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3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外伤性眼内炎致伤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2000年10月本科收治的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结果:在各类致伤物中以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比例最高,结论:预防儿童外伤性眼内炎,应严格加强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的回收管理。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手术硅油充填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 :对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 36 2只眼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硅油术后继发青光眼发病率 11 6 % ,随着硅油在眼内时间延长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率增高。术后无晶体眼 ,硅油进入前房是眼压升高主要原因。其次为硅油乳化。 42只眼注硅油眼继发青光眼患者经药物和 /手术治疗眼压可有效控制。结论 :玻璃体手术硅油充填继发青光眼是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病与硅油在眼内时间 ,硅油进入前房 ,硅油乳化有关。经药物和 /手术治疗眼压可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葛根素组,每组20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模型对照组及葛根素组大鼠采用巩膜静脉烧灼法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剪开球结膜。术前及术后每日葛根素组大鼠腹腔内注射葛根素(10 mL/kg),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内注射0.5 mL生理盐水,共注射4周。测量术前,术后1 d、3 d、1周、2周、3周及4周的眼压。术后第4周制备大鼠眼球及视神经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测定视网膜厚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视神经轴突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视网膜中p-AKT/AKT蛋白的表达。 结果 模型对照组及葛根素组造模前后眼压值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葛根素=448.22,P<0.001,F模型=450.86, P<0.001),造模后第4周3组间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0.88,P<0.001)。 造模后4周,3组大鼠视网膜厚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1.29,P<0.001),视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44.31, P<0.001),视网膜中p-AKT及AKT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22, P<0.001)。 结论 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探讨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分析48例(48只眼)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原因及治疗方法,对术后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 48例(48只眼)人工晶状体视网膜既离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单纯视网膜复位术(环扎 外垫压术)18只眼,14只眼复位(77.8%);视网膜复位术 玻璃体切割术 注气6只眼,5只眼复位(83.3%);视网膜复位术 玻切术 取出人工晶状体 注油或注气7只眼,7只眼复位(100%);视网膜复位术 玻切术 注油17只眼,15只眼复位(88.2%)。所有末复位眼中,除2例因年龄及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均行二次玻璃体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术前检查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28例患者,33只眼接受玻璃体内注射4mg/0.1mL治疗,随访1~9个月。结果,治疗后1个月平均视力提高两行,3个月后视力平均提高两行以上,2次注药8只眼。小剂量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只要操作得当,注意无菌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ARTISAN虹膜夹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就诊的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7例7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ARTISAN虹膜夹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随访1个月,分析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前与术后1d、1周角膜内皮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术前及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计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前房出血1例,角膜内皮水肿2例,眼压一过性升高1例,均自行转归或药物治愈。结论 符合纳入条件的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一期行玻璃体切割联合ARTISAN虹膜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可行的,该方法治疗外伤性晶体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割联合小直径球内异物取出术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异物直径≤3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01/2010-01来我院治疗的眼内异物伤患者25例25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13例13眼术中部分或全部保留晶状体前囊膜。随访6mo,18例18眼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或缝合固定,随访处理并发症。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并发症,术后疗效。结果:患者25例25眼均一期成功取出球内异物。睫状体脱离1例药物治疗痊愈。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注硅油术后视网膜复位。随访6mo时视力提高者23眼,无变化2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异物直径≤3mm)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26例行巩膜扣带术,38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均不行巩膜外冷凝,观察眼部表现及手术复位率等情况,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6.00D高度近视占总病例数的41%。64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均有葡萄膜炎反应,眼压2.00~8.00mmHg;26例行巩膜扣带术,19例视网膜复位,复位率73%,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8例,32例视网膜复位,一次手术复位率84%。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眼及无晶状体眼多发,视网膜光凝替代术中巩膜外冷凝可能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朱忠桥  王丽丽  刘蓓  王勇 《医学争鸣》2006,27(15):1421-1424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预防玻璃体切除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132例132眼需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病例选择标准为玻璃体手术后PVR高危因素的患者. 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只眼. 干预组术中灌注液中加入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药物灌注时间控制在60 min,对照组术中灌注液不用任何药物,平均随访6 mo,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术后3 mo,干预组及对照组的视网膜复发率分别为6.1%(4/66),18.2%(12/66),术后6 mo分别为7.6%(5/66),19.7%(13/66),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 mo干预组及对照组的PVR发生率分别为7.6%(5/66),22.7%(15/66),术后6 mo分别为10.6%(7/66),28.8%(19/66),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视力及视网膜电流图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之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术后3 mo与6 mo视网膜脱离复发、PVR发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可以抑制PVR发生,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特发性黄斑前膜21眼行玻璃体手术,术后1,3,6及12mo,进行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ERG)检查,应用SPSS11.5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12mo视力改善2行以上90%(19/21),视物变形改善81%(17/21),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CT显示前膜消失,手术前视网膜平均厚度496.8±93.0μm,术后12mo平均厚度176.1±28.0μm,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MERG地形图可见中心峰下降,一级反应1、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降低,术后1 ̄12moMERG中央峰逐渐恢复;1、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可靠,OCT及MERG可以较好地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