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检测临床无心衰症状的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受损。方法选择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98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无心衰症状且无左室肥厚者39例(I组),无心衰症状有左室肥厚者43例(II组),伴有心衰症状者16例(III组);39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以QTVI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峰值(Sa)、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a)及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a)。结果II组和III组的平均sa低于正常对照组和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组的平均Sa低于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Ea以正常对照组、I组、II组、III组的顺序逐渐减低,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平均Ea、平均Aa和女性是平均Sa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血压病人在出现左室肥厚时,即使无心衰临床表现,其左室长轴收缩功能也受了损害;QTVI检测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在判断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观察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方法收集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支架置入术或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29例。应用QTVI分别测定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2 d及术后2个月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6个位点的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Aa),计算6个位点平均值代表瓣环的整体运动。结果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后2 d QTVI测得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a/Aa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0.05)。支架置入术后2个月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a/Aa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疗效的有效方法,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心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速度测量二尖瓣环舒缩速度,以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心室功能.方法 对川崎病患儿(分2组)及正常儿童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各点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结果 川崎病1组患儿Sa 、Ea、 Aa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川崎病2组患儿Sa 、Ea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而Aa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左室长轴收缩功能和主动松弛功能较正常儿童减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和Tei指数评价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DM+HT组)、30例高血压病不伴糖尿病患者(HT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NC组)。应用TDI技术测量左房室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Ea/Aa,并根据左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计算Tei指数。结果 DM+HT组Sa较NC组、DM组、HT组显著减低(P<0.01);DM组、DM+HT组、HT组的Ea、Ea/Aa均显著低于NC组(P<0.01),而DM+HT组又显著低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a在DM、DM+HT组、HT组与N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HT组、HT组Tei指数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且DM+HT组Tei指数亦显著高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DI及Tei指数的联合应用可以敏感、准确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而高血压加重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率超声观察5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肱动脉充血后反应性扩张(DTRH)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DTNG)。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两者之间的比值(Ea/Aa)。结果:Ea/Aa正常及异常的肾性高血压患者DTRH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Ea/Aa异常的患者DTRH低于Ea/Aa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4.12±1.98)%vs(7.89±2.14)%,P<0.05],而DTNG在Ea/Aa正常及异常的肾性高血压患者和对照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性高血压患者DTRH与二尖瓣环Ea/Aa比值及Ea呈正相关(r=0.68,P<0.01和r=0.48,P<0.05),与Aa呈负相关(r=-0.32,P<0.05)。结论: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在肾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并探讨其与胶原代谢的血清标志物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水平之间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PIP浓度,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对照组(PIP<127μg/L,30例),高血压1组(PIP<127μg/L,32例)和高血压2组(PIP>127μg/L,16例)。应用TD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a)并计算其比值(Ea/Aa)。结果高血压2组与高血压1组及对照组比较,Ea值降低,分别为(7.75±1.19)cm/s、(9.86±1.80)cm/s和(12.83±3.69)cm/s;Aa值增高,分别为(11.40±1.31)cm/s、(10.55±0.53)cm/s和(7.96±1.14)cm/s;高血压1组、高血压2组Ea、A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高血压1组、高血压2组Ea/Aa比值依次显著减小(1.40±0.39、0.88±0.23、0.68±0.17,P<0.01)。血清PIP水平与Ea/A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54,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PI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有较好相关性,当PIP水平大于127μg/L时,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更严重。因此,联合应用测定血清PIP水平与TDI技术检测左室舒张功能变化这两种无创方法,可用来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方法:测量20例正常人和20例冠心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波、A波和二尖瓣环频谱Sa波、Ea波、Aa波的峰值速度。结果:DTI脉冲多普勒测定的二尖瓣环频谱呈规律波群,有收缩期Sa,舒张期Ea和Aa3个主波,冠心病组Sa波、Ea波峰值速度及Ea/Aa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正常人95%Ea波起始早于血流E波,而70%冠心病患者Ea波晚于E波。结论: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与正常人的差异可反映其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之异常,提供瓣环机械动力障碍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杨静文  黄慧贤  韩萍  宋丽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535-1536,1540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显像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入选22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急诊PCI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的左房室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并计算Ea/Aa比值.结果 (1)PCI治疗后1周患者S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15,P<0.05);PCI治疗后3、6个月患者Sa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0.042和0.029,P<0.05);PCI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周时比较Sa也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0.012,P<0.05).(2)急诊PCI治疗后3、6个月患者Ea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0.012和0.011,P<0.05).(3)急诊PCI治疗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患者Ea/Aa比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0.023、0.018和0.012,P<0.05).结论 急诊PCI治疗可以改善AMI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定量组织速度显像可以准确、敏感地评价AMI患者急诊PCI治疗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PW-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缩速度及Tei指数,以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心功能改变.方法 对2型糖尿(2-DM)病患者(分2组)及对照组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各点Sa、Ea、Aa、Ea/Aa、Tei指数.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2-DM1组、2组Tei指数均延长,Ea、Ea/Aa值均减低(P<0.01),在1组Sa值仅左室前壁及后室间隔减低(P<0.05),而在2组左室4个壁Sa值均减低(P<0.01).结论 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同时收缩功能也出现早期变化,并随着并发症的出现左室功能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甲状腺疾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30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患者,另选取30例各项检查正常者为对照。TDI模式下,将取样容积置于患者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侧壁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附着处,测量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等容收缩时间(ICT)、射血时间(ET)、等容舒张时间(IRT),并计算Ea/Aa和右室Tei指数。