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上消化道再出血和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Rockall危险性积分将首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且已行急诊内镜治疗的118例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同时针对各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各组间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差异。结果高危组患者再出血率显著高于低危组(χ2=8.801,P=0.003),中危组再出血率亦明显高于低危组(χ2=6.789,P=0.009),但高危组和中危组之间再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497,P=0.481);高危组和中危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危组(χ2=15.523,P<0.0001;χ2=6.545,P=0.011),高危组死亡率亦明显高于中危组(χ2=4.636,P=0.031)。结论 Rockall危险性积分是评估上消化道再出血和死亡风险的有效工具,它对临床诊治和护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汪亮  何莉  赵承鹏  沈诗怡 《重庆医学》2015,(8):1077-1079
目的:比较实时胶囊内镜(VCE)与Rockall和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风险分层的准确性。方法将24例急诊室AUGI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VCE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 Rockall和Blatchford评分,并随后行24 h内急诊胃镜(EGD)检查。对照组根据临床评分决定检查时机,VCE组则依 VCE检查结果而定。根据Rockall和Blatchford评分,将24例患者分为高危、低危人群,并与 VCE结果比较。结果24例中13例具有EGD高危特征,中位Rockall和Blatchford评分分别为3、13分;另11例无EGD高危特征,中位Rockall及Blatchford评分分别为2、11分。组间Rockall评分(95% CI:2.2~0.3;P=0.12)及Blatchford评分(95% CI:5.2~1.4;P=0.2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12例中9例VCE检查呈阳性,且得到后续 EGD检查证实;12例中3例 VCE阴性患者亦无 EGD高危特征。VCE与EGD检查结果一致(P=1.00)。结论 Rockall和Blatchford评分与EGD相关性差,VCE成为更好的风险分层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Rockall与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评分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采用Rockall与Blatchford评分系统进行危险积分的评分,并进行危险级别的分组。观察在临床救助过程中实际的危险分类,与两种评分方法进行参照。结果 Blatchford危险性评分中2分以下的人数少于Rockall评分组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积分情况两种评分方法无明显差异;Rockall依照相关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组,Blatchford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低危和中高危组,临床治疗中发现86例患者中,较为容易处理的患者为59例,而难处理的患者为27例,与Blatchford评分所进行的分组参考相当。结论 Blatchford危险性评分系统较适合临床救助分类方法,同时联合Rockall评分方法可以很好地进行低危人群的划分,两者结合进行共同探讨,可指导临床实施较快的救助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AIMS65评分系统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再出血及死亡的准确度,探讨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来本院治疗的患者3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AIMS65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低危组(AIMS2分)和高危组(AIMS≥2分)。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AIMS65评分预测患者再出血和死亡的准确度。结果:高危组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的AIMS65评分显著高于生存患者,出血患者的AIMS65评分显著高于未出血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MS65评分系统评估再出血和死亡患者的AUC分别为0.743(95%CI:0.67~0.817,P0.01)和0.883(95%CI:0.807~0.96,P0.01)。结论:AIMS65评分系统对AUGIB患者再出血和死亡的预测能力良好,是AUGIB病情评估及治疗指导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谢林  艾敏  沈薇 《重庆医学》2014,(25):3336-3338
目的:分析该院近5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变化与各评分对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329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病因及相关资料。结果(1)平均年龄54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24∶1.00。死亡31例(2.3%),再出血20例(1.5%)。(2)位于前5位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静脉曲张性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炎及食管溃疡。青中年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78.5%),中老年胃溃疡居多(93.2%);肝硬化多见于中年人(58.4%),老年人占急性胃黏膜病变的52.8%,胃癌的73.8%。近年来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人数构成比由32.2%下降至24.7%,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人数构成比由7.7%上升至13.7%。(3)Child-Pugh C级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死亡及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A级和B级,Blatchford中、高危组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低危组,Rockall评分高危组死亡患者比例高于中、低危组。结论上消化道出血住院人数(尤其是老年人及 NSAIDS诱发者)逐年增高,但溃疡比例有所下降;各评分均能对出血风险进行初步预估。  相似文献   

6.
