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玻璃体手术硅油充填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 :对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 36 2只眼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硅油术后继发青光眼发病率 11 6 % ,随着硅油在眼内时间延长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率增高。术后无晶体眼 ,硅油进入前房是眼压升高主要原因。其次为硅油乳化。 42只眼注硅油眼继发青光眼患者经药物和 /手术治疗眼压可有效控制。结论 :玻璃体手术硅油充填继发青光眼是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病与硅油在眼内时间 ,硅油进入前房 ,硅油乳化有关。经药物和 /手术治疗眼压可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早期继发青光眼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2007-01/2008-12我院128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出现继发青光眼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术后128眼中发生继发青光眼26眼(20%)。常见的原因是术后眼部炎症反应、硅油入前房、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以及巩膜环扎术。术后发现有继发性青光眼者,局部或联合全身降眼压治疗,并积极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结论:硅油充填术后继发青光眼发生率较高,药物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的患者30例(30眼),其中眼球钝挫伤引起的晶状体全脱位25眼,针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全脱位2眼,白内障摘出术中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内3眼。根据脱入玻璃体内的晶状体核硬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必要时行硅油填充。术后随访0.5~1a,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19例(19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10例(10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硅油充填术1例(1眼)。术后视力:0.1~0.3者16眼,0.3~0.5者9眼,0.5以上者5眼;术后继发青光眼3眼,经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范围。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硅油乳化继发青光眼及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硅油乳化继发青光眼及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行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割术,观察患者术后7d~6mo术眼的视力、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所有术眼均有不同程度的乳化硅油小滴残留,术后视力上升者18眼(60%),下降者7眼(23.3%),不提高者5眼(16.7%);眼压1wk内正常者25眼(83.3%),高于正常者5眼(16.7%);6mo后眼压正常者28眼(93.3%),高于正常者2眼(6.7%);无角膜失代偿、人工晶状体移位或玻璃体积血发生。结论:硅油取出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割术可有效控制硅油乳化继发青光眼及白内障患者的眼压,并提高视力,是一种治疗硅油乳化继发青光眼及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充填术后持续高眼压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充填持续高眼压38例(38眼)进行治疗随访观察。结果 38例(38眼)眼压均有所控制。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充填术后持续高眼压进行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眼后段疾病相关的青光眼的病因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对74例与眼后段疾病相关的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硅油继发青光眼39例,经手术及药物治疗,眼压可控制正常。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29例,多数行视网膜周边冷冻联合视网膜光凝等抗增殖手术,治愈率为15%,有效率为60%。6例行玻璃体切割、内眼激光、周边视网膜冷冻(或联合硅油填充)术,3例术后眼压正常,5例新生血管消退。外伤性晶体脱位、玻璃体嵌顿、视网膜脱离继发青光眼4例,因眼后段疾患行多次手术引起瞳孔闭锁继发青光眼2例,手术治疗后眼压正常。结论:硅油继发青光眼、外伤性品体脱位、玻璃体嵌顿继发青光眼、瞳孔闭锁继发青光眼等经药物及手术治疗眼压可控制正常,预后较好,而NVG仍是治疗的难题,抗增殖手术如玻璃体切割、内眼激光、周边视网膜冷冻联合硅油填充术可能会成为治疗NVG的一种有效手段,但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16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眼内填充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继发性青光眼是硅油眼内填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162例(162眼)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硅油眼内充填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玻璃体切除硅油眼内充填所继发的青光眼22例22眼。结果继发青光眼分两类,硅油填充术后早期继发急性高眼压6例6眼,晚期继发青光眼16例16眼。前者3眼减少了硅油眼内量,3眼单纯药物控制眼压。晚期继发青光眼16例16眼,3眼表现为继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余为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结论早期继发急性高眼压应减少眼内的硅油量,迟发性继发青光眼取出硅油有利于眼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168例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眼,对其中的33例继发性青光眼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继发性青光眼病例,通过及时对症处理,眼压均控制在〈21mmHg。结论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是这类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会减少对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经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中,并发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我院对2006年1月至2010年4月间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白内障患者36例(36只眼)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采用经透明角膜切口行此联合手术36例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脱离硅油充填术继发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硅油充填术继发性青光眼的相关因素及硅油取出对继发性青光眼的影响。方法 统计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术视网膜复位后行硅油取出的病例,并对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及其转归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120例121眼中25眼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0.66%),硅油取出后经1-3月随访23眼眼压降至正常,2眼药物控制。结论 随着硅油在眼内停留时间的延长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术后以在视网膜复位后3-6月取出为宜。一旦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即是硅油取出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辉  陈樱  邢怡桥 《眼科新进展》2005,25(4):355-355,357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对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12例,在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有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者,行Healon注入前房、硅油排出,常规作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12眼眼压恢复正常,人工晶状体位正,硅油及视网膜在位,未见不良并发症。