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本院住院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PD睡眠量表评估结果将患者分成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依靠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MDS-UPDRS)评分和Hoehn-Yahr分期评估病情进展,分别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Stroop色词测验、言语流畅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评估认知功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情绪症状。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11例,其中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组86例,帕金森病无睡眠障碍组25例。与帕金森病无睡眠障碍组相比,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组UPDRS II评分更高(15.0 vs.10.0,P=0.034),PD睡眠量表总分及亚项1(4.5 vs.7.0,P<0.001)、亚项3(3.0 vs.7.0,P<0.001)、亚项14(4.0 vs.9.0,P<0.001)、亚项15(2.50 vs.8.0,P<0.001)评分低;在非运动量表评估中,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组较帕金森病无睡眠障碍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25.24±4.22 vs.22.23±5.47,P=0.013)、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19.20±5.53 vs.15.73±5.57,P=0.007)评分降低,Stroop色词测验卡片A用时延长(4.60 vs.3.50,P<0.00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21.50 vs.15.00,P=0.002)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9.0 vs.13.0,P=0.002)评分增加,认知亚项包括总视空间和执行功能(2.00±1.41 vs.2.85±1.74,P=0.017)、注意力(4.14±1.72 vs.6.80±1.80,P<0.001)、定向力(4.61±1.47 vs.5.50±0.98,P<0.001)等分项得分较差。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组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比例显著升高(76.7%vs.36.0%,P<0.001)。回归分析提示PD睡眠量表评分下降是认知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OR=0.235,P<0.05)。结论PD患者伴有睡眠障碍者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和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特点。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以及Stroop色词测验(SCWT)、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图形符号转换测验(GSST)、画钟测验(CDT)和连线测验(TMT)评价34例多系统萎缩患者[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型(MSA-C型)21例、以帕金森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型(MSA-P型)13例]和18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结果各组受试者Mo 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其中PD组和MSA-C型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5,0.002)。各组受试者SCWT测验各部分评分(P=0.035,0.013,0.012,0.037)、DSST评分(P=0.000)、GSST评分(P=0.000)、TMT评分(P=0.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SA-C型组和MSA-P型组患者SCWT-A(P=0.004,0.045)、SCWT-B(P=0.001,0.036)和SCWT-D(P=0.023,0.01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D组、MSA-C型组和MSA-P型组患者SCWT-C评分(P=0.005,0.014,0.003)、DSST评分(P=0.003,0.000,0.000)和GSST评分(P=0.001,0.000,0.000)均高于对照组,仅MSA-P型组患者TM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6)。结论多系统萎缩和帕金森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执行功能障碍,SCWT和DSST/GSST测验有助于评价此类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述情障碍者的额叶执行功能研究,探讨述情障碍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纳入正常人群述情障碍者33例和对照组30名,采用Stroop色词测验,数字广度和数字符号测验比较2组的执行功能.结果 述情障碍组在Stroop色词测验中C项的反应时低于对照组[(19.93±0.95)s vs s(24.49±1.27)s, t=2.83, P<0.01],干扰抑制效应明显长于对照组[(9.55±0.86)s vs (5.59±0.61)s, t=3.75, P<0.001].述情障碍组与对照组间数字广度(顺/反)记忆数和数字符号测验得分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述情障碍存在额叶执行功能障碍,额叶损害可能是述情障碍的神经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SNCA rs356221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科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3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心理学评估(包括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和Stroop色词测验(SCWT)。利用SNaPShot方法进行SNCA rs356221的基因分型。结果利用SCWT量表,发现卡片C耗时SNCA rs356221携带者组较SNCA rs356221野生型组耗时延长(199.80±0.15 s vs 153.40±0.15 s,P 0.001)。SNCA rs356221携带者组的干扰指数要比SNCA rs356221野生型组显著增高(3.75±0.15 vs 2.88±0.24,P 0.001)。结论SNCA rs356221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帕金森病的执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5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EGF水平,使用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Stroop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VFT)、连线测验(TMT)量表评定两组的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组血清VEGF [(501. 