聂琳  章礼久 《安徽医学》2018,39(3):312-315
目的 比较AIMS65与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临床干预(输血、内镜或手术止血)和死亡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患者的AIMS65评分和Blatchford评分.根据AIMS65评分系统分为高危组(≥2分)和低危组(<2分),根据Blatchford评分系统分为中高危组(≥6分)和低危组(<6分).分别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输血、内镜或手术止血及死亡情况.以临床干预和死亡为终点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2种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2种评分系统的临床干预和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危组与低危组、中高危组与低危组患者输血、内镜或手术止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MS65与Blatchford评分系统在输血方面的比较,AUC分别为0.696、0.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评分系统在内镜或手术止血方面的比较,AUC分别为0.641、0.7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评分系统在死亡方面的比较,AUC分别为0.946、0.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MS65和Blatchford评分系统在评价NVUGIB患者临床干预、死亡方面均具有良好价值,Blatchford评分系统在预测是否输血方面优于AMIS65评分系统.AMIS65评分系统因指标组成较少、数据获得更简便,对于内镜或手术止血及死亡方面的预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导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Rockall、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预测患者再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1 417例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转归分为好转组和再出血组,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出血表现、病前合并疾病、发病后并发症、内镜诊断与治疗、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差异以及Rockall、Blatchford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发病年龄、心率、休克指数、尿素氮水平,是否合并心脏疾病、肝脏疾病和肿瘤播散,以及是否并发休克、贫血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ockall及Blatchford评分均有预测再出血的价值(P<0.05);多因素分析则显示高休克指数、合并肝衰或肝疾病及高Rockall评分是影响ANVUGIB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 结论 在ANVUGIB患者中,高休克指数和合并肝衰或肝疾病者具有更高的再出血风险,Rockall评分系统具有预测再出血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安全性及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病房收治的经rhPro-UK静脉溶栓治疗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STEMI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注册研究(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GRACE评分<109分,45例)、中危组(GRACE评分109~140分,29例)、高危组(GRACE评分>140分,13例);根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TIMI危险评分0~3分,49例)、中危组(TIMI危险评分4~6分,24例)和高危组(TIMI危险评分≥7分,14例)。观察并比较不同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30、60、90、120 min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各组出血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比较采用H-L检验。结果 静脉溶栓治疗后30、60、90、120 min总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21.8%(19/87)、51.7%(45/87)、65.5%(57/87)、77.0%(67/87)。随着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延长,静脉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10例(11.5%);MACE发生情况:梗死后心绞痛12例(13.8%)、心律失常8例(9.2%)、再发心肌梗死7例(8.0%)、心力衰竭5例(5.7%)、死亡3例(3.4%)。GRACE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GRACE评分低危组,GRACE评分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GRACE评分中危组(P<0.05)。TIMI危险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TIMI危险评分低危组,TIMI危险评分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TIMI危险评分中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70岁)、白细胞计数(WBC)≥4×109/L、血红蛋白(Hb)<110 g/L、血肌酐(Scr)≥133 μmol/L、使用低分子肝素(UFH)+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是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AUC分别为0.875〔95%CI(0.776,0.974)〕、0.867〔95%CI(0.684,0.934)〕,其对出血及MACE均有预测价值(其与AUC=0.5相比的P值分别为0.030、<0.001)。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R2=0.775)与GRACE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R2=0.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能及时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可考虑优先应用rhPro-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其冠状动脉再通率高,安全性好,不增加出血及MACE发生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高龄女性患者,尤其合并WBC升高、贫血、肾功能不全及联合使用UFH、GPI时,其出血及MACE发生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9.
