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SLE与RA患者体液免疫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 测定 3 2例SLE、2 7例RA患者血清IgG、IgA、IgM、CRP ,补体C3 、C4及B因子的水平 ,并与 2 6例骨关节炎 (OA)患者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 19例SLE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SLE患者IgG、IgM显著升高 (P <0 .0 1、P <0 .0 5 ) ,C3 、C4明显降低 (P <0 .0 5、P <0 .0 1) ,IgA、B因子、CRP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RA患者IgA显著降低 (P <0 .0 5 ) ,CRP、IgM、C3 、B因子均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IgG、C4无明显变化 (均P >0 .0 5 )。免疫抑制剂治疗后SLE患者IgA、IgM、CRP明显降低 (均P <0 .0 5 ) ,C3 、C4、IgG无明显变化 (均P >0 .0 5 ) ,B因子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SLE、RA患者体液免疫有明显的变化 ,SLE患者的补体与抗体的变化随病情和病程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长航条件下核潜艇艇员血清补体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潜艇长航条件下艇员血清补体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对 114名水下长航达 5 0昼夜的核潜艇作业人员 ,在长航以后进行血清补体成份C(总补体 )、C3 、C4 、B因子的检测 ,并对其中 76名作业人员返航疗养 35d后 ,再行上述补体成份的检测。将两组检测结果与 10 0名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 :①长航组的总补体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 <0 .0 5 ) ,其中C3 、B因子降低非常显著 (P <0 .0 1) ;长航组的C4 水平较对照组略有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②疗养组的C、C3 、B因子的血清浓度 ,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而疗养组的C4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出现升高 (P <0 .0 5 )。结论 :核潜艇艇员长航后血清C、C3 、B因子水平明显降低 ,对C4 水平无明显影响。长航后疗养 35d ,艇员血清中C、C3 、B因子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提示核潜艇长航对艇员补体功能有较长远的影响。C4 水平在疗养后较健康人升高 ,意义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T组(治疗组)和C组(对照组):C组每次血液透析后给予左卡尼汀1 g静脉注射,T组在C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10μg静脉注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结果 T组及C组均能降低炎症因子及提高营养指标的水平(P<0.05),T组比C组降低炎症因子及提高营养指标水平的效果更显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及营养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妊高征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 40例妊高征患者和 30例正常孕妇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免疫复合物 (IC)花环试验及红细胞免疫粘附 (RCIA)调节因子 (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 )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妊高征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及IC花环均低于正常孕妇 (P <0 .0 1 ) ,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P <0 .0 0 1 )。结论 妊高征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可作为反映妊高征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TFP)各指标及比值的变化.方法 血浆中组织因子(TFAg)、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激活的Ⅶ(FⅦa)及凝血因子Ⅶ抗原(FⅦAg)检测采用ELISA法;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观察对象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 7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54例和健康体检者165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及AIS组血浆TF、TFPI两因子及其各比值分析除TF/t-TFPI、TF/fl-TFPI外,余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Ⅶ检测显示,在AMI组FⅦ∶C、FⅦa、FⅦ∶C/FⅦAg和FⅦa/FⅦAg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IS组为FⅦ∶C、FⅦ∶C/FⅦAg和FⅦa/FⅦAg高于对照组,FⅦa/FⅦ∶C低于对照组和AMI组,而FⅦa又低于AMI组.结论 除FⅦa/FⅦ:C外,TFP其余因子的变化趋势在AMI和AIS患者中是一致的.提示运用比值的测定可能更敏感,更可靠的评估凝血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Ⅱ型胶原蛋白(CⅡ)诱导免疫耐受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治疗作用,研究外周淋巴器官及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口服和未口服CⅡ的大鼠外周淋巴器官中TNF-α水平的变化,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大鼠关节液中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口服耐受的AA大鼠的外周淋巴器官和关节液中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未口服CⅡ的AA大鼠.结论:口服CⅡ诱导免疫耐受可以有效降低TNF-α水平,从而治疗佐剂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30只SD大鼠分A、B、C三组,B、C两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肿瘤坏死因子,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三组动物下肢血流量变化,结果显示:A组无变化,B组及C组血流量下降且高剂量组(C组)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感染性疾病状态下的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 ,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包括 :红细胞C3b受体 (RBC 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等。结果 :急性感染患儿RBC C3bR和促进因子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1) ;RBC ICR除腹泻组外 ,其余两组显著降低 (P <0 .0 1) ;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均绝对或相对升高。结论 :急性感染性疾病时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或处于失代偿状态  相似文献   

9.