2±204. 7) pg/ml]显著高于正常组[(435. 6±197. 8) pg/ml](t=-3. 421,P 0. 05);患者组认知功能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P 0. 01),患者组VEGF和TMT-B及HVLTR的子测验分数存在相关性(P 0. 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血清VEGF水平异常及认知功能受损; VEGF与患者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遗传负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单发家系和高发家系患者及其亲属的认知功能,探讨遗传负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的词汇测验(VS)、多维记忆评估量表(MMAS)的数字广度、汉词广度和空间广度测验及持续注意测验(CPT)对精神分裂症单发家系患者组(21例)及其一级亲属(单发家系亲属组,55例),高发家系患者组(30例)及其一级亲属(高发家系亲属组,26例),对照家系组(14名)及其一级亲属(对照家系亲属组,29名)进行研究.结果 高发家系患者组和高发家系亲属组的VS[(9.3±3.9)分vs(13.6±2.2)分和(10.7±4.0)分vs(13.9±2.3)分]和部分记忆广度成绩均明显低于对照家系组分及对照家系亲属组,其WCST卡片总数、持续错误数[(27.9±13.0)分vs(18.3±8.4)分和(26.0±16.3)分vs(18.3±8.7)分]和随机错误数及CPT视觉、听觉漏报数和反应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家系组分和对照家系亲属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P<0.05);单发家系患者组CPT视觉漏报[(68.7±18.4)分vs(49.0±3.4)分]和反应时间、听觉错报和漏报多于对照家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P<0.05),单发家系亲属组的VS低于对照家系亲属组[(12.0±3.9)分vs(13.9±2.3)分],WCST卡片总数多于对照家系亲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认知成绩最差,单发家系患者及亲属大部分认知成绩介于高发家系和对照家系之间;随着遗传负荷的增加,患者及亲属的认知缺陷更为明显,认知功能缺陷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特发性震颤发展为帕金森病(Essential tremor-Parkinson’s disease,ET-PD)的发病特点,以及与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15例特发性震颤发展为帕金森病患者(ET-PD组)和35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PD组),分析两组间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的区别。结果 ETPD组潜伏期(9. 10±2. 81) y,73. 3%以单侧起病。在运动症状的方面,轴性症状[(4. 08±2. 36)分vs (3. 76±2. 72)分]、姿势性震颤[(2. 69±1. 84)分vs (1. 59±1. 36)分]及动作性震颤[(2. 62±1. 90)分vs (1. 32±1. 50)分]相对较重。在非运动症状方面,头晕[(0. 46±0. 65)分vs (0. 26±0. 45)分]较重;而便秘[(0. 92±0. 74)分vs(1. 09±1. 11)分]、发音困难[(0. 77±0. 71)分vs (0. 82±0. 52)分]、呛咳症状[(0. 15±0. 54)分vs (0. 44±0. 61)分]较轻。结论 ET-PD患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头晕、姿势性震颤、运动性震颤以及轴性症状较重;而便秘、发音困难、呛咳症状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在童年虐待经历、认知偏差、认知情绪调节方面的差别。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功能失调性认知态度问卷(DAS)、儿童期受虐经历问卷(CTQ-SF)对83例发作期双相抑郁障碍患者、76例发作期单相抑郁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双相抑郁组CTQ-SF总分[(41. 34±5. 92) vs.(38. 28±7. 90)]及躯体虐待[(6. 81±1. 93) vs.(6. 08±1. 80)]、性虐待因子[(6. 35±1. 49) vs.(5. 42±0. 94)]分均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2. 78、2. 45、4. 66; P 0. 05或P 0. 01)。双相抑郁组DAS强制性因子[(22. 12±3. 55) vs.(20. 82±4. 51)]、依赖性因子[(22. 43±5. 20) vs.(19. 87±5. 18)]、自主性态度因子分[(24. 63±7. 24) vs.(22. 41±5. 95)]及CERQ-C自我责难[(14. 24±2. 47) vs(13. 43±2. 42)]、接受因子分[(13. 98±3. 66) vs (12. 82±2. 94)]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组,而认知哲学因子分[(16. 47±5. 42)vs.(18. 45±4. 00)]低于单相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2. 04、3. 11、2. 10、-2. 60,P 0. 05或P 0. 01)。结论:双相抑郁较单相抑郁症患者可能具有更多的童年虐待经历,更为严重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态度与认知情绪调节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多系统萎缩(MSA)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一科就诊的MSA患者199例,采集患者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起病年龄及起病症状、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应用统一多系统萎缩量表(UMSARS)及MoCA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比较不同性别、诊断分型患者的MoCA得分的差异,并分析MoCA得分与年龄、病程、教育水平、UMSARS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199例MSA患者中MoCA评分26分者占60. 3%,其中失分最多的亚项是视空间与执行和延迟回忆。不同性别患者以及很可能的MSA患者与可能的MSA患者间MoCA总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 05)。MSA-C患者MoCA评分及定向评分高于MSA-P患者(均P0.05),余各亚项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总评分与教育水平呈正相关(r=0.309,P0.05),与UMSARS-Ⅰ、Ⅱ、Ⅳ评分及发病年龄、就诊年龄呈负相关(r=-0. 267、r=-0. 372、r=-0. 292、r=-0. 175、r=-0. 185,均P0. 05),而与病程无相关性(P0. 05);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oCA总评分与教育水平以及UMSARS-Ⅰ、Ⅱ、Ⅳ得分具有相关性(分别β=0.317、-0.213、-0.307、-0.192,均P0.05)。