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基于磷酯酰激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探讨氯吡格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氯吡格雷组、LY294002(PI3K抑制剂)组、氯吡格雷+LY294002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所有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尾静脉取血,处死大鼠,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情况;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ELISA检测血清中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出现坏死、核收缩变小等病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氯吡格雷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升高(P<0.05);LY294002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5),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降低(P<0.05).与LY294002组相比,氯吡格雷+LY294002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升高(P<0.05).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氯吡格雷+LY294002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5),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降低(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LY294002组(Akt抑制剂),每组12只。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进行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检测脑梗死体积、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p-Akt、t-Akt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脑组织MPO活性和TNF-α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缺血脑组织p-Akt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脑组织MPO活性和TNF-α含量(P<0.05),也显著降低缺血脑组织p-Akt表达水平(P<0.05);脑室内注射LY294002,显著抑制白藜芦醇的这些作用(P<0.05)。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磷酯酰激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一氧化氮合酶(PI3K/Akt/NOS)通路探讨鞣花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鞣花酸预干预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120 min再灌注模型。鞣花酸预干预为造模前14 d按100 mg/(kg·d)给予鞣花酸灌胃,每组12只。运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评估各组动物的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凋亡蛋白及PI3K/Akt/NOS信号通路蛋白。结果 (1)鞣花酸可以提高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P0.05)。(2)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ytC、Cleaved caspase-3)水平比Sham组明显升高(P0.05),鞣花酸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ytC、Cleaved caspase-3)水平比模型组组明显减少(P0.05)。(3)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p-Akt/Akt及p-eNOS/eNOS)比Sham组明显降低(P0.05),鞣花酸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p-Akt/Akt及p-eNOS/eNOS)明显升高(P0.05)。结论鞣花酸可以激活PI3K/Akt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PKB)信号通路介导脂联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 随机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脂联素治疗组和PI3K/PKB抑制剂LY294002组(抑制剂组),每组15只。通过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缺血1.5?h后再灌注。脂联素治疗组在再灌注2?h后,给予大鼠尾静脉注射脂联素(180?μg/100?g);抑制剂组在再灌注2?h后给予大鼠尾静脉注射脂联素(180?μg/100?g)+LY294004(0.03?mg/100?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相应体积的0.9%生理盐水(0.09?mL/100?g)。各组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采用Longa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脑组织PI3K、PKB、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KB,p-PKB)和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MDA水平均升高(均P<0.001),SOD、脂联素、PI3K和p-PKB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01)。与模型组比较,脂联素治疗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MDA水平均降低(均P<0.001),SOD、脂联素、PI3K和p-PKB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01);与脂联素治疗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MDA水平均升高(均P<0.001),SOD、脂联素、PI3K和p-PKB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01)。 结论 脂联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保护作用,该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PKB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肉桂醛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血流以及脑组织自噬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桂醛高剂量组、3-MA组、肉桂醛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肉桂醛组大鼠分别给予腹腔注射肉桂醛75 mg/(kg·d)和25 mg/(kg·d)治疗,3-MA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3-MA(10 mg/kg),造模成功后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与高剂量肉桂醛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共治疗7 d。随后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大鼠大脑皮质血流速度,应用尼氏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II、P6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多,脑血流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肉桂醛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而抑制剂组评分亦下降,且与肉桂醛高剂量组接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肉桂醛高剂量组和3-MA组脑血流均明显增加(P0.01),且肉桂醛高剂量组和3-M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侧尼氏染色结果:模型组可见尼氏小体数量减少,肉桂醛高剂量组和3-MA组尼氏小体的数量较模型组多(P0.01)。Western blot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eclin-1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p62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肉桂醛高剂量组和3-MA组beclin1、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而p6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多(P0.05)。结论肉桂醛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其机制与脑血流速度增加以及抑制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颅脑损伤(TB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TBI组、溶媒组、姜黄素组,每组12只。采用重物撞击法制作控制皮质冲击伤模型。