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胞培养密度对MCF7乳腺癌细胞integrinβ4水解机制。方法:常规培养高密度和低密度MCF7乳腺癌细胞,分别给予钙离子螯合剂和肝素处理,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培养密度MCF7细胞integrinβ4的水解情况;用Fluo-3 AM作为钙离子荧光探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的分布。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培养的MCF7细胞中,integrinβ4的水解模式不同;在高浓度培养的细胞中,200 k D integrinβ4片段产生增多;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低密度培养MCF7细胞中,钙离子的绿色荧光主要成团或颗粒状分布,而且与红色荧光有较多的重合,部分钙离子分布于细胞核内;在高密度培养的细胞中,钙离子在细胞质膜和细胞核中的定位较少;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处理可使200 k D integrinβ4明显减少;10-6mol/L的肝素能够减少MCF7细胞200 k D水解片段的增多,随着肝素浓度的增高,抑制效果有所增强;相对于BAPTA-AM,10-4mol/L肝素的抑制效应减弱。结论:高密度培养的MCF7细胞中,钙离子从钙库中释放,细胞外内流增多,激活calpain 2,导致200 k D integrinβ4水解片段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不同的乳腺癌细胞间相互作用。方法 PCR法检测MDA-MB-231及MCF-7细胞中ER的基因表达。CCK-8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MCF-7和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将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法标记荧光信号,将其分别与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和未标记荧光的MDA-MB-231细胞(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用Transwell侵袭小室分层共培养,加入或不加入雌二醇,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差异。结果 MCF-7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α(ESR1,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SR2,ERβ),而MDA-MB-231细胞均不表达。17β-雌二醇浓度为10-11 mol/L时促MCF-7增殖作用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DA-MB-231细胞则无明显作用(P>0.05)。在加入雌二醇培养的MCF-7细胞与MDA-MB-231细胞小室分层共培养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DA-MB-231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可促进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中,钙激活中性蛋白酶2(calpain-2)对整合素(integrin)β4水解的影响。方法:利用"短发夹"RNA(shRNA)和微小RNA(mirRNA)技术结合的calpain-2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慢病毒质粒(GIPZ lentiviral shRNAmir)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CF7,嘌呤霉素筛选稳定沉默calpain-2基因的细胞株,细胞株传4代,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alpain-2基因沉默效率及integrinβ4水解的情况。结果:嘌呤霉素筛选、细胞传4代,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转染和筛选后,EGFP表达阳性的MCF7细胞的比例分别达到(95.6±2.6)%(空shRNAmir载体)、(97.1±1.7)%(Calpain-2 shRNAmir1)和(97.7±0.2)%(Calpain-2 shRNAmir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基因沉默的MCF7细胞中calpain-2的表达被明显抑制,相对于空shRNAmir载体转染的MCF7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pain-2的表达下调到21.5%(Calpain-2 shRNAmir 1)和18.8%(Calpain-2 shRNAmir 2),空shRNAmir载体转染的MCF7细胞中calpain-2的表达与未转染的MCF7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calpain-2基因沉默和空shRNAmir载体转染的MCF7细胞,发现integrinβ4均被水解,水解片段的分子量主要有200 k D、130和95 k D;calpain-2基因沉默后,calpain-2基因沉默MCF7细胞中200 k D的水解片段比空shRNAmir载体转染的MCF7细胞减少(P<0.01)。结论: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calpain-2可能参与integrinβ4的200 k D片段的形成,从而参与调整integrinβ4的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主要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GPR30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探讨雌激素通过激活GPR30受体信号途径调节NSCLC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样本中GPR30和Ki-67的表达.加入17-β-雌二醇或G-1后,计数H1299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1作用后ERK1/2的激活状态以及cyclin D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GPR30更多表达在腺癌、低分化、Ⅲ期NSCLC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R30表达和Ki-67呈中度相关性(r=0.502,P=0.000).E2(或G-1)促进H1299细胞增殖,并且更多的细胞进入S期;加入G-1后,磷酸化ERK1/2以及cyclin D1表达增加,而p16蛋白表达减少,以上效应能被G-15或U0126预处理2h阻断.结论 雌激素通过激活GPR30-EGFR-MAPKs信号转导途径促进H1299增殖.阻断GPR30信号途径可能成为NSCL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雌二醇通过calpain 2/integrin β4促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的乳腺癌SK-Br3细胞迁移和浸润的相关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乳腺癌SK-Br3细胞,calpain 2的特异性抑制剂或雌二醇(E2)处理细胞,并对汇合度为60%(低密度)和90%(高密度)的细胞进行培养;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SK-Br3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Matrigel实验检测SK-Br3细胞的浸润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integrin β4和Her2的表达与共定位,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integrin β4和Her2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关蛋白或蛋白片段的表达及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划痕和浸润实验显示,相对于对照组,Calpain2抑制剂处理的SK-Br3细胞迁移和浸润能力减弱(P<0.05);免疫细胞化学成像显示,Her2和integrin β4的共定位主要在细胞膜上,在胞浆也有少量共定位,用calpain inhibitorⅣ处理后,Her2和integrin β4的表达减少,共定位也明显减少;免疫共沉淀实验发...  相似文献   

6.