改良超滤的时间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在高流量改良超滤时评估超滤时间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L组)。记录患儿临床指标并测量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 6的血清浓度。结果 40例患儿都顺利完成手术,术毕C组超滤时间(7. 83±0. 75)min, L组(14. 63±1. 06)min,C组滤出液量 (440. 00±91. 86)ml,L组为(766. 25±119. 85)ml。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没有显著差异,L组超滤前后炎症因子升高幅度明显低于C组, (P<0. 05)。结论 当延长超滤时间以增加滤液量可以降低炎症因子的上升幅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中核因子NF-κB与FADD样白细胞介素1-转化酶样抑制蛋白(FUP)之间的关系,研究核因子信号通路在P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NF-κB、FLIP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以及给予小白菊内酯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PD症状,TH阳性神经元明显丢失,蛋白水平下降,核因子信号通路被激活,其阳性表达明显增多,FLIP和caspase-3表达也明显增加;经小白菊内酯干预处理后,上述变化均减轻.结论 核因子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激活FLIP对PD模型小鼠黑质区凋亡有重要调控作用,小白菊内酯对PD模型小鼠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低氧对大鼠骨髓细胞OPG,RANKL和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洁  李雪雁  王鸣刚  李志忠  白孟海 《医学争鸣》2008,29(22):2029-2031
目的:探讨低氧对大鼠骨髓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护骨素(OPG)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3 mo龄雌性SD大鼠,处死后取其骨髓细胞进行缺氧培养,分为低氧1 d组(A)、低氧3 d组(B)、低氧7 d组(C)、低氧14 d组(D)和正常对照组(E).分别于培养后1,3,7,14 d提取培养细胞总RNA,RT-PCR半定量检测各组OPG,RANKL和TNF-α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低氧组骨髓细胞RANKL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B,C组上述改变最为显著.OPG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B,C组改变最为明显.结论:低氧可刺激大鼠骨髓细胞RANKL和TNF-α基因表达,而抑制OPG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静脉持续泵注极化液(GIK)对脓毒症休克兔早期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林格氏液治疗组(LPS组)和极化液治疗组(GIK组),每组各10只.LPS组和GIK组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脓毒症休克兔模型;C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建模成功后,GIK组采用极化液治疗;C组及LPS组采用复方氯化钠治疗.比较三组大白兔平均动脉血压(MAP)、生化指标(血糖、血钾、乳酸)水平、肾损伤指标[肌酐(Scr)、胱抑素C(Cys-C)]水平、肾脏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水平、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水平及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LPS组相比,GIK组MAP升高(P<0.05);肌酐和胱抑素C水平下降(P<0.05);血糖、血钾、乳酸水平更加平稳(P<0.05);肾脏组织TNF-ɑ和MDA水平下调(P<0.05);肾脏组织线粒体受损减轻,HE染色显示肾脏病理损伤更轻(P<0.05).结论:极化液早期干预有利于维持脓毒症休克兔血流动力学稳定,并通过减轻微循环障碍、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减少过量活性氧的攻击而减轻脓毒症兔肾脏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损伤,从而对脓毒症兔的肾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设正常组20例,糖尿病组40例.检测患者血清空腹胰岛素、C肽、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程度.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K-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比,有明显差异(P<0.0001).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显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后多时间点的补体及其调节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靶向补体抑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5只)和实验组(IR组,25只),实验组又分为再灌注后0、1、3、6 和24 h组(各5只).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时间点取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补体C1qa、C2、C3、C4-2、C5以及调节因子C3ar1、C4bpa、Cfi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C1qa、C2和C4-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 h达高峰;C3和C3ar1基因表达升高趋势一致,于缺血再灌注后24 h达高峰;C5于再灌注后0 ~3 h内表达无明显变化,其后表达升高并于6 h达高峰;C4bpa和Cfi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补体系统的激活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早期经典途径参与补体激活,后期(6 h后)旁路途径可能放大补体激活,补体调节因子在缺血再灌注后发挥代偿调节补体过度激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C2C12小鼠骨骼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2C12小鼠骨骼成肌细胞,分别采用IGF-Ⅰ、TNF-α和IGF-I TNF-α干预细胞,以MTT法、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法检测处理后的细胞在增殖、分化方面的变化.