结论 MS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以视空间与执行功能障碍及记忆力障碍最为明显;P型患者较C型患者更重;MSA患者的认知损害严重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与年龄及病程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的血管性认知损害的执行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特征.方法 经头颅MRI证实为皮质下缺血性小血管病(SIVD)患者64例,其中16例单一的执行功能损害(s-VCI-ND)、26例多个认知领域损害(m-VCI-ND)和22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完成一系列神经心理测验,包括总体认知水平、记忆、语言、注意/执行功能、空间结构能力等各个认知领域.其中执行功能检查包括定势转移、优势抑制、工作记忆、概念形成和流畅性5个分因子,共15种独立的分测验.结果 汉诺塔测验、示踪排序测验、同步听觉连续加法测验等在非痴呆VCI(VCI-ND)患者中的完成率低于50%,不适合VCI-ND的检测;s-VCI-N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别反映4种执行功能成分的连线测验B耗时数(216.5±69.3、137.4±37.9)、Stroop色词测验卡片C耗时数(115.4±30.1、72.9±17.5)、卡片分类测验(1.9±1.4、2.7±1.2)和范畴流畅性测验(列举动物14.2±2.3、17.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3、5.72、2.04、3.53,均P<0.05);VCI-ND的认知表现介于健康老人组和VaD组之间,其中m-VCI-ND有比较严重的执行功能损害和情景与语义记忆障碍,其认知缺损模式接近VaD,很可能是VaD的前期状态.结论 SIVD所致VCI的执行功能损害缺乏选择性,部分执行功能测验可以作为早期检测VCI-ND的敏感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1108/158Met(rs4680)多态性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3例中国汉族ADHD患儿进行韦氏记忆测查、Stroop测验及数字划消测查,评定记忆力、反应抑制能力和注意力,并检测COMT基因Va1158Met多态性.按照基因型将样本分为高活性基因型组(92例,ValVal)和中低活性基因型组(111例,ValMet和MetMet),比较两组间各项测查结果的异同.结果 高活性基因型组图片分测验[(11.7±3.1)分]和Stroop测验C部分错误数(0个)的成绩好于中低活性基因型组[分别为(10.8±2.9)分和1个;P<0.05~0.01].两组其他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ADHD患儿的认知功能中的记忆力、反应抑制能力和注意力相关.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 lzhe im er d isease,AD)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状况及对于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执行功能障碍与记忆等AD常见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神经心理学测验的方法对40例AD患者及30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 ild cogn itive impairm ent,MC I)患者进行执行功能、记忆及其他认知功能检查,同时进行生活能力评定。另外选择40名健康老人作对照。结果AD组的执行功能测验成绩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5.29±2.47)分,执行性画钟作业(CLOX1)(4.63±3.56)分,Stroop测验错误次数(Stroop1)(14.17±8.99)分,词语流畅性测验(RVR)(17.56±10.51)分。除Stroop测验反应时间(Stroop2)外,MC I组的其他执行功能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FAB为(7.67±2.44)分,CLOX1为(7.86±3.78)分,Stroop1为(7.21±8.07)分,RVR为(30.86±8.38)分。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不同认知功能对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为反映执行功能的FAB测验成绩处于第一位,独立与操作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相关(β=-0.778,t=-7.079,P<0.01)。各项执行功能测验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r=0.026~0.250,P>0.05),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记忆测验成绩相关性好(r=0.438~0.786,P<0.01)。结论AD患者具有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在尚未到达痴呆水平的MC I阶段也可发现执行功能损害。执行功能和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等认知域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AD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是导致生活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Va166Met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以100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与10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1组神经心理学检测评估认知功能,并检测BDNF基因多态性;分别按照总智商(FIQ)、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WCST)分类数、正确数、持续错误数、河内塔测试(TOH)计划时间、执行时间及总分的测验成绩由好到差排序,将患者组分为组1(成绩前50例,认知功能较好的患者)和组2(成绩后50例,认知功能较差的患者),检测组1与组2 BDNF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 (1)对照组:除数字广度外,其他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在BDNF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FIQ[(102.1±11.5)分vs(92.5±10.2)分]、M-WCST分类数[(5.6±1.7)分vs(2.9±1.2)分]和正确数[(36.5±6.0)分vs(26.8±5.6)分]、TOH总分[(50.8±9.6)分vs(40.4±9.3)分]及各项测验成绩,连线测验(TMT)A耗时数和B耗时数的成绩在患者组Val/Val基因型均优于Met/Me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组1Met/Met基因型频率分布显著低于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除FIQ和TOH执行时间外,其他各项组1 Val/Val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DNF基因Va166Met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gene Va166Met polymorphism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100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included.The cognitive function was assessed by a series of neuropsychology tests,and BDNF gene polymorphism was detected.Results (1)In control group,the achievements of all neuropsychology tests except for digit spa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ones with different BDNF genotypes(P>0.05).