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泰州市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流行动态,探索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和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AURI),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病例资料;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20份流感样病例标本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结果 2013年泰州市流感哨点医院共报告门诊流感样病例(ILI)7 326例,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病例30 649例,分别占门诊相应科室病例总数的5.6%和23.4%。120份流感样病例(ILI)标本检出阳性率57.5%,以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夏季肺炎链球菌和鼻病毒占优势,冬季肺炎链球菌占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病原检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链球菌、鼻病毒、腺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是泰州市流感样病例的主要病原体,随着季节、月份、人群年龄的不同具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流行特征及病毒混合感染的病原学构成。方法:2006年9月~2009年8月共收集720例起病3天内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拭子,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流感病毒(Flu)、副流感病毒(H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鼻病毒(HRV)、偏肺病毒(MPV)及冠状病毒(HCoV)等7种病毒的核酸。结果:①病毒总检出率为69.7%(502/720),检出率最高的前3种病毒为RSV(19.4%)、Flu(16.9%)和HRV(14.2%)。不同年龄组患儿同种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502例阳性标本中,83例(16.5%)检出两种病毒混合感染,7例(1.4%)检出3种病毒混合感染。不同年龄组患儿混合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毒混合感染高峰季节是春季和夏季,其中春季以RSV、HRV、Flu和MPV混合感染为主,夏季则以Flu、HRV和ADV混合感染为主。结论:RSV、Flu和HRV是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混合感染以RSV和Flu最为常见,随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一定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毒病原谱特征,为制定老年人群流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浦东新区设立4家医疗机构监测点开展老年ILI和SARI病例监测,每周采集部分病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人流感病毒(A、B、C型)、鼻病毒、人副流感病毒(1~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人偏肺病毒、人腺病毒、人冠状病毒(h Co Vs-229E,OC43,NL63,and HKU1)及人博卡病毒;同时调查每个采样病例的基本信息。采用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人群的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 201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共363例老年ILI/SARI病例纳入监测,其中男性202例(55.65%),年龄中位数为70岁;任一病毒阳性率为39.12%(142/363),人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20.94%(76/363),ILI的流感阳性率(29.83%)显著高于SARI病例(12.09%,P=0.000),冬季(12月—2月)和夏季(7—9月)的流感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结论人流感病毒为本地区老年ILI/SARI病例的优势病原体,全年呈现冬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建议制定针对老年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等相关政策,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住院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收集368例住院重症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呼吸道19种病原体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检出病原体感染阳性患者124例,阳性率为33.70%,其中16例为混合病原体感染。不同年龄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79,P<0.05),肺炎支原体(MP)、鼻病毒(HRV)、人偏肺病毒(HMPV)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均<0.05),甲型流感病毒(IFA)在≤14岁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为7.88%,SARS-Co V-2在≥61岁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为18.52%,MP在>14~<61岁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为9.02%。16例混合病原体感染患者中,婴幼儿患者12例,占75.00%;男性患者11例,占69.75%;HRV感染者9例,占56.2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成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探索新发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模式。方法 收集松江区某监测哨点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372例成人SARI住院病例监测资料,按照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将病例分为流感组与非流感组,对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等情况进行分析性描述。结果 共纳入372例SARI住院病例,SARI病例住院率4.15%,有夏季峰和冬季峰。发热、咳嗽、咳痰等是SARI住院病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48.66%),所有病例均未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组SARI病例数80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21.5%,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占优势(56.25%);非流感组中其他病原体检出率为16.13%,以人肠病毒/鼻病毒的检出率最高(28.3%)。老年人在流感组中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P<0.05);流感组的抗生素使用率较非流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3,P<0.05),非流感组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流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9,P<0.05)。