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能CT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患者行双能CT心脏检查,其中11例于1周内行MRI延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共15个节段在双能心肌灌注和MRI延迟增强显示,但是MRI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双能心肌扫描,另共有6个节段的病变仅在MRI心肌灌注上显示,病变直径均小于1 cm。结论在心率合适的患者中利用单次对比增强双能量CT心脏成像,在不增加射线剂量的前提下可同时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成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SPECT,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8例临床怀疑冠心痛或已知冠心病史的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和静息/负荷心肌灌注锝-99mSPECT显像检查,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DS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检查1 8例患者,发现阳性1 4例,阴性4例。对比SPECT检查,14例DSCT阳性病例中,SPECT均发现了相同心肌部位的灌注缺损。而4例阴性病例中,SPECT检查有1例有心肌缺血。二者检出心肌灌注缺损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发现心肌灌注缺损的能力与SPECT大致相符,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动态负荷心肌灌注图像中提取出冠状动脉充盈最佳期相图像进行后处理,与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比,评价其图像质量及对血管的诊断效能,探讨是否能用负荷后冠状动脉图像重建来替代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减少患者额外的造影剂使用及辐射剂量.方法 收集我院拟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使用西门子第三代Force双源CT对...  相似文献   

4.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灌注异常的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别以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确定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灌注异常的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35例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和负荷加静息99m锝标记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SPECT心肌灌注显像,其中20例患者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对照.所有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未使用心率控制药物.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的冠状动脉情况分为无明显狭窄、<50%狭窄和≥50%狭窄.心肌灌注显像的结果分为显示正常、可逆或不可逆灌注缺损.进行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与供血区心肌灌注情况的对应比较,计算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达到98.4%,27个冠状动脉分支无明显狭窄,其中23个(85%)分支对应的SPECT结果为阴性;9个分支有<50%狭窄,69个分支有≥50%狭窄,其中50个(64%)分支对应的SPECT结果为阳性,而有≥50%狭窄的分支中23个(33%)分支对应的SPECT结果为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示心肌缺血的最佳分界点是≥58%,以此为界点,CT冠状动脉造影预示心肌灌注异常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65%.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6%.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和SPECT为诊断冠心病提供了相互补充的信息.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较准确的除外有心肌灌注异常的冠心病,但预测心肌缺血的能力有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优良的图像质量,并较为可靠地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与其相应供血心肌节段有无灌注异常的相关性。方法41例临床拟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 )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SPECT)心肌灌注显像( MPI)。结果CTCA狭窄50%时,诊断心肌灌注异常的准确性为85%,特异度为87%,敏感度为78%,阴性预测值为91%,阳性预测值为71%;以MPI为标准。。结论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与相应供血心肌节段灌注异常密切相关,双源CT一站式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健康成年雄性滇南小耳猪12头,行经皮球囊堵闭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组分别取仰卧位及侧卧位,于术前及术后6h行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结果显示:①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能够清晰显示猪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及其主要分支,90.9%血管可用于诊断.②采取仰卧位动物模型显示节段76个,1级图像58个;侧卧位动物模型显示节段94个,1级图像85个.③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为心率及呼吸伪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源CT心肌灌注检测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33例(共41个冠状动脉病变)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为临界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一周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并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测。将41个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按FFR检测值分为FFR0.80组和FFR≥0.80组;按照标准A(两个或以上节段心肌灌注异常)、B(一个或以上节段心肌灌注异常)进行心肌灌注分析。结果FFR0.80和FFR≥0.80两组间心肌灌注检测A、B标准均有统计学差异(标准A:χ2=11.303,P=0.001;标准B:χ2=12.812,P=0.000);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心肌灌注检测标准A和标准B对心肌灌注检测均有统计学意义(AUCA=0.734,P=0.017;AUCB=0.798,P=0.002),采用标准B诊断效能较高。结论心肌灌注检测有助于双源CT"一站式"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在健康体检中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二代宝石能谱CT对本院24名体检人员行冠状动脉CTA体检筛查.结果:24名年龄在42~59岁之间的受检人员中阳性(即发现异常表现者)17人,阳性率70.8%,其中冠状动脉变异2人,冠状动脉斑块5人,冠状动脉心肌桥10人,心肌灌注较差1人.结论:40岁以上人群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阳性率,应用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开展冠状动脉CTA体检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行双源CT首过及延迟增强双能量扫描,与99mTc-MIBI心肌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双源CT首过及延迟心肌灌注成像在识别及定位存活心肌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双源首过及延迟(5min)心肌灌注扫描及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影检查,观察双源CT心肌灌注碘图评价心肌灌注缺损,将双源CT首过及延迟扫描心肌灌注缺损与99mTc-MIBI的相应节段进行对照。结果 28例受检者,共476个心肌节段,双源CT首过扫描心肌灌注共有371节段灌注减低及缺损,其中延迟扫描共156个节段表现为低灌注,215个节段表现为相对高灌注(延迟强化);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影结果共有237心肌灌注减低及缺损;17个节段中,共13节段两者结果一致性好(Kappa值>0.75),其余4节段(第2、3、8、9节段)一致性一般(0.40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肌灌注结合CT冠状动脉造影(CTCA)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率的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行64排CTC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28例行腺苷负荷下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成像检查(MSCTP),以CAG为"金标准",计算并对比CTCA与CTCA结合各种MSCTP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率。结果 CTCA结合各组心肌灌注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率均高于单独CTCA(76.3%)检查,而心肌首过灌注组准确率(80.0%)与静息下心肌灌注组(82.1%)相近,腺苷负荷组(89.3%)准确率最高。结论 CTCA结合不同的心肌灌注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冠状动脉狭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