木通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低糖缺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PC12细胞结合物理缺氧方式建立缺血性中风的细胞模型,CCK-8检测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分析细胞膜完整性,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JC-1法测定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检测SOD、MDA水平分析甘木通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甘木通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有效提高缺氧PC12细胞的存活率(P<0.01),降低LDH漏出量(P<0.01),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细胞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P<0.01),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 甘木通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抑制低糖缺氧诱导PC12细胞凋亡,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细胞的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Rhodamine123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浆Cyt-C的表达;ELISA法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结果 250μmol/L MPP+处理PC12细胞,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并明显诱导细胞产生凋亡。而经灯盏花素(12.5、25、50μg/L)预处理,有效抑制MPP+诱导的细胞调亡,明显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同时使细胞活性氧的增加和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并明显抑制胞浆Cyt-C的释放和caspase-3和caspase-9的高表达。结论灯盏花素预处理能明显提高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PC12细胞乙醇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1,1,10μmol·L-1丹参酮ⅡA预处理细胞,以MTT检测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损伤情况,以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情况,观察丹参酮ⅡA对乙醇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乙醇显著降低PC12细胞活力(P<0.05),增加细胞LDH漏出(P<0.05),诱导细胞凋亡并上调促凋亡蛋白p53的表达(P<0.05);丹参酮ⅡA能显著减少乙醇对PC12细胞的毒性损伤(P<0.05),抑制细胞凋亡(P<0.05),降低p5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抑制促凋亡蛋白p53的表达,保护乙醇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构建抗抑郁研究的细胞实验模型,探讨西红花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0、125、250、500、750、1 000μmol/L)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24 h、36 h、48 h,CCK-8检测细胞活力,优化构建抑郁体外模型;不同浓度(2. 5、5、10μg/m L)西红花预处理PC12细胞24 h,CCK-8检测细胞活力,观察西红花对CORT(500μmol/L)细胞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活性,判断药物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使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药物对CORT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检测细胞裂解液中Caspase-3活性,判断药物作用与Caspase蛋白通路相关性。结果:CORT(0~1 000μmol/L)作用PC12细胞,细胞存活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依剂量呈线性关系;当西红花浓度 100μg/m L时,对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出现统计学意义;西红花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由模型组(53. 31±4. 18)%,上升为(57. 46±2. 76)%、(60. 48±2. 73)%、(61. 99±3. 05)%、(61. 38±2. 26)%、(59. 46±2. 41)%、(58. 64±3. 74)%;西红花预处理组LDH释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5);西红花能够明显抑制CORT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西红花可抑制Caspase-3的表达。结论:西红花对CORT诱导的PC12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ARPE-19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及柚皮素磷脂复合物(NPC)对氧化损伤的ARPE-19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文献最佳制作工艺制备NPC,测定NPC在水中的溶解度。根据不同浓度的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HP)对ARPE-1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选择最佳的氧化损伤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溶媒组、模型组、柚皮素低剂量组、柚皮素中剂量组、柚皮素组高剂量组、NPC低剂量组、NPC中剂量组、NPC高剂量组。溶媒组用二甲基亚砜(DMSO)培养;其余各组用200μmol/L的T-BHP干预;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的柚皮素干预;NPC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的NPC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柚皮素比较,柚皮素磷脂混合物、NPC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增大(P<0.01);与柚皮素磷脂混合物比较,NPC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P<0.01)。当T-BHP浓度为200μmol/L时,ARPE-19细胞存活率达半数,是最佳的氧化损伤模型。与溶媒组比较,模型组ARPE-19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中、高剂量组及NPC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增加(P<0.05),凋亡率下降(P<0.01)。与NPC低剂量组比较,NPC中、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增加(P<0.05),凋亡率下降(P<0.01);柚皮素低、中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NPC中剂量组比较,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和NPC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1)。与NPC高剂量组比较,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和NPC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1)。结论:柚皮素形成磷脂复合物后,水溶性和生物活性提高,对氧化损伤ARPE-19细胞的保护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