(2)In patient group,the achievements of neuropsychology tests such as WAIS-RC(102.1±1 1.5 vs.92.5±10.2),M-WCST(5.6±1.7 vs.2.9±1.2,36.5±6.0 vs.26.8±5.6),TOH(50.8±9.6 vs.40.4±9.3),time for TMT-A and TMT-B,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ones with Val/Val genotype than in ones with Met/Met genotype(P≤0.01).(3)The Val/Val genotype frequency in patients with better cognitive fun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worse cognitive function,while Met/Met genotype frequency wa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P<0.05 or P<0.01).Conclusion The BDNF gene Va166Met polymorphism is possibly correlated with impair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外泌体和脑白质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20例同期健康人群,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PDN)、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PD-M)、痴呆组(PDD)和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帕金森患者病情,比较各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测量脑白质神经纤维各向异性分数和血清TNF-α、α-突触核蛋白含量。结果 (1)帕金森病患者UPDRS及Hoehn-Yahr分级随认知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P 0. 05),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早期组(P 0.05);(2)不同区域脑白质FA值和帕金森认知功能呈显著负相关(P 0. 05);(3)血清α-突触核蛋白浓度水平和帕金森认知功能呈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 认知功能损害在帕金森患者中高发,早期患者可通过敏感度较高的Mo CA量表进行筛查;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查胼胝体膝部及左侧扣带前束白质损害,以及检测血清外泌体α-突触核蛋白浓度水平改变,对于诊断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早期帕金森病(PD)、多系统萎缩(MSA)及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理查森型(PSP-RS)的工作记忆损害。方法对早期PD患者55例、MSA患者16例和PSP-RS型患者13例进行数字广度(DST)、改良版数字序背测验(DOT-A)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测试。结果 PD组、MSA组及PSP-RS组Hoehn-Yahr(H-Y)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56,P=0.000),其中PSP-RS组H-Y分级显著高于PD组及MSA组(均P0.01)。PD组、MSA组及PSP-RS组DST顺背测验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92,P=0.001);PD组与MSA组评分均显著高于PSP-RS组(均P0.01)。PD组、MSA组及PSP-RS组DST倒背测验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4,P=0.030);MSA组与PSP-RS组评分均显著低于PD组(均P0.05)。PD组、MSA组、PSP-RS组DOT-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1,P=0.019);PSP-RS组评分显著低于PD组(P=0.009)。PD组、MSA组和PSP-RS组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4,P=0.014);PSP-RS组评分显著低于PD组(P=0.006)。结论在早期PD、MSA和PSP-RS型中,PSP-RS型工作记忆和整体认知损害最明显,PD相对最轻。MSA在早期也有明显的工作记忆和整体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帕金森病合并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患者的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并探讨其睡眠结构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在我院睡眠中心进行睡眠监测的39例帕金森病合并RBD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1例原发性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iRBD)患者及37例不合并RBD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整夜睡眠监测以定量睡眠相关参数,并且于监测当天使用蒙特利尔(MoCA)评估量表评估其认知功能.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量表得分与睡眠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帕金森病合并RBD患者的睡眠效率(60.9%±16.9%)、总睡眠时间[(329.7±96.5)min]、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时间[(127.6±67.6) min]及快速眼动睡眠期时间[(45.3 ±33.2) min]较iRBD组的相应值[77.8%±16.9%以及(397.1 ±88.9)、(188.0±94.7)、(70.6 ±25.9) min]比较明显减少(均P<0.05),较不合并RBD的PD组的相应值[61.3%±21.7%以及(324.9 ±134.6)、(132.6 ±65.6)、(47.1±31.9)min]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睡眠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1期,慢波睡眠比例、氧减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帕金森病合并RBD患者认知功能最差,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得分[(3.8±1.1)分]较iRBD组[(4.4±0.