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张静 《河北中医》2008,30(1):88-89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高眼压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6只,12只眼,建立家兔急性高眼压损伤模型,观察造模前、造模后以及治疗后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血管形态、管周状态、流态、红细胞聚集情况,以及血流速度和血管管径大小的改变。结果造模后球结膜微循环血管模糊,管形弯曲;血流速度减慢,甚至出现分支断流;红细胞聚集情况明显;管周有渗出、出血、淤血等微循环障碍表现。而治疗后微血管增粗,无明显分支断流迹象,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通畅,管周渗出、出血减轻,管形边缘清楚,与造模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结膜微循环血流速度、血管管径造模后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造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造模前比较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电针有改善急性高眼压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作用,从而改善家兔眼的血液供应,从而对视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龙醒脑片时血瘀证犬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以探讨其活血化瘀功效。方法从后肢大隐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复制血瘀证犬模型,观察其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以及丹龙醒脑片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和血浆粘度显著升高,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流态积分明显增高(P<0.01-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片大中剂量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流态积分亦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丹龙醒脑片能改善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血瘀证犬模型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障碍。这可能是其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片(DLXNP)对血瘀证家兔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以探讨其活血化瘀功效。方法从耳缘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500)复制血瘀证家兔模型,观察其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以及丹龙醒脑片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显著升高,血沉(ESR)明显加快,血沉方程K值(ESRK)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总积分明显增高(P<0.01~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片各组全血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总积分亦有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丹龙醒脑片能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证家兔模型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障碍。这可能是其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组织ERK1/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每组7只.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各组家兔主动脉组织ERK1/2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主动脉组织ERK1/2 mRN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主动脉组织ERK1 mRN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减小(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抑制高脂喂饲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可能与调节MAP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酶活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当归注射液(APS)对大鼠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颈静脉注射Dex-tran 500复制大鼠实验性DIC模型,采用肠系膜微循环观察、器官微区血流和血液流变学测定方法,观察 APS对DIC大鼠微血管口径、器官微区血流量、血黏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 DIC时,微循环明显障碍,表现为微血管收缩、微血流变慢和血细胞聚集,APS治疗后,微血管明显扩张,其流态和血细胞聚集积分值明显低于NS组(P<0.05);APS和NS组均能改善胃、肠、肝的微区血流量,但前者效果优于NS(P<0.05);APS治疗后,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明显低于Ns治疗组,且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 APS通过扩张微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降低血粘度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干预DIC的转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各组家兔主动脉、冠状动脉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各方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主动脉、冠状动脉病理改变,图像分析显示:各中药组主动脉斑块面积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活络效灵丹组(P<0.01),丹参饮组、失笑散组(P<0.05),桃红四物汤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主动脉斑块灰度(OD)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P<0.01),活络效灵丹组(P<0.05),丹参饮组、失笑散组、桃红四物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五首活血化瘀方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高脂喂饲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中以血府逐瘀汤优于活络效灵丹组、失笑散组、丹参饮组,桃红四物汤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影响,并探讨血府逐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组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喂饲高胆固醇高脂饲料100 g;血府逐瘀汤组在造模同时,灌胃给血府逐瘀汤7.10 g·kg~(-1)(含生药),每天1次.喂养8周后,测定家兔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ADMA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取兔主动脉制成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并应用Optimas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灰度及斑块面积.