造模后,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60 mg/kg),溶媒组腹腔注射姜黄素溶媒磷酸缓冲盐溶液;姜黄素干预72 h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量表(mN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每组取6只大鼠采用Nissl染色评估损伤面积,采用TUNEL染色评估细胞凋亡率;另取6只大鼠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和溶媒组mNSS评分显著增加(P<0.05),损伤面积和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LC3、Beclin-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6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TBI组和溶媒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溶媒组相比,姜黄素组mNSS评分明显下降(P<0.05),损伤面积和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磷酸化PI3K/AKT水平明显增高(P<0.05),LC3、Beclin-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6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对TBI大鼠具有显著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自噬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磷酯酰激醇 3- 激酶 / 蛋白激酶 B(PI3K/Akt)通路探讨氯吡格雷对脑缺血再 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氯吡格雷组、 LY294002(PI3K 抑制剂)组、氯吡格雷 +LY294002 组,每组 12 只,另取 12 只 SD 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分组 处理后,所有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尾静脉取血,处死大鼠,HE 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元病理 情况;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ELISA 检测血清中中枢神经特异性 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蛋 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 PI3K/Akt 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 神经元出现坏死、核收缩变小等病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 S100β、NSE、IL-6 及 TNF-α 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脑组织中 p-PI3K/PI3K、p-Akt/Akt 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相 比,氯吡格雷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 S100β、NSE、IL-6 及 TNF-α 水平均降低(P< 0.05),脑组织中 p-PI3K/PI3K、p-Akt/Akt 升高(P< 0.05);LY294002 组大鼠神 经元病理损伤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 S100β、NSE、IL-6 及 TNF-α水平均升高 (P< 0.05),脑组织中 p-PI3K/PI3K、p-Akt/Akt 降低(P< 0.05)。与 LY294002 组相比,氯吡格雷 +LY294002 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 S100β、NSE、IL-6 及 TNF-α 水 平均降低(P< 0.05),脑组织中 p-PI3K/PI3K、p-Akt/Akt 升高(P< 0.05)。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氯吡格雷 + LY294002 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清中 S100β、NSE、IL-6 及 TNF-α 水平均升高(P< 0.05),脑组织中 p-PI3K/PI3K、p-Akt/Akt 降低(P< 0.05)。结论 氯吡格雷可通 过激活 PI3K/Akt 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2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H2S干预组.采用改良Longa法制备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建模前25min,H2S干预组给予腹腔注射NaHS 28μmol/kg,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苏醒后和术后72h,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H2S干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梗死面积和细胞凋亡指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H2S干预组大鼠脑组织中PI3K、Akt、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而p-PI3K、p-Akt、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S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而改变Bcl-2/Bax比例,减小急性脑梗死大鼠脑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指数,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双侧海马各注射5μl Aβ25-35(2 g/L)建立AD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次日,对治疗组大鼠予以二甲双胍灌胃治疗,100 mg/(kg·d),连续给药2 w。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细胞基本情况及PI3K、AKT、P-AKT、GSK3β、P-GSK3β、tau[p S202]、tau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二甲双胍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认知能力(P 0.05);各组大鼠海马区细胞基本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上述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明显改变,但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P-AKT/AKT、P-GSK3β/GSK3β的表达情况明显下调(P 0.05),干预后有所改善(P 0.05);模型组中tau[p S202]/tau5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干预后tau蛋白磷酸化程度降低(P 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GSK3β-tau磷酸化"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脑出血模型组(25只)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25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作右侧纹状体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注入自体血。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于术前给予1 ml/100 g补阳还五汤浓缩液灌胃3 d,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在相应时间点分别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组织AQP4 mRNA的表达。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及脑出血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术后3 d和7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脑出血模型组(均P<0.05)。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及脑出血模型组大鼠脑组织AQP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术后3 d和7 d时脑组织AQP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脑出血模型组(均P<0.05)。各组大鼠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抑制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并有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有效可能与其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调节作用及对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戊四氮(PTZ)点燃制备S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Dex低剂量(Dex-L)组、Dex高剂量(Dex-H)组、Dex-H +LY294002(Dex-H+LY)组,另取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NC组),每组各15只; Dex-L组、Dex-H组分别腹腔注射Dex 25、100 μg/kg; Dex-H+LY组脑室注射5 μL PI3K抑制剂LY294002+腹腔注射Dex 100 μg/kg,NC组、M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并进行脑电图描记; 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 免疫印迹(WB)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LC3、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C组大鼠脑电图无异常放电现象,主要以α、β波为主; M组大鼠出现大量阵发性棘波、高幅尖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等; Dex-L组、Dex-M组大鼠癫痫发作减少或波幅降低; Dex-H+LY组大鼠癫痫样放电较Dex-H组明显增加。