Akt激活在雌激素对β淀粉样蛋白毒性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旗  臧卫周  徐军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5):1783-1786
目的 探讨雌二醇(17β-estradi01)对Aβ25-35毒性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7β-estradiol和Aβ25-35作用于大鼠皮质神经元,检测对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影响;检测Akt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存在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m印迹检测对磷酸化和非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结果 20 μmol/的Aβ25-35使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活力降低至40.4%(P<0.01),17β-estradiol.能使细胞活力恢复至84.2%(P<0.01);Aβ25-35使细胞LDH增加至对照组的172.5%(P<0.01),而17β-estradiol使LDH回降至118.5%(P<0.01).Akt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均部分阻断了雌激素对Aβ25-35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Aβ25-35降低了磷酸化Akt的表达(65.9%,P<0.01),而雌激素部分拮抗此作用(94.7%,P<0.01),Akt抑制剂则阻断了雌激素的作用(75.4%,P<0.05);雌激素单独作用则增加了磷酸化Akt的表达;雌激素受体抑制剂部分阻断了雌激素作用,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单独作用对Akt的磷酸化无显著影响;各种情况下非磷酸化Akt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 雌激素17β-estradiol可以拮抗Aβ25-35的神经毒性作用,激活Akt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雌激素受体可能在Akt的激活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白桦脂醇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作用进行研究,探讨其植物雌激素活性。方法 将40只性未成熟雌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雌激素组,白桦脂醇低、高剂量组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17β-雌二醇(17β-E2)、白桦脂醇混悬液灌胃7 d。灌胃结束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剖取子宫称重,计算子宫增重率和子宫指数;通过Western bolt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α、ERβ和雌激素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增殖实验观察白桦脂醇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促增殖作用;通过细胞增殖拮抗实验观察ER阻断剂ICI182 780、ERα阻断剂MPP、ERβ阻断剂THC、雌激素膜受体GPR30阻断剂G15等4种阻断剂对白桦脂醇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 白桦脂醇能明显升高性未成熟雌性小鼠的子宫增重率、子宫指数,血清E2、FSH水平,以及子宫组织中ERα、GPR30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促进MCF-7细胞增殖(P0.01),且其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能被ICI182 780、MPP、G15所拮抗(P0.01)。结论 白桦脂醇具有雌激素样活性,此活性由ERα和GPR30介导。  相似文献   

8.
曹颖  吴倩  文建力  童英 《海南医学》2013,24(23):3433-3436
目的采用RNA干扰(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技术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整合素β4(integrinβ4)基因表达,观察其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siRNA技术沉默癌细胞Integrinβ4 mRNA的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未转染Integrinβ4 siRNA的乳腺癌细胞组(简称空白对照组)及转染Integrinβ4 siRNA的乳腺癌细胞组(简称Integrinβ4 RNA干扰组)的Integrinβ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ntegrinβ4 RNA干扰组Integrinβ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86%(P〈0.01)和89%(P〈0.0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P〈0.05)。结论应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Integrinβ4表达可使MDA-MB-23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提示Integrinβ4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0 (GPR30)受体在低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乳腺癌MCF-7细胞中激活HER2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17-p-雌二醇(E2)、三苯氧胺(TAM)的活性代谢产物(4-OHT)或GPR30激动剂(G-1)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后HER2和下游信号分子ERK1/2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在MCF-7细胞被不同的抑制剂GPR30拮抗剂(G-15)、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825)、Src家族激酶抑制剂(PP2)或MMP抑制剂(GM6001)预处理2h后,再次检测HER2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最后用Transwell方法检测G-1引起的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MCF-7细胞在用E2、4-OHT和G-1处理后,HER2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增加,该变化在用G-15、AG1478、AG825、PP2或GM6001预处理后受到抑制.而G-1引起的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增强也能被G-15、AG1478、AG825、PP2或GM6001抑制.