结果:模型组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灰度(198.91±5.08)及斑块面积(4.80±0.83)mm~2,均显著高于血府逐瘀汤组家兔斑块灰度(175.56±12.30)及斑块面积(1.96±0.48)mm~2(P<0.01),正常组家兔主动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模型组家兔血清TC(23.42±7.80)mmol·L~(-1),TG(2.37±0.42)mmol·L~(-1),LDL(17.24±8.29)mmol· L~(-1)明显高于血府逐瘀汤组TC(15.63±4.12)mmol·L~(-1),TG(1.43±0.34)mmol·L~(-1),LDL(7.64±2.36)mmol·L~(-1)(均P<0.01).血府逐瘀汤组家兔血清TC,LDL明显高于正常组TC(P<0.01),而血府逐瘀汤组家兔血清TG与正常组TG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家兔血清ADMA水平(1.57±0.17)μmol·L~(-1)明显高于血府逐瘀汤组(1.01±0.13)μmol·L~(-1)(P<0.01),而NO水平(8.76±2.42)μmol·L~(-1)明显低于血府逐瘀汤组(15.90±2.38)μmol·L~(-1)(P<0.01).血府逐瘀汤组家兔血清ADMA及NO水平与正常组ADMA及NO水平无明显差别.家兔血清ADMA与NO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773,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ADMA水平,降低血清ADMA水平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补肾活血通窍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补肾活血通窍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采用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梗塞模型(NBT染色法),观察其对家兔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同时观察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心电图及甲皱微循环的改变。结果表明,采用补肾活血通窍法能明显缩小家兔的急性心肌梗塞范围,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与维拉帕米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冠心病心绞痛、异常心电图也有明显疗效,能明显改善甲皱微循环形态、流态、管周的各项积分,与消心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实验性“肺气虚证”SD大鼠进行球结膜和气管微循环以及“肺窗”血流状态观察发现:实验组大鼠球结膜微循环在形态积分、流速积分、流态积分和总积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气管微循环A/V比值.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窗微循环观察.出现肺泡缺血区和血管扩张瘀滞区相间等现象.说明SD大鼠在“肺气虚”状态下,由于气虚推动血行无力,微血管存在“瘀血”征象.这与中医肺助心行血的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中医方证相应理论,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组、血府逐瘀汤组及立普妥组,每组30只。采用大鼠颈动脉针控线拴法、维生素D3注射结合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二陈汤、血府逐瘀汤作为药物探针,分别于造模第2、4、8周取血,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组织病理学及代谢组学检测及分析。结果血脂及病理学结果显示该造模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高脂血症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第2周,模型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4周时达最高,8周时仍保持较高水平。二陈汤对模型早期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作用明显,而血府逐瘀汤则对造模后期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较大改善。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造模第2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4周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血浆黏度)显示异常,至8周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显著异常(P0.05,P0.01)。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二陈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呈逐渐增高趋势,血府逐瘀汤组则显示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存在代谢产物谱的显著差异。随着造模时间延长,模型组后期主要出现乙酰糖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升高,与同时检测的血脂、血流变结果相一致。造模早、中期(第2周、4周)二陈汤的作用较明显,可使部分代谢产物(胆碱、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酰胆碱)含量明显增加,而血府逐瘀汤组与模型组一致。造模后期(第8周)血府逐瘀汤组的作用明显增强,可使代谢产物中乳酸、乙酰糖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肌酸、胆碱以及葡萄糖含量明显改善。结论二陈汤及血府逐瘀汤不仅对脂代谢紊乱有调节作用,而且可改善胆碱类物质的代谢异常。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反证了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早中期以痰湿为主要病机,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血瘀证候,由痰致瘀,痰瘀互结,痰浊贯穿病程始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气虚血瘀证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形态改变,验证彭静山教授观眼识病理论的客观科学性。方法选取诊断为气虚血瘀证中风恢复期患者70例作为疾病组,7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采用微循环检测仪对两组观察对象的球结膜微循环形态异常区进行形态学分析,并根据田氏定量分析方法计算总积分。记录疾病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两组组间球结膜微循环异常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眼间异常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观察对象脾胃区球结膜微循环异常频次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脾胃区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比较中,形态总积分、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均较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动脉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观察对象脾胃区球结膜微循环的异常走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疾病组观察对象的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与NHISS评分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改变多表现为脾胃区的形态异常,具体表现是微血管数的减少,细静脉管径的轻度狭窄,血管走形的异常,且球结膜微循环形态学改变与神经功能缺损正相关,充分验证了彭静山教授观眼识病理论的客观科学性。为眼针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血管壁胶原合成等方面探讨大黄虫丸(熟大黄,土鳖虫,水蛭,黄芩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脂食饵的方法复制家兔早期AS模型,检测指标包括血管壁超微结构观察,血管壁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分别测定血管壁VSMC的增殖和凋亡。