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0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存活及突起生长,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起重要作用,能否通过影响脑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对缺血脑组织起保护作用.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8/12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每组8只.方法:缺血再灌注组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线外,余同其他两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于缺血后即刻腹腔注射10μg/k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其余两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缺血再灌注24 h检测脑细胞游离钙浓度.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 h脑细胞游离钙浓度.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673.46±18.44),(224.71±10.58)nmol/L,(F=1 329.06,P<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378.37±21.08),(673.46±18.44)nmol/L(F=1 329.06,P<0.01)].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明显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游离钙水平,起到稳定细胞膜,防止细胞内钙超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性分子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正常全血中含量很少,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含量增高,元活苏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此有关?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元活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并与复方丹参的治疗效果比较。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1/2003—10乎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90-42岁,平均(69&;#177;11)岁。对照组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85—37岁,平均(68&;#177;10)岁。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吸氧、降压、脱水、抗凝等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用药14d.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共14d和元活苏20mL+生理盐水250mL,1次/d,共14d。①入院时和治疗3周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总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越好)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入院时(时间窗24—72h)以及治疗后3周分别抽肘静脉血5mL,采用放免法分析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析两者水平及元活苏干预后神经功能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①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两组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14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79.95&;#177;18.64)分,(59.65&;#177;19.87)分;对照组:(74.66&;#177;15.88)分,(61.25&;#177;18.68)分,(t=2.678-4.351,P〈0.01)1;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②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22.12&;#177;9.52)μg/L,(50.41&;#177;22.35)μg/L;(1.05&;#177;0.24)μg/L,(1.62&;#177;0.50)μg/L;对照组:(26.66&;#177;8.22)μg/L1(48.63&;#177;21.54)μg/L;(1.35&;#177;0.44)μg/L,(1.66&;#177;0.48)μg/L,(t=2.678-4.351,P〈0.001)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结论:元活苏能显著能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58例Binswanger病(BD)病人的临床与CT表现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共58例,男49例,女9例,年龄55~86岁,平均64.3±61岁。诊断标准参照Bennet[1]和陈文杰[2]提出的标准。58例病人中,急性起病18例,隐袭起病40例,伴有高血压病史52例,伴有脑动脉硬化43例,糖尿病2例,高血脂症7例,中风者24例。精神症状如淡漠、抑郁、易激惹、幻觉者44例,二便失禁5例,偏瘫8例,假性球麻痹6例,另有少数伴发帕金森氏征。无论急慢性起病,均在就诊时即做CT平扫及增强扫描,治疗8W后复查。结果显示:58例均有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央白质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CA1区iNOS以及胼胝体区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髓鞘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环孢素A组。改良线栓法制备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环孢素A组从手术后2h~2周,每天腹腔注射环孢素A(20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后1d、3d、7d、14d免疫组化观察大鼠海马一区iNOS以及胼胝体区MBP的表达情况,同时对大鼠胼胝体区髓鞘染色。结果模型组、环孢素组iNOS 1d达峰,3d时下降但仍高于正常,7d及14d时接近正常。胼胝体MBP阳性纤维1d即有减少,3d更为明显,7d有所恢复,14d仍低于正常,经检验环孢素A组好于模型组(P<0.05)。结论环孢素A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iNOS的表达,促进MBP的恢复,有一定的髓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以"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饮水呛咳3d"为主诉于2016-08-15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3d前腹泻后出现全身酸痛,随之四肢麻木,远端为重,伴四肢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颈部发硬、气短,至县医院住院治疗,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以"吉兰-巴雷综合征"为诊断,予以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患者自觉症状进行性加重,遂来我院。行磁共振示双侧延髓内侧急性梗死。既往高血压史8a,冠心  相似文献   
6.
许多临床医师和影像学医师主要关注颅内血管有无狭窄和闭塞,而对血管的弯曲认识度不高,并对血管弯曲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也存在争议。基底动脉弯曲是动脉硬化的一种表现,其发生发展与很多危险因素有关,并与后循环的梗死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颅脑M RA的影像分析,进行后循环梗死患者基底动脉弯曲的关联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脑血管淀粉样病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发于脑叶浅表部位,且其形状各异。脑血管的变性出血具有多发性、复发性的特点。通过观察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MRI表现,可发现多发性斑点状低信号灶。结论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特点,这些特点通过MRI可以很好表现出来,有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背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性分子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正常全血中含量很少,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含量增高,元活苏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此有关?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元活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并与复方丹参的治疗效果比较。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1/2003-10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90~42岁,平均(69±11)岁。对照组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85~37岁,平均(68±10)岁。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吸氧、降压、脱水、抗凝等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用药14d。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共14d和元活苏20mL+生理盐水250mL1次/d,共14d。①入院时和治疗3周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总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越好)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入院时(时间窗24~72h)以及治疗后3周分别抽肘静脉血5mL,采用放免法分析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析两者水平及元活苏干预后神经功能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①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两组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14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犤观察组:(79.95±18.64)分,(59.65±19.87)分;对照组:(74.66±15.88)分,(61.25±18.68)分,(t=2.678~4.351,P<0.01)犦;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②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犤观察组:(22.12±9.52)μg/L,(50.41±22.35)μg/L;(1.05±0.24)μg/L,(1.62±0.50)μg/L;对照组:(26.66±8.22)μg/L,(48.63±21.54)μg/L;(1.35±0.44)μg/L,(1.66±0.48)μg/L,(t=2.678~4.351,P<0.001)犦,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结论:元活苏能显著能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9.
10.
老年与年轻大鼠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年龄对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方法 年轻(3个月龄)和老年(16个月龄)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脑内注入100μl自体全血,观察与年龄相关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反应.年轻、老年模型组大鼠分别在脑内注血后6、12、24、72 h、7、14 d时间点处死动物(每组6只)进行OX42免疫组化.假手术组(每组6只)作对照.观察OX42染色的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与年轻大鼠比较,老年大鼠脑出血后3d有增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OX42染色).皮质、基底的小胶质细胞数决定其活化程度,老年大鼠在皮质、基底节有更明显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老年大鼠脑出血后3 d OX42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年轻大鼠,这种状况可持续到监测14 d(P<0.01).结论 脑出血导致老年大鼠更严重的脑损伤很可能与过度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年老是影响脑出血后脑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