结论 成人SARI病例监测的开展不仅是对新发传染病症状监测模式的探索实践,也对了解成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提高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以及流感病人临床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泰州市食品及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检出分布情况。  方法  采集市售食品样品339份、肉制品生产过程样品201份及病例粪便标本1 606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对沙门菌进行鉴定及血清学分型。  结果  2015-2017年泰州市9类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为4.4%(15/339),其中生禽肉、生畜肉和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检出率分别为27.5%、7.5%、2.5%;肉制品生产过程中沙门菌检出率为6.5%(13/201),原辅料和中间产品检出率分别为35.7%和28.6%;3所医疗机构腹泻病例沙门菌年平均检出率为4.9%(79/1 606),5岁以下人群检出率(7.3%)高于其他年龄组(χ2=20.63,P < 0.01)。腹泻病例可疑暴露食品居前3位的分别为禽、畜肉(28.6%)、乳制品及饮料(25.0%)和水果类(25.0%)。市售食品和患者中共鉴定出21种沙门菌血清型。  结论  泰州市市售食品中沙门菌存在较高的污染率,腹泻病例沙门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应加强食品的监测、监管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合肥市2015-2019年度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度合肥市哨点医院每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数据以及相应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其流行情况。  结果  2015-2019年度,合肥市3家哨点医院监测ILI累计183 789例,占门/急诊人数的5.06%。ILI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各年度ILI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84.793,P<0.001)。实验室共接收样本17 442份,检测结果阳性4 925份,占28.24%,高阳性率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 567.306,P<0.001)。从分型上看,主要为Victoria型和季H3型。ILI发病率和病原学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r=0.491,P=0.021)。  结论  2015-2019年度合肥市流感活动呈现冬季和夏季2个高峰,不同流感病毒亚型混合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东莞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获得病原谱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 850例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咽拭子标本,利用液相芯片技术进行13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并对结果按照0~≤6月龄、>6~≤12月龄、>1~≤3周岁、>3~≤7周岁、>7周岁的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8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病原体阳性的有1 720例(60.35%),检出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阳性的有533例(18.70%);在13种病原体中,检出率最高的前3种分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661例(23.19%),肺炎链球菌(SP)629例(22.07%)和流感嗜血杆菌(Hi)282例(9.89%);而混合感染率排名前5的病原体分别是卡他莫拉菌(MC,98/119,82.35%)、鼻病毒(HRV,21/34,61.76%),流感嗜血杆菌(Hi,171/282,60.64%),人偏肺病毒(hMPV,44/75,58.67%)和肺炎链球菌(SP,357/629,56.76%)。各年龄组间感染的病原谱存在差异,低年龄段患儿中最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是RSV;SP和肺炎支原体(MP)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的趋势。检出率随季节变化较明显的病原体是SP、RSV、MC和Hi;SP的检出率在5-10月份间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0%);RSV检出率在3月份有1个次高峰,在9月份达到最高峰;Hi检出率在5月份达到高峰;MC和MP的检出高峰期均是10-11月份。结论SP、RSV、MC和Hi在患儿中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RSV、SP和MP在各年龄组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注意病原体流行的季节变化、年龄组常见病原体差异以及多重病原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天津市儿童流感样病例(ILI)呼吸道病毒病原体构成,分析ILI变化趋势以及引起ILI动态变化主要的病原。方法每周统计天津市儿童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数据,并采集部分流感样病例的呼吸道标本采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流感病毒(Flu)、鼻病毒(Rhin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CoV)、肠道病毒(HEV)以及博卡病毒(HBoV)。分别对流感季与非流感季每周检出的病毒病原数与ILI数据做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呼吸道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56.49%,其中Flu占比最高39.15%,流感季的周ILI%变化与Flu的关联度最大(γ=0.871);非流感季与周ILI%关联度最大的是全部病毒阳性数(γ=0.884)。结论天津市儿童流感样病例中多种病毒均有检出,流感病毒仍是引起流感季ILI%变化的主要病毒病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浦东新区发热伴出疹性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s)的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特征,为RFI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2 381例临床标本进行肠道、麻疹、风疹等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 381例样本中RFIs检测阳性1 633例(68.59%)。病原谱构成前4位病毒分别是肠道(52.54%)、麻疹(28.54%)、风疹(13.04%)、水痘-带状疱疹(3.37%)。