结果:大黄虫丸使AS家兔血管壁中膜层厚度变小,VSMC排列趋于正常,减轻线粒体肿胀和粗面内质网扩张,减少细胞器的增多,使VSMC表型转化减轻,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大黄虫丸也能降低血管壁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CNA染色阳性细胞数,升高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结论:大黄虫丸可抑制血管壁胶原的合成,抑制VSMC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进而逆转血管重塑,这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兔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艾炷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即空白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S模型组),艾炷灸组(AS模型+艾炷灸),西药组(AS模型+阿托伐他汀)。通过高脂饲养加免疫损伤的方法建立AS模型,并且艾炷灸组和西药组施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喂饲16周后检测血脂指标(TG、LDL-CH),透射电镜下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炷直接灸组和西药组TG、LDL-CH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内皮细胞形态较正常,内弹力膜连续,中膜平滑肌细胞基本正常。[结论]艾炷直接灸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代谢、抗AS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颈痛宁冲剂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观察了中药颈痛宁冲剂对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反治疗前后自身对比血液流变学数值的影响,同时对15例患者作了眼底微血管治疗前、中、后的观察。结果提示:临床总有效率达96.1%,颈痛宁冲剂有明显的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管阻力,扩张微小血管及增加血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黄 虫丸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抗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脂食饵的方法复制家兔早期AS模型,检测指标包括血脂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测定;血管壁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大黄(庶虫)虫丸对血脂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但降低血清MDA水平(P<0.05),明显缩小主动脉AS斑块面积,减少泡沫细胞层数,减轻内膜增厚.结论:大黄(庶虫)虫丸通过非降脂的作用机制抑制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理及证候特点。方法:以腺嘌呤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同时以高脂高糖饲料喂饲,分别采用代表不同中医治法的方药———四妙散、二陈汤、血府逐瘀汤、四君子汤、肾气丸进行干预,并进行相应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胰岛素(INS)显著降低(P<0.05)。①各药物组UA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四妙散组与血府逐瘀汤组、二陈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且这3组疗效优于肾气丸组与四君子汤组;②四妙散组与模型组BUN比较显著降低(P<0.05);③四妙散、二陈汤、四君子汤组、肾气丸组与模型组Cr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四妙散组、二陈汤组、肾气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④各药物组TG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各药物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⑤四妙散组、二陈汤组、血府逐瘀汤组、四君子汤组与模型组GLU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这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⑥各药物组与模型组HDL比较均无明显差异;⑦四妙散组及血府逐瘀汤组与模型组INS比较显著升高(P<0.05),这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清热利湿(四妙散)、化痰降浊(二陈汤)、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益气健脾(四君子汤)及温肾补阳(肾气丸)法对高尿酸血症高脂高糖均有一定作用,以清热利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吴茱萸汤注射液回阳固脱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茱萸汤水煎醇沉法制成的注射液,能显著加强离体蟾蜍心和在体兔心的心肌收缩力,增加蟾蜍心输出量,升高麻醉狗和大鼠血压,对麻醉兔球结膜微动脉呈先短暂收缩,后持久扩张,迅速增快微血流流速,改善流态,离散聚集的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网交点数;能显著提高晚期失血性休克兔的生存率,升高血压,增加尿量。这些结果提示吴茱萸汤注射液对失血失液后的气虚阳脱型厥脱证(包括休克)有一定的回阳固脱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急性缺氧常导致脏器功能损伤,观察此时丹红注射液对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急性缺氧动物模型,40只健康大耳白色家兔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C组);急性缺氧对照组(Ⅰ组);丹红注射液5mL·kg-1组(Ⅱ组);丹红注射液10mL·kg-1组(Ⅲ组);丹红注射液20mL·kg-1组(Ⅳ组)。应用微循环显微镜自动摄像分析系统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急性缺氧组兔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显著减小,血流速度明显减慢;白细胞滚动速度显著减慢,白细胞沿壁滚动数及白细胞黏附数、白微栓数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而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上述肠系膜微循环各指标,但3个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缺氧时兔肠系膜微循环异常,丹红注射液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探讨乳宁霜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选用SPF级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及乳宁霜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分别涂抹三苯氧胺软膏、散结乳癖贴膏、不同剂量乳宁霜予以治疗,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不用药。观察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变化。结果单纯疾病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P<0.05或P<0.01),乳房微循环灌注量减少(P<0.01);乳宁霜各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和压积及微循环灌注量均基本回复到空白对照组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乳宁霜可改变乳腺增生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糖脂清(TZQ)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模型,用TZQ ig连续治疗30 d,观察家兔主动脉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对照组10只家兔主动脉均未出现病理改变;模型组家兔主动脉出现内膜损伤、脂质浸润和血管堵塞;糖脂清(TZQ)三个治疗组(3.2 g/kg1、.6g/kg、0.8g/kg)模兔主动脉内膜损伤、脂质浸润和血管堵塞均轻于模型组1,.6g/kg、0.8g/kg的TZQ对内膜损伤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脂清对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所致的主动脉粥样硬化初期的内皮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