何玉环 《海南医学》2014,(21):3146-3148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消化道出血并接受内镜治疗的3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患者186例,非老年患者200例。分析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并对内镜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是两组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其中老年组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首次内镜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1.9%和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Rockall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首次内镜止血成功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发生率高,预后比非老年患者差。内镜治疗疗效确切,Rockall低、中危患者获益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构建新型结局预测模型以识别高低风险患者。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3月贵州航天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5例ANV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结局分为高风险组、低风险组,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Rockall、AIMS65、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分析各评分系统对ANVUGIB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三种评分中各项指标与ANVUGIB患者结局的关系,分析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新型结局预测模型。结果:高风险组呕血发生率、心率、尿素氮水平高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Rockall、AIMS65、Blatchford评分高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kall、AIMS65、Blatchford评分预测ANVUGIB患者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9、0.688、0.702,预测价值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呕血、心率高、尿素氮水平高是ANVUGIB患者高风险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PACHE-O(APACHE-Ⅱ+肥胖指标评分)、APACHE-Ⅱ、Ranson、Balthazar CT评分系统(CTSI)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急性胰腺炎(AP)患者321例,分别计算入院后各评分在不同诊断阈值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通过比较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各评分系统对SAP的预测准确性。结果:取诊断阈值为7时,APACHE-O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4%、76.6%和79.4%,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720和0.7355。取诊断阈值为8时,APACHE-Ⅱ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4%、81.0%和82.6%,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714和0.6991。取诊断阈值为3时,Ranson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0%、78.1%和77.6%,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531和0.7031。取诊断阈值为5时,CTSI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82.7%、91.4%和90%,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741和0.7769。结论:四种评分系统中,CTSI和APACHE-O对SAP有较高的早期预测准确性,优于APACHE-Ⅱ和Ranson评分系统。其中CTSI评分对SAP预测准确性优于APACHE-O评分系统,总体预测能力最高。CTSI评分可作为一项理想的SAP早期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Geneva评分和Wells 评分在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进行。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住院病人中86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改良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应用两种评分标准对肺栓塞的筛查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Geneva评分≤3分的患者其诊断肺栓塞的可能性为24.0%,4-10分的可能性为81.0%,而≥11分的可能性则为100%,Wells评分<2分确诊肺栓塞的可能性为31.3%,2-6分的可能性为88.2%,而超过6分其可能性则为100%,两种评分法各分值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 Geneva 评分和Wells评分其分值越高,则肺栓塞的可能性则越大,建议将Wells评分超过6分或改良Geneva 评分超过11分作为确诊肺栓塞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钙化支数与评估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SYNTAX评分、评估未来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层的GRACE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 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的214 名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钙化支数、 SYNTAX评分及GRACE 评分等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钙化支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SYNTAX评分和 GRACE评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 相关系数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钙化支数与SYNTAX评分、GRACE评分的相 关性,二项logistic 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 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钙化支数预测冠心病及SYNTAX评分、GRACE评分高危组的价值。结果: Spearman 相关分 析显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SYNTAX评分(r=0.505,P<0.01)、GRACE评分(r=0.195,P<0.01)呈正相关。钙化支数与 SYNTAX 评分(r=0.533,P<0.01)呈正相关,与GRACE 评分无关(r=0.124,P>0.05)。二项logistic 回归显示男性和 SYNTAX评分是冠状动脉发生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预测冠心病(AUC= 0.756,P<0.01)和SYNTAX 评分高危组(AUC=0.781,P<0.01)的价值良好,而预测GRACE 评分高危组的价值较低 (AUC=0.698,P<0.01)。钙化支数预测冠心病(AUC=0.763,P<0.01)和SYNTAX评分高危组(AUC=0.868,P<0.01)的 价值良好,而在预测GRACE评分高危组上无统计学意义(AUC=0.601,P=0.07)。