结论采用Healon注入、硅油排出联合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健  梁慷  林小俊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40-244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特点、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39眼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其中对有硅油充填的23眼联合硅油取出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24(平均10)mo。结果:所有病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37眼(95%)提高,2眼(5%)无改变,无视力下降者。1眼硅油取出后2wk视网膜脱离复发,1眼术后1mo玻璃体出血,均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而治愈。无脉络膜出血、低眼压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眼内情况复杂,手术难度大,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硅油取出联合全氟丙烷(C3F8)气体充填术后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从2004-01/2008-10我们在治疗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施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充填术后,一部分患者在硅油眼状态下眼底检查发现有新鲜出血灶、增殖膜、黄斑前膜合并有黄斑水肿、硅油眼下新裂孔等,采取硅油取出联合C3F8气体充填术后出现了继发性青光眼。结果:术后随访1wk~3mo,46眼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其中形成白内障5眼(5/46);前房角前粘连2眼(2/46);眼球萎缩1眼(1/46);视神经萎缩3眼(3/46);长期高眼压8眼(8/46);角膜内皮水肿4眼(4/46)。常见的原因是C3F8气体注入过多;浓度过高;无晶状体眼玻璃体腔过度充盈,虹膜膨隆,致广泛周边虹膜前粘连,前房消失;术后体位不正确;眼部炎症反应;残存乳化硅油滴,油气共同影响等导致眼压升高。其中34眼经术中放出部分气体、术后给予消炎、皮质激素、降眼压药物等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2眼经放出部分气体联合前房成形术,治疗后眼压正常;残存有乳化硅油滴4眼,采用SLT激光治疗联合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良好。1例放出部分气体后出现眼球萎缩。结论:硅油取出联合C3F8气体充填术后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经有效的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例 1:患者女 ,5 3岁 ,主诉左眼玻璃体切除联合注硅油术后伴眼胀疼 5月。 5月前因“左眼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注硅油术。术后左眼胀疼 ,测眼压 45mmHg( 1mmHg =0 133kPa) ,用降眼压药维持在 2 5mmHg左右。既往有高度近视史 ,无青光眼史。门诊以左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青光眼收住院。入院后予脱水剂及局部降眼压药 ,眼压下降至 19mmHg ,行左眼取硅油联合巩膜瓣下咬切术。术后第 1天 ,患者诉左眼剧烈疼痛 ,恶心、呕吐。查体见Ⅰ级前房积血 ,房闪 ( ) ,眼后段窥不清。B超示 :玻璃体内多个球形回声灶 ,…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45例45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行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术毕玻璃体腔行C3F8气体或硅油填充。结果: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15眼,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3眼(87%);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30眼,1次手术完全复位27眼(90%)。统计学检验两组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视力:数指/眼前者2眼,0.02~0.05者3眼,0.06~0.1者10眼,0.12~0.25者19眼,≥0.3者11眼。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并发症最多见是继发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能有效地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儿童眼病中的应用。方法儿童眼病32例32眼,其中眼外伤25例25眼,占78.125%,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例6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1例1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部分联合行眼内激光光凝、环扎,或应用重水deuteriumoxide、硅油、气体,或联合白内障摘除。结果术后追踪观察1m~6m,视力提高25例25眼,占78.125%,≥0.2,5眼占15.61%。视网膜平伏29例29眼,占90.625%,硅油充填眼21例21眼,占65.625%,复发视网膜脱离8例8眼,角膜带状变性3例3眼,继发性青光眼2例2眼,再次手术5例5眼。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严重眼外伤、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等多种眼病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进入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常规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对术后发生的硅油进入有晶状体眼前房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原因及发生程度采取不同处理.结果:有2例(2眼)硅油进入前房发生于二次环扎术中,17例(19眼)发生于术后2~11 d之内(其中1例取出前房硅油3d后硅油再度进入前房并形成瞳孔阻滞继发青光眼,二次取出前房硅油并行虹膜6点位周边切除后再未发生硅油进入前房).所有病例均在硅油进入前房1wk内取出前房硅油,并对其中13例出现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全部病例眼压控制于20mmHg以下,视力均恢复至硅油进入前房之前的矫正视力,取出前房硅油后未出现严重角膜并发症,无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有晶状体眼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进入前房原因主要为眼外伤、高度近视、术中医源性损伤等造成悬韧带损伤.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有晶状体眼前房进入硅油应注意体位及观察角膜、眼压,尽早取出前房硅油,有瞳孔阻滞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必要时行虹膜6点位周边切除.可保护角膜、视网膜及有效的视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3-02/11对43例43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术中均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术后3 mo最佳矫正视力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共39例(91%),最高矫正视力达0.6,视力无提高者4例(9%)。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后囊膜破裂、硅油残留、角膜内皮失代偿、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人工晶状体移位、继发性青光眼、锯齿缘离断等并发症。 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合并滤过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了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合并滤过术,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继发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眼,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眼。术前视力为LP~0.1,术前眼压在药物控制下为21~70mmHg(1kPa=7.5mmHg),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和视力变化。结果随访期内,12眼眼压≤21mmHg(有/无抗青光眼药液滴眼),10眼视力保持稳定或有增进。结论玻璃体切割合并滤过术可有效地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