男性风疹病原体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年龄组分布中,肠道病毒集中在3~6岁年龄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集中在6~18岁年龄段,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登革热病毒、小DNA病毒集中在18岁以上年龄段,不同年龄组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RFIs发病集中在春季(41.52%),冬季最少(15.00%),其中肠道、麻疹、风疹、登革热病毒在不同季节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肠道和麻疹病毒是本地RFIs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长期监测RFIs病原体的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阴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病原谱的构成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2016-2017年江阴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上报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及病例信息,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标本中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常见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呼吸道腺病毒、肺炎衣原体及支原体进行检测,应用Epi Info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17年全市累积报告ILI 64305例,占就诊病人总数的百分比(ILI%)为9.20%,各年份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I%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0~4岁组ILI报告例数最多。2016-2017监测年度内,2家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咽拭子标本1059份,检出病原阳性率为38.62%,流感病毒为本地区的优势病原(阳性率23.98%),其次为呼吸道腺病毒(阳性率5.38%)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2.46%)。5~14岁组病原学阳性率最高(53.57%),4月份为呼吸道病原感染高峰(67.06%)。结论 江阴市ILI呼吸道病原种类多样,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原,高发季节在冬春季,15岁以下人群为高危人群。因此,在重视流感防控的同时,要加强其他呼吸道病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无锡市气温对流感样病例和实验室确证流感病例的影响。  方法  收集无锡市2012年12月3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实验室病原监测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气温与流感样病例和实验室确证流感病例的关系。  结果  2012-2017年无锡市流感病例监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总ILI%为4.96%,流感检测阳性率12.28%。无锡市气温对流感样病例的累积效应曲线呈近似"U"型,低温(10℃以下)和高温(20℃以上)均影响流感样病例的发生,低温效应滞后且效应较强,高温效应出现迅速且效应短暂。对实验室确证流感病例的累积效应呈近似"L"型,主要表现为较强的低温滞后效应,10℃以下实验室确证流感发病风险较高。  结论  气温影响流感样病例和实验室确证流感病例的发病,低温是危险因素且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估计2011-2017年苏州市区5岁以下儿童流感相关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就诊率。  方法  2011年10月~201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急诊室开展对5岁以下儿童ILI病例的监测。收集咽拭子标本并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同时基于卫生服务利用数据及人口学数据,估计苏州市区5岁以下儿童流感相关ILI就诊数和就诊率。  结果  2011-2017年苏州市区约有45 930例次5岁以下流感相关ILI病例,其中因流感病毒A/H1N1感染就诊的ILI病例7 490例,A/H3N2就诊数为17 843例,B就诊数为20 597例。研究期间,苏州市区5岁以下儿童流感相关ILI病例的就诊率为6.4/100人年,其中2011-2012年流感相关ILI就诊率最高,达20.5/100人年,2012-2013年最低,为2.4/100人年。  结论  苏州市区5岁以下的儿童流感相关ILI就诊数和就诊率较高,疾病负担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CDC试点实施了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对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开展主动监测和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在2019年172例ILI中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亚型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81%、14.53%和30.55%,新甲型H1N1型的流行高峰为第一季度。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6.40%,高峰在第三季度。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5%,高峰在第二季度。人类冠状病毒OC43型2份、HKU1型和NL63型各1份、229E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4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9.88%;1 447例SARI病例也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46%、1.73%和0.30%,新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高峰也为第一季度,检出阳性率为17.50%。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2.97%,高峰在第一季度。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5%,军团菌检出阳性率为1.04%。检出人类冠状病毒229E型5份、OC43型10份、HKU1型7份、NL63型6份;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不仅发现了个别少见的新发传染病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近年来,通过逐步增加监测哨点医院,不断改进监测方法,尤其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在全市推广了基于医院HIS系统的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网络,为开展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主动监测预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Vaccine》2018,36(1):107-113