结果:①3组右室侧壁Sa、Ea、Aa、Ea/Aa、ICT、IRT及右室Tei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050、35.021、29.797、272.981、9.301、40.800和81.141,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Sa、Aa增大,Ea/Aa、ICT减小,Tei指数增大(P均<0.05);甲低组Tei指数、IRT增大,Ea、Ea/Aa减小(P均<0.05)。②3组右室间隔壁Sa、ICT、IRT及右室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968、18.489、34.466和29.597,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Sa、Tei指数增大,ICT减小(P均<0.05);甲低组Tei指数、IRT增大(P均<0.05)。结论:TDI参数可以较好地反映甲状腺疾病患者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和实时三平面(RT-3PE)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4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应用STI技术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分别计算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mSra)及mSre/mSra;用RT-3PE QTVI技术测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平均组织速度(mVe、mVa)以及mVe/mV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病组的Ve、Sre明显降低,Va及大部分节段Sr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e/mVa、mSre/mSra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mSr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PE QTVI技术和STI技术能准确地测量高血压病患者舒张期左室壁运动速度及左室心肌应变率,为无创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缬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肥厚未逆转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口服缬沙坦6个月后,左心室肥厚未逆转的高血压病人32例,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Em和Am)及其比值(Em/Am),比较左心室肥厚未逆转病人口服缬沙坦6个月前后Em、Am以及Em/Am的变化。结果口服缬沙坦6个月后,Em明显增加(t=4.67,P<0.01)。结论缬沙坦能改善左心室肥厚未逆转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雷芳  林毅 《西部医学》2011,23(1):152-153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对非肥厚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检测价值。方法23例非肥厚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与19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运用TDI检测二尖瓣水平后间隔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和舒张晚期速度(Aa)及收缩期运动速度(sa),以及运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显像(Pulse Doppler imaging,PDI)检测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减速时间(deceleration time 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E/A比值。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PDI参数有显著差异(P〈0.01),DTI参数中Ea、Ea/Aa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DI能够早期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广禄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42-1644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技术评价高血压病(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以寻求早期获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可靠而客观的方法。方法:36例正常人和27例EH患者(伴心肌肥厚者15例和不伴心肌肥厚者12例),用DTI法分别检测正常人及EH患者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及侧壁侧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法检测舒张期血流速度E、A及E/A以作比较。结果:正常人Ea、Aa、Ea/Aa与年龄相关,EH患者相关性降低;高血压组Ea、Ea,/Aa较正常人减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心室肥厚(LVH)组比非肥厚(non-LVH)组降低更明显。EH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E、E/A虽降低,但左室肥厚组与非肥厚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TI法能简便准确地定量EH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从而准确判断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此法优于二尖瓣血流频谱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痛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和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各40例,均口服卡托普利6个月,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和心脏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结果 非杓型组与杓型组相比较,治疗前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明显增加,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减慢,心房收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及A/E比值增大。均P〈0.05;口服卡托普利6个月后,40例非杓型组患者恢复为杓型血压节律者22例(55%),未恢复为杓型血压节律者18例(45%),与杓型组相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心房收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及A/E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较杓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导致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下降,而卡托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使部分非杓型高血压恢复为杓型高血压,从而使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高血压与冠心病伴或不伴左室肥厚患者心脏舒缩功能,以及DTI评价高血压与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准确性。方法 对正常人组(n=15例),高血压组(n=30例,15 例非左心室肥厚(non-LVH)和15例左心室肥厚(LVH)) 及冠心病组(n=33例,15 例非左心室肥厚(non-LVH)和18例左心室肥厚(LVH))分别测量:① 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 和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 ② 二尖瓣环心肌组织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以及用猪尾导管直接测量LVEDP。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Ve/Va、E/A均显著减小(P<0.05);冠心病LVH组的Ve/Va、E/A与高血压LVH组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冠心病non-LVH组的Ve/Va、E/A比高血压non-LVH组的均减小(P<0.05)。冠心病组的Vs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的Vs(P<0.05),而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的Vs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Ve/Va与LVEDP的相关性高于E/A与LVEDP的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伴或不伴左室肥厚均存在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然而左室收缩功能降低仅见于冠心病患者,DTI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30例正常人和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比值;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计算E/A值。结果 正常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A),E/A〉1;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Ve/Va〉1,高血压病人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组织速度成像测值差异有显著性,高血压组中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V/A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检出病例中QTVI明显优于血流频谱。结论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二尖瓣口运动速度能较准确估计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异常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利钠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24 h动态血压结果将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型高血压组与非杓型高血压组,分别进行了PWV、血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 杓型高血压组与非杓型高血压组的PWV、ANP、BNP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非杓型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杓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P、BNP浓度与LV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68,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往往伴有外周血管及心脏靶器官损害,PWV值及利钠肽水平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利钠肽(BNP和ANP)含量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因素的关系。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名健康成人,对比观察血浆BNP和ANP水平、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BNP水平较单纯血压升高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升高,尤其是伴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观察我院30例接受彩色多普勒检查的高血压患者,选择年龄相匹配的正常组30例,分别对这两组获取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长轴图像,测定左室各壁运动速度Vs,Ve,Va值并计算Ve/Va比值,将两组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左室各壁Vs、Ve值及Ve/Va值均低于正常组(P〈0.05),而Va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能较准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