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 HRV)和心率减速力( DC)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8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DC和HRV。结果:结果表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明显低于正常组研究对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SDNN、RMSSD和PNN50等三个指标均较低,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的SDNN、RMSSD和PNN50等三个指标均呈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DC与HRV具有正相关性,可协同作为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58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扩冠、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服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后HRV及QTd的变化。结果两组HRV各参数SDNN、SDNN index、SDANN、rMSSD、PNN50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O.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QTd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缩短更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提高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缩短QTd,对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可能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70例2型糖尿病患者(A组)与50例正常人(B组)对照,对比两组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结果:A组中的HRV时域指标均比B组降低,A、B两组HRV时域指标SDNN(110.6±31.8)VS(146.4±30.6)ms,P〈0.05;SDANN(92.2±27.6)VS(130.9±29.6)ms,P〈0.05;rMSSD(26.8±12.7)VS(35.5±14.6)ms,P〈0.05;PNN50(2.17±1.4)vs(3.2±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常有自主神经损伤,迷走神经张力降低,HRV降低。HRV是判定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的一项客观指标,同时也对治疗和预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峻  黄燕  鞠文东 《海南医学》2005,16(9):11-12
目的 探讨以心悸就诊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77例心悸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室早1频次分为心悸频发室早组(10例)、心悸偶发室早组(25例)、心悸无室早组(42例)进行比较,观察HRV的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心悸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心悸频发室早SDNN、SDANN明显低于偶发室早组(P〈0.001),心悸并发室早组除SDANN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心悸无室早组(P〈0.01)。结论 心悸患者HRV减低,反映了心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心悸患者室早的发生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临床特点以及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4h动态心电图(DCG)的SDNN,SDANN,rMSSD及pNN50等时域指标,对102例冠心痛组和57例健康组的24h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24h心率变异性指标明显低于健康组,冠心病组SDNN,SDANN指标与健康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HRV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关系。方法 :用Holter监测了 3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 ,并与 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及 2 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HRV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 (p <0 .0 5 ) ,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比较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HRV参数中SDNN ,SDANN ,SDNN -Index明显降低。②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与无症状心肌缺血时间 (2 4小时ST段压低时间 )比较呈负相关。而单纯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HRV与 2 4小时ST段压低时间无明确关系。结论 :提示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改变与自主神经活动的特点。方法对157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和171例正常人(对照组)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等五项时域指标心率变异(HRV)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的HRV时域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均显著降低(P〈O.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通过长时程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冠心病患者临床判断病性,估计预后,指导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孝智 《吉林医学》2008,29(11):901-90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7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HRV分析,并与68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即SDNN、SDANNI、TI、LF及LF/H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RR间期、rMSSD、HF差异元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失调,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V降低,表明交感神经活性及迷走神经活性均受损,迷走神经活性受损更为严重,两者协调作用失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原发性高血压(EH)与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CHD+EH)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了解其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以及三者心律失常的差异性。方法对42例冠心病患者(A组),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组),43例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组)和40例健康人(对照组D组)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B组、C组分别与对照组D组比较,PNN50、RMSSD、SDNN、SDANN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别与A组、B组两组比较,各参数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两组之间比较,各参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对照组D组心律失常比较,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明显增加;B、C组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增加;C组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A组、B组明显增加,其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和健康人比较,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这种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更加明显,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高是导致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和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与心脏神经症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病毒性心肌炎16例、心脏神经症32例、对照组20例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与心脏神经症组及对照组比较,24h正常R—R间期(即N—N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差值大于50ms的R—R间期在额定时间内R—R个数中所占的百分比(PNN50)明显增高P〈0.01,心脏神经症组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比较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而心脏神经症患者未出现与病毒性心肌炎相似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股动脉超声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动脉超声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超声观察股动脉血流参数、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指数(PI),并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股动脉内径和血管阻力指数均增加(P<0.05),IMT及斑块指数随冠脉造影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股动脉超声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4例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为观察组,应用Holter监测中的HF、LF、SDNN、pNN50等指标,对患者血糖波动前后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并与64例正常人群做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波动前HF、LF、SDNN、pNN50指标明显高于血糖波动后(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波动前各项HRV指标仍较低。结论: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血糖波动后HRV减小,即血糖波动会造成心脏的植物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率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率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24h动态电图观察40例正常健康者和66例冠同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是除PNN50和rMMSD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组SDNN低于心绞痛组;变异指标SDNN,SDANN,SDNNindex,TP,LF和HF随现变加重而进行性和;前壁心梗者rMSSD,VLF,LF和HF低于下壁心梗者。结论 冠心病心率变异减少与冠脉病程度、心肌有无梗死  相似文献   

14.
唐文红  张琴  孙中波  陈晓婕 《广西医学》2006,28(10):1517-152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8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和冠脉病变组,冠脉病变组又根据不同病变支数、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获得的HRV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冠脉病变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冠脉正常组,冠脉病变支数愈多,狭窄越严重,HRV各指标降低越明显(P〈0.05或〈0.01),而左冠脉病变者HRV各指标略低于右冠脉病变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HRV改变越明显,HRV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72例CHD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HRV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结果:CHD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冠脉病变范围和程度HRV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HD患者HRV明显下降,与冠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对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进行分组,对其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单纯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状动脉受累程度高,血管狭窄程度重,弥漫性血管病变多见,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冠状动脉受累程度高,弥漫性血管病变多见;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相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冠状动脉受累程度高,血管狭窄程度重,弥漫性血管病变多见;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相比,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状动脉总受累程度轻,弥漫性血管病变少见,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之在冠状动脉受累程度、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及弥漫性血管病变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均能加重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且以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检测并记录12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与96例单纯性冠心病(对照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ST-T变化以及HRV时域4项指标。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缺血性ST-T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两组比较,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加重,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  相似文献   

18.
冯应君  杨汉东  闵新文  李东峰  王波 《重庆医学》2008,37(2):164-165,16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3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35例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完成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求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完成症状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并求心脏变时功能指标最高心率与预测最大心率值之比(rHR) 和心率储备率(HRR).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各项心率变异指标和变时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所有病例的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SDNNindex、 rMSSD与rHR(依次r=0.502、0.438、0.369、0.327,均P<0.01)和 HRR(依次r=0.544、0.492、0.407、0.312,均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比冠心病患者更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降低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常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CHD)患者葡萄酒摄入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对2004~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后(CABG)存活的女性患者共96例进行横断面研究,评估24h动态ECG中5min正常间期时域和频域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总功率(TP)、高频率(HF)、低频(LF)和极低频功率(VLF),用标准化的问卷调查表评估个人酒精的摄入情况,并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习惯、糖尿病史、月经状况、教育程度和治疗措施进行调整。结果:经多因素调整后与非饮酒者相比,葡萄酒摄入与HRV增加出现的时间和频域方面独立相关,SDNNI3.89vs3.59(P<0.05),啤酒和烈性酒摄入量与HRV参数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与啤酒烈性酒不同,葡萄酒摄入与女性CHD患者HRV有独立正相关,这个结果可能有助于理解葡萄酒摄入与CHD女性患者HRV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