Epidemiological indicators have shown the substantial impact of influenza B (Flu B)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SARI) and on mortality rates. In Brazil, the trivalent vaccine, composed of only one Flu B lineage is available. We investigated Flu B infections in clinical samples collected by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service of Paraná State, Brazil, from 2013 to 2016. The Flu B lineages Yamagata- (B/Yam) and Victoria-like (B/Vic)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qRT-PCR assay, and notification forms were reviewed. Among 379 Flu B positive samples evaluated, 370 (98%) were characterized as B/Yam or B/Vic lineages. Both co-circulated with a frequency of 47% and 53%, respectively. B/Yam infected equally both genders, while B/Vic was more frequent in females (71%). The median age of patients infected by B/Vic (23y; 11–35)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fected by B/Yam (32y; 12–50). Mismatch between the vaccine and the circulating strain was observed in the 2013 season, with a high number of SARI cases. B/Vic lineage wa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r number of SARI cases (62%), while B/Yam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 (61%).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strains circulating in separate regions of Paraná State. B/Vic was prevalent in the northwestern (67%) and B/Yam in the southeastern region (60%).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Flu B lineage circulation causes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severe disease during epidemics in a vaccine mismatch season. In additi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pidemiological profile of the target population of Flu B infections in relation to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 as well as among the B/Vic and B/Yam lineages may also be associated to an increase in disease burden. These findings have direct consequences on vaccination strategies. Therefore, further molecular epidemiology studies of Flu B in Brazil are required to corroborate these prima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7年3月-2018年3月青岛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谱与流行特征。  方法  随机抽选青岛地区符合国家流感监测方案诊断标准的流感监测病例中的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作为研究对象,共检测359例。采集患儿咽拭子,采用多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对9种呼吸道病毒进行筛查。  结果  359例标本中200例至少有1种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55.71%(200/359)。其中,阳性最多的是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Virus B,IVB)Yamagata亚型29.50%(59/200),其次是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15.00%(30/200),呼吸道腺病毒(Adenovirus,AdV)13.50%(27/200),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RSVA)12.50%(25/200),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A,IVA)H1N1亚型10.00%(20/200)等。2例3种病毒混合感染,1例4种病毒混合感染。  结论  2017年3月-2018年3月9种呼吸道病毒在青岛地区均有流行,IVB Yamagata亚型、HEV、AdV、RSVA亚型、IVA H1N1亚型为主要流行病毒。其中流感病毒、HEV、RSV、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9种病毒在各病毒流行月份存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甘肃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febrile respiratory syndrome,FRS)病原学监测情况,评价监测结果,为提升其监测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19年甘肃省17所哨点医院FRS监测病例,采用观察性研究,分析病原监测状况并评价其监测结果。  结果  甘肃省2009―2019年FRS病原总检测率为89.00%,总检出率为31.43%。所有病原(病毒/细菌)的检出能力高于任一病原(病毒/细菌)(P < 0.001),其中任一病毒检测率及检出率均高于任一细菌(P < 0.05),所有病毒检测率高于所有细菌(χ2=2 876.656,P < 0.001),检出率低于所有细菌(χ2=84.237,P < 0.001);病原检测种类方面,病毒以人流感病毒检测率最高(99.93%)、鼻病毒检测率最低(53.77%),细菌以同时检测肺炎支原体与肺炎衣原体居多,检出率较低(4.15%);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病原检测阴性者容易出现发热、胸痛、乏力和呼吸困难症状。监测结果评价显示病例类型的均衡性、采样时间的连续性有待提高。  结论  甘肃省FRS病原检测水平较高,建议通过合理调整病原检测种类、采集匹配的标本类型和重复检测阴性病例等措施提高病原检出能力,完善监测平台,提高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台州市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5年1-7月、2016年2-9月、2017年1-8月和2018年1-8月对台州市YMSM进行人口学与行为学特征、AIDS相关认知等问卷调查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检测。  结果  共调查YMSM 432人,56人有过异性性行为,其中14.3%异性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26.8%最近一次异性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HIV和梅毒检出率均为5.4%,未发现HCV阳性者,AIDS知识知晓率为9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在本地居住时间是YMSM异性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论  台州市YMSM异性性行为者有传播HIV、梅毒的风险,AIDS知晓率较好,但仍存在商业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和不用安全套等知行分离情况。应针对已婚或本地居住时间<2年者中采取安全性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