结论: 在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中,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钙化支数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未来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冠状动脉造 影术前测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钙化支数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制订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分析224例颅脑外伤患者创伤后首次凝血功能结果与对应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10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4例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基本资料,在患者入院时测定凝血功能,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继发血肿的发生与否、外伤性脑梗塞发生与否以及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T(凝血酶时间)在GCS评分和GOS评分不同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提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的凝血功能与其病情、预后及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简化咳嗽积分方法的重复性和治疗反应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119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简化咳嗽积分、咳嗽症状积分、莱赛斯特咳嗽问卷和辣椒素咳嗽敏感性测定,分析彼此相关性,计算有效治疗后咳嗽积分的变化率、效应大小及标准化反应均数。其中99例未经治疗的咳嗽症状稳定者间隔3天接受简化咳嗽积分重复性检验。结果间隔3天简化咳嗽积分重复性检验组内相关系数日间为0.90(95%CI=0.84—0.9:2,P=0.00),夜间为0.89(95%CI=0.91—0.96,P=0.00)。简化咳嗽积分与咳嗽症状积分呈高度直线正相关(r日月=0.82,P=0.00;r夜间=0.92,P=0.00),与莱赛斯特咳嗽问卷总分有一定程度负相关,与辣椒素咳嗽阈值C2或C5也存在低度负相关。患者有效治疗2周后咳嗽积分变化率、效应大小及标准化反应均数日间分别为46.71%、1.16和1.05,夜间分别为71.87%、1.09和1.10。结论简化咳嗽积分有很高的重复性和治疗反应性,可作为临床上评估咳嗽严重程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PCT(前降钙素)水平、APACHEIII评分和MODS评分对SIRS(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将1998年11月~2004年11月间入住我院ICU,满足SIRS标准的95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PCT在动脉血样本中检测,记录患者入院第1个24h后APACHEIII和MODS评分,连续2周每天记录1次或直到患者出院或死亡。将患者按预后分成两组,生存者(n=71)和非生存者(n=24)。按照PCT水平的变化结果又分为3组下降组、升高组、无变化组。结果在整个研究期间APACHEIII和MODS评分在生存者和非生存者之间都有显著区别,但是PCT在生存者和非生存者之间区别仅表现在第1到第7天,入院当天按PCT的水平所分的三组中生存者和非生存者PCT的值无显著性区别。PCT、APACHEIII评分和MODS评分第1天预测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0.915,0.913。结论PCT可以作为SIRS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但是可靠性低于APACHEIII和MODS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PCT(前降钙素)水平、APACHEⅢ评分和MODS评分对SIRS(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将1998年11月~2004年11月间入住我院ICU,满足SIRS标准的95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PCT在动脉血样本中检测,记录患者入院第1个24h后APACHEⅢ和MODS评分,连续2周每天记录1次或直到患者出院或死亡。将患者按预后分成两组,生存者(n=71)和非生存者(n=24)。按照PCT水平的变化结果又分为3组:下降组、升高组、无变化组。结果 在整个研究期间APACHEⅢ和MODS评分在生存者和非生存者之间都有显著区别,但是PCT在生存者和非生存者之间区别仅表现在第1到第7天,入院当天按PCT的水平所分的三组中生存者和非生存者PCT的值无显著性区别。PCT、APACHEⅢ评分和MODS评分第1天预测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0.915,0.913。结论 PCT可以作为SIRS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但是可靠性低于APACHEⅢ和MODS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非侵袭性检查与肝组织病理检查的相关性,探讨非侵袭性检查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2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HAI)依Knodell系统进行评分,并将非侵袭性检查: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排泄实验(ICG RI5值)、Child-Push评分、MELD评分与Knodell评分相对照,研究是否相关.结果:肝脏非侵袭性检查:ICG RI5值、Child-Push评分、MELD评分与Knodell评分均有相关性(P〈0.05).24周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中,Knodell评分、ICG RI5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排泄实验、Child-Push评分、MELD评分与Knodell评分均有相关性,是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的可靠指标,并能预测其短期预后.且ICG RI5值与Knodell评分的相关系数更大,预测其短期预后更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40~55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妇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抽样方法,从北京市东城区和上海市杨浦区抽取1 312名40~55岁社区妇女为调查对象,应用Kupperman、SAS、SDS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最优尺度回归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围绝经期症状、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40~55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检出率为50.8%,焦虑症表现的检出率为9.5%,抑郁症表现的检出率为25.9%。最优尺度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回归模型显示:家庭月收入、有无慢性病和性生活与Kupperman、SAS、SDS评分显著相关;文化程度与SDS评分显著相关。围绝经期症状是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则是焦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围绝经期症状及相关的焦虑、抑郁症状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性生活、家庭月收入、慢性病等与此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减少肺栓塞误漏诊,探讨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修正的Geneva和Wells评分系统对肺栓塞的预测价值&#65377;【方法】 收集1998-200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可疑肺栓塞65例,其中临床确诊肺栓塞44例,记录&#65380;归纳整理&#65380;统计分析,应用ROC曲线比较Geneva和Wells评分对肺栓塞的预测价值&#65377;【结果】 Wells评分 < 2分肺栓塞可能性33.3%(8/24),2 ~ 6分87.2%(34/39),6分以上100%(2/2),评分增加肺栓塞可能性增大(P = 0.000);Geneva评分:0 ~ 3分肺栓塞可能性22.2%(4/18);4 ~ 10分 82.1%(32/39);≥11分100%(8/8)&#65377;肺栓塞可能性与Geneva评分高低有关(P = 0.000)&#65377;Wells评分预测肺栓塞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85 ± 0.060(P = 0.000),最佳分界值2分,以≥2分预测肺栓塞,其敏感性81.8%,特异性76.2%;Geneva评分ROC的AUC为0.900 ± 0.038(P = 0.000),最佳分界值6.5分,以≥6.5分预测的敏感性为72.7%,特异性100%;两条曲线所对应AU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5377;【结论】 Wells评分和Geneva评分对肺栓塞的预测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Geneva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总体上优于Wells评分&#653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