与NC组比较,M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海马LC3-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海马LC3-Ⅰ,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与M组比较,Dex-L组、Dex-H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海马LC3-Ⅱ蛋白表达依次减少(P<0.05),海马LC3-Ⅰ,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增高(P<0.05); 与Dex-H组比较,Dex-H+LY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海马LC3-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海马LC3-Ⅰ,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Dex可能通过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来抑制SE大鼠海马神经元过度自噬,减轻神经元凋亡,发挥抗惊厥及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富氢液多次给药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再灌注后多次给予富氢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富氢液多次给药组(H组).I/R组和H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组大鼠于再灌注即刻及再灌注后2、4、6h分别腹腔注射0 6mmol/L富氢液5ml/kg.I/R组大鼠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再灌注24h时,测定海马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再灌注72h时,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I/R组比较,H组海马组织MDA、TNF-α、IL-6含量降低(P<0.05),尼氏染色见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增多,细胞形态趋于正常.结论 再灌注后多次给予富氢液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体重为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甘草酸二铵组、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Zea-Longa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运用尼氏体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尼氏小体数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Akt、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术后24 h甘草酸二铵组和模型组大鼠Zea-Longa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后3 d,甘草酸二铵组神经功能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甘草酸二铵组海马组织尼氏小体数量和Akt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而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可通过Akt/caspase-3途径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发挥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 HS)后处理对短暂全脑缺血大鼠海马中钾通道Kv4.2和Kv1.4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从而探讨Na HS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4VO方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transient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t GCI)模型,大鼠被随机分配到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t GCI组、Na HS后处理组。Na HS后处理组为t GCI之后1 d,给予大鼠腹腔注射Na HS 24μmmol/kg或者180μmmol/kg。通过尼氏染色与Neu N免疫染色确定海马神经元的死亡,通过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Kv4.2和Kv1.4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与t GCI组比较,在t GCI之后1 d给予24μmol/kg Na HS后处理使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目显著增加,而高剂量的Na HS(180μmol/kg)后处理对t GCI大鼠海马CA1区则无明显的保护作用。(2)在Re 26 h和Re 48 h,海马组织中Kv4.2、Kv1.4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Re 26 h+Na HS组,kv4.2(1.24±0.08)和kv1.4(1.11±0.07)的mRNA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Re 26 h组的kv4.2(0.75±0.04)和kv1.4(0.79±0.0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Na HS可能通过上调大鼠t GCI后海马区Kv4.2和Kv1.4 mRNA的表达,从而导致膜电位超极化,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和氧耗,继而保护神经元免受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再灌注不同时间点USP10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 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脑缺血2 h再灌注6 h模型组、脑缺血2 h再灌注12 h模型组、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组; 采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神经行为学评分,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观察梗死周边区皮层神经元自噬,Western blot 法检测梗死周边区皮层USP10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梗死周边区皮层神经元中USP10及LC3B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免疫荧光双标显示模型组自噬蛋白阳性细胞数与存活神经元数均于再灌注12 h最多(P<0.05),二者某种程度上趋势一致; 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均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USP10及LC3B蛋白在模型组中表达上调(P<0.01),且于再灌注12 h组达到高峰(P<0.05); 透射电镜显示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自噬强度的变化与免疫荧光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的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早期脑I/R损伤中自噬的激活某种程度上可减轻神经元的损伤,而USP10可能通过某种机制调控脑I/R中自噬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2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DBI组(n=72)、阻滞剂组(n=72)、对照组(n=72),后三组按动物处死时间分为30 min、3 h、24 h、48 h、72 h和7 d六个亚组,每亚组12只。参照Mamarou自由落体方法制作重型DBI模型。阻滞剂组损伤后尾静脉注射ERK1/2特异性阻滞剂U0126(0.05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溶剂二甲基亚砜。免疫印迹法法检测脑组织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伤后30 min,脑组织pERK1/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并持续高水平表达至72 h,伤后7 d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3 h,脑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72 h达到高峰,伤后7 d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伤后30 min、3 h、24 h、48 h、72 h和7 d,阻滞剂组脑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DBI组和对照组(P<0.05),而DBI组和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阻滞ERK1/2通路,可显著抑制DBI大鼠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7.
托吡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TPM干预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PM干预组给予TPM80mg/kg腹腔注射,2次。缺血再灌注24h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测量梗死体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脑组织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GABAA受体阳性表达。结果(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PM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P<0.01),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2)TPM干预组缺血侧脑皮质Glu含量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AB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均P<0.01);(3)TPM干预组缺血侧脑皮质GABAA受体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TPM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TPM降低兴奋性递质Glu水平、增加抑制性递质GABA的释放及GABAA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