结论 GPR30通过激活HER2-ERK1/2信号转导途径可促进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钾离子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P)对多西紫杉醇(DOC)抗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比色法分析DOC、4-AP以及两药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法和PI单染法检测2种药物对MDA-MB-435S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0.04~50μmol/LDOC可剂量依赖性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的增殖;4-AP(5mmol/L)本身具有抑制MDA-MB-435S细胞的增殖作用,并可使DOC(25μmol/L)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达最大抑制率的时间明显提前,DOC和4-AP对MDA-MB-435S细胞的增殖抑制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DOC(2μmol/L)单用24h时促进MDA-MB-435S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不明显,当与4-AP(5mmol/L)联合应用后能明显增加细胞早期凋亡的发生率;单用DOC可使MDA-MB-435S细胞阻断在G2/M期,单用4-AP可使MDA-MB-435S细胞阻断在G0/G1期,两药联合应用可使细胞阻断在G2/M期。结论DOC和4-AP分别在G2/M期和G0/G1期抑制MDA-MB-435S细胞增殖,4-AP通过促进DOC诱导MDA-MB-435S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宫颈扩张(UCD)痛的快速影响及机制。方法 40只雌鼠去卵巢术后14~20d,建立UCD模型。经大鼠尾静脉分别给予17-β雌二醇100ng(雌二醇组)、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R30)激动剂G-1300ng(G-1组)、GPR30抑制剂G-151000ng+17-β雌二醇100ng(G-15组)和含体积分数为0.1的二甲亚砜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液(溶剂对照组),4组药物的总容量均为1mL。比较给药前和给药后30min,在同样递增的宫颈拉力下腹直肌肌电反应的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有8只雌鼠对UCD无相关的肌电反应,将其排除后,4组各有8只雌鼠入组。4组间去卵巢术前及UCD模型建立前体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给予的宫颈拉力的递增,大鼠腹直肌肌电反应亦逐渐增大。雌二醇组和G-1组在20、40、60和80g宫颈拉力下给药前后的肌电反应变化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值均<0.05),而G-15组与溶剂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去卵巢术后的雌鼠,静脉给予雌激素能快速(30min)增加腹直肌对UCD的反应,给予GPR30激动剂对痛觉有增强作用,但在给予GPR30抑制剂后雌激素的这种增强作用被抑制,雌激素对UCD痛的短期影响可能是通过GPR30受体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骨形态生成蛋白-4与17β-雌二醇诱导MBA-1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安  廖二元  肖新华  周后德  苏欣 《广东医学》2007,28(10):1580-1582
目的 探讨BMP-4与17β-雌二醇诱导MBA-1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用骨形态生成蛋白-4(BMP-4)诱导MBA-1细胞15~22 d后进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用1型胶原染色、矿化结节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功能;用BMP-4及17β-雌二醇干预MBA-1细胞后,用RT-PCR检测骨钙素的变化.结果 ①MBA-1细胞可向成骨细胞或脂肪细胞分化;②在无BMP-4或17β-雌二醇干预的情况下,MBA-1细胞在自身分化成熟过程中伴有骨钙素的表达增加;③经BMP-4与17β-雌二醇干预后,MBA-1细胞骨钙素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MBA-1细胞可能具有多系分化潜能,BMP-4与17β-雌二醇可上调其骨钙素表述,诱导MBA-1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ERK抑制在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促细胞周期转化、抗凋亡过程中核受体辅激活因子PCAF及野生型p53蛋白的表达、转录水平变化,探讨ERK通过PCAF对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作用和机理.方法:以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为研究对象,实验分组为17β一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处理组、17β-E2+ERK抑制剂PD98059处理组和细胞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Westernblot检测P-ERK1/2、PCAF和野生型P53蛋白水平;RT-PCR检测野生型PCAFmRNA、p53mRNA水平.结果:应用ERK磷酸化抑制剂PD98059后,能抑制17β-E2抗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使细胞早期凋亡率增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抑制17β-E2促进MCF-7细胞周期转化作用,使G1期细胞增加,s期和G2期细胞减少,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CAF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CAFmRNA转录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P53蛋白表达和p53mRNA转录水平升高(P<0.01).结论:ERK在17β-E2抗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促细胞周期转化中的作用与PCAF增强雌激素受体信号及野生型p53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水平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17β-雌二醇)对新生牛血清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新生牛血清刺激培养的VSMCs增殖,MTT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新生牛血清诱导的VSMCs增殖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O在此过程中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新生牛血清可促进VSMCs增殖(P〈0.05),17β-雌二醇作用24 h后能明显抑制上述作用(P〈0.05);17β-雌二醇预处理可抑制新生牛血清诱导的VSMCs中caveolin-1,iNOS蛋白表达下降及NO释放(P〈0.05);17β-雌二醇受体阻断剂1-{4-[2-(n,n-二甲氨基)乙氧基]苯}-1,2-二苯-1-丁烯(他莫昔芬)预处理可部分逆转17β-雌二醇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17β-雌二醇通过其受体可抑制新生牛血清诱导的VSMCs增殖,此过程与上调caveolin-1蛋白表达,激活iNOS,增加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Aβ_(25-35)寡聚体诱导大鼠神经胶质瘤母瘤细胞C6制备细胞损伤模型,研究17β-雌二醇(E_2)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6雌激素受体表达,研究E2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Aβ_(25-35)寡聚体损伤C6后,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率升高。