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评价和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已成为护理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介绍评判性思维概念,了解护理学生评判性思维现状,综述影响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因素,并思考在护理教育中发展评判性思维应重视课程设置、护理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倾向性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4月至7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测量表(CTDI-CV)、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调查1 198名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性现状。结果 1 198名护理高职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得分为(270.43±23.69)分,33.4%的学生处于正性评判性思维水平;超过50%的学生求知欲、分析能力和开放思想3个维度为正性评判性思维。担任过学生干部、自主学习能力强和自我效能感高是正性评判性思维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习前开设临床护理综合训练课程对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及临床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实习前1个月,试验组开设临床护理综合训练课程,进入实习医院接受60学时临床技能综合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校实验室培训,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能力.结果 两组实习生在评判性思维的寻求真相、思想开放、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等方面,以及临床护理能力总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_s<0.05).结论 实习前开设临床护理综合训练课程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部分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校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的现状情况。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对6所医学高校97名护理教师进行问卷的调查。结果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总分数为(303.59±26.03)分,其中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等6项特质的分数均>40分。结论在护理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并培养护理教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评判性思维方式深化整体护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制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的过程是理念与行为变革的过程,观念的转变将影响到21世纪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护理事业的发展。21世纪的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一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外,还需具备多种能力,包括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人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等。其中评判性思维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辨证的思维方式,是在充分了解问题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多角度地认识、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法。辨证思考有助于护士对患者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显著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某些创新想法也易被患者、医生理解接受。因此,要促进整体护理向纵深方面发展、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就必须注重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栗洁婷  金瑞华 《护理研究》2008,22(12):1051-1053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水平,引起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及临床护理教师自身对评判性思维的高度重视.[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CTDI-CV)、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验(CCTST)问卷中文版测量山西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水平.[结果]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为284.35分±24.48分,7个特质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求知欲、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开放思想及寻找真相;评判性思维技能总分及其分析、评价、推理子技能得分分别为11.06分±3.13分、3.89分±1.43分、4.37分±1.77分、2.81分±1.53分;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倾向和评判性思维技能总分呈正相关;不同职称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西省临床护理教师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但寻求真相能力较差,评判性思维推理技能较弱;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总体水平不高,亟待提高;评判性思维倾向与评判性思维技能发展相辅相成;重视临床护理教师的选拔.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护理人员除一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外,还须具备多种能力:包括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人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等,护理教育中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测量等是国内外护理教育者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1-5].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指对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得出科学的判断,最后选择最佳方案的思维模式[1].评判性思维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阐述循证护理概念及其思维方法、评判性思维内涵及其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循证护理如何促进评判性思维的培养、评判性思维又如何应用于循证护理而促进循证能力的提高,提出增强循证护理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必须开展循证护理教育。  相似文献   

9.
阐述循证护理概念及其思维方法、评判性思维内涵及其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循证护理如何促进评判性思维的培养、评判性思维又如何应用于循证护理而促进循证能力的提高,提出增强循证护理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必须开展循证护理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现况,探讨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测量我院195名护士评判性思维技能和评判性思维精神。结果69.7%的护士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9.2%的护士有中等水平的评判性思维倾向。职称、年龄、是否自学护理知识、是否接受过评判性思维教育、是否阅读护理杂志等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大小具有相关性。结论对肿瘤专科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但应重视三基知识训练、专科护理理论传授,更应重视培养护士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自学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评判性思维的相关性,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市某医学院校12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和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调查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96.45±30.87)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85.34±6.01)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与寻求真理、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评判性思维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有正向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自主学习能力越强,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2.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开展护理评判性思维教学的实践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采用模拟临床情境(病例)讨论法,以大班理论课形式实施“护理评判性思维”的课堂教学,并在本课程的其他教学内容中采用反思性教学法不断强化培养学生的评判性心维意识和能力,经课前课后调查显示.学生的护理评判性思维认知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实施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教学的必要性、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培养的全程性和实践性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以配额抽样法抽取成都市某校护理学院全日制本科大学一年级~四年级27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问卷构成。[结果]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为(278.06±28.40)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最低,认知成熟度得分最高;护理科研能力总分为(52.96±17.72)分,论文写作能力得分最高,科研设计能力得分最低;护理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r=0.211)及评判性思维自信心(r=0.317)、系统化能力(r=0.294)、求知欲(r=0.238)、分析能力(r=0.187)呈正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偏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为倾向不明,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呈正相关,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加强学生自觉运用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即加强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来提高其护理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与总结了近年来评判性思维在基层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从评判性思维的由来与发展,及其在护理教学、护理质控、护理目标管理与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阐述评判性思维在基层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运用评判性思维实施护理管理,护士长树立了新型的护理管理理念,注重培养和提高各级护士的临床推理、判断和观察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控制,从而使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临床实习前后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前后我院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资料。方法使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中文版)对我院216名四年级和五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243.37±25.50)分,其中得分最高的为认知成熟度(39.58±6.98)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分析能力得分较低。②五年级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较四年级学生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偏低,提示应合理配置护理专业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培养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俭 《护理与康复》2008,7(9):701-702
目的培养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方法通过急救护理疾病查房、晨会危重病例讨论,在实践中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结果提高了急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结论具备评判性思维是急诊护士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娄武英  沈佳丽  陈凤娥   《护理与康复》2017,16(4):313-315+318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价。结果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76.68±26.56)分,其中寻求真相维度得分最低、求知欲维度得分最高。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在寻求真相、认知成熟度、分析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等方面随实习时间的增加得分增加;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理实习生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等各项能力均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理实习生;来自城镇的护理实习生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等方面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护理实习生。结论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多的是倾向性不明显或者正性倾向性,学历、生源地、担任学生干部、实习时间均影响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评判性社会理论被引入护理,经过多年的发展,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CT)已成为当今国际护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国际护理界已通过大量研究证实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中的重要意义[1].评判性思维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近10余年来国内护理教育专家非常重视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并逐渐开展相关研究,然而实际成效并不理想.许多调查发现中国护理人才的评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评分仍偏低,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分析原因有:国内仍然没有明确、统一的评判性思维定义作为指导;国内护理教育者对评判性思维的理解还存在局限性,导致了教师各解其道,学生各悟其理的尴尬局面[3].因此,开展评判性思维教育的关键还是要正确理解评判性思维的内涵.为此,笔者就评判性思维概念内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达到明确概念、澄清内涵的目的,为国内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教授和培养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将评判性思维能力运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的过程.包括应用评判性思维在手术室管理中引导管理者更新管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建立有效沟通.管理能力和护理质量得到相应提高.认为评判性思维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思维能力,并且管理者应成为评判性思维的自觉践行者、推动者、监督者.  相似文献   

20.
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四川省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与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关系。方法利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中文版)和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调查四川省四所大学2008年护理专业毕业实习10~12个月的本科生。结果四川省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平均分为287.37±32.52;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总平均分为72.86±4.53;评判性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总分、确定目标、决断方案、实施决策呈显著正相关(P0.01~0.05)。结论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与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呈正相关,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护理临床决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