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现状,提出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对策。〔方法〕在江西口岸出入境人群中随机选择600人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对8项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的总知晓率为74.83%,男女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掊2=3.187,P=0.074);不同年龄段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掊2=21.733,P=0);未婚组知晓率高于已婚组(掊2=6.681,P=0.010);不同职业的人群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掊2=34.542,P=0),以劳务人员知晓率最低为68.82%;文化程度越高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越高(掊2=72.977,P=0)。出入境人员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电视(75.17%)、宣传材料(55.17%)、报刊杂志(50.67%)、网络(49.00%)、广播(35.00%)、咨询医生(26.83%)、交谈(19.67%)、培训(9.50%)。〔结论〕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不高,应加强大年龄组、已婚、劳务和低学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多渠道、多方式搞好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有效地防止艾滋病在出入境人员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态度和行为情况,探讨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方式和干预措施,为今后在高校更好地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两所高校新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前后问卷调查. [结果]培训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所提高,通过性传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掌握水平培训前后变化不大.[结论]深入、适当的宣传教育依然是今后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重点,性健康教育应作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评估培训后即时效果,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的245名学生在授课前后分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艾滋病知识需求等。结果大学生健康教育授课前、后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24%和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8,P0.05)。结论健康教育课可即时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改善其对待艾滋病及感染者的态度。高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有助于艾滋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工作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我市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状况 ,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 5 32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培训 ,培训前后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及相关问题的调查。 结果 培训前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知识了解不全面 ,有关预防知识及传播途径认识尚模糊 ,培训后对艾滋病、性病的知晓率明显上升 ,对艾滋病的警惕性提高。 结论 通过专题讲座、小册子、VCD等多种形式 ,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知识普及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陕西某中医学院在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危险行为及知识需求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医学院和非医学院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数据处理用SPSS 13.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2.99%;中医学院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2.15%,非医学院校为80.56%;不同性别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男生为92.15%,女生为81.25%;中医学院大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情况与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呈正相关(r=0.217,P〈0.05)。结论中医学院学生虽对艾滋病知识认知较高,但仍需加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当地服务行业业主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指导服务行业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服务行业业主艾滋病知识问卷》,在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前后对业主就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及对艾滋病相关态度和政策等知识点的知晓情况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3次调查分别收回有效问卷417份、413份和396份。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前后3次调查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调查1”61.79%,“调查2”93.37%,“调查3”91.67%。经χ2检验,3次调查平均知晓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间隔2个月后所作“调查3”的多数知识点的知晓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采用集中讲座、观看电视片和分发图文宣传资料是对服务行业业主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有效手段。要加强对业主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后续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2-2013年四川省社区组织省级培训效果。方法运用调查问卷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考核,通过定性访谈了解培训对象培训前后自身素养和组织的改善。结果接受培训的社区组织对培训各方面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CSW干预技能培训后知识知晓率在65%以上;IDU后期干预、美沙酮相关知识及共用针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0%、68.2%、45.5%。咨询与心理相关知识培训后均在60%以上;在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培训后项目验收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培训后社区组织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提高,工作技能改善,培训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KAP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KAP(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探索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河池学院1-3年级少数民族1 014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9.84%;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2.29%;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77.44%;有95.17%的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人值得同情;7.50%的学生有过性行为,但其中只有26.32%的学生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88.63%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获得系统的相关艾滋病知识。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相对欠缺,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艾滋病以及相关性知识在大学生中普及和掌握情况,为学校公共安全干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大学生艾滋病和性知识性态度调查表,全部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培训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需要加强,使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淮安市淮阴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艾滋病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对506名大学生、509名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大学生为67.98%、中学生为65.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对非传播途径和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68.77%的大学生和84.28%的中学生对艾滋病感到恐惧和害怕,18.77%的大学生和21.61%的中学生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学同班或同桌;14.23%的大学生和3.54%的中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0,P0.01)。结论淮安市淮阴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应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杭州市男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和健康教育需求,为深入进行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年级为分层要素进行随机抽样方法对4100名男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大学生对多数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大部分题目的答对率在80%以上,但对部分知识知晓率偏低,如仅42.7%的人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男大学生较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依次是通过专题讲座(34.8%)、网络(34.4%)、纸质宣传材料(30.8%)等。