E_2预处理后,模型细胞存活率明显改善,凋亡率显著性降低,而且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G15和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H89均能阻断其神经保护作用。结论:E_2可拮抗Aβ_(25-35)寡聚体诱导C6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与雌激素受体及PKA、PI3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转染聚磷脂酰肌醇4-磷酸酶Ⅱ(INPP4B)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转录PCR法、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检测INPP4B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使MDA-MB-231细胞表达INPP4B;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转病毒后MDA-MB-231细胞INPP4B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检测转病毒后MDA-MB-231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 (p-AKT)以及INPP4B的蛋白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病毒后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分布。结果 INPP4B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低表达;慢病毒转染使MDA-MB-231细胞INPP4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AKT蛋白的表达降低;转病毒后MDA-MB-23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阻滞于G0/G1期。结论 INPP4B基因能明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并可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乳腺癌细胞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5、10、15、20μM)的芒柄花素处理MDA-MB-231细胞,分别处理48 h。应用q RT-PCR法检测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 RNA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构建p Shuttle-HIF-1α过表达载体并转染MDA-MB-231细胞。利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利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体外迁移。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芒柄花素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中HIF-1α和CXCR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过表达HIF-1α提高芒柄花素处理后细胞中HIF-1α和CXCR4的表达水平(P<0.05),促进癌细胞增殖(P<0.05),并促进癌细胞体外迁移(P<0.05)。结论芒柄花素可能通过调控乳腺癌细胞中HIF-1α/CXCR4信号转导影响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观察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细胞上皮细胞-间 充质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以 及 肿 瘤 转 移 的 影 响。方 法 体 外 实 验,采 用 Westernblot、 PCR、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 DOX 对不同 TNBC 细胞(MDA-MB-231、MDA-MB-468、4T1)生物学行为及 EMT 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将成功构建的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小鼠4T1(4T1-GFP)细胞,接种于 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内,复制 TNBC转移模型,并给予 DOX 处理,应用免疫磁珠分选结合 GFP荧光方法检测模型 小鼠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的数量,并观察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变化。结果 低浓度 DOX可以增强人源 MDA-MB-231、MDA-MB-468细胞和鼠源4T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促进间质表型标志物 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抑制上皮表型标志物 E-cadherin的表达。DOX 抑制了4T1-GFPTNBC小鼠转移模型原发瘤 生长,但增加了其外周血 CTCs的数量和肺转移灶的数量。结论 低浓度 DOX 可促进 TNBC细胞的 EMT 转化,进而 形成 CTCs,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17-β羟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及其代谢产物2-羟雌酮(2-hydroxyestrone,2-OHE1)、2-羟雌二醇(2-hydroxyestradiol,2-OHE2)和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激动剂piribedil对大鼠垂体前叶细胞(aneriorpituitarycells,AP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E2(10-6mol/L)可促进APC生长,A10-5mol/L的piribedil却可抑制APC的增殖活性。提前12h加入E2或2-OHE2、2-OHE2可抑制piribedil的效应,但E2对piribedil效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MDA-MB-231的CDH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空白对照组(control)、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组及ATRA组,分别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MDA-MB-231细胞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MDA-MB-231细胞CDH1基因启动子区处于甲基化状态,CDH1mRNA无表达,而5-Aza-CdR组与ATRA组CDH1基因启动子区处于非甲基化状态,CDH1 mRNA表达明显上调,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ATRA能够通过去甲基化机制上调MDA-MB-231细胞CDH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