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6,P<0.05).(3)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帕金森病合并RBD患者的RBD病程、睡眠效率和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得分有相关性.结论 帕金森病合并RBD患者的睡眠效率、总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时间和认知功能均明显下降,认知功能的改变与睡眠结构的变化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与情感淡漠及认知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2年1月-12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92例PD患者,其中男41例,女5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分为PD伴睡眠障碍组(PSQI≥8分)及PD不伴睡眠障碍组(PSQI<8分)。运用UPDRS-Ⅱ、UPDRS-Ⅲ、UPDRS-V(H-Y分期)、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蒙特利尔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Stroop色词测验(SCWT)、连线测验(TMT)、改良情感淡漠评定量表(MAES)统计所有受试者的帕金森病病情、日间嗜睡、情感淡漠及认知执行功能,探讨PD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92例PD患者中伴睡眠障碍者64例,占比69.6%。睡眠障碍组年龄(71.88±8.77)、病程[3(1,7)]、UPDRS-Ⅱ评分[14(9,19.5)]、UPDRS-Ⅲ评分[30.5(19,44)]、H-Y分期[2.5(2,3)]均显著大于非睡眠障碍组{(64.96±10.47)、[1(0.5,3.5)]、[5(2,8)]、[9.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与健康同胞及正常对照认知功能的差异,探讨精神分裂症在认知功能领域的内表型.方法 采用目前常用的范畴流畅测验(CFT)、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SCT)、连线测验(TMT)、韦克斯勒记忆量表第3版(WMS-Ⅲ)空间广度测验(WMS-ⅢSST)、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64(WCST-64)对92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患者组)、56例健康同胞(同胞组)和6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1)患者组所有神经心理测验成绩均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同胞组的CFT、DSCT、TMT、HVLT-R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BVMT-R即刻记忆、PASAT、WCST-64持续错误数、持续反应数和完成分类数的测验成绩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组与同胞组的CFT、WCST-64中的持续错误数、持续反应数和完成分类数测验成绩分别为(18.40±12.12)分比( 18.86±5.19)分、(16.48±8.19)分比(14.80±5.86)分、(18.76±10.91)分比(16.86 ±7.73)分、(1.33±2.81)分比(1.63±1.36)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神经心理测验成绩比较,患者组差于同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存在处理速度、工作记忆、言语记忆、空间记忆、注意警觉和执行功能广泛性的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健康同胞存在处理速度、言语记忆、视觉记忆、注意警觉、执行功能的认知缺陷;语义流畅性功能和执行功能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潜在内表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左侧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及与其双侧钩束(uncinate fasciculus,UF)DTI参数的关系.方法 对14例成人左侧TLE患者(患者组)和1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执行功能的神经心理检查(包括stroop、数字广度、数字符号、连线试验及词语流畅性)评分,并对两组受试者均进行DTI扫描.结果 患者组stroop错误数[(7.20±3.60)vs.(1.60±0.60)]高于对照组(P<0.05),数字广度[(12.30±6.20)vs.(17.60±2.10)]、数字符号[(50.33±16.10)vs.(66.04±10.12)]及词语流畅性[(12.05±5.36) vs.(19.33±2.55)]均低于对照组(P<0.05),stroop反应时[(23.86±10.91)vs.(16.36±6.13)]及连线试验的时间[(56.11±20.12)vs.(40.43±15.07)]均长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钩束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hy,FA)值降低[(0.332±0.043)vs.(0.379±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患者组左侧钩束FA值与词语流畅性(r=0.56,P=0.025)及数字广度(r=0.58,P=0.028)呈正相关.结论 左侧TLE患者存在广泛的执行功能损害,部分执行功能的损害与左侧钩束的损害相关,左侧钩束的损害可能是部分执行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强迫症(OC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舍曲林联合6周 rTMS 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联合6周的 rTMS 伪刺激治疗.采用耶鲁-布朗量表(Y-BOCS)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进行疗效评定,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 Stroop 色词测验评估执行功能.结果 Y-BOCS 评分显示,研究组疗效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WSCT 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前后总操作时间、完成归类数和持续性错误改变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troop 色词测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前后的所有测验的测试时间改变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组 OCD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执行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改善,而且联合 rTMS 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