结果 IGF-Ⅰ组24,48和72 h增殖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增殖作用具有时间效应(P<0.05).IGF-Ⅰ组和TNF-α组CK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IGF-Ⅰ组CK活性呈升高趋势. 结论 IGF-Ⅰ促进C2C12骨骼成肌细胞的增殖,延迟其分化;TNF-α抑制C2C12骨骼成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不同孕期妇女和妊高征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同孕期妇女、妊高征患者及分娩后第5天产如分别进行血浆凝血活性测定。每一标本均测定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活性Ⅱ∶C、Ⅴ∶C、Ⅷ∶C、Ⅸ∶C、Ⅹ∶C、Ⅺ∶C、Ⅻ∶C及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因子ⅩⅢα∶Ag、ⅩⅢβ∶Ag。测定结果:早孕妇女血浆凝血因子Ⅴ∶C水平升高(P<0.05),其余与非孕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孕中期妇女血浆凝血因子Ⅴ∶C、Ⅶ∶C、Ⅷ∶C、ⅧR∶Ag、Ⅹ∶C和Ⅻ∶C都明显升高(P<0.01或P<0.001),其余凝血因子无变化。孕晚期妇女大多数凝血因子都升高,Ⅻ∶C无变化而因子ⅩⅢα∶Ag则有所下降。妊高征患者比同孕期晚孕妇女变化更明显。分娩后几乎所有凝血因子均升高,而因子ⅩⅢα∶Ag则下降。  相似文献   

17.
魏胜泰  贾珍  梁进才  杨发桂 《重庆医学》2018,(23):3112-3114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炎肝硬化择期手术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丙泊酚麻醉)、B组(七氟醚麻醉)和C组(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3组,每组35例,观察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促炎因子和肝肾功能.结果 C组患者在T2~T4时间段内收缩压(SBP)指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B、C两组患者T2时DBP明显低于A组,T3时舒张压(DBP)明显低于A、B两组(P<0.05).C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P)、总胆红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均明显高于A、B两组,A组ALT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1(IL-1)、IL-6、II-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七氟醚能够明显改善血清炎症因子表达,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保护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疗法对弥漫增殖性肾炎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清除作用.方法对13例弥漫增殖性肾炎病情呈活动性患者54次血浆置换术前后进行血浆及置换出液TINF-α、IL-1和C3检测,并计算其清除率.结果13例弥漫增殖性肾炎患者血浆TNF-o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3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IL-1无明显变化.血浆置换对TNF-α清除效果较好,治疗5次后TNF-d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血浆IL-1浓度无明显变化.此外,血浆置换对C3有清除作用.结论TNF-α在弥漫增殖性肾炎活动期起重要作用,血浆置换对TNF-α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对IL-1的清除作用不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柳州市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2009级所有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16周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 C L-90)对课程教学改革前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2008级338名学生S C L-90得分除躯体化、恐怖2因子分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9级354名学生S C L-90得分除躯体化、焦虑、恐怖三3因子分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个级学生具有中度以上痛苦问题检出率均有下降.结论 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改革措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肝脏静脉阻塞性疾息是骨髓移植(BMT)后重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有关该病的病因学有两种假说。第一,血浆凝血因子与体内抗凝物的变化导致血栓前状态;第二,内皮细胞激活,引发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通过测定移植后蛋白S和蛋白C、因子Ⅶ和因子X的变化及应用血浆因子Ⅶa浓度作为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暴露的标志,我们调查了以上两种机制。蛋白C,因子Ⅶ和因子X在异体和自体移植中均降低,但在异体移植时降低更明显。这些变化主要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