47.1%的男大学生认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最为不足的是过于理论化,不够实际。结论男大学生对大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仍较低。学校需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力度,并紧密联系男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利用大学生爱心大使队伍,采取参与式方法向校外青少年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并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9.0%,提高到干预后的55.0%(P0.01)。其中对"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不使用安全套性行为增加风险"、"母婴会传播艾滋病"在干预后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干预后"提供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地点"、"可以得到免费安全套地点"显著提高,分别由9.0%提高到22.0%(P0.01)和由8.0%提高到70.0%(P0.01)。结论利用爱心大使向校外青少年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具有明显效果,应予以借鉴。需加强艾滋病相关服务的的宣传,提高利用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和相关危险行为,为探索适合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宾馆餐饮工作人员、学生、乡镇干部和农民以及出国劳务输出人员为对象共3 258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等的知识技能并评价效果。结果培训前后不同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相差明显,干预前总的艾防基础知识知晓率为53.48%,干预后上升为88.75%。其中宾馆服务人员和在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态度符合率由培训前分别由76.10%、87.10%上升到培训后的82.90%和97.90%;培训后较培训前知识知晓状况和安全套的正确操作有大幅提高。结论对不同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干预和安全套的使用技能培训效果明显,可以逐步推广,但应强化干预,其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期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成都市5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对性交传播、母婴传播、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共用注射器传播等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是89.7%、88.4%、64.9%和98.4%。56.4%的学生对我国面临艾滋病的严重挑战持赞成态度;对婚前性行为持无所谓态度的占64.7%,对多个性伴侣持反对态度的占74.6%,对同性恋持反对态度的占89.0%。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大部分学生对有关防治性病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以及性知识有较高的需求。结论在大学生中有效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应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嘉峪关市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态度及个人信念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校的203名青年学生,采用统一设计的匿名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收集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3名大学生中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4.85%,对“蚊虫叮咬”和“共用剃须刀、牙刷”是否传播艾滋病这一问题回答正确率相对较低.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中,54.68%的学生“输血时询问过血液是否经过合格的HIV抗体检测”,21.18%的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37.93%的学生“对艾滋病有恐慌情绪”,93.60%的学生“关心不歧视艾滋病病人”,74.38%的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获取艾滋病知识信息.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基本知识达到90.00%以上,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还缺乏正确认识,在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中安全意识不强,有婚前性行为的出现.建议加强对学校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了解江苏省青年学生防艾知识现状及艾滋病教育效果,探索提升防艾意识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高校防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江苏省6所防艾试点高校中随机整群抽取3 422名青年学生,开展艾滋病视频播放与防艾处方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知识、态度的改变情况,从而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教育后“国八条”总体知晓率从69.1%上升到82.2%(x2=147.335,P<0.01);各个条目的上升幅度介于3.8~ 16.6百分点之间.学生认为“学校讲授艾滋病相关知识较为重要”“怀疑被染了艾滋病病毒会马上做抗体检测的意愿”及“发生性行为时,避孕套会一直使用的意愿”分别从干预前的91.53%,88.5%及56.37%上升到干预后的94.99%,92.8%及60.92%(x2值分别为31.151,34.895,20.862,P值均<0.01).结论 江苏省青年学生防艾知识、态度有待提高,艾滋病视频播放与防艾处方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可在高校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2008年4~8月,在452所中学举办了中学健康教育教师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向在校中学生发放《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并于培训前后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6.97%(640/736)、100.00%(736/7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发放《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和开课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4.88%(2365/36465和90.10%(3956/439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发放《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和开课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1.31%(2911/3566)和92.78%(3069/330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和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培训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的现状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高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西安某所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通过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方式阶段性进行,为期6个月,共3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干预前(950份)和干预后(902份)进行问卷调查,获得认知现状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概念的掌握显著增强(95.9%vs 83.0%,χ2=77.486,P<0.01),对高温消毒杀灭艾滋病病毒的知晓率明显提高(90.6%vs.73.6%,χ2=86.838,P<0.01),对安全套预防的知晓率明显提高(85.6%vs 58.7%,χ2=159.382,P<0.01);干预后,对艾滋病各种传播方式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均P<0.01),对不会感染艾滋病方式的知晓率也均显著提高(均P<0.01);但是,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认知和态度在干预前后并无显著性改变(χ2=1.742~2.817,均P>0.05);有60.3%的女大学生仍然希望通过专业人员知识讲座和选修课的形式获取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结论 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高校应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吴琳  徐静静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0):1484-1487
  目的  分析高校实施艾滋病防控综合干预策略的效果, 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实践和促进健康教育行为改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于2018年9月在干预前分别选取成都市某高校(2018年9月开始实行大学生艾滋病"3+2"干预策略)582名新生和590名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 并于2022年3月对2018级577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问卷的方式, 比较综合干预前后大学生艾滋病防控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相对于干预前, 综合干预策略的实施深化了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危害性、自我保护和关爱艾滋病患者意识的认识, 全部15个问项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 < 0.01), 其中13个问项的知晓率高于80%(10个问项的知晓率高于90%)。相对于对照组(2018年的四年级学生), 14个问项的干预后知晓率有显著提高, 其中知晓率超过90%的问项数从1个提高到10个。  结论  艾滋病防控综合干预策略在提升大学生艾滋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过程中有明显干预效果。在宣传教育策略中应增加低年级学生教育强度, 以及艾滋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正确对待艾滋病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