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采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5例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生长激素腺瘤2例、无功能腺瘤3例。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1例失访;其余4例肿瘤均切除完全,术后3~6月复查MRI未及复发,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无需药物替代治疗。结论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优势明显,肿瘤全切除率高,创伤较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分析60例采用经单侧鼻孔鼻中隔蝶窦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70 min,全切51例,大部分切除9例,因脑脊液鼻漏而行二次手术修补1例,颅内感染1例,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经单侧鼻孔蝶类入路显微手术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垂体腺瘤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改进及其优缺点。方法 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08例,其中经鼻一中隔前-蝶窦16例,鼻-软骨后中隔(中部)-蝶窦72例。直接经蝶20例,所有病人均经CT或MRI确诊,术中辅以显微镜或内窥镜行肿瘤切除。结果 108例垂体腺瘤中,全切85例,次全切2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与同期经唇下-中隔-蝶窦入路病人比较,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病人住院天数短,费用低。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本科室2年来30例垂体腺瘤,术前经MRI确诊,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结果全切24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3例,无死亡。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改良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附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总结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来我科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50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入路、手术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鼻蝶入路,手术全切肿瘤450例,次全切除43例,部分切除7例。术前有视力障碍的患者97.9%术后视力得以改善;功能性腺瘤手术后86.2%以上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无病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具不需剃头、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问短、手术死亡率极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6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1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5例出现轻度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视力下降者中,术后16例恢复正常,2例好转。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简便、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海绵窦间隙在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把海绵窦分为上、下、后、外侧间隙,术中对不同间隙内肿瘤采用不同切除方法。结果 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6例,垂体功能减退危象1例,眼球外展障碍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1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11例肿瘤全切除中,10例无复发,1例无功能垂体腺瘤复发并动态观察;4例次全切除中,2例无进展;2例术后6个月内行伽玛刀治疗。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入路手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效果良好,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的海绵窦间隙划分方法为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经蝶入路显微切除大和巨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和巨大型垂体腺瘤较理想的手术治疗原则。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经唇下蝶窦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 30例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4例肿瘤因侵袭入鞍膈上和/或海绵窦内而行大部分切除,其中1例经额术后再二期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鞍内和蝶窦内肿瘤。结论 多数大和巨大垂体腺瘤可选择经鼻蝶入路全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急性卒中垂体腺瘤的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治疗的急性卒中垂体腺瘤患者15例,男4例,女11例;平均年龄39.0岁,术前均行头CT、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手术采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给予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果 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12例,近全切除3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随访6 - 36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对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给予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急性卒中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319例,其中神经内镜下手术127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手术192例(显微镜组)。结果 神经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肿瘤全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神经内镜组鼻中隔缺损率、复发率和术后尿崩发生率(分别为20.47%、4.72%和8.66%)均明显低于显微镜组(分别为36.98%、13.02%和27.60%;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相当,但神经内镜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脑脊液鼻漏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脑脊液鼻漏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鞍结节脑膜瘤1例,脊索瘤1例,垂体腺瘤19例。在切除肿瘤后均采用人工硬脑膜-明胶海绵-蛋白生物胶方法重建颅底硬膜,并辅以碘仿纱条填塞蝶窦腔。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无脑脊液鼻漏发生20例,发生可疑脑脊液鼻漏1例,保守治疗康复。结论即使手术导致颅底骨质、硬膜缺损明显,重建颅底硬膜辅以碘仿纱条填塞蝶窦腔,仍可有效预防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3例行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症、术前病人管理、手术经验技巧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均行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无死亡病人;肿瘤全切54例,大部分切除8例。1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术后两年复发。手术全切率85.7%(54/63),92.7%(38/41)视力下降病人视力得到改善,内分泌症状改善者达88.0%(44/50)。结论经鼻蝶显微切除垂体腺瘤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手术全切率高、垂体功能保留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11例,探讨该手术优缺点、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鼻内窥镜,经鼻腔直接开放蝶窦、鞍底,在直视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 11例患肿瘤均肉眼下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视力及视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鼻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径路切除垂体腺瘤是简便、安全和有效的,适用于蝶窦发育良好的垂体腺瘤切除,值得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此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15.
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手术三种方式的比较(附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的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对80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蝶窦入路三种不同方式切除肿瘤,其中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简称经唇下入路)5例,经蝶窦直接入路7例,经黏膜下-鼻中隔-蝶窦入路(简称鼻中隔入路)68例。结果经唇下入路5例,需切开上唇黏膜,解剖鼻前嵴、鼻中隔软骨及骨性鼻中隔,并咬除骨性鼻中隔,操作复杂,手术创伤大;经蝶窦直接入路7例,不需解剖上述结构,操作简单,可将鼻窥镜直接插入鼻腔,撑开鼻窥镜时使蝶窦前壁与鼻中隔根部转折处骨质和黏膜断开,通过寻找骨折处残余骨嵴形成的中线标记,找到蝶窦开口再进入蝶窦,但缺乏经验的手术者容易迷路,经该入路手术的7例中有2例迷路,经术中C臂X线透视机帮助定位后才找到蝶窦;经鼻中隔入路68例,在显微镜直视下切开术侧鼻中隔黏膜,在黏膜和鼻中隔骨质的自然间隙中钝性分离至鼻腔底部,顺着分开的间隙插入鼻窥镜,撑开鼻窥镜使蝶窦前壁与鼻中隔根部转折处骨质断开,不撕开黏膜,通过残余骨嵴标记找到蝶窦开口再进入蝶窦,操作过程紧贴骨性鼻中隔进行,解剖标志清楚,不易离开中线,不易迷路,68例均顺利进入蝶窦完成手术。本组80例中,肿瘤全切和次全切69例,大部分切除8例,部分切除3例。结论经鼻中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解剖层次清晰、安全、有效、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6.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34例,大部切除6例;31例功能性腺瘤患者术后垂体激素水平23例恢复正常,其余8例亦有不同程度恢复。视力、视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月经恢复13例,妊娠1例。结论此术式手术路径短,麻醉及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打击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CT或MRI证实的65例垂体腺瘤,采用经蝶入路或经翼点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经蝶手术44例,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15例;无1例死亡。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21例,全切除13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3例;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针对肿瘤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垂体腺瘤全切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